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課程 亞洲大學聽語系舉辦初階語言障礙實習課程期末成果發表。
亞大聽語系同學透過在校內聽語中心、校外長照機構等實習,接觸到語言發展遲緩、構音障礙、吞嚥障礙、成人失語症等不同類型個案,磨練的專業技能,透過成果分享轉化為實力,為即將展開的大四校外實習,做好準備。亞大聽語系實習課程曾尹霆老師表示,實習著重多元場域訓練及深入臨床應用,同學由具專業證照的臨床語言治療師全程督導,接觸不同類型的患者,從中獲得寶貴經驗,並提前進入臨床,幫助同學將理論轉化為操作,學習與個案建立關係,培養與個案互動的能力。 新聞詳見:https://reurl.cc/YY15xD
營隊 【2025大學夏令營】暑假營隊活動資訊 募集中
全國大專院校的系學會請注意! 想讓高中職同學們,掌握您的暑期營隊活動訊息嗎? 現在即刻,將您的營隊資訊,提供給「大學問」吧! 「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2025大學夏令營」專文即將推出。 趕快填寫表單,讓更多高中職生看見您的營隊。 ★★立刻填寫「2025大學夏令營」營隊活動表單★★
比賽 春季聯賽第三戰 嘉大棒球隊6:2擊敗中信科大
114年全國成棒甲組春季棒球聯賽持續進行中,嘉義大學棒球隊3月31日迎戰中信科技大學,先發投手徐庸展表現穩健,帶領球隊以6:2擊敗對手,順利收下本屆聯賽的第三勝。 比賽一開始,嘉大棒球隊火力全開,首局即靠著連續安打及穩健推進,率先攻下2分,取得領先。然而,中信科大並未輕易讓步,在第五局發動反攻,成功扳平比數,雙方戰成2:2。 比賽來到第七局,嘉大棒球隊再度展現韌性,適時擊出關鍵安打,一口氣攻下2分,重新奪回領先優勢。第八局,打線延續氣勢,再添2分保險分,將比數擴大至6:2。最終場嘉大棒球隊便以此比數獲勝,成功拿下這場關鍵勝利。 該日比賽,先發投手徐庸展投球穩健,成功壓制對手打線,為球隊奠定勝利基礎。而嘉大棒球隊整體攻勢流暢,多次把握得點圈機會,展現強大攻擊力。 嘉大棒球隊接下來將迎戰台鋼科技大學,球隊士氣高昂,期待延續勝利氣勢,再添一勝。
情報 嘉義巡禮之布袋好美里環境永續體驗
嘉義大學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運用專長及問題解決的能力,透過高教深耕計畫之「嘉義巡禮」微學分課程,3月29日由教育學系朱珊玟助理教授帶領學生前往布袋鎮好美里,從海岸線變遷到社區發展,透過實地體驗了解當地文化歷史與自然生態,並參與環境永續行動。 此次課程參訪地點布袋好美里(舊稱魍港、蚊港、虎尾寮),亦是嘉大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人社計畫)主要實踐場域,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目標11永續城鄉的概念,聚焦環境永續與生態保育,展現大學社會責任(USR)精神。 嘉義縣布袋鎮的好美海岸線受氣候變遷面臨極大的挑戰,嘉大學生與當地居民探討如何進行復育沙灘。因此,學生與當地居民共同伐除田菁,作為築籬定沙的素材,與好美社區發展協會共同進行海岸生態復育工作,包括拆除廢棄蚵棚與築籬擋沙,實踐環境永續行動,過程不僅學習到生態保育的重要性,更與社區居民建立連結。 此外,學生參訪擁有400年歷史的魍港太聖宮,了解在地居民對廟宇信仰文化,透過在地人的解說,感受好美里深厚的人文底蘊。參訪由嘉大人社計畫打造的「小保安林」生態園區(嘉好生態園),認識海邊植物的多樣性及自然保育之實踐方式,了解如何透過行動守護當地生態資源。同時運用嘉大人社計畫開發的「好美圖鑑」APP,自主探索村落風貌,初步認識好美里的地理特色與文化價值。 「嘉義巡禮」課程透過多元化與深度化的在地體驗,提升學生對嘉義人文、歷史、地理與生態之理解,帶領學生參與環境永續行動,強化問題解決能力,課程亦融入英語教材與雙語導覽解說,拓展學生學習廣度,深化學生對環境保育的認識,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為地方發展貢獻力量。
講座 亞洲大學於2010年起創設「諾貝爾大師論壇」,已邀請了第18位諾貝爾獎得主和亞大師生對談。
