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會計與資訊系國考表現亮眼,2位校友分別考上會計師及公職高考三等會計人員!
亞大會資系主任陳瓊燕表示,該系致力於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會資專業人才,為同學提供優質的學術資源、與實務導向的學習環境。希望系上同學希望系上同學能懷抱夢想,勇於跨越挑戰,實現人生目標。 亞大會資系余芯慧校友分享,從就讀亞大起,就對會計師這份職業充滿憧憬,因而在大二時從財金系轉至會資系,並全心投入專業課程的學習。在校期間,積極參與實習與學術活動,累積實務經驗,畢業後進入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就職,並晉升至管理職位,並鼓勵學弟妹立定目標、全力準備國考,才能有收穫! 亞大會資系鄭子瀚校友分享,就讀亞大求學期間,學校提供多元豐富資源,除積極參與系上舉辦的業界講座,從眾多擔任公職的學長姐分享經驗中汲取靈感,並逐步努力,通過高考實現了自己的職涯目標,成為公職會計人員。 新聞詳見:https://reurl.cc/jQv8b2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三好兒童冬令營」推廣民俗體育 教導學童行三好
南華大學與嘉義市佛光山圓福寺首度攜手合作舉辦的「2025三好兒童冬令營」,於1月21日至24日在南華大學登場,共招收20位學員,除了有嘉義地區的學童,亦有來自各縣市的學童參加。該校校長高俊雄、學務長暨體育長何應志特別出席1月21日的開幕式,給予學員勉勵。為期四天的活動以傳承與推廣民俗體育為主題,豐富多元的課程讓學童們獲益良多,也讓他們的寒假假期更加充實有意義。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資工系博士生周奕以先進虛擬試穿解決方案 榮獲2024 ICKII最佳會議論文獎
嘉義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博士生周奕在該系章定遠教授指導下,參加2024年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Nagoya Convention Hall舉辦的「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Invention 2024 (ICKII 2024)」,以先進虛擬試穿解決方案論文榮獲ICKII學術會議最佳會議論文獎(Best Conference Paper Award)。 嘉大資工系博士生周奕表示,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迅速變遷,再加上電子商務與虛擬實境(VR)技術的蓬勃發展,對於先進虛擬試穿(Virtual Try-on)解決方案的需求已達前所未有的高峰。傳統零售商長期依賴實體店面展售來吸引顧客,但面對時間、物流等方面的挑戰,尤其是在近期疫情期間實施社交距離管制措施後,這些傳統模式逐漸顯現出低效能的問題。 面對這些實務課題挑戰,周奕及研究團隊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成功解決了傳統影像處理中的複雜計算問題及其固有的技術瓶頸,為顧客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替代方案,讓顧客能夠在家中舒適地體驗衣物試穿。這項技術在服裝電子商務領域發揮了關鍵作用,提供高效、沉浸式且注重隱私的虛擬試穿服務。 周奕及研究團隊將上述研究成果於2024 ICKII學術會議發表「Torso-Clothes 3D-fitting Virtual Try-on Network in Comprehensive Backgrounds」論文,獲與會者熱烈回響,並榮獲ICKII學術會議最佳會議論文獎。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農生系張文興助理教授進行「治療型腫瘤疫苗產品」臨床前試驗測試成功
