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情報 未來傳播力關鍵養成!世新大學這門特色課程助大一學生掌握AI技能
在AI時代,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一年級必修課程「生成式AI素養與傳播技能」為學生搭建了一座連結技術與創意的橋樑,讓每個班級在實作中展現未來傳播的無限可能。以「AI協作,攜手奔未來」為主題的課程成果競賽頒獎典禮近日圓滿落幕,27個班級的創意作品爭奇鬥艷,其中電視一甲的《別搞砸了!珍妮》以深刻的社會觀察與AI角色設定,勇奪最大獎「特別獎」與「最佳創意獎」雙料殊榮,成為全場焦點。   該課程結合新聞、廣電、圖傳、數媒、公廣、口傳、資傳、傳管等8大傳播技能,並融入生成式AI技術與智財權等跨域知識,讓學生在實作中掌握傳播產業的未來趨勢。113學年度課程總召、圖傳系教授郝宗瑜指出,這門課程不僅是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更是未來回顧時的重要里程碑。他透露,明年課程將擴增至30班,涵蓋更多技能訓練,期望新學年的大一新生能持續提升跨域與斜槓能力。   今年競賽作品展現了學生對AI技術的敏銳洞察與創意實踐。廣播一乙的《Life.exe》憑藉團隊凝聚力與整體創作實力,囊括「最佳班風獎」、「最佳宣傳獎」、「最佳企劃獎」以及「優等獎」4項大獎,成為另一大贏家。而新聞一丙的《載次》則以科幻愛情為主軸,探討AI技術與人性情感的微妙張力,成為「特優獎」得主之一。這部作品不僅觸動情感,也展現了新世代對愛與存在的哲學思辨。
情報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海妮獲頒嘉大教育學名譽博士學位
嘉義大學6月5日頒授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希爾達·凱西·海妮(Hilda C. Heine)教育學名譽博士學位,表彰其將教育理念融入國家治理、推動國際社會公平與進步的傑出成就,以及致力鞏固兩國邦誼,長期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社會的卓越貢獻。 典禮於嘉大蘭潭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行,由嘉大校長林翰謙主持,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海妮總統夫婿齊曲能先生、酋長院主席柯良禮、外交暨貿易部長康仁德伉儷、財政部長包大維、國會外交暨貿易委員會主席貝將、馬紹爾群島市長協會會長林立名、總統辦公室幕僚長田愛瑪、外交暨貿易部次長席蓓拉、駐臺大使館臨時代辦戴安珍、外交暨貿易部雙邊司司長何茵霓、駐臺大使館副館長傑龍、外交暨貿易部禮賓處處長麥迪笙等一行20人、以及我國外交部主任秘書唐殿文伉儷、駐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夏季昌伉儷等貴賓雲集觀禮。 林翰謙校長致詞表示,海妮總統投身公共服務及人才培育多年,對於提升全球在氣候變遷、性別平權、區域合作與永續發展等議題的關注,具卓越貢獻;作為一位女性教育家與政治家,海妮總統以「教育」推動世界的改變,並且將人才培育與當代社會需求、在地文化結合,深化多元文化與永續社會的價值。嘉大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均致力於環境與社會文化的永續,擁有共同的目標與願景,長期保持良好互動,2023年在卡蒂爾大使協助下,與馬紹爾公立學校系統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人才培育、學生交流及合作計畫。很高興能頒授教育學名譽博士學位予海妮總統,建立更深一層的連結。未來,期盼與馬紹爾公立學校系統攜手合作,致力永續人才的培育,共同為國際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外交部主任秘書唐殿文致詞指出,很榮幸出席嘉義大學為海妮總統閣下頒授名譽博士學位的儀式。海妮總統在教育及國家發展方面的卓越成就,使她當之無愧獲得這一殊榮。嘉大授予海妮總統教育學名譽博士學位,不僅彰顯她在太平洋地區的領導能力,也肯定她對性別平等的貢獻。