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亞大國際化是一大特色,為培育學生國際宏觀,與世界發展脈動同步,於2010年起創設「諾貝爾大師論壇」,已邀請了第18位諾貝爾獎得主和亞大師生對談。這些諾貝爾獎學者的人生奮鬥歷程、追求知識專注態度、專業素養,都是同學典範學習的目標。大師將畢生成就濃縮在訪談內容中,激勵師生提升研究和創新能力。 亞大更響應「台灣橋梁計畫」,加入「台灣高等教育與諾貝爾獎得主聯誼會」,預計將於明年1月邀請第19位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托馬斯.聚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訪問亞大,與師生面對面深入對談,此次邀請托馬斯.聚德霍夫教授訪問亞大,更能聚焦在生醫領域,與亞大師生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新聞詳見:https://reurl.cc/j97kDq
情報 智慧深耕、永續創新 拓展農學人才新未來
「農」是國家安全的一部分,也是未來一門顯學,嘉義大學位處雲嘉南重要的農業生產區域,以農立校至今傳承百年,畢業校友在產官學研領域均有優越成就。本校校務發展定位為「具卓越教學並整合特色研究與產業實踐之綜合大學」之明確務實目標,藉由本校跨領域專業及特色研究中心資源整合創新,將智慧科技導入傳統農學教育,並積極結合政府相關單位進行合作,以達到「生產、生活、生態」的永續經營願景,同時兼顧理論與實際之「教學、研究與推廣服務」之科學。 資源整合與跨領域發展 農學院目前設有農藝、園藝、森林暨自然資源、木質材料與設計、動物科學、農業生物科技、景觀及植物醫學共8個學系、2個學位學程(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農業科學博士學位學程)、1個農學碩士在職專班,以及4個附屬單位(農業推廣中心、園藝技藝中心、動物試驗場及農林實驗場管理中心)。具有堅實的教學研究基礎,接軌智慧發展的動能,推動永續農業現代化之願景,創造綠色經濟之無限可能。面對全球環境變遷與新農業政策挑戰,各學系皆以跨領域整合、產學合作及國際交流為動力,從傳統技術到智慧農業應用皆持續突破;同時更強調傳統優勢與現代科技的結合,開創國際競爭力的新局。 農藝學系 農藝學系傳承嘉農時期務實的田間經驗,融合「食農」與「食安」之理念,建立系統化的作物栽培管理與優質育種模式。不定期邀請專家、傑出校友與業界領袖舉辦講座、座談及校外參訪,藉由實際體驗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臺南農改場多年合作,成功育成抗旱水稻新品種「嘉大臺南1至3號」,不僅展現技術創新,也為地方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透過理論與實務的結合,該系持續培育兼具專業知識與現場應變能力的優秀人才。 園藝學系 園藝學系以植物美學與景觀創意設計見長,致力於將藝術與科學融為一體。師生在臺南市後壁區烏樹林蘭花生物科技園區展出作品,以「蘭花世界恐龍大冒險」為主題參加「第4屆全國盃青農教育蘭花景觀佈置競賽」奪得第一名,生動展現了以聽覺、視覺結合創意設計的全新佈景模式。此外,該系亦著力培育蝴蝶蘭新品種,並透過產學合作推動技術轉移,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持續引領現代園藝發展。 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 具有百年歷史的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自1919年創校以來,便肩負起國土保安與生態保育的使命。面對氣候變遷與資源永續問題,強調森林在水資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及環境穩定中的關鍵作用。與林業署合作出版的《臺灣常見商用木材圖鑑》,成為業界重要參考工具,展示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成果。該系致力於培養具備經營、育林及生態保育能力的人才,讓畢業生在未來的職場上具有卓越表現。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秉持「創意、創新、創業、創值」的核心理念,致力於培養兼具木材科學與創意設計能力的跨界人才。為讓學生能夠切實體驗產業需求,定期舉辦展覽與實作活動。值得一提的是114年1月6日至10日,木設系大學部4年級學生於蘭潭校區森林館舉辦「木蘊無盡」114級畢業專題成果展,展出包含24組專題海報、12組實體作品及3組小型展示,充分呈現學生在木材應用與設計創新上的優秀成果。此外,該系去(113)年10月與互若亞股份有限公司、福樟實業有限公司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及就業機會,推動傳統木材產業向固碳減碳及綠色科技轉型。 