嘉義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系張文興助理教授與禾宇特生技有限公司近年進行多項產學合作計畫,包括:灌食山葵對小鼠全血球數量變化之分析;葵地淇、化石草及神秘果產品多醣體之含量分析等。其中,禾宇特生技有限公司的治療型腫瘤疫苗產品近日在張文興助理教授的實驗室進行臨床前試驗,試驗測試意外地相當成功,可以把小鼠的腫瘤細胞完全清除。 嘉大農生系張文興助理教授說明此次禾宇特治療型腫瘤疫苗在實驗室進行臨床前試驗的運作原理為:(1)由腫瘤細胞提供抗原,製成腫瘤疫苗;(2)將疫苗打入罹癌的動物(小鼠),經過2個星期,動物體內會產生腫瘤細胞的專一性抗體與殺手T細胞;(3)經由個體的免疫系統,把腫瘤細胞完全清除。張文興助理教授指出,臨床前測試結果顯示,禾宇特的治療型腫瘤疫苗產品可以把小鼠的腫瘤細胞徹底除掉,同時讓腫瘤造成的傷口完全修復並長出新的毛髮。腫瘤會降低人類的平均壽命,更造成醫療資源上的嚴重負擔,此次禾宇特的治療型腫瘤疫苗在臨床前測試的成功,讓使用疫苗來處理人類腫瘤的可行性得到強力的支持。 禾宇特生技公司江昱德總經理提到,禾宇特專注於山葵各式產品的開發,主要營業項目為草本植物山葵等奈米萃取。禾宇特將儘快完成治療型腫瘤疫苗產品在臺灣及美國FDA臨床3期的人體測試,以造福罹癌患者。禾宇特近年與嘉大合作進行多項產學計畫,江昱德總經理也期待與嘉大籌備中的中醫學院進行更密切的合作。 嘉大林翰謙校長表示,嘉大擁有豐沛的農業生物技術及中醫藥研究科學專業,其中「中草藥綠色萃取技術」團隊以突破性的綠色溶劑應用研究榮獲2024年第21屆國家新創獎,第三度榮獲國家新創獎,展現嘉大教師在中草藥應用與創新醫材開發上的卓越成就。嘉大將持續與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等產官學研各界合作,為成立(中)醫學院推動臺灣本土中草藥研發及人才培育做出貢獻,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終身學院引領熟齡市場跨業風潮 培育熟齡藝術繪本國際師資
隨著世界超高齡時代來臨,培養跨域及第三人生學習已是當今社會趨勢。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長期以來開辦許多優質課程,讓社會大眾有多元進修學習的機會。於去(113)年在北中南各地(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陸續開辦的「熟齡藝術生命故事繪本帶領人」培訓課程,獲得廣大迴響,共培訓100多位學員。該校終身學院更於113年12月15、21至22日,首度開設「熟齡藝術生命繪本初階種子師資國際證照班」,讓這100多位學員透過專業訓練後,得以考取師資證照。參加首班培訓的25位學員皆通過檢定,順利取得熟齡藝術生命繪本初階種子師資國際證照。第二期即將於今(114)年4月在台南登場,期能培育更多有志於從事熟齡教育藝術創作課程研發與教學的師資。
大學校園 台灣最美風景不分國界! 中華大學國際生連3年協助送物資獻愛心
歲末年終,為了讓各家各戶都能夠過個好年,中華大學國際生連續3年在農曆春節前夕,協助社團法人新竹市救急會,發送上千份的白米、罐頭等豐富物資回饋地方,用行動熱情相挺公益,也讓民眾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不分國界! 中華大學國際專修部學務組長莊英慧表示,過去因學校有經濟不利生受到救急會的協助,自此師生們便秉持「受人點滴,湧泉以報」的精神,連續3年從不缺席「寒冬送暖冬令慰問大會」身體力行地協助需要幫忙的家庭。今年共有18位來自馬來西亞、越南及台灣本地的學生參與。同學們幫忙長輩們,將沉甸甸且充滿愛心的物資運送到車上,並學習表達對長輩們的關心,為社會傳遞滿滿的愛與正能量!
海外校園 亞洲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余岱巧校友,通過國考及擔任職能治療師 同時,成功申請赴英國布萊頓大學(University of Brighton)職治研究所深造,開啟了新的國際學習旅程。
亞洲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余岱巧校友,通過國考及擔任職能治療師 同時,成功申請赴英國布萊頓大學(University of Brighton)職治研究所深造,開啟了新的國際學習旅程。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連結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 跨領域產學合作
南華大學推動跨領域產學合作,於1月14日由產學合作及職涯發展處處長丁誌魰代表校長高俊雄與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簽署產學合作協定,在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副局長宗金蘋的見證下,建立跨領域產學合作,將以科技結合運動產業,旅遊觀光也能運用AI與VR技術多元發展。當天雙方也展開交流座談, 為未來運動科技產業布局合作契機。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2024國考通過率」今年更亮眼!
