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情報 亞洲大學資電學院取得NVIDIA國際AI證照突破百張,全國大專院校第一
亞洲大學蔡進發校長表示,在科技驅動、永續發展與國際接軌的趨勢下,亞大積極布局人工智慧領域,全力打造AI人才培育基地,並結合智慧醫療與大健康產業需求,致力培養跨領域菁英人才。
情報 嘉大農生系攜手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打造農業創新與人才培育平台
為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農業科技人才,並推動農業科研與實務的深度結合,嘉義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系與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近期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此舉代表嘉大在農業生技領域產學整合上的新突破,也為在校生開啟更寬廣的學習與就業舞台。 嘉大農生系長期致力於推動農業生物科技的前瞻研究與應用實踐,結合學術研究與社會需求,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知識與實務操作能力。此次與臺南區農改場的合作,將促進雙方在教學、研究與人才培育上的全面合作。未來雙方將共同提出研究計畫、發表學術成果,並打造高品質的實習與職場體驗機會,強化學生實戰力。 對學生與家長而言,這項合作更帶來三大具體利多:(一)實習機會強化職場競爭力:學生可至臺南區農改場進行實地實習,深入了解熱帶及亞熱帶作物的生產、栽培與研究應用,為未來就業或升學奠定紮實基礎。(二)參與政府研究計畫,累積實績:透過與臺南區農改場共同申請政府專案,學生得以參與高水準農業研究,提升學術歷練與履歷亮點。(三)師資與資源共享,拓展學習視野:臺南區農改場專家將定期與嘉大農生系師生交流,進行技術講座與專題指導,打造學術與實務並進的學習環境。 農生系何一正主任表示:「我們十分重視學生未來發展的廣度與深度。這項合作備忘錄簽訂不僅提供學生更多進入農業產業的橋梁,也展現嘉大農生系在農業生技人才培育的優勢地位。」臺南區農改場陳昱初場長則指出,嘉大農生系擁有優秀的研究能量與培育制度,與農改場的田間經驗可形成高度互補;此次合作也有助於政府研發成果更快轉譯到農業現場,強化農業升級與永續發展。 未來,嘉大農生系將持續深化與農業試驗機構及產業界的合作,擴大學生國內外實習、研究與就業機會,培養具備全球視野與實務能力的農業新世代。
情報 亞洲大學連7年登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全台排第12名、私大第5名、非醫學類私大第3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HE)公布「2025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亞洲大學名列全球301–400名間、全台第12名、私大第5名、非醫學類私大第3。亞大已連續7年入榜,比起去年在401-600名間,成績再躍升,且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6、 SDG8、SDG12、SDG15項目,名次都在101-200名間,顯見亞大關注環保、推動永續的成果受肯定。 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亞大創校24年來持續關注環保議題,亞大在THE「2025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再獲佳績,顯見亞大在教學、研究與社會實踐中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具體行動,未來會持續深化大學社會責任,朝向全球一流永續大學邁進。
情報 嘉大辦理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進階班 精進有機與友善農民專業知識
嘉義大學農業推廣中心與農場管理公費班為培育有志從事有機友善環境耕作之專業農民,特別由農民學院與嘉大農推中心及系所結合,辦理友善環境耕作~作物進階班,參與學員遍及全臺,學員不畏距離遙遠前來參與專業課程學習,求知精神令人佩服。 友善環境耕作作物班於7月20日至22日開班,由農推中心林明瑩主任與農場管理學程侯金日主任共同主持開訓典禮,隨後進行一系列課程授課。課程部分由侯金日主任負責,內容綜合論述面、個別作物面、行銷管理面與有機農場經營規劃面四大面向,包含:友善環境耕作-作物病蟲害綜合管理與應用、友善環境耕作-土壤肥培管理與碳匯增進之應用、友善環境耕作雜草識別管理與多樣化應用、個別作物水稻與蔬菜友善環境栽培技術、友善與有機農產品行銷實務、友善與有機農場之規劃與經營管理等7大課程,讓參與學員了解土壤肥培與碳匯增進、雜草識別管理與多樣化利用、病蟲害管理、個別作物水稻與蔬菜之友善栽培,進一步延伸至有機農產品行銷、有機農場之規劃與經營管理,使學員透過一系列課程之學習,獲得更多專業知能,增加學員從事有機與友善農業之作物栽培專業知識,讓參與學員對友善環境耕作更能深入淺出。 侯金日主任表示,114年6月臺灣有機與友善耕作栽培已達28,435公頃,且種植面積持續增加。此次訓練班學員皆為從事農業之專業農與兼業農,有一半從事有機與友善作物種植,年齡介於25歲至62歲,學員遍及全臺,遠至花蓮與新北,學歷專科、大學與研究所畢業達8成以上。侯主任更表示,嘉大108年開始辦理友善環境耕作班,至112年已辦理五班,已結訓者達170位;今年晉升為進階班課程,可提供更多應用之專業知識。 為期3天24小時之農業教育訓練,於22日下午5時圓滿畫下句點,學員相約明年再到嘉大受訓,獲取更多農業專業知識,對目前已從農之夥伴將有更大之收穫與助益。