動物科學系 動物科學系以培育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專業人才為宗旨,擁有完善的動物試驗場,包括乳牛場、肉牛場、羊舍、蛋雞舍與水禽舍等設施,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現場操作機會。憑藉先進設備與實作課程,多位學生在近年各項競賽中屢創佳績,例如:111至113年間,在高考動物技術類科錄取率表現亮眼。此外,該系推動動物產品研發與加工技術創新,其研究團隊更曾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彰顯出產學整合的強大實力。 農業生物科技學系 農業生物科技學系整合分子生物學、生物技術與農業科學,培養具備跨領域創新能力的生物科技人才。該系積極執行農業部計畫,利用特殊菌種技術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有機?及?產品,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與綠色環保。透過實驗室與田間試驗雙向訓練,學生不僅精通先進技術,亦能將科學理論應用於實際生產中,成為推動農業科技革新的中堅力量。 景觀學系 景觀學系專注於創造人與環境間的和諧,融合環境規劃、綠地設計與生態保育等多元知識。課程涵蓋都市與鄉村公共空間規劃、庭園設計及休憩區開發,並透過寒假工作坊與社區實地調查,培養學生實務設計能力。並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景觀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簽訂MOU,使學生拓展全球視野,未來在環境整合與景觀規劃上更具競爭力。 植物醫學系 植物醫學系以培養植物病蟲害管理、作物健康診療及國際檢疫能力的專業人才為目標,結合傳統植物醫學與現代生物技術。該系積極推動「植物醫師制度」,定期舉辦診療技術培訓與國際研討會,並安排豐富的田間實習及臨床診療,使學生能夠掌握作物健康管理核心技術,進而打造安全生產體系,為雲嘉南地區乃至全國農產品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 為因應現代農業產業快速變革,嘉大農學院另設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自104學年度起配合農業部「新世代農業工作者培育方案」政策設立,旨在培養具現代化經營管理與行銷推廣能力的實務專才。該學程涵蓋農、園、漁、牧等各生產與加工技術,並強調實務操作與市場行銷,讓學生在實習中累積豐富經驗,成為推動農業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願景 展望未來,嘉大農學院將持續以「智慧深耕、永續創新」為核心理念,整合校內外資源,不斷提升教學品質與研究實力。跨領域合作、國際交流及產學研整合,正成為驅動學院創新與永續發展的不竭動力。誠摯邀請熱愛農業與生態環保的優秀學子,與我們攜手開創農業新紀元,共同塑造綠色、繁榮且永續的未來。 在全球氣候變遷與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嘉大農學院以務實創新的精神,從農藝作物栽培、園藝產業、森林保育到木質材料、動物科學、生物科技、景觀規劃及植物醫學等多個專業領域,均展現出傑出的學術與實務成果。無論是傳統技藝的精髓,或是智慧科技的導入,學院始終堅持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實踐導向,培育具有國際視野與永續經營理念的人才。讓我們共同加入這個充滿活力與創意的大家庭,攜手耕耘綠色未來,創造屬於新世代的農業奇蹟。
比賽 世新大學學生實戰操盤!2025投資競賽激發未來金融菁英
