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情報 「TEENS心說,玩出情緒對話」計畫啟動 打造青少年心理對話的溫暖空間
「我最近莫名想哭……」、「這樣做痛苦會不見嗎?」、「面對需要幫助的學生,我該如何伸出援手?」在快速變遷、高壓環境下成長的青少年,雖外表青春亮麗,內心卻可能早已滿佈傷痕。為了傾聽這些來不及說出口的情緒聲音,嘉義大學家庭與社區諮商中心與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攜手合作,5月16日於林森校區正式啟動「TEENS心說,玩出情緒對話」計畫。本次啟動儀式由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張育彰科長、嘉大家庭與社區諮商中心盧鴻文主任與嘉義市政府教育處學輔校安科林淑華科長共同出席,三方攜手呼籲社會正視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 計畫主持人盧鴻文主任進一步說明,「TEENS心說」計畫以青少年熟悉的桌遊、牌卡、藝術等媒材為載體,設計適合國小高年級至高中職學生參與的互動活動,透過「玩中覺察、說中療癒」,引導青少年學習情緒表達與調節。同時也為第一線教育人員規劃專業工作坊,強化其在表達、溝通與同理方面的實務能力,協助其更有力地陪伴學生。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表示,真正的心理健康,不在於毫髮無傷,而是能夠學會與情緒和平共處。青少年處於自我認同發展的關鍵階段,常伴隨情緒波動與行為反叛。廖局長也指出,這些看似叛逆的行為,實則是其內在對自我探索的困惑與不安。大人們可透過五項關鍵方式給予支持:一、傾聽與陪伴,建立信任關係;二、尊重其獨立性;三、設定清楚界限與規則;四、建立良好溝通橋樑;五、適時尋求專業協助。 此外,呼應衛生福利部113-114年度推動的「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嘉義市現有8家合作機構,提供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協助市民調適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詳情可至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 自110年起成立的嘉義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持續推動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致力於提供市民多元且貼近需求的心理健康服務。民眾可至「嘉義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方網站,或追蹤Facebook、Instagram粉絲專頁,並加入LINE官方帳號,掌握最新消息與資源。相關需求亦可電洽05-2255155洽詢。 嘉義市政府與嘉義大學誠摯呼籲社會共同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讓每一顆年輕的心靈都能在傾聽與陪伴中找到出口、不再孤單。
情報 「2025 THE亞洲區最佳大學」全台48所大學上榜,亞洲大學名列全台第8、私大第3、私大非醫大第1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HE)公布最新「2025亞洲區最佳大學」排名,亞洲大學榮獲第107名,全台有47所大學上榜,排在前200名的有13所大學,亞大名列全台第8、私大第3、私大非醫大第1。而在THE公布最新「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名上,亞大與國內頂大齊名,為全台第3、非醫大私大第1,展現學術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亞大校長蔡進發指出,亞大掌握世界趨勢,全校推動AI應用教學,培育學生不被AI取代的能力,與封測大廠矽品、虎門科技合作,積極打造「中部半導體基地」,且亞大十分強調培育亞大學生掌握未來趨勢、與社會接軌的能力。
