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排行 【2020泰晤士】臺灣36大學進亞洲排行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今年6月公布了「2020年亞洲區大學排行榜」,臺灣有36所大學入榜,7所進入百大。此項排名是針對亞洲489所大學,依照各大學的教學、國際化、研究、論文引用次數和知識傳遞(或智財收入)等13項指標做評比,前三名分別是:北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 今年,日本有110所大學進入排行榜,數量居冠;中國(含香港)也有87所大學入榜,位居第二但名次表現出色。一起來看看兩岸三地及日本、韓國、新加坡,各有哪些大學擠進排行榜中。 臺灣:36所大學入榜 臺灣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36所,較去年多了4所。今年有7所大學在百大排名中,臺大仍居首且名次較去年上升4名。 中國:23所大學入百大 中國今年進入亞洲排行榜的大學共有81所,其中23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香港:6所大學入百大 香港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6所,皆在百大排名中,其4所名次都在20名內。 日本:14所大學入百大 日本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110所,其中有14所大學在百大排名中。 南韓:12所大學入百大 南韓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31所,其中12所大學在百大排名中。 新加坡:2所大學入百大 新加坡有2所大學入榜且都在10名內。 亞洲排行榜TOP10 進入「2020亞洲區大學排行榜」前十名的國家,以中國(含香港)數量最多,有6所大學,新加坡次之。北京清華大學今年再次奪冠,北京大學也躍升第2,新加坡國立大學退居第三,香港大學今年則躍居第三名。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 ★資料來源: 「泰晤士高等教育」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
大學校園 300天與華語的距離:國際扶輪社高中交換生長期華語課
本校華語文中心於109年5月29日(五)舉辦國際扶輪社高中交換生長期華語課結業典禮,為遠自加拿大、美國、巴西、芬蘭、法國、德國、西班牙、波蘭、捷克、義大利,共計13名長期交換學生,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華語文中心更製作結業典禮影片回顧,憶起交換學生每週的華語課及文化課的點點滴滴。   扶輪社高中交換生來台將近一年期間,不僅沉浸於第二語言環境外,透過本校華語文中心循序漸進的課程規劃,使學生的中文程度從零基礎至能使用日常生活詞彙寫成的簡短文章,並用通訊軟體輸入漢字,有效表達及闡述自我想法。此外,因應疫情影響,華語文中心配合學校線上課程演練,讓外籍生首次體驗「線上遠距教學」,系統操作及學習方式更得到外籍生的青睞。每週更是設計不同類型的文化課程,從傳統手作課程,如:青花瓷杯墊、蝶谷巴特客家花布,再到與逢年過節息息相關的春貼剪紙、端午香包,以及體驗中國永春武術,使學生貼近台灣生活及在地習俗文化。   華語文中心邀請苗栗國際扶輪社接待家庭及貴賓共同參與結業典禮,透過有趣的華語題目問答互動,展現交換生不僅在中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上面大幅地提升,更在國際扶輪社Inbound學生華語演講比賽囊括第一、第二名,獲得佳績。扶輪社高中交換生來台近一年已融入台灣在地語言及文化,也期許學生歸國後分享在台學習經驗,成為台灣的親善大使,串聯台灣與國際接軌,吸引更多的外籍學生到聯大交流及就學。
大學校園 想玩轉全球?先進入具時代觀的大學!
