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古坑麻園村歲末送舊迎新 與南華師生攜手舉辦「麻園平安節」
109年底由南華大學師生與雲林縣古坑鄉麻園村民舉辧了首屆「冬。聚。至中洲--啾恁逗陣出來散步」點燈活動後,受到社區民眾廣大迴響。110年底該社區民眾再度邀集南華師生共同協力,於110年12月24至26日擴大規模舉辦為期三天的「麻園平安節」,以點亮庄內主題燈飾、二手市集、運動舞會與學生設計作品展等活動,希望在此歲末年終之際,送舊迎新並為眾生祈福。
高中校園 【蘇澳海事】清淤聖湖 發展水域跨域課程
國立蘇澳海事學校校園面積廣,達12.4公頃,校內樹木扶疏、綠意盎然,又擁有天然湖泊「聖湖」,環境相當優美。但近年聖湖因時間而淤塞等現象,透過教育部國教署經費挹注進行疏浚工作,使得以回復清新樣貌,更成為教學使用、社區民眾休憩的景點。 蘇澳海事表示,配合新課綱的實施,未來學校可以發展跨領域水域休憩課程,培養學生親水、愛水、樂水的教育理念,同時也可協同附近國中小學的戶外教學,推廣水域安全活動,讓學生能對所處生長環境更加認識,激發開闊的人生視野。另外於暑假期間,漁業科對社會人士辦理漁船船員訓練班的求生課程,更能借助該水域的實習,以提升漁船船員遇難自救的能力。 舊有艇庫翻修工程(改善後)。 聖湖清淤 永續生態 蘇澳海事聖湖的水域面積約1.03公頃,佔校地約十二分之一,水深約2至3公尺,除東北側排水道外,多為沉泥沼地,而湖南側鄰接沼澤浮島溼地佔地約2.5公頃,湧泉豐富,沉泥厚度大且地質軟弱;沼澤浮島植被佳、闊葉林相豐富,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且自有湧泉及周邊丘陵集水區提供充足湖域水源。 但近年聖湖水域逐漸淤積陸化及萎縮,且因水生植物槐葉萍叢生,部分水草也扎根至湖底,其繁殖能力強,幾乎佈滿全數湖面。校園人力也不堪負荷,加上雨水短缺,使得聖湖水位下降,底部淤泥深厚,導致聖湖優養化及淤塞現象。 因此,校方107年開始研議疏濬及景觀改造計畫,並由國教署挹注經費協助進行聖湖疏浚工作,相關工程已於110年3月完成施作,讓聖湖回復原水域美麗清新樣貌,成為生態環境永續、教學使用及社區民眾休憩景點並成為最佳環境生態教學場域。
高中校園 【屏東高中】線上合作教學 國際交換不停歇
國立屏東高中因疫情影響停辦與日本姊妹校東京都立三鷹中等教育學校「2 on 2交換生計畫」國際教育旅行,但在雙方校長、老師們的協調聯繫下推動線上教學計畫,促成三鷹中學39名學生、屏東高中32名學生分為14組進行線上討論交流。 因應疫情期間高中生無法進行國際交換生計畫及教育旅行,教育部鼓勵各校踴躍申請「與國外姊妹校推動線上教學計畫」,可藉由線上文化交流,增進學生對於多元文化的瞭解及尊重,並建立與國外姊妹校線上合作教學的可行模式,提升學生英語文學習興趣及能力。 屏東高中與三鷹高校同學分組進行線上交流。 線上交流 英語討論 此次交流主題是介紹各自國家的節日與美食,雙方學生皆使用英語來溝通表達,學生們討論過程非常熱烈,且經過這次線上交流,雙方師生也都認為,在疫情尚未趨緩前,可透過舉辦線上活動讓雙方師生交流,維繫彼此情誼。 另外,屏東高中、高雄女中及臺南一中在8月間也與加拿大布萊斯學院線上聯合簽署第一個國外學校合作備忘錄,締結為姐妹校,未來屏東高中也將與布萊斯學院進行線上交流,開拓學生國際視野。 國教署表示,目前全球疫情仍屬嚴峻,學校師生尚無法出國進行教育交流,未來也將持續鼓勵各校運用數位科技,進行線上互動交流,與姊妹校保持友好互動,除開拓學生國際化之視野,更可透過英語文的交流,提升語言學習興趣及能力。
大學校園 【最HOT教授】高科大俞克維 耕耘海事育才無數