比賽 世新大學財金系《巴菲特股神爭霸戰》揭曉!16組學生逆風奪獎
金融市場因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宣布的「對等關稅」劇烈震盪,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主辦的2025世新盃投資競賽《巴菲特股神爭霸戰》,參賽者們也歷經了艱難市場考驗,終在14日頒獎典禮上,見證16組學生在高度不確定性中精準突圍獲獎。這場橫跨全校四大學院、吸引178組隊伍參與的競賽,完美體現「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冠軍由財金系王李峻豫、林羿辰團隊以反向ETF與黃金避險策略獲得,得到歷年來最高的破萬獎金,更展現財金系「理論為經、實務為緯」的教學成果。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特別指出,世新大學近年積極整合傳播與金融專業,打造「智慧金融」特色課程,此次競賽結合XQ全球贏家虛擬交易系統,讓學生以1億元模擬資金實戰操盤,正是產學接軌的最佳範例。管理學院院長江岷欽致詞時巧妙點破競賽核心,未來(future)與期貨(futures)僅差一個「s」,卻象徵學生需兼具遠見與風險控管能力。
情報 2025「視覺藝術新視野學術研討會」於民雄校區盛大舉行 聚焦跨域藝術與當代新視角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5月14日在民雄校區新藝樓舉辦「2025視覺藝術新視野學術研討會」,活動內容涵蓋專題演講、論文發表與評論以及綜合座談,吸引來自全國多所大專校院的師生熱情參與,共計超過200人齊聚一堂,展現視覺藝術研究的多元與深度。 本次研討會安排2場專題演講及18篇論文發表,涵蓋三大類別,內容橫跨藝術創作、教育、地方再生、生態等主題。參與者涵括教師、碩博士生,發表內容跨越兒童至高齡者等不同年齡層,探討範疇包括歷史、信仰、教育、消費、微縮藝術、雕塑、書法、影像與文本等多元媒材,充分體現藝術與社會、科技、人文之間的深層對話。 林翰謙校長致詞表示,當代藝術不僅在於視覺表現,更透過聽覺、互動與科技結合,開展更具廣度與深度的藝術形式,感謝視覺藝術學系師生長期致力推動專業展演與學術交流。嘉大是一所擁有7個學院、40多個系所的綜合大學,鼓勵資源共享,已請各學院規劃設置學生自主學習區,未來視藝系學生藝術作品將在4個校區、7個學院展示,並以QR Code方式進行作品介紹,傳達同學在視覺、聲音與想法等藝術創作成果。另外,民雄校區學生宿舍改善已達到耐震及補強效果,寢室改善則需要時間及空間配合分期程進行,今年並將完成學餐及周邊環境改善。 人文藝術學院廖瑞章院長則指出,藝術在當代社會扮演引領未來的重要角色,科技與人文的交會點將為世界帶來光亮。他強調,研討會中各類論文主題豐富,涵蓋靈性、生命與時代脈動等深層議題,例如:地方再生藝術的實踐案例分析、雕塑色彩美感認知研究、詩意抽象藝術與東方文學的對話等,皆為與會者開啟了新的視野與思考路徑。 視覺藝術學系主任謝其昌教授表示,「視覺藝術新視野學術研討會」已成為嘉大年度重要學術活動之一,歷年來持續關注藝術與人文的當代表現。今年特別邀請兩位重量級講者:長年提倡人本教育的前副校長劉豐榮教授主講〈禪宗《六祖壇經》思想之審美精神性:兼論楊元太藝術特質〉,以及高雄師範大學高俊宏博士發表〈從「無明論」到「閾界論」──研究型創作與藝術「知識」微探〉。兩場演講由傳統出發,連結當代思潮與哲學思辨,精準回應當前藝術所面對的核心精神與知識挑戰。 此次研討會不僅是學術成果的展示平台,也提供了藝術實踐與理論交織的重要機會,讓與會者得以深入探討新時代如何透過新媒材與科技拓展視覺藝術的新可能,展望未來藝術的更多可能性。
展覽 世新大學廣電系畢展《拼·湊》 Z世代創意獲影視音產業矚目