身為台灣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外語大學,文藻的辦學主軸環繞著「將世界帶進文藻,領學生迎向國際」。
高中校園 【基隆海事╳海洋大學】七年一貫培育海洋高階人才
國立基隆高級海事職業學校自109學年度第1學期起,將改隸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附屬基隆海事高級中等學校」,統整更完整的七年一貫海洋教育課程,以培育更多海洋人才。 海洋大學表示,海洋大學與基隆海事因地緣之故,以海洋特色引領校務發展。2校整併改隸後,所設學科緊密對接、資源互惠共享,海洋大學將展現大手攜小手的教育精神,於課程適性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多元學習及資源鏈結等四大面向,引領基隆海事學生深化學習、強化海洋專業知能,共同合作培育國家海洋人才。 海洋大學張清風校長簡報海洋大學與基隆海事改隸合併計畫,共同設計規劃3 4海洋教育一貫課程。 兩校協同教學,落實多元選修 改隸後,在課程發展與合作上,2校規劃於高職二年級彈性學習時間實施「海洋科技導論」及「海洋探索」課程,培養學生基礎海洋意識;海洋大學將開設先修課程,提供基隆海事學生修習,取得學分認證,以銜接大學課程。 另外,海洋大學與基隆海事共組教師專業社群,並規劃2校教師協同教學,如基隆海事觀光科校訂選修課程「休閒活動實務」,將增加海洋遊憩項目,由海洋大學教授與基隆海事教師合作教學。此外,為配合12年國教課綱落實多元選修,基隆海事養殖科藉由校訂選修課程「養耕農場經營」,打造魚菜共生農場,與海洋大學養殖系師生技術交流,積極規劃妥適空間,讓魚菜共生系統進入規模量產機制。 兩校實習實作,課程資源共享 除規劃課程外,2校資源也將鏈結與共享,共同培養學生實習實作能力。基隆海事航海科學生至海洋大學商船系學習「電子航儀」實習課程,藉由學生實際操作多功能操船模擬系統,培養探究與實作能力;海洋大學輪機系師生至基隆海事進行焊接實務課程,由基隆海事教師擔任課程助教,協助海洋大學學生實習實作。另為對接國際航海人員培訓標準,基隆海事將協助學生取得STCW證照,而海洋大學更進一步協助學生取得管理級證照,2校課程與訓練緊密銜接,共同培育海洋專業人才。 此外,為海洋人才專業基礎紮根,基隆海事將設立海洋人才培育專班。基隆海事表示,除依據課綱規定開設部定課程外,校訂必修預計開設「海洋科學導論」與「海洋工程科技導論」;校訂選修加深加廣部分,規劃生物科技領域及工程科學領域等特色課程。在高職三年級階段,海洋大學教師採行師徒制,帶領基隆海事學生於大學研究室進行專題實作。高三畢業時,依個人性向實施第一次分流,透過現行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升讀海洋大學。 基隆海事航海科學生至海洋大學商船系使用操船模擬機,強化學習成效。 3+3+1培育高階海洋人才 海洋大學指出,學生就讀大學期間,修習各學系專業必、選修學分;亦規劃學生利用大二、大三暑假期間,至企業實習或出國學習;於大四時,海洋大學依學生志向進行第二次生涯分流,提供3種路徑讓學生延伸學習:1.專業學分學程、輔系、雙主修跨領域學習。2.一年企業實習或出國學習。3.五年一貫學、碩士研究所進路。透過上述3+3+1(3年高職+3年大學+1年延伸學習),強化海洋人才培育的深度與廣度,培育我國高階海洋學術人才與海洋產業人才。 教育部表示,期待透過海洋大學與基隆海事改隸合併後共同攜手合作,具體落實國家海洋人才培育,打造高職3年與大學4年(3+4)海洋人才培育一貫模式,深化學生海洋專業知能,擴展海洋國際視野,建立完善的國家海洋人才培育機制,為我國海洋專業人才養成奠定良好基石,持續引領國家海洋人才整體向上發展。