海妮總統於2016年成為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首位女性總統,她深信教育是國家的基石,並高度重視人權保障。在她的任內,致力於提升人民福祉,為國民提供獎學金以促進教育機會。此外,海妮總統也積極推動與臺灣的教育合作,以提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人民的教育水準。 嘉義大學聯合校友總會理事長張永霖致詞提到,自1974 年進入嘉義農專食品加工科就讀,到2024年取得嘉大企業管理學系博士學位,50多年來都以身為嘉大校友為榮,也代表校友總會祝賀並歡迎海妮總統的加入。嘉大校友人才濟濟,在產、官、學、研各個專業領域表現傑出,在國際上亦有相當優異的成就,且熱心支持學校、提攜學弟妹,是學校重要的資產和後盾。未來,校友總會將積極配合母校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的合作計畫,發揮校友力量,投入人才培育及環境永續,為國際社會貢獻心力。 海妮名譽博士致謝時表示,非常感謝嘉義大學授予教育學名譽博士學位。本次典禮充滿溫馨氣氛,該學位具有重大意涵。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多島嶼國家,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高等教育是對人民未來的重要投資,教育對於提升人民對氣候變遷的認識至關重要,像嘉大這樣優秀的大學,象徵著批判思考、責任、創新與未來。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重視環境保護,透過教育提高全球人民對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責任心並促進集體行動。儘管馬紹爾群島是小型國家,它致力於促進全球對兼顧永續發展與經濟成長的重視與討論。此次嘉義大學授予教育學名譽博士學位,是對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人民共同決心的肯定。嘉義大學與馬紹爾群島都重視全球公民意識、正義、多元文化及分享。作為一個傑出的高等教育機構,深信嘉義大學能夠培育未來領域的人才,強化學生的領導能力,並促進永續與知識的存續。
比賽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啟動徵件 世新大學共倡SDGs願景
引領新聞傳播教育的世新大學,連續9年參與協辦的第9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即日起啟動徵件!這項由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主辦、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與世新大學協辦的國際性獎項,鼓勵全球新聞人與學生以建設性新聞學推動永續發展,結合專業技能與社會責任,透過報導為世界帶來改變。   去年第8屆的賽事中,世新大學學生於融媒體類、音頻類及影片類(短)各有亮眼表現,並以8座獎項的亮眼成績傲視各校,橫掃學生組多個重要獎項,成為最大贏家。新聞系碩士班學生蔡汶珊以《農村女力崛起 從田間到領導崗位的卓越成就》榮獲融媒體類首獎,聚焦農村女性與永續發展;邱鈺庭則以《缺工時代下的悲歌 做工的人與生死的距離》獲社會價值獎,結合生成式AI技術剖析勞工問題。在音頻類,廣電系學生楊典芸等人以《雙語行不行》奪得首獎,聚焦雙語教育政策挑戰,而廣電系學生黃姰迦等人製作的《何以為家?》則以探討原住民居住正義榮獲修復性敘事特別獎。影片類(短)方面,新聞系薛淳尹與圖傳系黃翊綺的《攤販助貧送終 雲林夜市裡的星星之火》獲優等獎,楊柔與陳儒逸的《翻轉偏鄉迷思 花東孩子的夢想基地》則榮獲社會價值獎。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表示,世新學生在競賽中的優異表現,不僅展現學校在新聞教育上的專業培育成果,更彰顯學生對社會議題的敏銳洞察力與實踐能力。