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學習

高中學科 高一公民怎麼讀?理解概念關注時事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昨日的你/妳,離開國中時期;今日的你/妳,步入高中階段,迎接人生的另一個挑戰。想要問問你/妳,對高中學習有何準備?對高中生活有何期待?對高中課程有何想像?希望你/妳有備而來,對於新歷程,對於新學習,有著探索的動機,有著行動的熱情。 也許,面對新的環境,你/妳有些不安、疑惑,想要問問老師,高中和國中的公民課程有何不同?高中的公民老師會如何進行教學?該如何準備公民與社會科的考試?提出這些問題之前,建議先反思:我們的社會,需要怎樣的公民?我們的公民,需要具備何種公民素養?如何培養公民素養來建構公民社會?這些問題可能是大哉問,需要細細的思量,但這些問題的思考將影響如何學習這個學科,而對於這個學科的認知,決定日後學習的態度與高度,發展的面向與視野。 培養獨立思考,學會理性溝通 生活中充滿著大大小小的公民議題,公民無所不在。你/妳可能看過臺灣媒體的新聞,播報著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前瞻計畫,未審先判的犯罪案例;看過為數不多但缺乏深度評論的國際新聞,如敘利亞難民、英國脫離歐盟、恐怖攻擊、美國、法國以及韓國的總統選舉;聽過自己還不懂的經濟名詞,臺灣的GDP、經濟成長率,通貨膨脹率、失業率,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你/妳也可能與同學討論過同性婚姻合法化、死刑存廢以及核能電廠的存廢問題;曾面對隱私權、著作權的侵犯,生活中食安和汙染問題,買賣中的消費爭議,對校規的質疑;聽聞過茉莉花革命、公民不服從、318學運、香港的雨傘革命等等。 這些屬於社會、政治、法律、經濟領域等多面向的議題,需要你/妳的獨立思考。必須具備相關的基本知識,充分正確的資訊,審慎思辨,才能在資訊的洪流中,解讀並辨識媒體或資訊,進而具備批判力與思考力。 這些社會文化、民主憲政、人權保障、永續發展等相關的價值觀念,需要人文關懷與公民意識。你/妳必須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並包容差異,平等對待少數族群,珍視公平正義,關懷弱勢族群。 這些公共生活所需要的技能與行動,需要你/妳的公共參與投入。希望你/妳能夠培養思考、分析、歸納、判斷、選擇、反省的能力,學會理性溝通,解決問題。 了解核心概念,關注新聞時事 如果你/妳能了解公民與社會課程的重要,就能知曉高中課程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努力的學習,認真的閱讀,專注的上課,熱情的探索,讓學習更為開闊。如果你/妳能了解公民素養的重要,就會珍惜老師為課程所規劃的探究或實作活動,讓課程應用於日常中,讓知識實踐於生活中。 至於段考、模考、學測、指考,請不要抱持著「反正就是社會科,畫畫重點,背背內容,做做題目」的漠視,建立正確的學習認知、態度以及方法是重要的。首先須先了解公民課程的課程綱要和核心概念,閱讀課程的內容,關注新聞時事,體察環境變化;其次,透過理解,歸納整理學習重點,最後練習相關試題,再檢視自己的學習盲點和錯誤,透過修正,確認自己是否完整學習重要概念,這樣的學習歷程和策略,會讓你/妳無往不利。 身處這片土地的你/妳,這個社會需要你/妳的力量,朝向未來公民的你/妳,希望此刻正在前進,正在行動。因為,公民無所不在。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公民無所不在——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給高一新生的叮嚀
高中學科 高一物理怎麼讀?理解&牢記&思考
Photo via Visual hunt 學習物理,是為了理解我們身處世界的運行規則,是為了更深刻地感受大自然之美好與奧妙。 世界豐富而多彩,幻化而難明,電馳雷騁,日月生輝,霓虹彩霞,清風玉露,星光呢喃……在許許多多看似複雜多樣的現象背後,物理學想要去探索的是這其間有無共通的簡單法則。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的科學,也是門邏輯嚴謹、精確量化的學科,而大自然的語言則是「數學」。在進入高中之後,物理的內容將逐漸比國中時加深加廣許多,所以想要深入掌握這門學科,需要一些好的態度與方法。在此,我提供一些建議與叮嚀,跟同學們做個分享。 1.基本的名詞與定義,必須確實牢記與分辨 物理學上的一些名詞,例如速度、加速度、壓力……等,都有嚴格的定義,它與日常生活的習慣用語,有時意義上會有所不同,因此必須將各名詞的定義分辨清楚並牢記,這些是彼此溝通討論與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2.定理及公式,必須理解含意並牢記 在課本中出現的定理與公式,都是經過無數科學家們數百年來千錘百鍊之後所得到的精華,一個好的公式或定理,往往包含許多博大精深的道理在裡面,也包含了無數科學家所投入的心血與熱情,是大自然在訴說它的奧妙及規律。 許多同學會有誤解,以為學習物理不需要記憶和背公式,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反對的是不經理解而死背亂用、解題時東拼西湊。正確的物理並沒有所謂「例外」的情況,但每個公式定理都有它使用時的條件及前提。 3.多練習增進理解 許多同學會反應,上課時覺得都聽得懂,但碰到題目時卻不會寫。 其實,題目的練習便是為了讓我們更深刻體會各項定理的內涵、限制與使用時機。有時我們對於定理一開始的理解很可能是不完全的、片段的,藉由題目的練習可以釐清我們學習上的盲點。所以碰到一知半解的問題時,千萬不要得過且過,一定要找老師或同學問清楚。