大學排行 【2020泰晤士】大學影響力排行 臺灣24校上榜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於4月發表的「2020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臺灣有24所大學上榜,其中成大以38名奪得臺灣入榜學校之冠,彰師大66名位居第二,臺大則為101-200名排名第三。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是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指標」(SDGs)作為評核各大學對社會影響力的標準,包括:消滅貧窮、零飢餓、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等,與一般針對學術研究或學校聲譽等標準評核的結果差異很大。今年入榜的學校涵蓋全球85國,共有768所大學,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仍居全球第一。 臺灣入榜24所,2大進百強 今年臺灣入榜24所大學,較去年成長一倍。而國立成功大學從去年的80名一躍至38名,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則從101-200升至66,兩校躍升幅度極大。 排名的指標與權重 今年發表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已是第二屆,評比指標擴及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17項(2019年只採11項)。其中SDG17「實現目標與夥伴關係」為固定必選指標,占總成績22%,其他各項為任選標準,各大學可從中選擇該大學表現最突出的3項參與評比,此3項各占總成績比26%。因此,大學可發展自己著重的方向與領域,而不必樣樣精通、項項全能。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行TOP10 今年仍由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奪冠,其次是澳洲的雪梨大學和西雪梨大學,分居二、三名。在大學影響力前十的排行中,澳洲有四所大學進榜,數量最多。 ★資料來源: Times Higher Education-- Impact Rankings 2020
大學校園 國立聯合大學世界大學排名Top 9%
近日,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簡稱CWUR)公布了2019-2020年最新世界大學排名。國立聯合大學排名在世界大學排名Top 9%,全國大學Top 20%,學校整體表現亮眼。臺灣的大學目前面臨人口老化和高教供過於求,有鑑於此,國立聯合大學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不斷力求教學創新和營造優質研究環境,校友在業界表現亦獲肯定,才能使聯大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該排名評估了全球99個國家兩萬餘所大學,得出了一份包含2000所院校的世界大學排名。 CWUR在不依賴調查和大學提供數據的情況下,根據各大學教育質量:由校友獲得主要國際榮譽、獎項、獎章等之人數及比例,占25%;畢業校友就業情況:畢業校友居於世界重要公司企業執行總裁(CEO)職位之人數及比例,占25%;師資質量:由教職員獲得國際重要榮譽、獎項、獎章等之人數及比例,占10%;出版物:由研究論文被刊登在著名期刊的數量來評估,占10%;影響性:依據研究論文被刊登在具有高度影響性(highly-influential)期刊上的數量來評定,占10%;引用:依據研究論文被高度引用數量來評定,占10%及研究結果:由論文的數量來評估,占10%等七項指標項目進行評估。   自2012年以來,美國大學均在世界十強佔據了八個席位。在本次排名中,哈佛大學連續第八年被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評為全球頂尖大學。麻省理工緊隨其後排名第二,史丹福大學則相較去年下降了一名,位居第三。其餘進入前十名的學校依次為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賓夕法尼亞大學以及芝加哥大學。台灣排名最高的高校為台灣大學,位列世界第75名,也是台灣唯一進入世界前100的大學。
