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情報 嘉大「妙手虫森2.0」舉辦丙級攀樹訓練課程 強化學生環境永續實作能力
嘉義大學景觀學系陳佩君助理教授執行「妙手虫森2.0:Revive! 永續環境健康帶回『嘉』」USR計畫,日前邀請國際樹藝學會(ISA)認證攀樹師翁恒斌、黃瀅瀅及助教郭皇妤舉辦為期兩天的「丙級攀樹教練訓練課程」,帶領景觀、森林、植物醫學及生物資源等四個學系學生,進行專業且具實作深度的攀樹技能訓練。 課程內容涵蓋樹木健康診斷、場地風險評估、個人防護裝備(PPE)檢查與繩結實作訓練,包括活結、八字結、雙漁人結、布雷克結及克氏結等實用技巧。嘉大學生在黃瀅瀅攀樹師指導下,透過豆袋引繩與實際架設吊帶,成功攀登至約6米高,並安全完成下降操作,展現高度專注與學習成效。 郭皇妤助教更親自示範ISA國際攀樹師認證考試流程,翁恒斌攀樹師則以現場樹木修剪實務,強調高空作業安全與專業態度,讓學生在實作中培養風險判斷與操作能力,並建立自信。 此次課程不僅強調技術與安全,更引導學生從各自專業領域重新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森林系學生透過攀樹加深對樹木結構與健康診斷的理解;植物醫學系學生將經驗應用於病蟲害監測與防治;生物資源學系學生關注環境系統整合與生態調查的應用;景觀學系學生則從人與自然互動角度,探索綠地維護與設計實踐。 課程以「安全」與「永續」為核心理念,透過反覆繩結練習、風險評估與高空實作,讓學生不僅學習到攀樹技術,更從高處觀察地景、體會自然細節,進一步思索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妙手虫森2.0」丙級攀樹訓練課程成功結合專業教育與在地永續行動,不僅強化學生實務技能,更激發對自然的尊敬與責任感。藉由跨領域學習與合作,學生不只是吸收知識,更將知識實踐於環境保育與生態永續的行動中,為未來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情報 第五屆刑事法武鬥大會圓滿落幕 世新法律展現研創實力與社會關懷
為培養兼具刑事法專業素養與時代敏感度的法律人才,世新大學法律學系每年舉辦「刑事法武鬥大會」,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法律議題、提出見解,翻轉傳統課堂中的被動學習。今年邁入第五屆的活動於7日舉行,吸引眾多師生熱情參與,現場學術對話熱烈,展現出理論與實務結合的豐富成果。 本屆論題聚焦於多項當代刑事法爭點,包括:檢察事務官詢問證人具結效力、未成年性交行為的法律管制、醫療行為與刑法傷害罪界線的認定、構成要件錯誤的理論分析、不作為及默示作為下的詐欺型態,以及兒少性自主與身心發展保護之間的平衡等。學生展現出對時事議題的敏銳觀察與深入思辨,讓與會者印象深刻。
情報 第三屆世鑫獎入圍名單跨域創意火花激盪 世新影視實力再進化
第三屆「世鑫獎」今(8)日正式公布入圍名單。今年「影視製作類」報名件數再創新高,達417件,較去年成長逾一成,展現世新學生影視創作能量蓬勃綻放。最終共有44件作品脫穎而出,入圍類別涵蓋劇情片、動畫、新聞、紀錄片、原創MV、節目、遊戲設計、直式短影音,與個人技術獎等18個獎項。頒獎典禮將於5月28日下午於世新講堂隆重登場,揭曉各大獎項最終得主。 本屆作品展現出世新跨學制、跨年級的豐沛創意實力。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共有6件作品入圍,其中《跌?真係搵?KEEP LOOKING?》一舉入圍最佳劇情片、導演、原著劇本三項大獎,展現劇力萬鈞的敘事與導演功力;《鐮》、《冬日記憶迴游》、《擱淺》等作品亦表現不俗,獲得多項入圍肯定。此外,廣電系一年級學生的《平衡木上的舞台》則入圍最佳影視企劃與最佳配樂音效,展現新生代初試啼聲的耀眼潛力。影視進修學程則有MV作品《我是愛很深的人》獲選入圍。 劇情片類別競爭尤為激烈,其中《越南製造 STATELESS》與《Jalan Rumah》分別入圍五項技術大獎,備受評審關注。《Jalan Rumah》則帶領觀眾踏上一段心靈療癒的馬來西亞旅程,探索家庭與自我認同的深層議題。《越南製造 STATELESS》聚焦台灣邊陲工業區中非法與合法移工的真實困境,呈現道德與生存的掙扎。