情報 嘉大財金系與應經系學生團隊榮獲GAIP保險創新競賽全臺第二名
在全球風險樣貌與保險需求日趨多元的背景下,由政治大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共同主辦、南山人壽獨家協辦的「2025年GAIP保險創新競賽-臺灣場」日前圓滿落幕。嘉義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張鳳旻、程翊瑄、周科宏同學與應用經濟學系陳玟錡同學聯合組隊參賽,以創新提案「EcoCompass綠途守護」榮獲全國第二名佳績,展現嘉大學生於保險創新與永續發展議題上的專業能力。 本次競賽為全球亞洲保險合作夥伴組織(Global Asia Insurance Partnership, GAIP)首度跨出新加坡,擴大至包含臺灣在內的10個國家及地區舉辦區域賽,並選拔出優勝隊伍前往新加坡參加總決賽。競賽聚焦「保險創新」主題,廣邀全臺大專校院學生組隊參與,從初選書審到決賽簡報歷經激烈競爭,最後於政治大學舉辦決選,並由產官學界多位重量級人士擔任決賽評審。 嘉大學生團隊以提案「EcoCompass綠途守護」為參賽主軸,結合旅平險保障與永續旅遊理念,提出兼具環境友善與實際保險功能的創新商品構想,獲得評審高度肯定,在「2025年GAIP保險創新競賽-臺灣場」榮獲第二名佳績。 此次佳績不僅是對學生努力的肯定,也為嘉大在保險科技與金融創新領域的推動增添亮眼篇章。展望未來,財金系將持續強化產學連結與創新教育,培育具備專業知識與社會責任感的財金人才。
情報 【區域醫院變金雞、學校成孵化器|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蔡長海董事長的下一步:做大生技台灣隊!】
中醫大醫療體系董事長、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30年實踐「教育 × 醫療 × 產業」整合藍圖,打造出台灣具國際競爭力的生技布局。 成果亮點: 中亞聯大 躍升世界最佳大學排名 鼓勵研發技轉 孵化衍生企業上市 延攬諾貝爾獎得主、國際級人才 提升研發能量
情報 嘉大114年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再傳捷報 實務導向成果獲研究創作獎肯定
114年度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日前公布審查結果,嘉義大學申請121件,通過59件,通過率達48.76%,較前一年度大幅提升17.5%,創嘉大歷年新高紀錄。另113年度已執行完畢的大專生研究計畫成果中,更有4件獲選為研究創作獎,展現嘉大學生在學術探索與實務應用的優秀表現。 景觀學系連續兩年均有學生獲國科會大專生研究創作獎殊榮,該系長期投入學生培育、結合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的教育理念值得肯定。今年獲獎的景觀學系陳珮綸同學在江彥政教授指導下,針對都市街道植生配置與空氣品質改善效益進行深度探討,採用高雄市實地場景與CFD模擬結合,呈現不同都市結構與綠帶設計對PM濃度影響,研究成果有助於都市規劃策略與環境永續發展。另外,生化科技學系簡均慈同學在簡涵如助理教授指導下,提出以代謝體學與質譜技術鑑別不同產地咖啡豆之非揮發性化合物,結合Q-TOF-MS與SWATH技術,開發具潛力的鑑定方法,對於保障消費者權益與強化本土咖啡產業誠信機制,具重要應用價值。 今年理工學院表現亮眼,共有兩件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獲獎。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洪敏勝教授指導的吳菀芳同學,透過介電濕潤晶片與類神經網路技術提升農藥檢測效率,將半導體製程應用於農業領域,結合AI辨識與檢測歷程建構,有效促進農業自動化與永續發展。資訊工程學系王智弘教授指導龔弋筠同學,開發以Raspberry Pi與虛擬平台整合的IoT蜜罐系統,模擬各類IoT裝置環境以蒐集網路攻擊行為,進一步應用機器學習進行資料分類與分析,可強化IoT系統防禦力並提供未來資安教育平台之應用潛能。 嘉大不僅培育學生專業學術研究知能,並強調以實務為導向的學習模式。研究發展處積極舉辦計畫說明會,並補助各院系辦理獲獎學生的經驗交流,分享執行計畫的心路歷程,以鼓勵更多優秀學生積極申請國科會研究計畫。今年通過率與獲獎件數創歷年佳績,顯見嘉大的教授群用心指導學生研究。尤其今年有多名新進教師指導的大專生計畫亦獲通過,有效擴充教師研究能量。嘉大將持續支持校內師生研究資源,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掘問題、透過實務性研究實作尋求解方,期能啟發創新潛力,培育具備獨立思辨與實務應用能力之新世代研究人才,為科研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營隊 科技×教育×關懷!中華大學夏令營點亮南隘童年