但也不要貪多,與其囫圇吞棗做過多的題目,不如紮紮實實地把適量的題目弄清楚。 4.多觀察、多思考 學習物理學是為了理解大自然,生活中處處都有與物理理論密切相關的地方。多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多思考,跟學校所學的理論相互驗證,便更能體會世界與物理學的深層之美。 作家龍應台曾說:「文學,讓原本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其實,科學也是。 在高中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或許你會遭遇到許多挫折與困惑,但不要被一時繁瑣艱難的考試破壞了你對大自然的熱情與好奇。計算與分數只是一個訓練的過程,就像在廣闊無涯的黑夜海上航行,好奇與熱情便是天上閃亮的群星,將堅定地指引你穿過時有時散的濃霧與駭浪,抵達芬芳甜美的知識彼岸。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學習欣賞大自然之美——物理科教師給高一新生的叮嚀
好書 【107國寫】北一女4大密碼教你寫抒情文
袁瓊瓊在《九歌一○四年散文選》中說:「散文寫法基本兩種,一種有規畫,一種沒有。有規畫的寫法好比設計庭園,有主題,有結構,繞著主題寫去,只要寫全了,差不到哪裡去。但是無規畫的寫法,就完全得靠才氣。這種寫法像漫山長野草,要長在哪裡,要生成怎樣,完全任意揮灑。」命題作文或應試作文,因為有時間與篇幅的限制,必須是「有規劃」的寫法;因為有種種的命題限制,須看命題者要求你蓋出怎樣的庭園──中式園林或西式花園,你得應題目要求在短時間內搬花移木、巧手疊石,蓋出一座獨特的庭園。 庭園規劃當然有一套關鍵密碼,掌握關鍵密碼,便有機會讓文字在自己的巧手靈思中化為一座精美的園子,讓人眼睛發亮,徘徊流連。 感悟作文的關鍵密碼是什麼? ▌關鍵一:平凡卻不凡的取材 寫好一篇作文最重要的是有好的素材。缺乏好的素材,作文便會千人一面,缺乏獨特性;能在平凡生活中挖掘獨特的寫作材料,經常是致勝的關鍵。 寫作材料多半來自於生活與閱讀。如何從尋常生活中蒐集素材?除了經常涉獵多元的活動、透過閱讀觀看各種不同的人生外,還必須以敏銳之眼,微觀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有細膩的觀察,才能挖掘深刻的體驗,累積寫作材料。 感悟作文的靈魂是「我」,唯有「我」對生活有感,方能透過文字感動他人;唯有「我」認真生活,才能累積專屬於「我」的素材,寫作時也才能左右逢源,隨手取材了。 ▌關鍵二:剪裁與細節 感悟作文是以「我所經歷或聽聞之事」作為抒情感懷的對象,有好的敘事技巧,才能喚起讀者的想像力。好的敘事技巧首先要能剪裁,以兩三個精彩畫面勾勒事件、刻劃細節,比起流水帳式鉅細靡遺的敘事,更讓人印象深刻。 細節尤其重要。沒有細節的文章像是空無一物的庭園,乏味而平淡。描寫細節必須調動各種感官經驗,對於事物或空間做多角度的刻劃,以敘事中經常出現的房間場景為例,可以寫其牆面油漆、布置、地板、傢俱擺設,乃至於光線、氣味、聲響等皆能細筆刻劃,才能寫出空間的立體感與畫面感。 ▌關鍵三:讓抽象情思具體可感 抒情之於感悟作文,猶如花花草草之於庭園——枝葉蔓生的情感,過於發露;遮掩躲藏的情感,無法領略。若能將情意適當擺放,營造高低景深、有暗示、有線索,則能含蓄有致,韻味動人。 「我」所感受的抽象情意如何透過文字表達出來?可以借助具體意象來比擬。發揮想像力,尋找一個貼切的事物,以其相似的特質來比擬情感,讓抽象情意更為具體。賀鑄用「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來寫「閒愁」,有具體可感的雨絲、柳絮等數之不盡,揮之不去的意象,又調動視、聽、嗅、味覺等感官經驗,將滿腔愁緒描寫得淋漓盡致。 ▌關鍵四:經驗中的深刻領悟 「我在事件中被觸動了」是敘事到抒情,「因感動而領悟出什麼」則是抒情到領悟。領悟的內涵是感悟散文的靈魂,猶如一座庭園的美學概念,展現出園主的靈思妙想。領悟的內容不可能從天而降,也未必人人相同,必然與所經歷的事件密切關聯,所以文中呈現出來的思考脈絡,應是一種真實誠懇的體悟,一種能說服自己的價值觀。若只是強加某種看似政治正確的道理於文章中,則可能落入說教的泥淖中,掩蓋住苦心經營的庭園美景。 其實,人生中的每種經驗都有意義,端看「我」能否發掘其中的亮點。深刻的哲思來自於有感的心靈與多元的視野,因為有知,所以有感,因為有感,才能點燃思想的火花。 掌握國寫測驗情意書寫的關鍵密碼 國寫測驗的測驗目標之一是「測驗考生是否具備情意、想像等感性的表達能力」,細目則為「能否具體寫出個人實際的生活經驗」、「能否真誠表達內心的情感」,以及「能否發揮想像力」。故依照上文所述,平時用心觀察以蒐集獨特的寫作材料,透過細膩的文筆具體敘事、具體抒情,並深刻思考每一種人生經驗的意義,便能掌握寫好感悟散文的關鍵之鑰。 此外,同理心是走出自己生命孤島連結他人的橋樑,對於測驗中提供的閱讀材料,能理解其中的故事與人物作為,方能觸動自己的心靈,進而思索面對同樣情境時的掙扎與抉擇。故能否在文章中提出自己深刻的所思所感,關鍵之鑰是能否開啟自己封閉的心靈,透過閱讀、透過多元的生命體驗,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經授權摘錄自木馬文化出版的《當知性遇見感性:北一女的寫作密碼》「感悟作文的寫作策略:蓋一座有溫度的文字花園」一文。 《當知性遇見感性:北一女的寫作密碼》 《當知性遇見感性:北一女的寫作密碼》 【作者】: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學研究會 主編 【出版社】:木馬文化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5月17日 【書籍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cm 【好書哪裡買?】 *博客來: https://goo.gl/sqVS87 *讀冊: https://goo.gl/UtK6mj