他鼓勵新聞媒體工作者與在校學生,以真心報導珍愛地球的相關面向,並強調世新將持續與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及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合作,推動永續理念,透過專業技能為社會與地球未來帶來正向改變。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永續長羅國俊回顧獎項創立9年來的發展,指出永續概念在台灣逐步累積共識,形塑出建設性新聞的價值與樣貌,對永續發展的貢獻深遠。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董事詹怡宜則強調,本屆「社會價值獎」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6項「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為主題,呼籲記者以報導促進法治與透明治理,實現和平與包容社會,這正是新聞工作的核心價值。   今年的第9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延續以往的專業與高標準,徵件類別涵蓋平面、影片、音頻及融媒體四大形式,並聚焦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多元議題,期盼參賽者以創新的視角與建設性的報導方式,為社會帶來更多啟發與改變。即日起徵件至6月30日截止,詳情可至「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官網(https://www.newsaward.org)查詢。世新大學將繼續以實際行動支持這項國際性獎項,期待今年世新學子再創佳績,用報導點亮台灣與世界的希望。
比賽 創意無限!世新公廣系在海科盃大放異彩 包辦冠、亞等大獎
世新大學公廣系學生再度以卓越實力證明其在行銷與創意領域的領先潛力!在2025年「海科盃」大專院校智慧科普與永續品牌行銷競賽中,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的學生團隊不僅在全臺196組參賽隊伍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更在晉級總決賽的28組隊伍中佔據5席,最終包辦冠軍、亞軍與3個銀質獎,展現令人驚嘆的創意與實力。   奪得首獎的「吳世華」隊伍以「海科館場館提案計畫」為核心,針對場館教育與互動體驗提出創新構想,成功贏得評審一致肯定,拿下本屆最高榮譽。這支由世新、東吳、清華大學學生跨校組成的團隊,克服時間與距離的挑戰,展現高度默契與執行力,為彼此在此次競賽中寫下輝煌一頁。緊隨其後的世新大學「木柵海生館」隊伍奪得亞軍,提出的海洋文化與觀光遊憩結合方案具備高度實踐潛力,充分體現世新公廣系學生的專業深度與創意實力。   作為全臺首屈一指的公共關係與廣告教育重鎮,世新大學公廣系以「理論結合實務」為辦學核心,長期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跨領域整合能力與創新思維。透過模擬真實業界場景的專案訓練與實作課程,學生不僅能掌握品牌行銷與公關策略的核心技能,更能在實際競賽中驗證所學,累積寶貴的實戰經驗。此次「海科盃」的亮眼表現,正是世新公廣系「學用合一」教育理念的最佳體現。   世新大學公廣系主任徐暄淯表示,這群二年級的學生們在此次競賽中展現的不僅是創意與專業,更是對海洋永續議題的深度關懷與行動力。入圍決賽的28組團隊有5組都「世新來的」,聲勢浩大,讓身為指導老師的她感到驕傲。未來,世新公廣系將持續以多元化教學模式與產學合作機制,為學生開拓更多舞台,讓他們在瞬息萬變的行銷與公關領域中持續發光發熱。 *2025年「海科盃」智慧科普與永續品牌行銷競賽之世新大學公廣系獲獎團隊: 金質獎第一名「吳世華」團隊 金質獎第二名「木柵海生館」團隊 銀質獎「欸伍欸欸伍伍伍喔喔」團隊 銀質獎「藍海」團隊 銀質獎「北極星」團隊
情報 嘉大攜手市府推動樹木風險評估課程 強化城市綠地安全管理