中華大學於今年暑假舉辦「南隘程式樂創夏令營」,透過為期三天的多元課程,服務新竹市南隘國小共40位學童。課程內容涵蓋程式設計、音樂美感與體能活動等豐富主題,充分展現中華大學深耕在地、培育未來人才的教育使命與社會責任。 本次營隊報名情況熱烈,開放僅一週即全數額滿,顯示社區對多元教育活動的高度期待與支持。課程設計以「程式創作、藝術涵養、體驗合作」為核心理念,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引導學童在遊戲與創作中激發創造力、培養自信心,並提升團隊合作能力。 中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師張欽智分享,一位原本害羞的小學五年級學童在三天內展現了令人驚豔的成長。從第一天拒絕參與健康操,到第三天主動擔任 Scratch 程式設計作品發表的主講人,甚至帶領小組編排結業式舞蹈,這樣的轉變充分體現跨領域課程的教育力量與影響力。
情報 配音、音樂、Podcast!世新廣播與聲音設計組培育全能聲音人才
配音、音樂製作、播客直播,這些看似不同的聲音創作領域,其實有著共同的起點——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廣播與聲音設計組。透過創新技術與多元課程,廣播與聲音設計組的學生不僅掌握配音與音樂製作等專業技能,更在實習與展演中累積實戰經驗,為聲音創作注入無限可能,成就台灣聲音人才的誕生地。   廣播與聲音設計組課程設計融合了實用技能與前沿技術。配音專題實作課程教導學生聲音表情、有聲書製作與廣告配音等技巧,並由業界頂尖師資親授實務技能。而流行音樂製作課程更進一步引入AI音樂技術,學生能熟練操作音樂軟體,創作原創歌曲並製作專屬音樂專輯。這些課程不僅拓展了學生的創作視野,更讓他們在聲音藝術的舞台上綻放光芒。   硬體設施方面,世新設有圓桌影音播客直播間,提供學生一個融合教學、實習與展演的空間。這裡不僅支援導播機畫面切換功能,更以Podcast為主軸,打造能容納多人同步直播的圓桌設計,讓學生在實作中探索聲音媒體的魅力。此外,傑出新秀獎更是系上一大亮點,透過影視業界與學界專家聯合評審,表揚畢業展演作品中最具創意與潛力的佳作,並提供獎金支持,激勵學生勇於挑戰聲音創作的極限。
情報 嘉大理工學院x日本石川高專合作典範--STEAM教育成功走向國際
嘉義大學電子物理學系蘇炯武教授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hub計畫,長期在嘉義地區推動地方跨領域教育,STEAM教育議題及執行成果受到日本石川工業高等專門學校山田健二教授的高度關注,7月14日至17日受邀前往日本石川高專及石川縣金澤市立花園小學進行全英語實體授課,執行STEAM E課程活動任務。 本次行程蘇教授更親自拜訪理工學院MOU合作學校石川高專富田大志校長以及在地的花園小學野?晃校長等人,並利用空檔時間參訪20位學者的實驗室,受到熱情的接待。蘇教授親自說明推動雙方教育交流的重要性,預計未來推動國際STEAM教育將成為主流。本次STEAM課程延伸至日本小學,是因為鄰近石川高專的花園小學恰是臺灣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土木技師的母校,該校近年著重以PBL教學模式進行實驗教育,與STEAM教育理念十分接近。近年大學EMI課程的創新開發與轉化,讓蘇教授漸漸將課程轉變成PBL專題實作、EMI探究與實作等教學課程的型態,讓學生除了動手實作外,更要學習如何以專業英文來口說表達,期望嘉大學生未來能順利接軌國際。 蘇教授表示,STEAM教育是國際教育體制的未來趨勢,為了讓大學教育能順利執行地方USR計畫,他自掏腰包遠赴芬蘭取經,學習地區推動STEAM課程的要義,近6年更將STEAM理念落實於在地K-12教育。本次STEAM教育議題受到國際上的關注,很榮幸能有機會進行實質的課程推廣與交流,顯示嘉大在此一領域之多年經營受到國際上之肯定。 近年由於全球氣候變遷議題,2050年淨零的行動受到各國高度重視。本次出訪蘇教授以風力發電(Understanding of Wind Power)作為教學設計主題,以PBL課程模式結合STEAM型態,15、16二日分別針對石川高專電子情報工?科48位四年級生及環境都市工?科42位四年級生實施1.5小時課程。課程特色以實作為學習輔助,讓不同領域的學生以不同屬性的科學及工程思維體驗並了解風力型態發電的綠色能源產出,該課程成果獲得平均4.5等級分以上的滿意度。 在小學端方面,17日蘇教授更將所開發的雙星彈力球議題以STEAM課程模式推廣至花園小學14位六年級生,讓日本學童同樣感受到同步於全球物理辯論競賽探究題目的領先實作教育,該課程成果獲得高達5等級分的滿意度。由於該校校長全程跟課,課後對於嘉大所設計的實作議題頻頻讚賞,將作為該校暑期多元探索營隊後續的延伸探究主題。 STEAM E教育可以是臺灣在地深耕、更可以是國際推動教育的主軸,愈在地、愈國際。談到STEAM教育,蘇教授有講不完的教育經,嘉義大學、思定嘉義,加油!