情報 世新大學法律系國考連年創佳績 教育創新成法律菁英搖籃
世新大學法律學系以卓越的教育品質和跨領域的特色,吸引無數對法律充滿熱情的學子。113年度國家考試中,世新法律系錄取律師11名,總計27人次榮登金榜,展現其在法律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令人矚目的是,其中兩位應屆畢業生在律師高考與司法特考中表現出色,獲雙榜錄取,再次證明世新法律系在培育法律專業人才方面的實力。   自創系以來,世新法律系已培育超過200名律師、20多名司法官及23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與公職人員,這些成績背後,是系上對課程設計與學生培育的高度重視。法律學院院長兼法律系主任葉雲卿表示,世新法律系的課程規劃結合理論與實務,特別針對國考需求進行調整,幫助學生在應考中占得優勢。系上的「端木愷先生獎學金」,每學年提供多名學生5萬元獎勵,至今已頒發超過200萬元,進一步激勵學生追求卓越。
情報 關關推薦、Soya跨刀!世新學生原創畢業歌MV 霸氣瞄準世鑫獎
世新大學學生再次以創意與實力震撼校園,原創畢業歌《有問題請舉手》MV不僅展現了跨系、跨國合作的驚人成果,更瞄準第三屆世鑫獎,誓言用青春與創意再度掀起校園話題。這支由傳播管理學系楊士賢擔任製片、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黃靖傑執導、鄭名慧擔任執行導演的高質感、高成本作品,締造了世新大學創作者的新高度,也讓世新大學的辦學特色與學生創作實力再次成為焦點。   這支MV的誕生源於一個簡單卻深刻的理念——在校園留下專屬於世新學生的印記。製片楊士賢透露,團隊希望打破傳統僅拍攝畢業照的形式,改以影像創作為媒介,記錄青春的熱血與夢想。這支作品同時也是團隊衝擊第三屆世鑫獎「最佳原創MV」獎項的力作,延續了主創學生前兩屆獲獎的榮耀,充分體現他們對創作的熱情與執著。
情報 114年全大運嘉大獲2金4銀3銅佳績 總排名大幅進步30多名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日前圓滿落幕,嘉義大學共派出83名選手參賽,橫跨田徑、游泳、羽球、跆拳道、柔道、舉重、角力及木球等8個項目、112項競賽報名,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共獲得2面金牌、4面銀牌及3面銅牌,較113年2面銀牌及6面銅牌有顯著進步,表現相當亮眼。 本次全大運嘉大選手展現堅強實力與堅韌意志,榮獲佳績如下: 一、金牌: (一)公開男生組田徑標槍:體健系蕭煥霖(70.14公尺)。 (二)一般男生組田徑400公尺跨欄:園藝系盧永(00:57.12)。 二、銀牌: (一)公開女生組角力自由式第六級:體健系洪秉岑。 (二)公開女生組角力自由式第二級:體健系林詠薰。 (三)公開女生組舉重 64公斤級:體健系李恩昀(200公斤)。 (四)一般男生組田徑跳遠:幼教系蔡東穎(6.75公尺)。 三、銅牌: (一)公開男生組角力自由式第四級:體健系林煜宸。 (二)公開女生組田徑3000公尺障礙:體健系鄔心語(11:47.35)。 (三)公開男生組田徑鏈球:體健系陳育峰(52.46公尺)。 林翰謙校長5月6日於蘭潭校區行政中心第一會議室接見全大運獲獎學生,除贈送紀念品予每位獲獎學生以示祝賀與鼓勵,並感謝體育室鍾宇政主任及體健系全體老師的努力,讓嘉大在這次全大運的名次大幅進步30多名。林翰謙校長表示,過去在學生時代即以柔道選手身分參加全國性比賽,也因此與不同科系、各種競賽項目選手成為好朋友,鼓勵學生珍惜求學及訓練階段,結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另外,嘉大擁有12萬名校友,每位校友都是一份支持的力量,也期許同學與校友共同珍惜這個緣分,一起奮鬥。嘉大獲教育部體育署部分經費補助,去(113)年於蘭潭校區及民雄校區更新建置體適能健身中心,採用新興的多關節重量訓練,有助於提升運動員訓練張力,歡迎同學善加利用,讓運動成績能有更顯著的成長與進步。 此次賽事展現了嘉大體育人才的多元發展與訓練成果,不僅在田徑與角力等傳統強項持續精進,更於舉重及跨欄等項目嶄露頭角。未來嘉大將持續投入資源支持選手訓練,期盼在下屆賽事中能再創佳績,為校爭光!