「只有跑船的才懂船,只有懂船的才能管船。」以一句話為海事職涯發展劃下終極目標,從事海事教育長達30年,高雄科技大學副校長兪克維認為,沒有人會把一艘造價十數億元的船交給不懂船的人管理,所以,在海事領域中,每一位專業經理人都必須從基礎船員做起,憑藉專業與經驗,努力爬升至職涯高峰,「這個產業,沒有所謂的空降部隊,即使你是王永慶的兒子也一樣。」 轉彎走進海事教育 從小在屏東楓港海邊長大,海,對兪克維來說,是自然而然的存在;而來自教育世家,教育工作也是一份耳濡目染的使命。曾經,兪克維將教育工作設定為未來職涯發展的唯一目標,然而,熱愛電學的他,一度駛離了航道,跑去五專念了電子,畢業後,又拐進基隆海洋大學轉念航海,從臺灣尾駛向臺灣頭,與教育工作看似漸行漸遙遠,卻與海洋逐漸孕育出微妙的連結。 「改念航海完全是誤打誤撞。」兪克維說,從誤會開始,但在海洋大學裡,他看見了海洋的多元與豐富,「學校包含不同樣態的海洋學科領域,除了航海系,還有養殖系、食品系,甚至航管系,從多樣的類科,一窺大海多元、有趣又專業的內涵。」這樣的發現,讓他決定投身海洋領域。 兪克維的第二個發現,則促使他走向海事教育。「每個行業,都有其特殊的發展性,只要你願意堅持下去,就能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他指出,臺灣整體經濟有90%以上必須倚靠海運運輸,但臺灣每年僅有1,100名航海輪機生從學校畢業,少數關鍵地位不言可喻;然而,由於海上工作辛苦,畢業後願意真正投入海運領域的不到200名,20年後仍依然堅持海事工作者更不及20位,但他們早已於各大航運企業任高階職位。 因此,當企業尋求接班時,可以找誰擔負起營運管理之責呢?答案仍然是:只有跑過船的才懂船。「只要付出努力與堅持,就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這是我願意留在海洋領域,也願意讓我的學生留在海洋領域發展的主要原因。」 俞克維(中)對於海事教育仍然有夢,希望有更多學生畢業後仍在海事領域耕耘。 融合電機電子與航海 取得海洋大學航運技術研究所碩士,以及中山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兪克維的所學經歷橫跨電子、電機與航海,他將三者融合,應用於海事教育,30年來,歷經海洋大學、海事專科學校、海洋技術學院、海洋科技大學及澎湖科技大學,一路從助教做到副校長,海洋二字,已經深深寫進他的血液中。 寫進血液裡的,還有來自父親傳承的特質,堅持。這份特質,讓兪克維能夠熬過海上的漫漫歲月,也能夠完成陸上的教育使命。 「父親認為,教育是一種堅持,是良心的堅持,更是對教育理念實踐的堅持。」他指出,26年前,臺灣海事技職教育中,仍缺乏一艘可以將海事教育實踐與延伸的實習船,而當時擔任澎湖海事學校校長的父親俞朝慶先生,便與多位海事學校校長合作,不斷努力向政府爭取,最後終於排除萬難,打造出全臺第一艘實習船「育英二號」。 延續父親使命 打造實習船 26年後的今天,兪克維起而延續父親所懷抱的教育使命,持續為打造新的育英號四處奔走,而這一奔走就是10年。10年來,每一任教育部長上任後,兪克維總是不遠千里前往拜訪、簡報,就是希望能有足夠預算,重新打造實習船,使海事教育的實習任務不中斷。 漫長的遊說與等待,就像航行在孤獨的海面;而堅持不放棄,是因為父與子都看到了教育現場與未來的需求,「如果一件事,對於未來的教育發展會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那麼無論有多難,都值得我們去努力。」 身為第一位獲得師鐸獎肯定的海事教育者,56歲的兪克維,對於海事教育仍然有夢,他希望當退休的日子來到時,在退休餐會上,可以看見畢業後仍在海事領域耕耘的每一位學生,「但是,只有經理級以上的學生,可以上來讓我摸頭。」他笑著生動描繪著,「我相信,到那時,我會摸到長榮、陽明、萬海經理的頭,他們一定是我的學生。」因為他們和兪克維一樣,曾經努力走過海上艱辛歲月,以專業證明自我價值,他們的堅持,值得喝采!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創業交享聚,長春健康素食張寶仁總經理分享創業歷程
南華大學舉辦「就業力學程-創業交享聚」,日前(110年12月15日)邀請長春健康素食餐飲有限公司張寶仁總經理蒞校演講,以「開創蔬食典範,享受樂活人生」為題,與南華師生分享他從廚師跨足到素食餐飲領域,一開始創業失敗,經過調整經營策略、確立市場定位後,成功開創素食自助餐連鎖品牌,並且成為素食界典範的創業故事。