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以實戰教學為核心,透過2025世新盃投資競賽《巴菲特股神爭霸戰》,讓學生在模擬真實市場中磨練投資技巧。在19日舉辦的說明會上,校方公布今年競賽吸引178組、超過240名學生參賽,涵蓋全校四大學院各學制系所,提升賽事熱度。總獎金更比往年加倍,第一名獎金突破萬元,激勵學生一展投資實力。   競賽使用「虛擬交易系統」,學生將以1億元起始資金進行台灣上市櫃股票及ETF交易,模擬真實市場操作。參賽者每日需調整資產配置與績效管理,從中學習如何在風險與報酬間取得平衡,並提升數據分析與市場應對能力。校長陳清河高度肯定競賽對學生的教育意義,並感謝嘉實資訊經理傅子芸協助學生熟悉XQ全球赢家系統,分享實務操盤經驗。他表示,這場競賽不僅是財金系學生的學習平台,更是全校學生了解投資策略與建立財務規劃觀念的重要機會。   財金系主任吳秋慧指出,財金系以「理論為經、實務為緯」的教學理念,透過虛擬交易平台,讓學生即時掌握市場報價並累積實務經驗。今年競賽以《巴菲特股神爭霸戰》為名,旨在啟發學生學習價值投資的核心精神,並以巴菲特的成功法則作為榜樣。管理學院院長江岷欽表示,財金系的教育願景是「精準投資,財富自由」,他鼓勵學生透過競賽發揮創意與實力,並強調投資成功來自真本領,而非僥倖操作。他也透露,未來將進一步擴大競賽規模,邀請高中生參與,打造更全面的投資學習平台。
情報 世新大學與北流合作升級 為台灣流行音樂教育注入新動能
世新大學與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27 日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整合教育資源與專業平台,共同推展「流行音樂人才培育推廣與行銷」產學合作計畫,深化流行音樂人才培育及實務合作,為台灣音樂教育注入新動力。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與北流董事長黃韻玲共同出席簽署儀式,象徵合作正式啟航,未來將聚焦於實習課程規劃、影音內容製作、行銷企劃創新,以及音樂作品交流與推廣等多項合作。   世新大學長期以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為基礎,透過「流行音樂應用產業人才培育計畫」構建學術與產業實務接軌的教育模式。該計畫涵蓋詞曲創作、編曲製作與音樂行銷等領域,並結合展演、競賽與實務課程,為台灣音樂界培育出多位傑出人才,包括金曲獎入圍者Lowking姚宇謙、金音獎得主涂嘉欽,以及創作歌手DözY等,皆以卓越表現嶄露頭角。   北流董事長黃韻玲表示,中心致力於成為音樂人的搖籃,除提供展演舞台外,更希望藉由與世新的合作,讓教育與產業緊密結合,為年輕世代創造更多實踐機會。她強調幕後人才的重要性,並期待未來有更多世新學子在北流平台上發光發熱。   世新校長陳清河指出,儘管世新未設音樂學系,卻自專科時期起便孕育出許多音樂界翹楚,如百萬暢銷歌手周治平、金牌製作人黃大軍與知名作詞作曲人梁弘志等。近年來,學校在董事會支持下,投入高階音樂設備,持續強化教育實力,並推動產學合作,為學生打造更多實務學習場域。   此次合作的亮點之一,是即將於今年5月在北流舉行的第31屆世新廣電系畢業製作音樂專輯展演。這是該展演首次進駐北流,學生將在專業舞台上呈現多元創作成果,展示世新在音樂教育領域的創新實力。世新流行音樂產業研發中心主任戚務蒖表示,展演不僅是學生多年努力的結晶,更象徵雙方合作的具體成果,未來將持續在課程設計、實習機會與資源共享等層面深化合作。
講座 亞洲大學邀請《黃仁勳傳》作者演講,史帝芬・維特揭密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成功哲學。
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AI席捲全球,亞大打造「AI大學」,要培育同學具備AI時代不被取代的能力。蔡校長去年率領「AI智慧與智慧醫療」團隊教師,赴美國矽谷拜會NVIDIA創辦人黃仁勳Jensen,就亞大與哈佛醫學院合作研究的「全球基因體分析平台建置計畫」進行討論,聚焦AI在智慧醫療、精準醫學的應用。他說,從交談中感受到黃仁勳執行長不僅是具有遠見的領導,且思維清晰、決策堅定,對於推動創新充滿熱情,他的故事仍持續影響著AI的未來發展。
情報 嘉大贈樹予中正大學 植樹月廣栽新苗共融發展綠色校園
為響應三月全國植樹月,嘉義大學日前特別贈送30棵洋紅風鈴木與10棵桂花樹成苗予中正大學,象徵兩校友誼長存。26日兩校在中正大學共同舉辦植樹日活動,嘉大由林翰謙校長、張俊賢副校長、朱健松總務長、夏滄琪主任秘書等一級主管出席,中正由蔡少正校長、洪新原副校長、李仁淼總務長、李藹慈主任秘書等一級主管出席,共同進行植樹活動,為校園增添更多盎然綠意與春日色彩。 嘉大林翰謙校長致詞表示,樹木十年、樹人百年!中正與嘉大都是高教優質學府,期待雙方能有更多的交流,共融發展創造雙贏。今天種植的樹種,桂花常與秋天連結,有長壽、富貴的寓意;洋紅風鈴木則在春天開花,粉紅色花朵非常漂亮、討喜。謹以桂花樹與洋紅風鈴木,祝福兩校校運昌隆:「年年春秋有今日,花開富貴又逢春!」。身為大學森林領域教研人員,40幾年來一直不斷地向樹木學習,包括近年最流行的「森林碳匯」。