情報 嘉大農藝志工隊舉辦農村體驗營 帶領學童走入自然、體驗農村生活
為促進都市學童認識農村生活、釋放課業壓力,嘉義大學農藝學系農藝志工隊於5月3日與4日兩日,在蘭潭校區農藝系館及附屬實習農場舉辦以「咿!重生在達文西的秘密工坊當偵探」為主題的東區小學農村生活體驗營,針對嘉義市東區9所國小學生規劃,參與學童達102人,由農藝志工幹部共46人全程陪同,引領學童走出教室,重返自然懷抱。 本次活動在學務處課外活動組、學生會及農業部農糧署經費補助支持下順利舉辦,參與學校包含崇文、精忠、宣信、興安、林森、民族、文雅、嘉北及嘉大附小等九所國小。活動亦特別照顧弱勢族群,凡低收入戶、單親及隔代教養家庭學生皆免費參加,其餘學童則酌收費用。 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括落葉窯烤地瓜、義大利麵與油畫吐司午餐DIY、稻草人製作、搖擺機器人與天平手作、破冰遊戲、尋寶活動、急救常識宣導、趣味運動會、團康活動及營火晚會等。透過這些寓教於樂的活動設計,讓學童在遊戲中學習,於大自然的環境中成長。 其中「稻草人DIY」與「控窯烤地瓜」為體驗營亮點。學童們在農場實地學習如何利用稻草與支架製作稻草人,模擬農民防鳥護稻的生活智慧;窯烤活動則由志工示範搭建磚窯,學童們分組動手堆砌、投薪生火,將地瓜放入燃燒落葉窯中烘烤,從做中學、從學中樂。午餐DIY主題「義油未盡」則結合義大利與達文西藝術背景,讓學童親手製作義大利麵及油畫吐司,在品味美食之餘,也拓展人文與歷史視野。 擔任活動總召的林綵妞同學表示,農藝志工隊秉持「服務、輔弱、愛心、成長」之理念,精心策劃本次活動,希望透過結合藝術、人文與農村體驗的形式,引導市區學童感受自然與生活的多元面貌。 指導老師侯金日表示,農村體驗營自91年3月開始舉辦,每學期分別服務嘉義市東、西區學童,迄今已邁入第24年,服務人數超過5,700人次。侯老師強調,嘉大立足在地,應積極回饋地方、關懷社會,持續推動此類具教育與公益雙重意義之活動。他也指出,農藝志工隊長年深耕社區服務,多次代表學校參與教育部全國績優學生社團評鑑,在服務類別中屢獲特優與優等殊榮,展現嘉大學子優秀風範。透過此次體驗營,不僅讓學童走出課本、走進田園,也為大學生提供實踐社會責任之機會,達到世代交流、學習共好。
情報 世新大學資管系AI創新助力會考生 攜手康軒文教開拓智慧學習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與康軒文教攜手推出的「康軒AI會考通」已在5月正式上線,這款專為國中會考考生設計的創新產品,旨在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應試能力。這次合作不僅展現了世新大學在教育科技領域的領先創意,也標誌著產學合作的新里程碑。   世新大學資管系一向以「實作導向、跨域整合」為教學核心,這次的合作更是將AI技術應用於教育現場的成功範例。在資管系老師陳怡彰、資傳系助理教授陳俊廷,以及研究生余兆凱的指導下,資管系大三學生趙禹晴、林芸任、劉柏楷、林建邑、林昌㠙積極參與了系統開發、資料分析與使用者互動設計。他們共同打造出一個能即時分析會考趨勢並自動生成模擬試題的AI智慧複習平台。   「康軒AI會考通」具備「隨點隨練」與錯題診斷等功能,這些功能讓學生能夠針對自己的弱點進行強化學習,提升解題效率。世新資管系研究生余兆凱表示,他很榮幸能與學弟妹們共同參與「康軒AI會考通」的開發。該系統已正式上線,免費開放學生使用,利用AI技術分析學生的答題紀錄,推薦適合其程度的試題,提升複習效率。他特別喜歡的功能是將國文內容轉化為「搖手機抽籤」的籤詩系統,使古文學習變得有趣且印象深刻。余兆凱期待未來更多跨領域合作,運用技術創造真實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世新大學資管系在114學年度將「資訊科技組/智慧網路應用組」更名為「人工智慧暨科技傳播組」,這一變革結合AI科技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與世新傳播領域的優勢資源,培養能掌握AI、雲端運算、互動科技與智慧物聯等核心技術的跨域專才。課程設計強調從資料處理、模型訓練到產品實作的全方位能力,讓學生在學期間就能創造出可落地的產業創新應用。
