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情報 睽違六年 嘉大師資生精進教學知能再度前往民雄國小集中實習
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劉馨珺教授於3月3日至14日帶領該學系40位師資生至嘉義縣立民雄國民小學,展開為期兩週的集中實習活動,期待讓師資生在真實的教學環境中實踐所學,並透過對學生的教學實踐、班級管理、課程設計等多方面的實習經驗,深化其教育理念,提升其教學能力與教育專業素養。 民雄國小校長蔡明昇表示,對於民雄國小13個班級的師生而言,這次與嘉大教育學系合作,為他們的教育實踐帶來了新的思維與活力,這樣的合作不僅增進了學校教育質量,也為該校師生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學童與師資生的互動中,開啟了更廣闊的學習視野,從課堂外到課堂內的學習,學童的學習動機也得到激發。非常歡迎嘉大教育學系40位未來教師能蒞臨民雄國小進行集中實習,希望每一位同學皆能在這二週中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滿載而歸。 此次40位師資生將分配到民雄國小的中年級13個班級,每位同學依照與各自班級輔導導師所協調之科目分配,包括國語、數學、綜合及健康等多個學科進行教學,期能讓師資生將專業知識與教學技巧融合運用其中,並有機會探索不同學科的教學方式。 教育學系師資生陳正恩提到,為期兩週的實習學到如何設計課程,這不僅是教學知識,尤其在面對各種不同背景及學習狀況的學童,學會了如何在課堂中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使每位學生都能跟得上學習進度。此外,因同時擔任實習校長,負責這次集中實習的安排與規劃,更學習到學校各行政部門間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溝通與協調,每個活動的安排,都牽涉到日後的教學進度,所以要規劃一個活動,都需要各處室妥適的溝通與協調。 民雄國小各處室主任也勉勵師資生,強調這次集中實習是師資生們難得的實踐機會,特別是將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會是師資生成長的最大關鍵,更可以讓師資生能在真實的教育環境中,將學習的知識抽象概念內容進而轉化成為具體的教學行動。 教育學系劉馨珺教授表示,師資生在實習中所獲得的教學經驗,不僅能讓其在專業上有所成長,也對教育的熱情可以更加深厚;民雄國小的學生也在這兩週的學習過程中,體驗到不同教學者所帶來的全新教法與內容,而有不同的學習體驗。隨著這樣的實習活動的順利進行,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更多的師資生將在實踐中不斷成長與進步。
情報 嘉大師院攜手日本香川大學師生推動臺日跨文化交流
姊妹校日本香川大學(Kagawa University) 教育學院日前由松本博雄(Matsumoto, Hiroo)教授帶領6位該校日本學生至民雄校區師範學院,展開為期10天的學術交流。師範學院師生精心規劃系列活動,帶領香川大學師生體驗臺灣嘉義在地的教育及文化特色,活動包括參訪幼兒園及嘉大附小、民族國小;參與嘉義巡禮課程及參訪本校USR計畫據點。 除參觀嘉大校園,香川大學師生亦參訪嘉大附小幼兒園,了解臺灣幼兒教育特色,並與幼兒園學童進行互動,體驗臺灣的教育氛圍。嘉義巡禮通識課程來到鄒族的天然遊戲場「里美步道」,在孫麗卿老師的導覽下,對里美古道的歷史、自然人文及特色景觀有初步了解;學習鄒族的傳統文化,親手製作山羌誘笛、風笛、趕鳥器、竹炮及獵寮,體驗鄒族的文化特色,這些活動也讓香川大學的師生對臺灣原住民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香川大學師生3月16日到訪嘉義布袋好美里,進行實地文化踏查活動,體驗沙灘與保安林生態、手做魚丸以及傳統媽祖信仰文化,並享用布袋在地海產。