第31屆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暨影視學程畢業展《拼·湊 Collage》複合展於5月9日至5月11日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行,展現Z世代學子以青春夢境為靈感的創作能量。本次畢展涵蓋影像、聲音、文字、新媒體等14種類型作品,不僅展現學生們的創意與實力,更成為影視音產業矚目的年度盛事。   活動期間,傑新獎頒獎典禮暨星光大道成為焦點。傑新獎作為世新大學廣電系的重要榮譽,經由影視業界與學界權威專家聯合評審,從眾多作品中甄選出最具創意與潛力的佳作。今年的評審陣容星光熠熠,包括影視編劇毛訓容、電影導演林書宇、金曲音樂製作人牙牙吳貞儀等,為獎項增添了高度的專業性與權威性。   影像類得獎作品之一的《越南製造》,以台灣邊陲工業區中移工的生存掙扎為題,深入探討道德與生存的矛盾。編劇兼導演陳奕凱表示,這部作品靈感來自其身為台越混血的身份認同議題,並感謝團隊在高難度場景拍攝中的全力支持。本屆其他影像類得獎作品包括《指定房客》、《遠方的巴塞隆納》與《伊始之尋》,這些作品將分別作為影音展的開閉幕片,與更多觀眾面對面交流。
展覽 世新大學圖傳系初登新一代設計展 創意實驗場凸顯新秀潛力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以《L@BLOG》為主題,首次參與新一代設計展,並憑藉創意與實驗精神,成功入圍2025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三項提名,展現新世代設計人才的非凡潛力。本屆畢業展以「實驗」為核心,象徵學生在四年學習歷程中對未知的探索與挑戰,並以多元作品呈現其創意能量與設計視野。   參展的35位學生攜26組作品亮相,涵蓋平面設計、動畫、攝影、多媒體互動裝置等領域,充分展現世新圖傳學子在設計與傳播領域的創新突破。其中,潘筱其的《UNDERTIDE》與郭宛蓁、張芳綺的《SSR》兩件作品脫穎而出,分別入圍數位互動設計類與數位影像設計類的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成為本次展覽的焦點。   《UNDERTIDE》以水為媒介,結合沈浸式投影技術,細膩描繪情緒豐沛者內心的掙扎與起伏,透過強烈的視覺張力與情感共鳴,讓觀眾深刻感受情感的流動與力量。而《SSR》則以性別多樣性為題,透過動畫與互動裝置打破刻板印象,傳遞「無論你是誰,都可以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的理念。作品中的角色挑戰傳統性別框架,並讓觀眾透過網站創造專屬的「SSR卡牌」,進一步感受性別流動性的自由與包容。   《L@BLOG》中也匯聚了眾多深受網友關注的知名插畫家與以創新形式探討當代議題的佳作。「sarah」蘇軒以的《尷尬女子会》描繪友情修復過程,展現從單格插畫到多篇章敘事的創作突破,並同步在「hahaha_sarah」Instagram與LINE WEBTOON的投稿新星專區連載更新中。黃筱晴與廖宥棋的《魔法世界狂想曲》結合桌遊與行銷策略,讓玩家在奇幻世界中體驗創業挑戰。杜沂芩與張予藍打造的電玩遊戲《龍理奈》聚焦情感商品化與容貌焦慮等社會現象,啟發觀眾對現代人際關係的反思。而許哲綸的《綸家会社》則透過AI生成圖像與監視器視角,描繪家庭支配、暴力與孤獨等議題,他以尋人啟事的方式記錄了20個角色的經歷,細膩刻畫出角色光鮮外表下隱藏的傷痕與故事,讓觀眾反思這些現象可能存在於我們身邊,甚至自身。   這些作品展現了學生對社會議題的深刻洞察,並以創意與實驗精神挑戰設計界的既有框架,成為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首次參展即獲得肯定的代表作。該系以實作與創意並重的教學理念聞名,此次參與新一代設計展便交出亮眼成績,充分彰顯學生的創作潛力與教育轉型的成果。從作品的多樣性與深度可以看出,學生不僅專注於技術層面的探索,更以設計為媒介,深刻反映社會議題與個人情感,為台灣設計界注入新能量。《L@BLOG》更將於5月22日至25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4B館完整呈現本屆創作者的所有作品,邀請社會大眾走進這座充滿想像力的實驗場,見證新世代設計人才的無限可能。
情報 高教深耕《嘉響未來》成果展5/14民雄校區舉行 展現嘉大教學創新與社會實踐力