情報 世新大學廣電系畢展登場!7組原創專輯震撼北流舞台
世新大學廣電系暨影視學程聯合畢業展演《拼·湊 Collage》,以專輯展為序章,3日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Live House D正式登場。由「FOCUS」、「Dreamaker」、「芒狗青」、「時典十分」、「PLUTO'S DIARY」、「LyV」及「月光族」共7組創作者,透過Live Band形式呈現音樂創作的多元樣貌,現場熱力四射的演出與精心規劃的展區,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進一步感受創作者們的理念與熱情。   本屆專輯展的7組創作者涵蓋嘻哈、City Pop、R&B、抒情等多元曲風,並融入弦樂、大提琴、豎笛等多樣化編制,呈現出與眾不同的聲音層次與舞台魅力。指導老師戚務蒖副教授指出,今年的音樂專輯創作不僅吸引了廣電系廣播與聲音設計組的學生參與,更有來自電影組與電視組的同學加入,展現出跨領域合作的成果。她特別提到,這次的舞台上有大量真實樂手的現場演奏,讓每首作品更具生命力,包括廣電系學弟妹,展現出系上的團結與創作能量。   「時典十分」團隊的音樂專輯《綻時》以時間為主題,結合花語與情感,來詮釋每首原創歌曲不同的意境與氛圍。製作人楊典芸表示,專輯名稱中的「綻」取自花朵綻放的意象,曲風偏向優美與古典,加入弦樂、大提琴、小提琴、中提琴及豎笛等多樣化的樂器編制,並邀請到不同的歌手、樂手共同參與錄製與演出。「芒狗青」團隊則以輕快的Disco曲風〈Disco Baby〉成為全場焦點,而「月光族」團隊則憑藉主唱的細膩嗓音與深刻情感打動人心。這些作品展現了世新學生在音樂創作上的多元嘗試與專業能力。
情報 嘉大與泰國清邁大學深化夥伴關係 攜手推動低碳與高地農業國際合作
嘉義大學與泰國清邁大學自2019年簽署合作備忘錄締結為姊妹校,雙方持續深化學術與研究合作,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隨著國際交流逐步復甦,雙方更進一步實質推動跨國學術研究與師生互動交流,清邁大學農學院在5月5日起遣五名大學生至嘉大進行為期兩週的交換學習體驗。 今年初,適逢泰國清邁大學慶祝建校60週年,嘉大代表團受邀參與慶典,期間與清邁大學農學院展開深入會談,雙方決議將未來合作聚焦於低碳與高地農業發展,期望透過碳減排相關研究,朝向農業永續與淨零目標邁進。該合作計畫獲得嘉大林翰謙校長與清邁大學校長 Pongruk Sribanditmongkol 教授大力支持,並由兩校國際事務單位協力推動。 延續雙方合作進程,清邁大學農學院代表團5月2日首度來訪嘉大,拜會林翰謙校長,隨後舉行「低碳與高地農業合作研究」首場研究小組會議,分享各自研究成果與未來方向。同日,代表團亦參訪位於阿里山區的嘉大校友茶園,實地了解臺灣高地農業技術。 目前嘉大「低碳與高地農業合作研究」小組由農藝學系黃文理教授領軍,成員包含專精於咖啡作物碳足跡研究的曾鈺茜副教授,以及研究溫室氣體排放的林蔚任助理教授。雙方將從低碳水稻與咖啡等特色作物研究著手,逐步拓展至生物碳、低碳花卉及漁電共生養殖等領域,藉由整合兩校專業技術與資源,將研究成果推向國際舞台。 嘉大與清邁大學持續拓展夥伴關係,透過科學研究與師生交流,不僅展現堅實合作基礎,更以實際行動推動低碳與高地農業永續發展,強化嘉大作為綠色永續大學之國際能見度,攜手為全球農業未來開創新局。
情報 妙手虫森2.0:Revive!永續環境健康帶回「嘉」