高中校園 【108課綱】海事群五職校,產學攜手培育人才
目前在臺灣擁有培育海上工作科別的技術型高中教育機構,僅有五所海事職業學校,分別位在基隆、蘇澳、臺南、東港、及離島澎湖。為強調務實致用以及落實海事人才向下紥根,海事職業學校積極與企業合作,協助海事類群學生廣泛接觸海洋科技相關企業、探索生涯,例如邀請長榮海運到校進行徵才面試說明會,及辦理職場體驗活動實地觀摩參訪企業,讓學生從產業面開始初步的了解未來的職涯發展,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 萬海航運徵才面試說明會。 海事群 培育航運人才 臺灣為海島型國家,大部分所需的資源和貨物考慮到運送成本,大多選擇以海運為進出口方式為主,因此,航運人才的培育相對重要。近年來透過教育部海事教育的引導宣傳,除讓學生了解海上生活,更破除傳統迷思,加上企業人才的需要,讓其找到人生方向並增加海事生力軍。 國教署指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強調核心素養,鼓勵學生思考如何在生活情境中真實運用所學。為了滿足未來產業發展之趨勢及解決現有的技術傳承,以國立東港海事水產職業學校為例,該校是海事暨水產群科中心學校,致力於讓學生學以致用,了解海上生活、破除傳統迷思,並且結合自己的個性特質找到未來方向。 國立東港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輪機科參訪高雄東哥遊艇技師工廠。 近年來,透過海事職業學校的引導宣傳,再加上企業人才的需求,海事教育逐漸在嶄露頭角,其高薪及良好的工作環境,成為大眾眼中新好行業。教育部未來將持續積極透過學界與產業的結合,提供海事職業學校畢業生畢業即就業的方案,讓有意直接進入職場就業的學生,有機會加入海事相關的行列。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微軟國際專業證照」課程,輔導學生考取上百張證照
在國際化與資訊化已成為職場日常的今天,手上擁有微軟國際文書處理專業證照可說是職場上不可或缺的基本配備。因此為了讓同學在求職面試時,能夠輕易證明自已的文書處理能力,南華大學每學期持續辦理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微軟國際專業證照」輔導班,協助同學提升資訊軟體電腦應用技能。 南華大學為提升學生專業知能及多元發展潛力,透過強化院系專業領域對接證照,鼓勵各系開設專業證照精進課程,並針對校友意見持續修正各系所推動之證照輔導規劃,每年開設超過30場的免費證照輔導課程,提供優渥獎勵金,依證照等級補助學生考取證照後之報名費,藉此提升學生學習與考照意願,增進學生專業知識且取得證照,深化學生實務力與專業力。
大學排行 【2022 QS】臺灣11校進大學就業力排行 臺大51名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中心(QS,Quacquarelli Symonds)於今年9月公布「2022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名」,臺灣有11校進入排行榜,較去年多了1所,其中居首的臺灣大學名次由去年的56名上升至51名,也是唯一進入百名內的大學。亞洲地區前五名分別是中國的北京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以及日本的東京大學。而世界前五名則是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澳洲的雪梨大學,以及美國哈佛大學。 臺灣11校入榜,臺大51名 臺灣入榜11所大學包括2所科技大學和9所一般大學。前三分別是臺大51名、陽明交通141-150名和成大161-170名;而臺科大和北科大則分居201-250名和301-500名。 排名指標與權重 QS的「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名」於2015年首次發布,著重大學在就業前景和職涯發展的能力表現。