高中學科 高一地理怎麼讀?五大原則輕鬆學
Photo via Visual hunt 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學經驗,發現高一上學期學生常常容易被第一次期中考的低分驚嚇到。怎會如此?!應該是跟以下原因有關: 高中地理不適「貝多分」 1.國中地理課程範圍小,內容深度較淺,利用「背多分」,就能掌握大部分的分數。 2.學生國中時,不斷反覆練習考古題,看到題目就反射性的會知道填哪個答案,少有思考推論因果關係的練習。 3.高中地理科內容深度與廣度都加深,因此除了平常上課要理解之外,在準備期中考時,必須要花更多的時間。但是若學生準備不夠充分去應考,分數當然可想而知。 4.高一上學期的內容為自然地理通論,還有地圖的投影、地圖判讀,還有GIS(那是什麼!?由各位的地理老師來跟你/妳說明吧!),這些都是國中課程介紹較少或沒有介紹的部分,也必須花較多時間閱讀、理解甚至操作之後才能真正了解。 5.部分同學閱讀的課外書太少,除了課本之外,幾乎不閱讀課外書;即使上網,也沒有花時間去看一些能夠增加自己知識與常識的資訊,因此失去很多獲取新知的機會。 掌握五原則,地理輕鬆學 如果同學們想要在高一時(其是高一上學期),能夠掌握地理科,那麼建議參考下列事項: 【1.不懂要立刻問】:日常生活作息要保持正常,讓課堂內隨時保持清醒、專注,否則很容易弄不清楚某些概念。重要的是有聽不懂之處,課堂中立即發問,千萬別怕丟臉;若實在太害羞、或老師上課進度很趕(這是高一地理課的常態),那麼要把握當節下課立即解決,千萬別拖到期中考前發問,到時你是很難搶到老師時間發問的。 【2.理解因果關係】:高一上地理有幾個障礙需要突破,一旦過關,其餘內容就不成問題。障礙有:地理學分析方法、地圖判讀(等高線地形圖、衛星影像圖)、地圖投影(大魔王)、GIS、冰河地形、土壤。光靠死背,不足以克服,必須培養對因果關係的釐清,分析理解的能力,還有對空間關係變化的敏感度。 【3.多閱讀多印證】: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多方面涉獵各種知識與常識,並培養觀察能力,有利於與課堂中所學相互印證。 【4.自己畫圖筆記】:嘗試自己畫各種地圖,整理個人專用的筆記,在筆記中擷取並記錄課程的重點。有能力者,利用心智圖幫助學習也不錯。 【5.戶外實地觀察】:多到戶外走走,觀察大自然是不錯的學習方式。 總之,高一地理是地理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學得好,高二以上的地理課學習起來會非常有成就,未來準備學測、指考時也相對容易的多。祝福大家!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坐觀天下,可行乎?──地理科教師給高一新生的叮嚀
高中學科 高一歷史怎麼讀?精讀課本勿死背
Photo via Visual hunt 考完國中會考後,毛頭小子、黃毛ㄚ頭心態上,好像剛完成人生一個階段關卡,國中跨到高一的暑假裡,很多人選擇瘋狂地投入遊戲的世界中,或投入歐巴的世界中。直到收到註冊單,領制服、完成體檢,唱完開學典禮的國歌,孩子們,你/妳們即將以新的身分「高中生」迎接新的「考驗」。 剛開始一切都很新奇,新的制服、新的班級、看起來很厚的課本。第一堂歷史課,台上的歷史老師一再跟你/妳們叮嚀:「高中歷史變很難,書要早點讀」。坐在台下的你/妳還在想:「歷史很容易啊!我都是考前一週才開始讀,隨便都能考八、九十分啊,我想讀歷史的方法跟國中應該沒有什麼兩樣啊?!」直到第一次期中考後,歷史老師公布成績的那刻,你/妳才驚覺到高中跟國中真的很不一樣。學習高中歷史課程除上課專心聽講外,請謹記以下4點注意事項。 一、歷史課本很重要 目前高中三年的歷史課程安排是:高一上學期為臺灣史、下學期是中國史;高二上學期為中國現代史加上西洋史、下學期是西洋史;高三上、下學期是選修歷史。 普遍來說,因為你/妳在國中已學過臺灣史,所以高一上學期的課程還能適應;但到了下學期中國史,難度會更加深加廣。所以在段考前至少精讀考試內容3次。若你/妳只讀1.5次就上歷史考場,成績低於60分,千萬不要馬上放棄歷史。一切是因為你/妳跟它(歷史)真的很不熟。 二、讀書方法要正確 讀歷史時,標題一定要看,每一段落的小標題,都是在提醒你/妳這一節的重點在講什麼。每一段落內的時間、人物、發生何事、帶來的影響等(即英文的5W法則),都是要裝到腦中的重點。 怎樣確認自己是否有讀進去?請先暫時蓋上課本,回想自己剛剛讀到什麼資訊?如果可能,盡可能把這些歷史內容想像成情境畫面,之中若有年代、人物忘記了,可以翻一下書確認,再繼續聯想。若遇到較難的課程內容,建議完成情境聯想後,拿起筆動手整理筆記。 三、善用歷史考古題 練習考古題有助於檢視自己是否真的理解課程重點,而且每年學測與指考都是依據歷史課綱來命題,有些重要觀念都可能會用其他新的史料,重新包裝再考出來。大考中心會把歷屆學測指考試題放在網站上(學測歷屆試題、指考歷屆試題),供大家下載與參閱,可多加善用。 四、培養閱讀習慣 近幾年歷史科試題命題以閱讀素養為導向,文字閱讀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培養的。請善用國三升高一的兩個月,可適當閱讀一些課外優良書籍。歷史小說、武俠小說皆可。當然,平時,在不影響課業的前提下,閱讀一些好書吧! 最後,叮嚀高一上學期課程是臺灣史,普遍來說是高中歷史課程中比較簡單的。把握高一時光,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歷史學習方法吧!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請不要叫我「背多分」——歷史科教師給高一學生的學習叮嚀