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說,為幫助同學能夠順利考取國考證照,亞大不僅開設免費證照輔導班,更提供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中亞聯大」醫療事業體,為學生提供更多臨床與實習機會,且畢業即就業,平均薪資60K以上,不僅去年職治系國考榜首在亞大,今年聽語系學生榮獲國考榜首,且通過率百分百,更有聽語系同學一畢業就獲大型聽力公司聘用,年薪百萬。
大學校園 僑平國小師生參訪嘉義大學新民溫室 養雞種菜認識食農教育與動物福利措施
嘉義大學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蕭至惠教授接受嘉義市政府教育處委託,1月份在新民校區溫室為僑平國小六年級師生舉辦數場「食農教育暨農事體驗活動」,讓學童可以近距離接觸雞、鵝等動物與蔬果,體驗生命的感動及糧食之得來不易。 僑平國小學童初次來到佔地約800坪的嘉大新民溫室,對於溫室內的設施都感到十分好奇。嘉大學生準備了五種不同的菜苗讓僑平國小學童學習定植,並約好一個月後採收這些蔬菜時,讓學童學習如何分辨翠玉小白菜、油菜、小芥菜、青油菜及小松菜等葉菜類。當嘉大學生引領學童來到雞舍或戶外果樹區時,面對眼前活蹦亂跳的150隻海蘭蛋雞,學童們既興奮又略帶恐懼,「老師,為什麼雞舍裡有樓梯?」「老師,為什麼雞舍裡有一格一格的木箱?」不斷有學童詢問要如何才能和雞當好朋友。新民溫室提供淘汰的菜葉,讓學童藉由餵食菜葉與雞隻親近後,再嘗試挑戰將雞擁抱入懷的感覺。 因應雞的諸多習性,例如夜晚習慣飛到比較高的地方睡覺,喜歡在狹小陰暗的地方產蛋,更喜歡到戶外跑跑曬曬太陽。因此,新民溫室雞舍內設置有樓梯棲架、產蛋格、產蛋箱及100坪左右的戶外果樹區,可以滿足雞群的需求,這些增進動物福利的措施,就是為了給雞群打造一個溫暖的家。「先讓雞快樂,才有安心蛋」,人道概念養雞一直是嘉大新民溫室堅持的經營理念,也因為有這樣的好口碑,即便目前雞蛋市場生產過剩,新民溫室動物福利雞蛋仍供不應求,為了造福廣大民眾,長期以來均維持一盒10顆120元的穩定售價。 「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走出戶外,體驗種菜及養雞的樂趣真好!」在此次的參訪活動中,僑平國小何憲昌校長肯定嘉大新民溫室存在的價值,也感謝嘉義市政府教育處的經費支持,讓僑平國小六年級師生有「半日農夫」的美好學習體驗。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VR360校園導覽系統 以虛擬實境探索校園
位於嘉義縣大林鎮慢城的南華大學,校地面積63公頃,校園景色優美、綠意盎然,為讓大家認識校園,該校日前完成建置VR360校園導覽系統,以利校外人士、學生家長、新生、考生及貴賓在任何地方皆能輕鬆透過學校官網以虛擬實境的方式遠距參觀、探索校園,未來也將持續擴增各大樓的內觀環境,強化其功能性。
大學校園 跨越220公里的產官學研合作 嘉義大學跨域攜手原鄉部落開發優質國產清酒「力大吟釀」
嘉義大學長期致力於農業研發與推廣,在農藝系黃文理教授協助育種並輔導臺東都歷部落阿美族人種植,微藥系謝佳雯副教授協助釀造研發,行觀系蕭至惠教授協助包裝上市,歷經一年多時間克服種種困難與瓶頸,推出採用嘉大臺南2號米為主要原料的清酒新品「力大吟釀」,2024年於台灣無印良品上市。 2021年11月嘉大農藝系黃文理、劉啟東二位教授,攜手臺南農改場成功研發出僅需一般水稻七成用水量的嘉大臺南1號、2號及嘉大臺南糯3號共三種稻米農作物。2022年6月嘉大與台灣MUJI無印良品簽署合作,共推友善耕種及環境永續,以具體行動攜手愛護臺灣這片土地,自發表以來已經與台灣無印良品共同合作開發出多款熱銷商品。 緊鄰臺11線公路往海岸方向的臺東縣都歷部落南側,有一塊阿美族人世居區域名為dita(力大),當地長年湧泉,土壤色黑富含有機質,黏性亦高,被認為極適合種稻。2023年在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臺東區農改場、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的媒合下,將嘉大臺南1號、2號種植於好山好水的都歷部落。 臺東縣都歷部落採取友善耕作方式,成本較高,收穫量相對較少,2023年試種第一年僅收穫稻米1,400公斤。有鑒於清酒是臺灣地區送禮或自用的熱門商品,而清酒的香氣與色澤口感,米種的挑選影響甚鉅。嘉大臺南2號米(嘉南晶珠米)的米粒圓小、蛋白質含量低,類似酒米,用於釀造蒸餾酒品具有清香且喉韻佳,極適合開發釀酒。為提高都歷部落稻米農作物的附加價值,增加農民收益,嘉大農學院、生命科學院及管理學院師生跨域合作、跨越220公里,攜手原鄉部落開發出優質國產清酒「力大吟釀」。 嘉大林翰謙校長表示,一項優質的食品加工產品誕生極其不易,需要集結眾人的智慧與力量始能成其事。由嘉大農藝系的節水米種、都歷部落阿美族人採用不噴灑農藥的友善耕種方式,親手育苗種植在充滿生機的dita(力大),交由宜蘭中福酒廠生產釀造,最後順利在台灣無印良品門市正式上架銷售。從臺東到宜蘭橫跨城市坐標距離超過220公里,嘉大師生攜手跨界合作推出「力大吟釀」這支優質的清酒商品,同時也是嘉大臺南2號米在米酥餅之外,另一個全新開發的新產品,衍生出嘉大臺南2號米之多元用途;在國人食米量下降的今日,開發多元的稻米食品,提高國人對於米的食用量,實乃刻不容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