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USR),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張坤城副教授與景觀學系江彥政教授、陳佩君助理教授共同規劃,5月28日舉辦「城市綠色守護課:認識樹木風險評估與工具應用」戶外實作課程。此次活動由嘉大USR計畫「妙手虫森2.0:Revive! 永續環境健康帶回『嘉』」與嘉義市政府「城市綠美學」計畫攜手合作,實踐校地合作、共創城市永續的目標。 課程聚焦於都市樹木的風險辨識與管理實務,特別邀請嘉義市政府各單位綠地管理人員及現場施作廠商參與,並結合嘉大相關系所學生,共同前往嘉義市東區南田公園進行實地演練。課程內容兼顧理論與操作,張坤城副教授深入講解「樹木目視風險評估法」,從樹冠、樹幹、根部到周邊環境,說明如何依據林業試驗所「樹木健康評分標準」進行觀察與分級,並介紹正確的栽植、修剪與除草管理原則,協助學員建立完整的綠地維護知識體系。 實作部分則由助教帶領學員分組進行實地觀察與風險分級,選取南田公園內多種樹木作為評估對象,進行風險辨識與實地操作,培養學員日後應對疑似危樹情況的判斷能力。 本次課程獲得嘉義市政府多個單位熱烈參與,顯示地方政府對都市綠色資產管理與公共安全的高度關注。市府人員課後表示,課程內容實用,讓他們更清楚理解風險樹木的辨識標準與處理流程,對未來進行巡檢、修剪與通報作業大有助益。 張坤城副教授指出,都市樹木雖可提升城市生態與美觀,但若管理不當亦可能造成公共風險,因此必須仰賴專業知識與科學方法進行評估。透過本次USR戶外課程,除提升學生實務技能,更協助地方政府強化綠地管理專業,展現嘉大結合教學與社會實踐的積極作為。 此場融合教學與社會實踐的課程,不僅彰顯嘉大在地深耕的影響力,也為嘉義市未來綠地管理與風險防治政策奠定堅實基礎。參與學生更在實作中深刻體悟「健康樹木就是健康城市」的理念,為城市永續發展注入更多青年能量。
情報 嘉義市長竹市民農園獲頒建築園冶獎 嘉義大學與有榮焉
嘉義市長竹里「活力長竹,友善市民農園」,以推動友善環境的蔬果種植並打造食農教育新地標,榮獲2025建築園冶獎「社區景觀營造類」獎項。嘉義大學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計畫–妙手虫森2.0 Revive! 永續環境健康帶回「嘉」,與嘉義市長竹市民農園建立長期密切的合作關係,共同彰顯新永續淨零理念營造社區綠生活空間的成效,此次長竹市民農園獲獎,嘉大與有榮焉。 建築園冶獎1990年由高雄市建築師公會創立,強調「建築即生活」的概念,著重建築與環境、人文及社區的整合,鼓勵建築師、建設公司及地方政府合作,共營兼具設計美學、功能效率與在地精神之作品,是國內具指標性的建築獎項,廣受業界與學界重視。第35屆建築園冶獎評審團5月13日至嘉義市長竹市民農園進行評審,嘉大植物醫學系林彥伯助理教授、景觀學系陳佩君助理教授全程陪同嘉義市長竹里江振章里長接受評審。林彥伯助理教授並攜帶顯微鏡等多種採集、觀察工具,以及在長竹市民農園採集到的作物害蟲標本向評審委員展示,解說嘉大與長竹里辦公室「綠意守護者」環境友善食農教育合作的具體成果。 評審委員對於嘉大積極走入社區,緊密結合鄉土與地方留下深刻印象,也對於植物醫學系培育植物診療師之專業及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建築園冶獎近日揭曉,長竹市民農園為嘉義市唯一獲獎之社區團隊,嘉義大學同感喜悅,與有榮焉。
情報 世新大學公廣系勇奪校園公關提案競賽冠軍!擊敗全國108隊
世新大學公廣系學生再次用創意與實力說話!第19屆「校園公關提案競賽」吸引全國11所大學、108組隊伍激烈角逐,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學生團隊「公主請上車」在指導老師張艾喆的帶領下,在28日舉辦的決賽上,以創意與實力贏得評審青睞,榮獲第一名,並抱回5萬元獎金。此外,另有3組世新公廣系學生獲得佳作,展現世新大學在培育公關與廣告人才上的領先地位。   此競賽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公共關係基金會舉辦,本屆主題為「雇主品牌──贏得Z世代芳心的利器」,旨在透過學生的創意提案,協助企業吸引並激發Z世代潛力。世新大學「公主請上車」團隊的提案以55688集團為合作企業,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到計程車作為話題載體的潛力,結合Z世代熱愛的拍照、分享與自我表達,提出一系列創意公關活動。他們以「安心,安行」為核心理念,透過互動活動翻轉民眾對55688的舊印象,成功打動評審,獲得最高榮譽。   「公主請上車」團隊由世新公廣系大三學生林佩璇、王瑜凡、林其臻、林明燕、李昕恩、陳柏元組成。他們分享,得獎的關鍵在於團隊對主題的深入理解與創意發揮,並感謝指導老師在過程中給予的陪伴與建議。他們認為,世新大學的活潑風格與Z世代的特質完美融入提案,成為本次競賽中的亮點。當得知奪得冠軍時,他們形容心情激動無比,「得第一真的是開心到起飛」,為能替學校奪下首獎感到無比光榮。