嘉義大學5月14日(星期三)將在民雄校區大學館舉辦「113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教學創新暨社會責任成果展」,以「嘉響未來」為主題,展現嘉大在資訊科技與人文關懷、跨領域、自主學習、國際化及善盡社會責任推動上的豐碩成果,誠摯的邀請全校教職員工生與校外貴賓共襄盛舉。 本次成果展內容豐富,共設置20個主題互動攤位,涵蓋花草植物應用、茶道文化、咖啡、塔羅與國際交流等生活文化體驗項目,以及數位課程、運動知能推廣、醫藥衛教及玉石研磨等學術應用與技能實作領域。展區內容橫跨課程創新、跨領域、自主學習、大學社會責任(USR)與國際交流等五大核心主軸,體現嘉大推動多元教育與實踐連結的整合能力。此外,現場也精心規劃10項DIY體驗活動,讓參與者從「參與中理解、實踐中學習」,每一項體驗都是一次小而深刻的學習歷程,也展現嘉大「做中學、學中行」的教育精神。 當日成果的展現,來自在場每一位師生與行政團隊的共同投入,此為林校長積極推動的「嘉大心」之實踐-以愛校認同、關懷互助與團隊凝聚力為基礎,形塑嘉大文化;而推動這些行動的核心動能,則來自「嘉大力」—具備關鍵、適性、跨域、國際與終身學習的專業素養與執行力。 嘉大將持續透過高教深耕計畫推動教學創新與社會責任實踐,強化校內參與、連結地方資源,發揮大學在地引擎與知識行動者的角色,持續擴大「嘉大文化」的影響力與貢獻力。 相關資訊可參閱 A主軸計畫網站:https://twncyuhespa.com/ Instagram @ ncyuhespa:https://www.instagram.com/ncyuhespa/
情報 嘉大生化系中草藥綠色萃取技術師生團隊勇奪2025東京國際發明展金獎與大會特別獎 臺灣本土藥用植物技術躍上國際舞台
隨著全球對綠色科技與精準健康的關注持續升溫,嘉義大學生化科技學系「中草藥綠色萃取技術團隊」再傳捷報!由陳政男教授指導的學生創新創業團隊,憑藉研發成果「口腔黏膜炎修護水凝膠」,勇奪2025年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金獎,更榮獲主辦單位評選為大會特別獎,成功將臺灣藥用植物的應用技術推向國際舞台。 該項產品研發歷經臺灣藥用植物智慧種植,藥用成分篩選、綠色溶劑系統建立、超音波輔助萃取條件優化,以及高分子載體物理特性測試等多階段實驗流程。核心技術包括利用綠色溶劑進行低碳、高效的植物活性成分萃取,搭配溫和的超音波輔助系統,以提升萃取率與生物活性穩定性。所獲得的植物外泌體與多醣體,經細胞實驗驗證具備優異的抗發炎及促進傷口癒合能力。 該產品以臺灣山豆根、臺灣白及等原生藥用植物為核心,結合綠色溶劑與低碳萃取技術,並添加具高度生物活性的植物多醣體與天然抗發炎成分,再搭配高分子水凝膠載體,研製成一款具備長效保護膜形成、潰瘍修復與黏膜再生等功能的溫和型機能性醫材。此款水凝膠可有效緩解口腔不適,特別適合放化療患者及免疫力低下族群進行日常口腔護理。 團隊成員包括嘉大生化科技學系周代鈞、廖栭晨、洪芸瑄、李思立與科技管理學系劉沛萱等學生,近期甫通過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獲得50萬元新創補助,為技術商品化與臨床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勇奪東京國際發明展金獎及大會特別獎,充分展現嘉大在藥用植物應用、生醫材料開發與永續製程等領域的研發實力,也凸顯臺灣本土植物資源於全球綠色健康產業中的發展潛力。未來,嘉大將持續強化產學合作,致力推動臺灣本草智慧國際化,開創植物新藥與健康照護的新里程碑。
情報 引領永續人才培育 嘉大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使館共商合作
嘉義大學林翰謙校長5月7日前往拜會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駐臺大使館,與大使安潔妮特.卡蒂爾(H.E. Ambassador Anjanette Kattil)會晤,雙方就人才培育、教育合作及社會、文化與環境永續發展等議題深入交流,氣氛熱絡,並達成持續深化合作之共識。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位於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為我國重要邦交國之一。嘉大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長期保持良好互動,前任總統大衛·柯布亞(President David Kabua)及卡蒂爾大使皆曾率團訪問嘉大,並於2023年12月15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學生交換與教育計畫。 