主要是依據5大指標,對全球大學進行評估,選出排名前500 的大學,指標包括「僱主聲譽」、「校友成就」、「與僱主的合作關係」、「僱主和學生聯繫」及「畢業生就業率」。 世界排行TOP10 QS的「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名」前10名中,美國的大學有5所,英國1所,澳洲2所,中國1所,香港1所。前三名都是美國的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繼續蟬聯冠軍。 亞洲21所大學列百強 在亞洲地區,共有160所大學入榜,其中23所大學進入百強。中國有5所大學在其中,包括第6名的北京清華大學、23名的北京大學、33名的復旦大學、35名的浙江大學和41名的上海交通大學。香港則有第10名的香港大學、71名的香港理工大學和89名的香港城市大學。 日本則有7所大學入百大,分別是:第25名的東京大學、37名的早稻田大學、52名的京都大學、56名的慶應大學、67名的東京工業大學、76名的大阪大學,以及92名的名古屋大學。南韓有5所,包括:第34名的首爾國立大學、75名的高麗大學、77名的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86名的延世大學,以及96名的漢陽大學。新加坡則是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居17名。 ★資料來源:QS Graduate Employability Rankings 2022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邀請萬國通路謝明振董事長演講,分享創業之路與品牌通路的經營
南華大學舉辦「就業力學程-創業楷模講座」,於日前(12月6日)邀請萬國通路股份有限公司謝明振董事長蒞校演講,以「創業之路與品牌通路的經營」為題,與南華師生分享他從資金只有十萬元開始創業的心路歷程。謝董事長創辦萬國提箱公司,至今成為全球最大專業行李箱製造廠,替世界知名品牌代工行李箱,同時發展自有品牌-eminent,年產量超過300萬個各類行李箱、手提包,其創業精神及企業的經營管理之道值得大家學習。
高中校園 【108課綱】12優質教案出爐 創新教學獎展實力
由教育部國教署辦理的「110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創新教學獎評選」全國競賽,歷經數月的選拔,金質獎得主分別為由國立苗栗高商教務主任林鍾勇「聲情閱讀影響力」教案、高雄市立楠梓高中教師洪滿山「游於藝-國文素養教學」教案獲獎。 為銜接108課綱素養導向及校訂課程發展,並鼓勵教師用創新教材、評量及多媒體教學工具等方式精進教學技巧,透過跨域合作課程展現多元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教育部國教署藉由辦理「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創新教學獎評選」全國競賽,鼓勵現場教師參加,以展現教師創新及跨領域的能力。 林鍾勇教師在教學現場分組討論文本。 12個優質教案 同獲榮耀 今年競賽金質獎得主分別為由國立苗栗高商教務主任林鍾勇「聲情閱讀影響力」教案、高雄市立楠梓高中教師洪滿山「游於藝-國文素養教學」教案獲獎。「聲情閱讀影響力」透過以吟詞唱曲方式融入客家鄉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識讀有感,聲情閱讀國文學;「游於藝-國文素養教學」則是透過牌卡研發及經典文學改編,將國文結合藝術,打造遊戲化的學習,跳脫傳統國文教學方式,創新十足。 書審、發表、觀察 三階段評選 競賽分為「技術型高中或綜合型高中專門學程組」及「普通型高中或綜合型高中學術學程組」,分書面審查、教學方案發表及教學現場觀察等3階段進行評選。