結合環境教育與創意美學的校園推廣活動「妙手虫森2.0:Revive!永續環境健康帶回『嘉』」,3月28日、4月10日及4月24日,分別在嘉義市育人國小、嘉義縣中埔國小及民和國小熱鬧登場。該活動由嘉義大學景觀學系江彥政教授、陳佩君助理教授;植物醫學學系林彥伯助理教授及生物資源學系劉以誠助理教授共同主辦,希望透過繪本導讀、活體觀察與創意手作等方式,向學齡前與國小低年級孩童扎根環境永續之理念。 活動共吸引三所學校逾200位學童參與,依年齡層進行分梯進行,打造適齡且具啟發性的學習內容。首先由嘉大植物醫學系林幸鈺與彭馨儀助理擔任主講者,帶領生物資源學系、景觀學系學生共同進行環境教育繪本《蜾蠃蜾蠃在哪裡》與《餅乾餅乾在哪裡》導讀,喚起孩童對昆蟲世界的好奇心,並進一步透過馬達加斯加蟑螂的活體觀察與創意手作體驗,深化其對生態與環境永續之間關聯的理解。 國小一年級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從故事中學習昆蟲知識,並勇敢親近馬達加斯加蟑螂,展現出對自然生命的尊重與關愛。在創意植物拼貼活動中,每位孩童更發揮無限想像,完成獨一無二的作品,並與作品合影留念,留下美好回憶。 幼兒園學童則透過互動式問答結合觀察體驗,理解環境清潔與昆蟲棲息地間之關聯性。「環境乾淨就不會有蟲蟲!」「我們不可以亂用殺蟲劑!」學童們在活動中踴躍發言,展現出對環境保護的初步了解與責任感。 主辦單位表示,此活動強調以文創與體驗教育為核心,讓孩童在故事與實作中潛移默化建立友善環境觀念,進而培養尊重自然、珍惜生命的態度。期望透過扎根在地的教育推廣,使友善環境的意識在童年階段即萌芽,為打造永續嘉義奠定堅實基礎。
情報 嘉大邀請韓國猛禽學者專題演講 深化國際保育合作與學術交流
嘉義大學為提升學生對國際保育議題之認識,並促進跨國研究合作之交流與理解,4月24日邀請兩位來自韓國的猛禽研究領域專家-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Dr. Chang-Yong Choi 與慶熙大學(Kyung Hee University)Dr. Hankyu Kim 蒞校進行專題演講,分別以「亞洲鳴禽族群下降」(Decline of Asian Songbirds)及「藉由生物多樣性減緩氣候變遷影響」(Mitigating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with Biodiversity)為題,分享其研究成果與國際觀察,吸引校內眾多師生熱烈參與。 本次兩位學者來臺主要為出席4月26日至27日於臺北市舉辦之「第13屆亞洲猛禽研討會」暨「第7屆台灣猛禽研討會」,會前特別蒞臨嘉大,展現對雙邊長期學術合作關係之重視。Dr. Choi 自108年起即與生物資源學系蔡若詩助理教授展開赤腹鷹研究合作;Dr. Kim 亦於113年加入研究團隊,拓展研究範疇至灰面鵟鷹。雙方近年互動頻繁,蔡若詩助理教授曾於108年、112年及113年三度率領師生赴韓進行移地研究,去(113)年更獲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國際交流」子計畫經費補助,帶領六位研究生及大學生前往韓國參與猛禽繫放與野外研究工作坊,雙邊合作成果豐碩。 本次講座參加者以大一學生為主,講者特別針對學生程度調整講題內容,並由蔡若詩助理教授協助進行分段英中翻譯,使學生更易於理解與吸收。Dr. Choi 演講中指出亞洲鳴禽數量快速下降,已反映棲地喪失與生態系統失衡問題日益嚴重,呼籲關注監測機制與保育策略;Dr. Kim 則分享其於美國奧勒岡州所進行之研究成果,指出森林多樣性與結構完整性有助於緩解氣候變遷對物種之衝擊,內容深入淺出,獲得學生熱烈回應與提問。 嘉大長期致力於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生態永續教育,未來亦持續邀請海內外學者蒞校進行專業分享與學術對話,積極拓展師生國際視野,提升環境素養,並持續深化與國際夥伴之學術合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氣候變遷因應貢獻學術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