透過實地體驗,讓香川大學師生對臺灣文化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創造了共同合作培養情誼的機會,加深雙方互動關係。 師範學院陳明聰院長表示,此次跨文化交流活動,不僅讓香川大學師生對臺灣的教育與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促進了兩校間之友好關係。未來,師範學院將持續推動與國際姊妹校的交流合作,為師生提供更多元的學習與成長機會。此外,師範學院也受邀,預計今年6月中旬前往日本香川大學,參加為期兩週的國際交流活動。這將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讓嘉大師生能夠親身體驗日本的教育與文化,深化兩校間之合作關係。
情報 嘉大2025春季課程四所日本姊妹校學員收穫滿載
日本和臺灣的文化距離有多近?風土人文之底蘊又有哪些差異?嘉義大學於3月3日至13日舉辦2025春季課程,該活動聚焦SDGs相關議題,今年參與的日本學員均首次訪臺,主辦單位國際處於日前舉辦結業式,來自宮崎大學、長崎大學、兵庫縣立大學及攝南大學的14名同學分享參與心得,夾雜著溫馨感動、歡笑和深刻反思,為長達兩週的姊妹校活動畫下圓滿句點。 春季課程結業式於3月13日舉行,由楊正誠國際長頒發結業證書給參與學員,同時也邀請學員一一分享這兩週來嘉大所學之感想。學員對於臺灣的生態環境保護、原住民文化以及篆刻、華語等永續課程所學表達肯定,國際處陳宣汶組長結合國際微學分課程也受到日本與臺灣學生好評。學員們在課程的引導下,多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強語言能力並關心SDGs相關議題。 來自長崎大學的松崎美里同學認為,這次參與春季課程最有價值的部分是與人的交流,「臺灣人真的很好」,首次出國的她對臺灣留下好印象,未來將會把握機會持續參加國際交流。藤原慶大同學來自兵庫縣立大學,他對臺灣原住民文化課程特別有感,從課程引導及影片觀賞後的討論,特別反思文化傳統與現代社會衝擊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回國後會更深入了解原住民議題。就讀於攝南大學的大一學生中岸祐人從春季課程和在臺期間的活動,發現臺灣還留存日治時期有形及無形文化,臺灣人民對於日本有深刻的認識與理解。臺灣人高度的交流能力、既溫和又熱情的性格令他印象深刻。 楊正誠國際長表示,春季課程是嘉大國際處推動十項國際化業務的重點之一,透過課程參與和師生間實際的互動,得以深化與姊妹校的合作連結,也鼓勵嘉大學生從參與交流活動中累積關心國際永續議題、參與國際交流的行動力。
情報 嘉大攜手慈善協會及公益平台為弱勢家庭「集食送愛」 注入永續公益新能量
為推動公益行動與社會永續,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攜手嘉義縣慈善聯合協會與NPOChannel公益平台,展開為期一學期以「永續公益」為核心的深度參訪與行動學習。 嘉大數位系朱彩馨教授表示,此次合作結合嘉大高教深耕計畫A主軸「創新教學精進計畫」,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將知識與實務結合,透過親身參與公益行動,培養創新思維與社會責任,展現青年世代對地方永續發展的積極態度。此外,5月25日嘉大將主辦「挺好Campus:2025公益永續挑戰賽」,由嘉義大學、淡江大學、靜宜大學與台南大學等四所學校師生組隊參加,透過競賽實際解析並分享ESG企業永續,讓大家不僅關注E(環境永續),更能以行動來實踐S(社會永續)」。 數位系師生近日前往嘉義縣慈善聯合協會的「物資銀行」,透過實地參訪與志工服務,了解資源分配與服務對象,並親手整理愛心物資,為弱勢家庭注入溫暖與關懷,積極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食物物資銀行的運作,以及如何幫助在地弱勢族群,數位系學生結合多媒體設計與電子商務專業,參與NPOChannel公益平台推動「集食送愛」計畫,透過社群媒體傳播溫暖故事,推動公益行動的永續發展。 