大學排行 【2020QS】大學學科500排名,臺灣17校入榜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2020年3月公布「2020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在「藝術與人文」、「工程與科技」、「生命科學與醫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管理學」等五大學科領域中,臺灣共有17所大學進入500大行列。 整體來說,臺灣主要優勢在工程與技術、社會科學與管理等領域。在「工程與科技」領域中,有5所大學進入全球前200。在「社會科學與管理」領域中,則有6所大學進入全球前200。國立臺灣大學在五大領域的排名成績依然亮眼;科技大學則有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在500大的行列;此外,國立中山大學表現搶眼,共有16個學科領域入榜,入榜學科數是中山歷年來最多。 「QS」的「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分五大領域48學科,評鑑排名的指標包括:學術權威與聲望、雇主意見與就業競爭力、論文引用與影響等項目。 「藝術與人文」領域500大:臺灣9所 「工程與科技」領域500大:臺灣9所 「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500大:臺灣8所 「自然科學」領域500大:臺灣8所 「社會科學與管理學」領域500大:臺灣8所 ★資料來源:QS「2020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
大學校園 聯合大學語文中心-結合軟硬實力 讓你邁向國際
因應教學需求及高等教育國際化移動趨勢,本校「語文中心」於92學年度即正式成立,以強化學生多元外語學習環境,提昇職涯競爭力為首要目標。近年來,語文中心因應政府政策,開設系列多元文化語境英語學習課程及職場專業英語課程,為學生投入就業市場提前做好準備。未來迎接少子化趨勢,語文中心亦投入人力進行英語診所之建置,為本校學生提供英語診斷平台及客製化適材適性學習之諮詢空間。 本次因應教學數位化發展趨勢所建置之「互動攝影棚」正逢新冠疫情所衍生之遠距教學需求,可拍攝畫質細緻版本精美之教學影片,語文中心亦申請參加本校磨課師課程錄製,預望能為學校防疫及課程數位化做出更多貢獻。與此同時,語文中心現正申請本校深耕計畫為攝影棚第二期工程「直播系統」挹注經費,成為線上同步教學直播之高品質攝影棚。
大學校園 【防疫紓困】學貸降為0.9%,緩繳本金可達3年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育部調降學生就學貸款利率,由現行的1.15%降至0.9%;此外,也提供緩繳本金的措施,協助還款有困難者緩繳本金最多3年。 學貸利率降為0.9% 教育部依據「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就學貸款作業要點規定」的利率計算公式,自109年3月25日起,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1年期的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調降0.25%,因此,學生負擔利率由1.15%,調降為0.9%,預估將有94萬名貸款學生受惠。 假設學生就讀大學4年(8學期),貸款總金額新臺幣50萬元,以原先利率1.15%計算,學生每月還款金額為5,455元,利率降為0.9%後,學生每月還款金額為5,401元,一年可減少648元的利息。 緩繳本金達3年 另外,教育部也推動緩繳本金協助措施,提供個人或家庭經濟受新冠肺炎影響以致於還款有困難者,向承貸銀行申請緩繳本金,最多3年。 如因疫情導致還款困難者,可持109年1月後每月月收入未達新臺幣3萬5,000元的相關證明文件,向承貸銀行申請緩繳本金措施,1次1年(次),最多3年(次),緩繳期間的利息由政府負擔,申請緩繳本金3年(次)後,如果仍有還款困難,可向承貸銀行專案申請緩繳期限延長,以協助還款人減輕還款負擔。 教育部之後持續規劃再放寬就學貸款緩繳本金門檻及緩繳次數,讓更多剛出社會,所得正要起步的青年紓緩償還本息的壓力,等經濟能力穩定後再來還款,以支持青年自我提升、追尋夢想。