特色課程 106「中山數學資優班」招高中生,10/1截止
Photo credit: me_chris via Visual hunt / CC BY 南部地區對數學有興趣的高中生請留意,106學年度「中山數學資優班」現正招生中,10月1日報名截止,10月7日考試。預計10月21日開課,採週六全天上課的方式(少數週日),只需繳交不到7000元的學費,即可接受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群為期2年的輔導,想提升數學能力的高中同學千萬不要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的「南部高中學生數學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旨在招收南臺灣對數學有興趣的高中生予以輔導,教學以非學測或指考的課外數學為主,不重複高中課程,內容涵蓋競賽數學、高中進階補充教材、高中升大學數學斷層的銜接課程、以及少數大學數學課題,希望培養優秀的數學人才。 南臺灣高中生皆可報名 「中山數學資優班」預計招收南部各公私立高中生85名,其中公費生30人、自費生55人。 網路報名10/1截止 【報名繳費】:106年10月1日截止。 【報名費用】:300元整。 【報名方式】:報名繳費步驟如下。 步驟1:線上填寫報名表後送出,並記錄「報名編號」以備查詢考場。 ★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南部高中學生數學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106學年度初級班報名表 步驟2:準備2吋照片一張(黏貼於報名表上)、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單正反面影本、其他參考附件(如數學及相關科目競賽或科展等得獎獎狀、校內外獎勵或作品資料等影印成A4格式)或自傳。 步驟3:將上述報名資料及報名費於筆試當天繳交。 10/7考數學一科 考試當天請先至中山大學理學院中庭報到,並攜帶「學生證」或「身分證」應考。會依筆試成績、會考成績和審查成績,擇優錄取。 【考試日期】:106年10月7日(星期六)10:00~10:00。(9:30~9:50 報到) 【考試科目】:數學。 【考試地點】:國立中山大學理學院國際會議廳(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歷屆試題】:歷屆考古題可至下列網址下載。 ★南部高中學生數學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甄試試題 【錄取通知】:錄取名單將於106年10月18日在官網(點我進入)公告,並以電子郵件通知錄取同學。 ★資料來源: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南部高中學生數學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網站
特色課程 106彰師物理招高中資優生,9/29報名截止
Photo credit: docoverachiever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 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針對中部地區國高中生開設的「106學年度高中物理資優班」,只要附上會考成績或由學校推薦即可參加甄選,預計招收72名國高中物理資優生,修業課程為期一學年,預計10月底開課,採每週六上課與寒假密集專題訓練的方式,修業期滿將頒發結業證書。報名9月29日截止,對物理有興趣的國高中同學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彰師大「高中物理資優班」將藉由物理概念講述、分組討論、實作及專題研究等方式,針對物理科學相關內容,訓練高中生進行主題、系統化的學習。使其熟悉高中物理的課程,並與大學普通物裡相連結,配合「探究與實作」的學習模式,提高其物理學習興趣與成效。並在課程中進行分組專題研究,以物理議題作專題,以強化學生獨立專題研究的能力,培育未來的科學研究人才。 中區國高中可報名,免學費 彰師大「高中物理資優班」的招收對象分為一般生和繁星生,中部地區的公私立高中生或國中資優班學生皆可報名參加甄選。 一般生只須繳交會考成績單及其他有利審查的證明文件。若無會考成績單,則可以國中在校歷年成績單替代;繁星生則須經由學校推薦。 彰化師大物理系經資料審查後,擇優錄取。並於10月6日寄送錄取通知單。錄取的同學免學費,只須繳交雜費7000元(含書籍費、材料費、物理營及兩天一夜校外教學費用),低收入戶則全免。 網路報名,9/29截止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06年9月29日止。 【報名費用】:免費。 【一般生報名方式】 步驟1:請至下列報名系統網址完成登錄各項報名資料。 ★彰化師範大學106學年度高中物理資優班報名系統 步驟2:將「基本資料表」(簡章附表2,點我下載)和「審查資料」,經掃描寄至彰師大物理系e-mail信箱:diane8103@cc.ncue.edu.tw,主旨請統一填寫「106高資班甄選_姓名」;或以掛號郵寄至「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 陳佩君小姐」(地址:500 彰化市進德路 1 號)。 【繁星生報名方式】 步驟1:請至下列報名系統網址完成登錄各項報名資料。 ★彰化師範大學106學年度高中物理資優班報名系統 步驟2:請就讀學校掃描「繁星計畫各校推薦總表」(簡章附表1,點我下載),寄至彰師大物理系e-mail信箱:diane8103@cc.ncue.edu.tw,主旨請統一填寫「106高資班甄選_學校名稱」;或以掛號郵寄至「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 陳佩君小姐」(地址:500 彰化市進德路 1 號)。 10/21開課,結業頒發證書 彰師大「高中物理資優班」採主題式教學,兩週一主題,搭配物理科學知識與實驗,由大學教授設計編撰教材、親自授課。寒假則安排密集課程專題訓練與校外參訪。甄選表現優異者,直升高二班,享有學雜費全免優惠。學生出席達總堂數80%以上及成績及格者,頒發結業證書。 【開學日期】:106年10月21日(六) 【課程內容】 ★資料來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高中物理研究人才培育」官網。
高中學科 高一國文怎麼讀?「多讀多想多寫」是關鍵
div class="box-content pt20">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高一新鮮人的你,翻閱著嶄新的國文課本,將不免迎來文言文變多、課文加長加深、閱讀補充大增的壓力。的確,高中國文是國中國文學習語文能力、語文素養的承襲、連貫與深化,因此相較於國中國文所學更深更廣更難。讀國文不再只是會寫正確的字音字形、背好注釋翻譯、認識作者、理解課文文意修辭等等,還必須能對課文所學的字詞文句篇章加以運用各種技巧、格式以適切表情達意;要能掌握課文的寫作旨趣及寫作方法;對於課文作者或其內容中所蘊含的文化意義、精神,要能深刻體會,並且具有鑑賞、思考批判的能力。 主動閱讀,自發學習 高中國文的學習強調語言運用能力與批判能力的養成,但是授課時數有限,不可能在課堂上被動地等著老師一步步地指示、帶領,而寄望能得到所有需要培養、深化的能力。因此高中國文的學習更強調主動探索的精神,身為高中生的你,必須要培養自學的態度與技能。 進入高中前,如果你喜歡閱讀,常常主動閱讀各類文字資訊,那麼便已經初步具備閱讀素養的基礎,並且有自學的精神了。無論是否已有豐富的閱讀經驗,進到高中後,想學好國文的首要之務,便是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自己多多利用時間,持續而廣泛地閱讀,隨著課內、課外各類文字資訊的引領,進入作者或人物的心境、歷經種種的遭遇,探索各式各樣的知識——自然科學的、史地人文的等等——多多增加閱讀的深度與廣度,關照不同的社會及文化議題,不僅能使你與其他學科結合、累積自己的知識,進而激發對許多議題的研究興趣,在閱讀中體會、思考,還能增進創意、增加問題解決能力。 隨手摘要,邊讀邊想 然而所謂的知識、創意、能力的獲得或累進,並非只憑著眼睛多看、腦袋多想就能實質擁有,一定要用筆寫下你的所讀所寫,才能點點滴滴匯聚。 閱讀文章或著作時邊讀邊預想內容,並隨時連結自己的背景知識;邊讀邊問自己問題及回答問題,監督自己的理解,想想其所表達的情境或訊息重點為何;隨手作筆記,劃下或抄錄下主題句(重點文句)、圈出關鍵字;讀後(讀完一段落或是全文),將文本訊息加以組織,找出主旨,試著以一、二百字書寫內容摘要,思考如何以簡潔扼要的文字清楚表達所閱讀的內容,使未曾閱讀過的人能由你的摘要理解內容。另外,針對文章內容或文字敘述寫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體會或認同的部分是否能加以延伸或可觸類旁通;你不以為然或反對的部分又是哪些、原因何在。 【用眼睛看】:多多閱讀各類領域的文字訊息。 【用心靈思考體會】:徜徉文學或知識、關照社會及文化、穿梭古今。 【用筆書寫】:多多運用語言文字練習如何適切地表情達意,以呈現你的心性、你的思考與批判,甚而參與公共論述。 乘著文字的翅膀多讀、多想、多寫,不僅高中國文將任你自在悠遊,面對未來種種挑戰,你所須具備的表達溝通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將已奠定優良基礎。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乘著文字的翅膀多讀、多想、多寫~高中國文任我遊
特色課程 106興大物理資優招高一二生,9/27報名截止
Photo credit:fdecomite via Visual hunt / CC BY 中興大學物理系針對中部地區高一二及國中生開設的「106學年度高中物理資優生輔導班」,分為「高一班」和「高二班」兩種課程,預計招收80名國高中物理資優生,修業課程為期一學年,預計10月底開課,採隔週週六上課與寒暑假密集輔導的方式,修業期滿將頒發結業證書。報名9月27日截止,對物理有興趣的國高中同學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興大「高中物理資優班」的課程採啟發性的教學方式,藉由多媒體與演示實驗等教材導引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安排實驗課程,訓練學生實作能力。課程內容包括﹔專題演講、實驗教學、專題研究、書報討論以及參觀教學活動等。「高一班」以高中的物理課程及實驗為主,「高二班」則以輔導學生做專題實驗為主。 報名資格 中部地區(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的高中生或國中資優學生皆可報名。 【高一班】:招收106學年度各公私立高中高一至高二學生或國中資優學生。 【高二班】:招收106學年度各公私立高中高二以上學生。 報名費用與優惠方案 費用包括「報名費」和「學費」,其中報名費不接受退費,學費則可依規定辦理退費。而興大校友或教職眷屬及團體報名皆可享有學費折扣。 【報名費】:新台幣500元(現金或郵局匯票,抬頭請註明國立中興大學)。 【學費】:包含講義、實驗用品、實驗器材及校外參觀等費用。 1.