NPOChannel公益平台執行長張幼霖強調,「集食送愛」不只是募集物資,更重要的是推動食物平權,讓弱勢族群不再侷限於罐頭、泡麵等基本食品,也能享有多樣且具營養價值的選擇,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希望,進而擁有改變生活的力量。嘉義縣慈善聯合協會總幹事簡采琳則指出,「集食送愛」計畫透過匯聚社會各界愛心與年輕世代的創意,讓更多人關注並參與公益,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力,形成善的循環,實現資源共享、助人自助的目標。 這次參訪與志工服務經驗,讓數位系劉同學深刻理解「集食送愛」的意義,並表示:「如果我能透過一份小小的努力,讓弱勢家庭擁有更多選擇,感受到生活的溫暖與希望,這樣的付出就非常值得。」 這次產學跨域合作,不僅展現學校與非營利組織(NPO)的緊密連結,更為嘉義在地公益注入創新能量,開創學用結合、公益共創的新模式。未來,嘉大與嘉義縣慈善聯合協會將持續深化合作,透過「集食送愛」等實際行動,發展更多元的社會參與模式,實現產學共好的社會價值,共同為打造友善、共融、永續的嘉義社會而努力。
情報 2025年森林週「牡苔丹森」千株樹苗兌換3/12開跑
嘉義大學2025年森林週-「牡苔丹森」系列活動,3月10日至3月15日在蘭潭校區學生活動中心一樓熱烈展開,活動最後一天(15日)將在蘭潭校區嘉禾館前草皮舉辦攀樹體驗活動,期盼藉由各種體驗活動,帶領民眾感受森林的氣息,看見大自然的美,讓植物療癒民眾的身心靈。 活動期間有每年最受矚目的贈苗、DIY手作課程、攀樹體驗、學生精心手作藝品及特製美食販售等。其中手作苔球DIY可讓民眾體驗手作的樂趣,也能欣賞植物不一樣的種植方式與獨特的自然美感;攀樹體驗則邀請雪霸國家公園專業攀樹團隊帶領民眾體驗攀樹的趣味,並認識攀樹師對樹木保護及生態調查的重要性。 主辦單位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為推廣植樹綠美化,落實環境教育,時逢3月植樹節,今年預計有近1,000株苗木提供民眾持1-2月或3-4月之未兌換發票換取樹苗,發票兌獎所得將以主辦單位名義全數捐贈予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苗木來源由該學系學生培育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提供,種類豐富包括:蘭嶼肉桂、蘭嶼羅漢松、穗花棋盤腳、厚葉石斑木、鵝掌蘗、金新木薑子、山黃梔、日本女真、過山香等數種苗木,為受大眾喜愛的綠美化觀賞用植物(每日贈苗種類及規則以粉絲專頁公布為主) 。 主辦單位提醒,贈苗活動地點在蘭潭校區學生活動中心保健室旁中庭兌換,日期自3月12日至14日止,每日中午12:30至下午4時,贈完為止。每日提供約300株苗木,開始前30分鐘依序發放前150位排隊領苗者號碼牌,每人以未開獎3張發票換1株樹苗,每人每天至多可兌換2株,且樹苗種類不可重複。為響應環保請自備環保容器,現場不提供塑膠袋;如有尚未贈送完的苗木將在活動最後一天(15日)中午12:30作最後兌換。 實際活動詳情資訊,請至「牡苔丹森 - 2025嘉大森林週 」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最新資訊。 Inststagram:@ncyuforestweek2025,有任何疑問歡迎私訊森林週粉絲專頁。
情報 世新大學校友連結國際化 日本校友會成為全球第19分會