嘉大除持續精進森林生態、資源管理、森林碳匯、生物多樣性及林下經濟等研究外,將進一步結合校內外資源,跨域合作進行景觀、水土保持及基礎氣候研究,應用最新科技技術,將森林的多重效益導入都市綠資源治理,以因應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打造韌性永續的都會新面貌,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 中正蔡少正校長致詞表示,感謝嘉大林翰謙校長贈送洋紅風鈴木與桂花樹,並與嘉大師長蒞臨兩校植樹日活動。中正延續創校校長林清江博士「樹人樹己、修德澤人」的教育理念,持續推動校園綠美化,校內樹木繁茂,四季皆有不同景致。每年此時,圖書館南側的黃花風鈴木步道便綻放金黃花海,成為校園中的亮點;特別規劃將嘉大贈送的洋紅風鈴木種植於圖書館鳳凰大道北側,讓洋紅風鈴木與南側圖文小徑的黃花風鈴木相呼應,形成綿延壯觀的花卉廊道,來日將與黃花風鈴木、小葉欖仁並列,構成中正校園春日最動人的風景線。桂花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淡雅清香、凌霜耐寒,古人稱讚它像淡泊名利的謙沖君子。中正大學校園廣植桂花,每年秋天,清逸優雅的桂花盛開,十里飄香,書香花香相互輝映,更爲校園增添無限風采。 本次兩校共同舉辦植樹日活動,攜手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共創低碳環境與生態永續願景。也象徵兩校擴大交流與合作,朝向共融發展創造雙贏的目標而努力。
情報 嘉大音樂系師生首度赴蒙古交流演出 深化臺蒙國際合作
嘉義大學音樂學系打擊樂學生在該系楊千瑩副教授及林威震助理教授帶隊下,近日受邀前往蒙古國立音樂學院(Mongolian State Conservatory)進行訪問與交流,並參與國際級音樂盛事「Zorigt 國際打擊樂大賽與音樂節」(The Zorigt Percussion Competition and Festival),深化臺蒙國際合作,推動音樂文化的雙向交流,攜手共創更多藝術發展的可能。 嘉大音樂系長期致力於打造國際化的學習環境,透過與全球優秀音樂學府的合作,讓學生能親身體驗多元文化,提升國際競爭力。嘉大去(2024)年與蒙古國立音樂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同年11月邀請該校打擊樂教授 Zorigt Bat-Uzil 帶領打擊樂團來臺演出,兩校展開實質的互動交流。蒙古國立音樂學院擁有國際水準的打擊樂團,此次嘉大音樂系打擊樂師生受邀前往訪問交流,不僅是兩校師生交流的起點,更是未來深化音樂文化合作的重要契機,嘉大學生有機會與蒙古優秀的音樂人才深度互動,透過共同排練、觀摩比賽與音樂會等活動,彼此學習、建立友誼,並進一步拓展國際音樂視野。 本次蒙古之行,嘉大音樂系教授亦受邀參與當地重要音樂賽事與音樂節「Zorigt 國際打擊樂大賽與音樂節」,林威震助理教授並獲邀擔任首屆「Zorigt 國際打擊樂大賽」評審主席,這場雙邊交流不僅是兩校迄今規模最大、互動最緊密的一次合作,更為臺灣與蒙古在高等音樂教育領域的合作揭開嶄新篇章。此外,林威震助理教授與 Duo LinLynn 夥伴 Lynn Vartan 共同擔任獨奏藝術家,攜手演出 John Psathas 的打擊樂雙協奏曲 The All-Seeing Sky,由蒙古指揮大師 Lkhaguasuren Banzar 帶領蒙古愛樂管弦樂團協奏。這場音樂會更寫下歷史,成為蒙古愛樂管弦樂團首次演出雙打擊樂協奏曲之重要時刻,極具指標性意義。 嘉大音樂系衷心感謝Aydu Music For All創辦人Kush及蒙古國立音樂學院打擊樂教授Zorigt Bat-Uzil的邀請與支持,以及駐烏蘭巴托台北貿易經濟代表處的鼎力協助,讓音樂系打擊樂團隊得以與國際知名打擊樂藝術家同台交流,為蒙古的音樂愛好者帶來精湛的演出。未來嘉大音樂系將持續拓展與國際音樂學府的實質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跨文化的學習機會,開啟學生全球視野,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音樂人才。
課程 亞洲大學職治系學生參訪校外身心科醫院,深入了解身心科的臨床運作模式。
亞洲大學職能治療系,為讓同學了解職能治療師服務的多元性,舉辦參訪台中市宏恩醫院龍安分院活動,深入了解身心科的臨床運作模式,職治師在該領域能夠發揮的角色,透過職能活動體驗,學習如何與個案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