今年全國共有62位教師參賽,因受疫情影響,首次調整為線上與實體評選方式進行,參選教師也快速調整教學模式並能持續精進推展學校事務,實屬不易。 洪滿山教師在四科十哲遊戲牌卡課堂活動說明。 國教署表示,今年獲獎教案各有特色,師生透過跨域學習、多元議題探索、多媒體教具輔助等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展現教師創新及跨領域的能力,深獲評審肯定,且透過創新教學獎深耕學校教師教學現場「教」與「學」的軟實力,更能體現108課綱的精神。未來評選也計畫將另增設置教師團體獎競賽組別,以鼓勵教學現場的跨域教師社群參賽,展現與分享將創新的教學理念,落實共學、共好的互惠模式,建構教育的創新量能。更多相關資訊可詳見創新教學獎評選網站。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穩健成長 新生註冊率98.64% ,排名全國私校綜二類第一
教育部於12月28日公布110學年各大專校院註冊率,位於嘉義地區的南華大學全校註冊率為96.54%,學士班新生註冊率高達98.64%,全國私校排名第六名,私校綜二類排名第一,能在少子化風潮下持續穩健成長實屬不易,足見該校辦學績效卓著,深獲考生及家長肯定。在學術研究傳播上亦領先私校群雄,「學術資源貢獻獎」連續六年獲全國私立大學第一。
高中校園 【新竹高商】績優圖書館 優化自主學習空間
榮獲「109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績優圖書館」的國立新竹高商,改善及優化了自主學習空間,使圖書館各層樓各具獨特美感。國立新竹高商校長劉曉雯表示,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終身學習」,更為重視自發、主動的學習。在此概念下,學校提供完善學習空間、設施及學習資源,更顯重要。 為落實圖書館法、促進高級中等學校圖書館健全發展,教育部國教署辦理「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圖書館輔導團工作計畫」協助圖書館有效推動圖書資訊,並利用教育及提升圖書館人員專業素養,及推動學校圖書館與其他圖書館館際合作,定期辦理各區高級中等學校圖書館經營觀摩活動,交換經營心得,以作為各校圖書館發展之參考。 自主學習空間舉隅。 新竹高商獲頒績優圖書館 國教署表示,每年透過舉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績優圖書館」遴選活動,邀集專家學者、社會人士組成審查小組,以書面審查及實地訪視,就「營運規劃」、「讀者服務」、「推廣服務」、「教學與課程協作」、「自主學習」及「特色與創新作法」等評比項目,評選出績優圖書館並公開表揚。 其中,獲頒「109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績優圖書館」的國立新竹高商,改善及優化了自主學習空間,使各層樓各具獨特美感呈現,像是一樓具森林文青氛圍的社區共讀站、二樓的溫馨書庫區、三樓緬梔花多元文化視聽室、四樓英倫風咖啡系研究小間、活潑多元創思自主室、五樓五色山茶大型會議室。另該校圖書館也獲校友提供電子書等,積極充實學生自主學習軟硬體設備,協助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並積極與友校、大專校院合作引進交流分享,讓學生自主學習成果展現愈發進步與成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圖書館主任陳怡秀努力下,不僅突破圖書館原有學習空間達成空間再造,更讓軟、硬體設施更加完善,讓學生成為學習的自我掌控者。教育部表示,為促使學校圖書館成為學校資訊資源、教學研究、自我學習、閱讀休閒中心等多元優化經營模式,將持續協助學校改善活化校園空間,強化學校圖書館功能,建置合作學習環境,充實學生自主學習環境。 青春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