情報 世新大學英語系、日文系結合AI與傳播 助學生脫穎而出掌握未來
語言專業結合數位傳播,世新大學英語暨傳播應用學系與日本語文學系以創新的教學資源與特色課程,成為培育跨域人才的最佳典範。無論是英語系結合傳媒實作的全媒體播報實作等特色課程,還是日文系融入AI技術的智慧翻譯課程,世新大學以「數位傳播貫穿各學門、數據智能結合各專業」的辦學特色,持續為各專業領域學生開拓多元未來。   世新英語系是全台唯一結合英美文學、語言及傳播應用的學系,學生除了學習語言基礎與翻譯技巧,更能選修跨院系所的多元課程,114學年度全校共開辦了16種學分學程,包括英語系與資訊傳播學系分別開課的「自媒體跨域學程」等,修滿12學分即可取得學程證書,為職場競爭力加分。畢業公演更是英語系學生的亮點活動,透過自編、自導、自演的全英語音樂劇,展現語言、表演與傳播結合的實力。   世新日文系則以「知日人才」為目標,開設涵蓋文學、文化、傳播與觀光實務的多元課程,並結合AI技術,推出「日中智慧翻譯」系列課程,訓練學生掌握生成式AI工具,提升翻譯效率與專業深度。小班教學與日籍教師的全日語會話課程,讓學生在學期間即能累積實務經驗。此外,日文系提供海外研修與實習機會,學生可參與日本旅客導覽服務或進行交換留學,為未來職涯鋪路。
比賽 世新大學第三屆世鑫獎揭曉 影視創作、內容策展、社會責任攀顛峰
世新大學第三屆「世鑫獎」頒獎典禮28日於世新講堂隆重舉行,吸引了來自校內外的師生、業界專家與貴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影視創作、畢業展演與大學社會責任三大類別的卓越成果。本屆世鑫獎從417件報名作品中選出44件入圍,經過層層評審,最終揭曉得主。這場盛會不僅是世新學生創意與實力的展現,更彰顯了世新大學在跨領域教育與實務應用上的卓越教學成果。   今年影視製作類的競爭格外激烈,眾多作品展現了學生對議題的深刻洞察與創作技術的成熟度。《有問題請舉手》由廣電系黃靖傑執導、剪輯與詞曲創作,榮獲「最佳原創MV」與「最佳剪輯」兩項大獎。這支作品以青春搖滾結合經典旋律,展現畢業生勇於面對挑戰的精神,並以流暢的剪輯手法獲得評審高度評價。黃靖傑在致詞中分享創作過程的堅持,並感謝團隊的合作與支持。擔任製片的傳管系楊士賢感謝指導老師許碧芳、李宗道的支持,以及多家品牌贊助的協助,讓全學生製作的團隊克服資源挑戰,成功完成這部作品。特別的是,這也是黃靖傑與楊士賢合作,第三度拿下最佳原創MV獎,締造了「世鑫獎紀錄」!   「最佳紀錄片」由李宜珊老師指導廣電系碩士班曾宇平創作的《imalalusu誰.名字.你》奪得,此作品以輕鬆真誠的方式探討原住民身份認同議題,細膩呈現主角心境與族群共感,溫暖動人。而歷屆以來首次出現得主的「最佳廣告影片」,則由湯宗翰老師指導公廣系大二學生團隊創作的《GU廣告》摘得桂冠,影片以清新自然的風格成功吸引目標族群,展現了學生對品牌精神的深刻理解與影像表現力。導演林宏奕表示,作品從課堂作業起步,經過不斷努力,終於獲得肯定,感到無比激動與感謝。   在個人技術獎項中,《越南製造 STATELESS》以其對台灣邊陲工業區移工議題的深刻描寫,一舉奪得「最佳攝影」與「最佳燈光」兩項殊榮,攝影指導邱奕筌與燈光指導許之瀛的技術表現獲得高度評價。另一部引發驚喜與討論的作品《跌咗真係搵?KEEP LOOKING?》,由來自澳門的廣電系碩士班楊螢映編導,憑藉其緊湊的敘事與角色刻畫,斬獲「最佳原著劇本」與「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展現出其對電影語言的精準掌握與創作的深度。楊螢映表示,「跌咗真係搵?」意思是「丟了還要找嗎?」,靈感來自朋友丟失SIM卡的荒謬經歷,並透過葉天倫老師的指導將其改編為劇本。她感謝演員群的即興創作,認為劇本的成功來自團隊的共同努力。飾演導演角色的澳門演員梁展鴻則分享,導演給予演員極大的創作空間,讓拍攝過程充滿自由與樂趣,這種自由正是台灣創作環境的獨特魅力。   