策略聯盟學校推薦資格者:新台幣16,000元/年(通過各就讀高中推薦後使可享優惠)。 2.推廣班個別報名者:新台幣20,000元/年。 【優惠方案】 1.興大校友、興大教職員工眷屬及興大附屬高中職生可享8折的學費優待。 2.集體報名3人以上享學費95折優惠;5人以上享學費9折優惠;10人以上享學費8折優惠。(已享策略聯盟推薦資格者不適用) 報名方式與簡章下載 報名方式分為現場報名或通訊報名。想要報名的同學需填妥「個人資料提供同意書」、「策略聯盟學校推薦表」或「個別報名表」,再檢附相關資料及報名費,截止日前以通訊方式報名或至現場繳費報名。 【通訊報名】:請將報名表及報名費寄至「中興大學物理系高資班」(402臺中市興大路145號)。 1.策略聯盟學校推薦者:請填寫「策略聯盟學校推薦表」及「個人資料提供同意書」,於106年9月22日前通過各就讀高中教務處推薦後,連同報名費寄出即可報名。 2.推廣班個別報名者:請填寫「個別報名表」及「個人資料提供同意書」,於106年9月27日前隨函附上會考成績或在校成績影本,連同報名費寄出即可。 【現場報名】:請於上班時間至中興大學(臺中市興大路145號)理學大樓六樓物理系辦公室辦理。 ★各類報名表單請見「106學年度高中物理資優班招生簡章」的附件(簡章下載請點我)。 甄選方式與錄取通知 甄選方式以國中會考成績為主,在學成績或其他可供審查的資料為輔;國中資優生則會擇優通知口試。10月7日前會針對錄取學生個別通知,亦會將錄取名單公布在「中興大學物理系--高中物理資優生輔導班」網站(http://ezphysics.nchu.edu.tw/Student/highst/)上。 上課地點與修業規定 「高中物理資優生輔導班」的上課地點在中興大學理學大樓物理系。 修業期間則為一學年,預計10月底開始上課,屆時會另行通知開課時間。課程開始後,原則上是隔週週六上課,並於暑假安排密集輔導課程(會再依照各學校的寒暑修而排定)。上課出席達總時數三分之二以上且參與期末考報告及格者即發給「結業證明書」。 課程內容與教授師資 「高中物理資優生輔導班」的課程皆由中興大學物理系教授講授,由高中物理課本的知識帶領同學進入物理世界的奧秘,高一生的課程分為四大部分: 【1.物理課程】:包含高中物理及大一普通物理(力學、運動學、波動與光、電磁學及近代物理)。 【2.實驗課程】:包含:數據處理、史特林引擎--熱功轉換、磁性奈米粒子製作、電流天平、鋰電池充放電研究、電力線-藉由電力線的分布情形,瞭解電場分布狀況、色散、雷射光學實驗-繞射、雙狹縫干涉干涉及多狹縫及光柵的繞射現象。 【3.物理啟發課程】:介紹物理發展過程、最新科學研究、低溫世界的奧秘、生物與物理及物理人的未來及挑戰等等。 【4.演示教學實驗】:配合上課課程安排演示實驗內容,內容包括:牛頓力學、轉動力學、流體力學、熱力學、波動學、光學、電磁學。 高二生的課程則以實驗為主軸,並輔以程式設計教學,主要學習目標為讓學生能夠親自動手做及讓學生可以把抽象的物理視覺化。與高一班課程內容的不同在於,有更進階的力學、光學、電學、磁學等等專業實驗及程式設計,另有示範實驗。每一實驗皆有實驗內容的講解及問題討論。 ★資料來源:「中興大學物理系--高中物理資優生輔導班」官網(http://ezphysics.nchu.edu.tw/Student/highst/)。
特色課程 106「中山生物資優班」招高一,9/26報名截止
Photo credit: umseas via Visualhunt / CC BY 106學年度「中山生物資優班」開始報名了,9月26日報名截止,10月7日考試,預計招收南部高一新生正取60名並增額錄取20名。錄取後,將可接受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群的輔導,11月開課,採週六全天上課的方式,只需繳交不到萬元的學費。對生物有濃厚興趣的高中生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提升能力的機會。 中山生物科學系的「高中生物科學資優生培育計畫(高雄區)」,旨在招收南臺灣對生物有興趣的高中生物資優生予以輔導,引導同學積極參與,親自操作實驗,使同學能夠廣窺生命科學奧妙,進而培養基礎科學研究的興趣,未來成為優秀的生物科學人才。 南臺灣高一新生及國中生皆可報名 中山生物資優班招收高雄縣(市)、臺南縣(市)、嘉義縣(市)、屏東縣(市)、澎湖縣及臺東縣(市),對生物科學研究有興趣的106學年度高一新生(國中生亦可報名參加)。 通信報名9/26截止 【報名繳費】:106年9月26日前(以郵戳為憑)。 【報名費用】:800元整。 【報名方式】:報名繳費步驟如下。 步驟1:請先下載招生簡章,印出報名表及准考證填寫完畢。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106【高中生物科學資優生培育計畫-高雄區】高一班招生簡章(點我下載) 步驟2:以匯票方式繳交報名費,匯票抬頭請註明「賴文秀」。 步驟3:將「報名表」、「准考證」、「匯票」、「寫好地址與姓名並貼妥限掛郵資的回郵信封2個」,寄至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賴文秀小姐收(地址:8042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10/7考生物一科 應考時請攜帶身分證件(身分證或健保卡)及准考證。准考證將於9月27日後寄出,若考前未收到,請去電洽詢(07-5252000 轉3624或07-5253624)。考生座位分配表將於10月7日上午12時張貼於中山大學理學院中庭。 【考試日期】:106年10月7日(星期六)13:30~15:20。 【考試科目】:生物。 【考試地點】:國立中山大學理學院(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歷屆試題】:歷屆考古題可至下列網址下載。 ★高中生物科學資優生培育計畫--高雄區甄試試題 【錄取通知】:最晚於106年10月26日前寄出。 ★資料來源:國立中山大學生命科學系高中生物科學資優生培育計畫網站