「世新人,不管在哪裡,都能找到彼此!」這句話在東京再次被印證。世新大學日本校友會於近(3/8)日正式成立,近60位橫跨不同世代的校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充滿情感與歷史意義的盛會。這不僅是世新大學全球第19個校友會的誕生,更象徵著世新人在世界各地攜手共進的強大凝聚力。   這次的成立大會由校友詹德薰擔任籌備會長,經過多月的努力,成功號召旅日校友重新集結。詹德薰回憶起自己60年前在世新的求學時光,笑稱「當年雨天上課要撐傘、課外活動是清水溝」,以及30年前曾有短期運作過世新日本校友會,這些點滴讓他更珍惜與校友間的情誼。他強調,成立校友會的初衷,是希望能為每一位旅日校友提供支持與交流的平台,而這次更選出賴本勉為創會會長,期待未來能藉由多元活動,讓世新人在日本的影響力更加深遠。   世新大學對於日本校友會的成立展現高度重視,榮譽董事長成嘉玲、董事長周成虎、董事黃東烈,以及校長陳清河率領副校長兼教務長賴正能、副校長兼社會資源發展中心執行長林恒志以及主任秘書呂慧芳等師長團隊親臨現場,與校友們一同慶祝這重要時刻。陳清河在致詞中表示,世新大學一直以來都以「傳播界第一學府」為目標,並持續在全球範圍內推動校友網絡的建立,需感念董事會的支持。如今,日本校友會的成立不僅是對世新教育成果的肯定,更是對旅日校友們多年來支持母校的感謝。校方代表們也特別邀請校友們,返台參加2026年世新大學70周年校慶,共同見證母校的發展與成就。
情報 泰國孔敬大學蒞「嘉」交流 朝擴大合作推進
泰國孔敬大學(Khon Kaen University, KKU)訪團日前到訪嘉義大學,拜會林翰謙校長及行政團隊,經國際事務處規劃參觀嘉大園藝技藝中心、動物實驗場及KANO園區等蘭潭校區設施並享用合作社特色點心,並與理工學院、生命科學院進行學術交流,雙方共識將在今年開展學生實習及交換、學術合作計畫及洽談雙聯學位合作。 孔敬大學為泰國東北部最具規模及學術聲譽的國立大學之一,全泰大學排名前5名,設置有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醫學、農學及工程等學院。嘉大農學院、生科院與該校農學院於2019年簽署院級合作備忘錄。該校近兩年與嘉大互動密切,去(2024)年該校理學院透過嘉大國際處安排,與生命科學院及理工學院合作推動學生實習。 本次訪團由孔敬大學理學院院長Dr. AngkanaBoonyued率領該院學術及行政主管,以及生物、化學、物理、數學、統計及綜合科學等領域學者,一行24位。林翰謙校長在會晤訪團時表示,嘉大推動一系一院一國際化政策,鼓勵各院系依據學術專長及目標,發展各具特色的國際化策略。嘉大近兩年在校長、副校長支持以及國際處積極媒合下,推動與孔敬大學學生實習與交換、學術合作計畫,突顯出生科院及理工學院在推動國際化的能量與特色,目前國際處與孔敬大學正洽商簽訂校級合作備忘錄。 此行,嘉大理工學院與生命科學院亦分組接待孔敬大學訪團,並在兩學院安排下參觀所屬實驗室、食品加工廠、農產加值打樣中心及綠色萃取中心等設施環境,雙方互動愉快融洽。孔敬大學對於嘉大的學術發展及教學品質、技術優勢及設施,留下深刻印象。
情報 探索敦煌之韻「妙音曼舞-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首站抵「嘉」
「妙音曼舞—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即日起至4月9日於嘉義大學蘭潭校區圖書資訊館盛大登場,為2025年首站展出,由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攜手主辦。自2024年巡迴啟動以來,已在各地掀起熱烈回響,嘉大也搭配展覽推出館內敦煌藏書,希望學子能夠更多元了解敦煌文化,誠摯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及師生前來觀展。 敦煌文化以其獨特的藝術價值與深厚的歷史底蘊,被譽為「絲路明珠」。此次展覽聚焦「樂舞」主題,規劃「絲路漫行」、「淨土梵音」與「繽紛散樂」三大展區,引領觀眾穿越千年,沉浸於敦煌壁畫與樂舞藝術的華彩盛景。展覽結合仿製樂器、石窟模型、壁畫再現與多媒體欣賞,營造身臨其境的觀展感受,讓觀眾得以近距離領略敦煌文化的瑰麗風華。 