大學排行 【2020泰晤士高教】教育學科排名,臺灣入榜8校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於去年年底公布了「2020世界大學教育學科排名」,臺灣今年入榜有8校,較去年新增2所,其中有3校在百大排行以內,分別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與國立中山大學。 今年參與評選的學校共477所大學,比去年的428增加49所。仍是美國的史丹佛大學居全球之冠,哈佛大學第二,香港大學第三。 臺灣入榜學校8所 師大及臺科大今年仍為台灣入榜名次最高的兩所大學。此外今年新增兩所大學入榜,包括國立清華大學以及淡江大學。 世界大學教育學科TOP10 在教育學科排名前十的榜單中,幾乎都是美國的學校,占了7所,其中史丹佛大學位居榜首,哈佛則居次。英國則有2所大學進入前十,分別為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而香港大學是亞洲唯一一所進入前十、今年排名躍升第3的大學。 評選5大指標 「THE世界大學教育學科」的排名主要是突顯在教育科目、教師培訓和學術研究方面領先的大學,根據教學環境、研究數量與聲譽、研究影響力、國際化、產業創新等5大面向、涵蓋13項指標進行評比,5大面向的評選權重佔比如下。 ★資料來源: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 by subject: education
大學校園 【中山醫】物理治療施啟明,身障者的夢想推進器
走遍全國各大專校院及高中職的校園,不論是資源教室輔導人員還是肢體障礙的學生都習慣稱呼他「施主任」。而大家口中的施主任不僅是中山醫學大學物理治療系講師,更是中山醫大附設醫院輔具中心的掌舵者。教育部自91年起委託在輔具專業領域上有卓越表現的施主任及其團隊,協助建立學生學習輔具中心,迄今持續不懈提供身心障礙學生所需要的各種學習支持。 為讓嚴重肢體障礙的學生克服身體及學習環境的諸多限制,施主任建立全國首創的輔具「評估─採購─適配─教學─維修─回收」一站式服務系統。由專業物理治療師以個案管理方式一對一提供身心障礙學生輔具評估,再由教育部採購最高品質的輔具,透過使用訓練,使身心障礙學生能夠藉由輔具輔助原本受限的肢體,完成各種學習樣態,包含打報告、寫程式、做實驗,甚至進行需要精細動作如解剖課程的學習。 高科技輔具代替手腳 施主任過去曾協助全盲的肢體障礙學生,結合定向訓練、聽聲辨位學習,加上手杖協助以及電動輪椅的駕駛特訓,最後成功的駕駛電動輪椅悠遊穿梭在校園中,不再需要時時仰賴家人或同學的協助;此外,施主任也曾協助另一位就讀醫學相關科系的肢體障礙學生,透過一臺非常罕見的可站立式電動輪椅,解決同學需要長時間站立進行大體解剖課程的困難。只要學生有需要,輔具中心隨時都可以是學生的雙腳、雙手,提供學生連他們自己都未曾想像過的高科技協助。 施主任為身心障礙學生提供專業的輔具服務。 出國學習不再是障礙 透過輔具的專業協助,越來越多身心障礙學生也有機會出國交流或取得學位。施主任與輔具中心就彷彿飛機的推進器,陪伴著學生一哩一哩地向夢想挺進。從出國前的飛行協調安排,到接機時輪椅電池安全檢驗、學生生理適航證明等各項繁瑣的前置作業,施主任與團隊全程提供最專業的諮詢與服務。而此刻正在冰天雪地的北國─瑞典進行交換的學生,早在出國的前一刻,貼心的施主任已預先想到臺灣製的電動輪椅電池恐怕抵擋不了北歐的低溫,早早將學生的電動輪椅更換成在低溫中也絕不會罷工的進口電池。如此的細心與貼心,讓遠在幾萬里外的學生和在臺灣的家人也能安心期待學成歸國的那天。 身障追逐夢想不受限 而施主任對於身心障礙學生的服務不因學生離開校園而結束,近年來陸續有學生在畢業後考取公職或進入企業工作。只要學生有需求或是工作單位願意提供友善工作環境,施主任都會無償協助環境動線到辦公硬體設備的調整建議,同時也為畢業生們爭取勞政輔具的申請,讓他們的自立之路能得以延續。 108年的友善校園頒獎典禮,施主任榮獲特殊貢獻人員獎項,在得獎看板留下「善用輔助科技,提升參與能力,每個人都能追逐夢想」這段話。而這正是他奉獻給教育部輔具中心將近20年來的宗旨,只要學生願意,輔具中心和施主任永遠都是身心障礙學生在學習和夢想旅途上最強力的推進器。 施主任於輔具展中講解輔具使用改善生活的相關應用與案例。
大學校園 【大學學什麼?】國立臺北大學電資學院,培育科技商業領袖