高中學科 【高中國文】如何提升長文閱讀表達能力?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我的教學生涯有十年在台北,考取正式教師之後於花蓮教書至今已第四年,深刻感受東部地區學生學習基礎能力較為極端,這種現象是每位教學現場的授課教師需要面對的「差異化教學」,對我而言也是考驗自身的挑戰。相較於西部或北部,東部學生之學習基礎顯得不夠紮實,也可說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不強烈,由於競爭母體數不大,他們容易滿足於現狀,這是我到東部地區教學之後所見的現象。 課堂教學最大挑戰就是學生的學習意願低落。要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我認為教師本身需思考並檢討,除充實個人專業能力,更要注重教學技巧,了解學生排斥課堂學習、拒絕聽講的理由為何。不斷自我增能以逐步改善傳統教學方式,並且延伸教學主題結合時事,努力找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教學方式方為因應之道。 107年國文考科變革 107考招變革將國文科選擇題與國語文寫作分開獨立施測,對於東部地區學生最大的影響即為凸顯其閱讀能力不足,亟需加強培養。由於考題趨勢變化,一方面選擇題的題目變長、字數變多,學生必須平時主動養成累積課外閱讀量的習慣;另一方面,寫作基礎較弱的學生在寫作試題上不易發揮表達能力,寫作獨立施測讓不擅於審題和構思的學生更有壓力。 國文學科考試屬於能力測驗,而語文能力是逐年累積的成果。學生在課堂上依個人學習狀況吸收,除了要克服班級差異之外,強化文字表達及批判思考的能力是當前必須積極努力的方向。 東部地區教學端的因應策略 目前學校國文老師社群的共識,就是致力於推動校園閱讀計畫,每學期寒暑假由國文科教師列出書單,鼓勵學生主動進入圖書館借書閱讀,訓練學生主題摘要與延伸思考的能力,或在課堂上以差異化教學策略訓練學生對白話文摘要的發想,以達到使學生不畏懼長文。 目前學生最困擾的部分是文章意象的解讀,常常無法精準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在課程設計方面,需以提升學生的溝通討論、邏輯思辯與歸納統整能力為目標,使用提問方式引導學生咀嚼古文並回答問題。 平時測驗除紙本外,亦安排週記分享、生活隨筆、範文練習,學習單上的「學習回饋」項目,也是審查學生學習成效的方式之一。 區域性學生面對考試的困境 國文教學其實也存在城鄉差距,以學生的心態而言,他們擔心自身閱讀能力薄弱而無法消化文本,另一方面生活地域性的影響,導致學生對於時事欠缺關注,敏銳度較低,以105年大學學測作文題目為例,大考中心公布國文科非選題閱卷評分標準,作文題目為「我看歪腰郵筒」,若能就歪腰郵筒新聞及回響,提出個人深切感受或允當評論,只需結構嚴謹、脈絡清楚且文詞優美,即可獲得A等(19-27分)。然而,東部地區的學生較為缺乏掌握新聞脈絡及關切時事的基礎訓練,生活體驗相對弱勢,導致不知如何下筆,多少感到挫敗。 對國語文教育的理念 目前由於授課時數壓縮,導致教學現場教師忙亂,而學生在快速流行文化刺激之下,大部分對教學情境興趣缺缺甚至感到煩躁。令人感動的是老師們仍秉持教育熱忱和教學使命努力深耕國語文教學,不斷改變教學方式,使文學貼近生活,扭轉學生對國文的偏見與排斥,讓學生了解文學與生活連結的重要性,而不是單單為考試而學習,傳授學生正確的文學價值。 以文學貼近生活舉例來說,白話文課文當我教到阿盛的「火車與稻田」,學生可以理解作者所寫火車穿過稻田的景象,因為每天通勤上課,學生坐在列車上眼見的景象即是如此,相對於都市長大的孩子,他們可能也體會不深。另一個舉例就是教到花蓮作家廖鴻基先生的海洋文學,學生比較熟悉,因為太平洋的美是在地學生可以想像的,這些都呈現區域性的教學差異。 東部地區老師在課堂上多用自己蒐集的補充資料於教學時用簡報呈現,例如介紹林懷民的雲門舞集或蔣勳的美學時,說明展演地點在國家音樂廳或國家戲劇院,學生無法了解「國家級的藝術殿堂」因為對他們來說太遠了~~~透過簡報中照片介紹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開啟對文學的興趣,鼓勵學生自我探索,這才是教學的成就感同時也是老師持續發揮教學熱情的主因。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高中學科 高中英聽教室如何教學
Photo credit: abstrkt.ch via Visual Hunt / CC BY 「我們國家的命運不是決定在戰場上,而是在教室裡」           ─Geoffrey Canada《Waiting for Superman等待超人》 實施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簡稱高中英聽)以來,高中現場到底發生了什麼改變?在與國立臺中文華高中英文科魏秀蘭老師的一席對話中,筆者感受到高中「教室裡」正進行著一股教學方向的大改變,這個改變完整了教室裡的英語教學。 「考試領導教學」一般認為是臺灣教育的特殊現象,雖然可能會影響學生「學習片面化」,但另一方面,若透過「教學引導學習」,讓語言的學習變成一種真正的聽說讀寫歷程,相信「教室裡」的教與學就能變得有趣多了,就像秀蘭老師所觀察到的,無數的高中端第一線英語教育工作者正窮盡心力耕耘著「教室裡的英聽教學」,這項轉變讓教室裡的語言教學風景變不同了,傳統偏重讀寫技能的訓練已漸漸被聽說讀寫均重的教學所取代;而她的學生更出乎意料地說「日本的國中生都要考口說了,若不考英聽,臺灣的競爭力會下降!」 不做,可能不會怎麼樣,但做了,肯定會不一樣!