嘉大張俊賢副校長於7日致詞時表示,自2016年起巡迴全臺各大專院校舉辦敦煌文化展覽,此次來到嘉義,不只是嘉惠嘉大學子,更是造福雲嘉南地區對於藝文有興趣的人士,感謝這次熱情參與開幕式與導覽的嘉義縣市藝文界人士,想必此次展覽定能讓雲嘉南藝文朋友啟發創作靈感。 開幕式當天由敦煌研究院陳列中心王慧慧副主任進行導覽,一一品味本次展覽的重要亮點與特色。首先「絲路漫行」展區,壯麗的敦煌景觀映入眼簾,重現石窟開鑿歷程與壁畫藝術,生動勾勒千年前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讓觀者在欣賞之際,深刻感受敦煌藝術的壯闊與魅力。進入「淨土梵音」,瞬間步入音樂與舞蹈交織的神聖世界。敦煌壁畫中的樂舞圖像,不僅是藝術瑰寶,更是音樂史的重要見證。該區展出依壁畫復原的各式樂器,如反彈琵琶、腰鼓、塤、排簫等,每件展品皆蘊藏敦煌樂舞的雅韻與華麗。琵琶舞者輕盈翻彈,腰鼓舞動感十足,讓觀眾彷彿置身千年前的樂舞盛宴,感受敦煌音樂文化的悠遠深邃。再來到「繽紛散樂」,則可見西域與中原文化交融的燦爛景象。展區呈現《張議潮出行圖》、《宋國夫人出行圖》等經典壁畫,生動再現古代樂舞的盛況。其中,《天樂不鼓自鳴圖》更描繪了無人演奏卻悠揚天籟自發的壯麗畫面,令人驚嘆敦煌藝術的非凡想像力與表現力,現場嘉賓無不聽得津津有味。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石靜文致詞時也特別提起,具有雅稱「木都」的嘉義,人文薈萃,在擁有豐富的水文生態與農工學術底蘊的蘭潭校區,「妙音曼舞─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不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也希望為嘉大師生提供藝術靈感,讓敦煌的飛天與樂舞,成為激發創意與思考的契機。期待透過這次展覽,讓大家體驗敦煌文化的多元與包容,感受千年來東西文明交融的美學價值。 「妙音曼舞—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嘉義場展覽資訊: 展期:2025.03.07~2025.04.09 地點:國立嘉義大學蘭潭校區 圖書資訊館1樓展覽廳 (嘉義市東區鹿寮里學府路300號) 開館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7:00 周六13:00~17:00 (4/1~4/5休館)
情報 世新大學深化國際連結與創新教育 校長率團訪日本2所姊妹校
世新大學以國際化為核心,持續拓展學生全球學習的可能性。校長陳清河近日率領師長團隊拜訪日本目白大學(目白大学,Mejiro Daigaku)與國學院大學(國學院大學,Kokugakuin University),雙方透過深入交流與課程分享,進一步鞏固合作基礎,為學生創造更多跨國學習的實質機會。   世新大學在全球擁有超過70所姊妹校,遍布亞洲、歐洲與美洲,不僅提供學生多元化的國際交流平台,更致力於與合作院校建立長期穩固的夥伴關係。本次拜訪的目白大學與國學院大學,皆為世新大學的重要合作夥伴,雙方在學術與文化交流上成果豐碩。陳清河校長此次特別率領副校長兼教務長賴正能、副校長兼社會資源發展中心執行長林恒志,主任秘書呂慧芳,以及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潘心瑩與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林雪貞等多位專業師資,攜帶世新大學最新課程規劃與教學成果,親赴兩校進行交流,全面展現世新在國際教育領域的堅強實力。
情報 亞洲大學提供豐厚獎學金,助高薪職涯圓夢
亞大目前於台中市豐原區興建第二家附屬醫院,將於明年11月營運,將創造2000個就業機會,更提供「優秀護理獎學金」、「醫療資訊獎學金」、「長照獎學金」,每年6萬到13萬元不等,還有亞大、中國醫藥大學結合的系統學校「中亞聯大」,旗下附屬27個醫療體系、衍生企業為後盾,不僅學雜費低於國立大學,畢業後還能到相關醫療體系高薪就業,讓同學學用合一、畢業即高薪就業!