刻板印象裡,唸電資領域的大學生,多半是「阿宅型的大學生」。他們的未來就是園區工程師。 可是,國立臺北大學電資學院卻不是這樣想,這裡可是未來科技業商業領袖的搖籃,想當培養台灣版賈伯斯的潛力,這裡是不錯的選項! 小編準備了10個問題,來打聽北大電資學院有什麼不一樣? Q1:學院裡有哪些成員? A:學院裡,有電機工程學系、通訊工程學系,以及資訊工程學系等三個成員。身處全國最頂尖的北大「文法商學院」簇擁下,我們所學除了5G、物聯網等領先的科技前沿技術外,還多了一般理工為主的大學,不容易滿足的法律、商業及人文素養課程,這裡,可是要培養未來科技業的商業領袖。 Q2:電機工程學系有啥名堂? A:北大電機學系有3大分組,分別是: 學最夯的無人車、機器人和醫療輔具應用的「智慧系統組」。 還有以機器學習、物聯網、演算法課程為主,就是不怕AI搶工作的「電腦工程組」。 最熱門的半導體業的晶片設計課程,則是放在「晶片設計組」,以後要去台積電、聯發科就從這裡出發。 Q3:通訊工程學系有啥名堂? A:北大通訊工程學系,所訂的研究和教學領域,包括無線通訊系統、網路、訊號處理與通訊電路,課程兼具理論與實務,最常用到基礎知識是數學、英文與物理。畢業後的職場需求高,前程更不在話下,今年國家剛推出「台灣5G行動計畫」,就是我們一展長才的場域。 Q4:資訊工程學系有啥名堂? A:網際網路、資訊安全、車牌辨識、影音多媒體處理、人臉辨識、異常行為分析、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應用在各行各業的尖端科技,都是北大資工系擅長的領域。 Q5:什麼人適合來讀? A:北大電機系:對自然科學或應用科學有興趣的人,不排斥數學與物理,具備英文能力和邏輯力,富含好奇心,喜歡動手實作,願意面對挑戰與持續學習創新的人皆適合。出路廣、薪資水平高,未來喜歡挑戰高薪的同學都是我們的菜。 北大通訊系:適合喜歡邏輯推導,對於通訊新科技有興趣,不排斥數學和物理且願意「找方法」解決問題的同學。當然也歡迎喜歡動手實作,喜歡嘗試將理論化為實際應用的同學。 北大資工系:適合英文好、數理能力好、邏輯推理與思考能力強,且對於資訊科技有興趣的同學。如果可以另外具有自主學習、主動積極、喜歡動手實作、可忍受工作時間長及寂寞等人格特質者會更有助於日後的學習及就業。 Q6:可以去歐洲日本香港上課是真的嗎? A:想要成為具有國際觀及電資產業實務能力的新世代人才,出國交換與國際交流絕不能少。電資學院每年暑假都有海外營隊,包括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香港、北京等都有學術交流團,是和國際學生學術交流、開拓視野的絕佳機會。同學也能在大四或碩二時出國交換,包括北京交通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法國電子工程大學、日本電氣通信大學等都是和北大密切合作的姊妹校。 Q7:聽說個人申請很難準備? A:109個人申請學測英文、數學、自然只要達均標,皆可申請電資學院三系。數學成績好一定過一篩。二階無須面試,省去舟車往返勞頓,特別適合住在南台灣的同學;害羞或口才不好的同學也不用擔心因緊張而臨場表現失常,只要好好準備審查資料,均標生上國立大學絕非難事。 Q8:繁星推薦需要哪些條件? A:屬於第二類學群的電資通三系,109繁星推薦看重的是國文、英文、數學、自然四科的成績,只要在校成績表現不錯,校排前20%,學測國文達均標,英文、數學和自然三科達前標的同學,校內撕榜時千萬不要放棄這個未來成為科技商業全才的機會。 Q9:指考分發要注意什麼? A:如果想要拚指考,英文、數學甲和物理是進入電資學院三系的重要關鍵,特別是數學,資工系和通訊系109指考分發的加權都是1.5倍,而英文和物理的加權則是1.25倍,必須好好準備不能輕忽。只要考試時這三科不失常,分數高,即可輕鬆進入北大電資學院,享有國立大學豐富的學術資源。 Q10:我們還鎖定哪些人才? A:只要你耐得住、坐得久,對技術有無窮的專研熱情,渴望成為具有全球溝通力的科技經理人,北大電資學院絕對能助你一臂之力。就算家境不甚優渥,只要有顆積極奮鬥的心,電機系和通訊系也有「飛鳶組」的名額提供給經濟不利的學生申請,還有豐厚的獎助學金讓你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