情報 引領肉品解凍技術革新 嘉大攜手中華肉品協會辦理產業研討會
為促進肉品解凍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與社團法人中華肉品協會7月18日在蘭潭校區國際會議廳聯合舉辦「肉品解凍技術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研各界代表與專業人士齊聚一堂,攜手推動產業升級,共同邁向智慧解凍新時代。 此次研討會以「智慧解凍」為核心主軸,聚焦於高週波、微波、真空冷蒸氣等前沿解凍技術的實務應用,藉由豐富的議程設計,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多項創新設備及其操作效益。研討會邀請來自聯新貿易有限公司、榮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佑聯食品機械有限公司、台灣駿興食品製程科技有限公司及台灣吉爾製程股份有限公司等業界領導廠商,分享第一線之研發成果與技術經驗。 除了技術展示與案例分享,本次活動更規劃前瞻主題講座,探討人工智慧視覺技術與智慧標示系統在「從源頭到餐桌」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協助業者提升數位化管理效能與產品附加價值,朝向更高品質、更高效率的肉品加工體系邁進。 動物科學系表示,此次研討會不僅是專業知識的交流平台,也是一場促進產學研合作與跨領域對話的重要契機。現場安排互動討論與交流時段,由肉品加工、冷凍食品、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人士共同參與,以掌握產業脈動,開拓技術新視野。
情報 嘉大外語系與北港國中合辦《夏日樂學》英語育樂營 文化踏查結合英文教育成果驚豔
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與北港國中攜手合作,於暑假期間舉辦《夏日樂學》英語育樂營已邁入第四年。今年的營隊在課程設計上別出心裁,結合在地文化與英語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成果豐碩、廣受好評。 本次營隊在北港國中施協志校長與施正彥主任大力支持下,由嘉大外語系徐慶鐘助理教授指導,並由外語系學生林芷瑩與陳叡昕擔任營隊教師,透過生動活潑的教學風格,引導學生進入多元有趣的英語學習情境。課程內容緊扣學生生活經驗與地方文化特色,特別安排實地踏查水道頭文化園區,讓學生親身了解北港的歷史與生態。同時透過詞彙活動、影片學習、歌曲改編及桌遊互動等教學手法,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根據施主任觀察,營隊一開放報名即秒殺額滿,顯見口碑良好。即使期間遇颱風假期,學生參與熱情依然不減。在壓軸成果發表會中,學生以「北港牛墟」為主題,舉辦創意跳蚤市場與拍賣會,並以全英文方式介紹文化背景與參與競標,展現出高度語言應用能力。現場氣氛熱烈,笑聲與掌聲此起彼落,也吸引在場師長踴躍參與。 課程中亦安排學生以主題繪圖與海報創作的方式深化學習內容,許多來自美術班的學生發揮所長,以精緻的構圖與豐富色彩呈現地方文化之美,讓整體活動視覺效果更加精彩動人。此外,營隊也融入電影欣賞、英文歌曲學習及創意填詞活動,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紛紛表示,此次營隊不僅提升英語能力,更拓展視野與人際互動,是一段難忘的暑假回憶。 此次《夏日樂學》英語育樂營不僅展現大學與國中合作的教學成果,也落實大學社會責任(USR),體現高等教育資源對在地中小學教育的深度連結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