情報 嘉大資管志工隊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以創意科技橋接縮短城鄉數位落差
隨著臺灣數位化程度的快速提升,城鄉數位落差日益嚴重,尤其是許多教育資源有限的學童,因而喪失接觸數位資源與知識的機會。為了縮短數位落差,嘉義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自2006年起,在林宸堂助理教授的帶領下,成立了「資管志工隊」,由一群熱情的大學生組成,他們利用課餘時間,運用自己的資訊專業,積極服務社會,期望能為「縮短城鄉數位落差、創造更公平的學習機會」貢獻心力。 資管志工隊成立至今,服務範圍遍及嘉義縣、市各地,包括阿里山下的社口國小、中山國小、大有國小、中埔國小、精忠國小以及後壁數位機會中心等。近幾年志工隊的足跡亦延伸至國、高中社團長期服務,每週前往嘉義市民生國中科技與創造社及嘉科實中資訊社擔任資訊教學志工,由志工隊精心編訂一系列有趣的科技教案,透過C語言及Arduino教學,引導同學動手實作,包括製作偵測雷達、設計簡單電路,並挑戰製作糖果販賣機,讓同學在實作中理解基礎電子與程式設計原理。 除了傳遞專業知識,志工隊也重視同學的表達能力與自信心培養,鼓勵勇敢舉手發言,積極參與討論。課堂氛圍也逐漸變得活潑,從最初的害羞到後來的主動提問,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不斷提升。這些互動式的教學經驗,不僅讓同學體驗到科技的樂趣,也讓志工隊的成員收穫滿滿。期待未來能推出更多創新課程,激發更多同學探索科技的無限可能。 資訊管理學系李彥賢主任表示,感謝每位擔任資訊志工同學的付出,同時也感謝嘉科實中以及民生國中對於資管系教育理念的認同,願意提供系上同學難得的教學相長機會,讓在校所學的資訊專長能有發揮的場域,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資管志工隊不同於其他社團,隊員須具有熱心與持續服務的心態,這些年來志工服務的過程雖然忙碌與疲憊,也有歡笑與煩惱,但每位志工的努力與付出讓社會變得更美好,也為大學生活留下了無價的回憶,並讓人生更具積極意義。
情報 臺日文化交流 日本四所姊妹校學生參與嘉大2025春季課程
嘉義大學國際事務處3月3日起至13日舉辦2025春季課程,今年有來自宮崎大學、長崎大學、兵庫縣立大學及攝南大學等四校共14位同學參加。林翰謙校長於3月3日出席始業式,代表嘉大歡迎並勉勵姊妹校學員及嘉大同學,期待遠自日本來的同學在這段期間能對嘉大有初步的認識,也能體驗到嘉義在地獨特的人文與生態環境。 嘉大自2018年創辦春季課程開始,每年春天皆有來自日本姊妹校的同學踴躍參與,已形成與日本姊妹校交流的傳統之一。今(114)年的春季課程包含了嘉大的特色課程、SDGs實踐及在地文化參訪行程,課程規劃更結合微學分課程與在地文化巡禮,強化嘉大同學參與國際交流的機會,讓臺日同學能在活動中跨出實質交流的第一步。林校長也提到臺日青年間有許多共同點,他以KANO電影為例,例如:對棒球的熱愛與合作。嘉大《KANO》棒球發展素有盛名,也成為發展姊妹校連結的重要特色,期待未來透過持續的棒球聯誼,深化雙邊情誼。 日本姊妹校攝南大學中西正樹教授(Prof. Nakanishi Masaki)、兵庫大學村上直哉教授(Prof. Murakami Naoya)以及長崎大學李頌雅教授(Prof. Song-Ya Lee)特別來臺出席開幕式,表達重視與支持。長崎大學今年首次有學生參與春季課程,李教授期許該校同學在本次參與中能加強培養跨文化的視野與觀察力,對於課程所見所學多加紀錄,返校後與其他同學經驗分享。 春季課程設計著重結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相關主題,鼓勵新世代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局勢發展時,能夠具備文化敏感度、寬廣的國際視野以及社會實踐力。國際處楊正誠國際長表示,今年春季課程主題持續聚焦校園環境永續推動、臺灣歷史與文化、華語學習、篆刻實作與生態之美等重點課程,同時也強化推廣農業永續及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發展現況,實際走踏嘉義沿海及原住民部落感受嘉義風土,逐步落實大學推動優質教育、永續城鄉及促進多元社會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