儘管一般各界認同語言訓練應該包括聽、說、讀、寫,而英語更是接軌國際必備的語言,但是長期以來,臺灣高中對於學生的訓練,讀寫畢竟多於聽說。大考中心身為測驗專責機構,於101年開始辦理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抱持著為高中英語教學完整性盡一心力之初衷,致力研發適用的聽力測驗試題,和大家一起努力,朝此美好的願景及理想繼續前進! 考試領導教學,英聽改變了「好厲害定義」 根據秀蘭老師24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在臺灣「考試領導教學」的特殊教育現象下,將高中英聽設為考科之後,這才讓英文老師放心地在課堂裡正式加入「英聽」教學活動。以往,學生和家長對於非考科的項目,抱著不考不需學的觀念,並不支持語言學習聽說讀寫並重的學習歷程。另外,學生對於「英文好」的定義也有了改變,以前考100分的孩子,才會收到同儕欣羨的目光,但現在不一樣了,英語聽說程度好的孩子,同樣能獲得同儕的大大讚賞。 秀蘭老師希望大考中心能堅持這條正確的路,因為在她200多場教學分享後的觀察,絕大多數的高中第一線英語教學教育工作者都支持高中英聽教學,她說,這是好的改變、正向的改變,更是應該的改變。 老師有牽絆,從不會教到變則通 《易經》系辭: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當事物發展到極點、窮盡的時候,就必須尋求變化,變化之後,便能夠通達,適合新需要。 有高中英聽測驗之後,老師們肯定會有牽絆。秀蘭老師說,101年實施高中英聽測驗時,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如浪潮般捲來,很多英文老師剛開始根本不知道怎麼教?身為語文領域英語文課程綱要的副召集人以及英文學科中心的教材資源研發小組成員,她和其他熱誠的教育夥伴讀了很多文獻並接受專業訓練,之後起而行,約有2年的時間,利用workshop的方式,至全省各地和第一線的英文老師一起分享高中英聽教學策略。因此,不論城市或偏鄉,不管教學資源多寡,在不相等的英聽設備環境中,第一線用心的教育工作者,總能克服萬難,找到因校制宜的適合方法來進行對高中孩子們的英聽教學。暫且不論成效如何,至少有了開始,一個很棒的開始。 聽一遍是測驗,聽二遍以上是訓練 高中學生一周有4堂英文課,據她所知,鮮少聽聞學生補習英聽,如有參加課堂外的加強學習,也大都是針對學測或指考。她以自身服務的國立臺中文華高中為例,在新生訓練時,即以大講堂方式(約800人)進行學科講座,告訴學生如何學習英文,聽說讀寫,面面俱到。緊接著二週的暑期輔導,著重於更細節地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的探索。就英聽教學活動上,教導學生如何增進英文聽力的策略,如:遇到比較難的聽力教材,可先了解內容,建立背景知識和新單字的音檔後,再聽一次內容,慢慢累進對語音的感知,反覆不斷地聽是必要的。 另外,秀蘭老師特別強調,英聽教學,首重學生對語音的敏感度,所以建立音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先把單字唸對了,才能聽正確,因此聽力和口說是要一起訓練的。平常上課時,秀蘭老師會透過paired reading、shadowing、dubbing等方式加強學生口說,也會要求學生做weekly listening journal加強聽力。weekly listening journal 是要求學生把每一個禮拜所做的聽力活動,詳實地記錄起來,相關學習網站(免付費)如:Voice Tube、希平方、English Central、TED等,讓學生的 exposure to English 多一點,進而喚醒或加強學生對語音的感知,形塑一種英語環境學習氛圍,利於學生主動學習。 以利用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演說影片為例。TED網站有羅列處各領域傑出人物(如著名的動物保育人士珍‧古德和前微軟總裁比爾‧蓋茲等)的演說影片讓大眾瀏覽觀看,與大家分享有關教育、發展、文化、商業、藝術等主題的探索與發現,且TED網站上的影片擁有一批優秀且熱心的志工,會將影片翻譯成各國語言,更方便於大眾聽解;對於學生而言,這些素材是有趣的,若能多聽一點,漸漸地便能養成以英文為工具,探索國際議題的習慣,這種能力又遠在單純訓練英聽能力之上,對學生的裨益更是無窮。 另外,秀蘭老師也和生活科技老師合作指導學生製播英文新聞,由國立臺中文華高中學生自播自製的「校園英語新聞」,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展現之一。學生透過採訪、寫故事、拍攝、剪輯來製播英文新聞,一則展現自己說故事的能力,再者更提高對學習英語的熱誠。 「我們不能輸」來自孩子的聲音 「不考英聽,我們的競爭力會下降」,秀蘭老師以她學生所說的話勉勵大考中心「絕對要堅持住」。面對少子化的趨勢、招生的壓力,大學可能採計高中英聽成績的校系數不多,但是大學訂定「審查資料」中具備高中英聽成績的校系數卻是增加的。 15年前只有少數高中重視英聽的教與學,但現今各高中教室裡的師生彼此都正歷經一種改變,教學者與學習者也都更往前了一大步。 ★參考網站: Teaching Listening in EFL Classroom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資料來源:國立臺中文華高中魏秀蘭老師_教育部英文學科中心教材資源研發小組) 高中生英語口說活動參考網頁~國立臺中文華高中「校園英語新聞」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高中英聽教室裡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