此次拜會由林校長率國際事務處楊正誠國際長及國際合作組同仁一同前往,進一步推動雙邊人才交流,鼓勵馬紹爾學生來臺就學,深化教育合作層次。 會中,卡蒂爾大使回憶前次訪問嘉大時的美好經驗,對於校園環境之開闊優美及師生之熱情友善印象深刻。她並指出,馬紹爾群島作為太平洋環礁島嶼國家,面臨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等挑戰,因此高度重視海洋及環境永續議題。她期盼透過與嘉大的合作,共同培育具備永續素養與國際視野的人才,以回應國家教育及社會需求。 未來雙方將持續推進合作計畫,包括規劃學生參訪、邀請專家演講及推動留學機會等,攜手為馬紹爾群島青年打造多元學習平台,亦為全球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展覽 世新大學數媒系畢展《相位轉移》 動畫與遊戲創作挑戰創意極限
以銀河探險為靈感,結合青春創意與尖端技術,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110級畢業展《相位轉移 Pause & Play:數碼探險隊,出發》在今年的新一代設計展與放視大賞中大放異彩。多部學生作品成功入圍金點新秀設計獎、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及放視大賞決選,展現世新數媒系學生的創意實力與技術突破。本屆畢展於5月9日至12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展出,並將於5月15日至17日移師高雄展覽館南館參加放視大賞。   本屆畢展以「相位轉移」為主題,靈感來自時間與效率的概念,透過動畫與遊戲創作,探索時間的流動與創意的無限可能。展覽名稱中的「Pause」與「Play」分別象徵冷靜與活力,兩者交織出一場結合幀數與時間挑戰的奇幻冒險。主題中的「11」形似暫停符號,而「0」則象徵播放符號,呈現學生對時間的深刻思考,並以「暫放星者號」的星際探險故事為主軸,帶領觀眾進入一場跨越宇宙的想像旅程。
情報 世新新聞系影音報導稱冠 偏鄉行動雜貨店故事感動人心
偏鄉山路上的一台菜車,成為世新大學新聞學系三年級學生鄭安琪與黃子宜奪得PeoPo公民新聞校園採訪中心總編輯會議影片觀摩競賽第一名的關鍵。以影音報導「偏鄉行動雜貨店 山路遙遠情更近」為題,兩位學生在指導老師陳秀鳳及康力平的悉心指導下,從13所參與大學的校園報刊總編輯中脫穎而出,為世新新聞系再添榮耀。   這部獲獎作品聚焦嘉義縣梅山鄉瑞里村,講述當地因人口老化與地理偏遠,村內長者的日常生活幾乎依賴吳名周、陳淑絹夫妻經營的菜車。這對夫妻每日清晨兩點開始穿梭蜿蜒山路,為村民採買食材,並以菜車作為移動的雜貨店,提供村民所需的生活物資。而菜車停靠時,也成為村內長者互動交流的重要時光。報導不僅捕捉到這對夫妻的辛勞與堅持,更展現了他們以行動守護村民的無私情懷。   鄭安琪與黃子宜表示,這次的報導能獲得評審肯定,除了感謝指導老師的專業指導,也感謝受訪者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兩位學生認為,這樣的報導不只是記錄,更是一種力量,未來希望能深入更多社會角落,挖掘更多動人的故事,讓媒體成為改變的推手。
情報 網路、科技與性別的交會點 世新大學研討會聚焦數位時代心理與社會變遷
在數位科技迅速發展與網路文化深刻影響人際關係及性別認同的當下,由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與社會心理學系共同主辦的「2025網路、科技與性別互動關係」學術研討會於今(9)日圓滿落幕。本次活動匯聚全國各地的學者、實務專家及青年學生,圍繞性別、心理與科技交會的多元議題,展開了一場跨領域的深度對話。 本次共發表六篇來自不同學術背景的論文,主題涵蓋社群媒體中性別再現、跨性別社群的數位認同建構、科技對高齡者與單身者的心理影響,以及數位時代下的情感投射與社會行為模式,從文化觀察、社會結構到個人心理狀態,深入剖析網路時代性別與心理之間的複雜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