同樣也是首次出現得主的「最佳直式短影音」,由口傳系凌婧綸與公廣系楊依瑄製作的《主播大賽冠軍的日常》奪得,這支短影音以創意十足的方式呈現主播日常,成功在短短幾秒內抓住觀眾目光,成為社群平台上的亮點。而堪稱世鑫獎最大獎的「最佳劇情片」則由廣電系碩士班陳詠荷執導的《冬日記憶迴游》摘得,作品以詩意與藝術性的手法描繪戀人分離與重聚的情感,展現了導演對影像敘事的獨特詮釋。陳詠荷表示,這部作品是她對愛與親密關係的提問與探索,並感謝指導老師葉天倫的支持與引導,讓她完成這次風格化的嘗試。   畢業展演類的表現同樣令人驚豔,資傳系的《SYNERGY協同效應》與廣電系的《拼 · 湊Collage》皆獲得「最佳策展獎」。其中,《SYNERGY協同效應》以AI與人機協作為主題,展現出策展導覽的創新思維與未來議題的實務應用能力。總召詹弼程表示,展覽以「協同效應」為核心,希望透過AI與人類合作,創造1加1大於2的成果,並感謝團隊的努力與創新突破。圖傳系的《L@BLOG》與法律系的《童話都是騙人的》則摘下「最佳創意獎」,「最佳行銷獎」由公廣系的《待丨速》與英語系的《Pitch Perfect》共同獲得。大學社會責任類的得獎作品則聚焦於地方文化與社會參與。傳管系的《石碇觀光數位韌性共學計畫》、觀光系的《世新大學X河神的丸子走進古亭·走進時光的隧道》與《擁抱石碇,從學術到社會的行動力》分別獲獎,展現了大學社會責任的深刻實踐。   今年第三屆世鑫獎影視製作類的決審評審陣容,集結了5位來自影視產業的重量級專業人士,他們全都是世新大學的校友,包括榮獲原住民族一等獎章的資深導演虞戡平(第四屆傑出校友)、金鐘視后吳奕蓉、赤兔影像創辦人王威人(第六屆傑出校友)、東森電視資深編導陳一松,以及華映娛樂董事長梁宏志。他們憑藉自身豐富的專業經歷,對參賽作品進行嚴謹的評選,並給予高度肯定。頒獎典禮也邀請到擁有多座金鐘、金馬獎的校友們為學弟妹頒獎,包括吳奕蓉、陳一松、梁宏志與新聞主播陳雅琳(第六屆傑出校友)。他們一致表示,學生作品展現了極高的創意與專業水準,充分體現世新學子的創作實力與潛力。   吳奕蓉分享評選心情,她認為學弟妹們的作品展現了誠意、創意與社會意識,已達到專業媒體水準,讓她感到驚豔與自豪。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則感謝評審與師生的付出,並期許世鑫獎成為學生創作的舞台,延續世新在影視創作與教育上的卓越傳統。第三屆世鑫獎的圓滿落幕,見證了世新學生的創作實力與教育成果,也為未來影視產業注入更多可能性。2025第三屆世鑫獎完整得獎名單:https://reurl.cc/lzbb19。
情報 嘉大與科盛科技攜手舉辦智慧模具產學論壇 推動臺灣智慧製造邁向新高峰
嘉義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系與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oldex3D)共同主辦的「智慧模具設計與製造產學交流論壇」,日前於嘉大蘭潭校區隆重舉行。活動聚焦於智慧製造4.0、數位分身(Digital Twin)與雲端AI應用,吸引來自模具、汽機車零組件、電子光電等產業的多家知名企業代表與嘉大師生熱烈參與,展現產學合作攜手共創製造新局的強勁動能。 本次論壇中,合作夥伴科盛科技Moldex3D展示多項尖端技術成果,包含基於雲端巨量資料的Simulation-Driven AI解決方案、應用於半導體與電動車產業的成功案例,以及智慧製造i4.0數位分身的實際應用。其中,特別推出的「Moldex3D iSLM AOI效率倍增方案」(Automation, Optimization & Intelligence),整合AI與巨量資料技術,顯著簡化資料導入流程、強化資料完整性與支援性,有效提升塑膠射出成型工具的開發效率與模組最佳化能力。 會中提出的數位分身(Digital Twin)導向解決方案,強調實體與虛擬世界的深度整合,支援從設計開發、製程改善到產品品質監控的全流程智慧管理,將智慧工廠從概念落實為可見的實踐成果。 與會產業代表包含科盛科技、光陽工業、東陽實業、建準電機、敏翔公司、儒億科技、堤維西交通工業、璨揚企業、君牧塑膠科技、瑞儀光電、統亞電子科技、龍鋒科技、飛綠公司及全一電子等業界領袖,共同投入技術交流與經驗分享,充分展現產學合作的豐碩成果。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系林肇民主任表示,此次論壇促進了產業界與學術界之間的深度技術對話,不僅讓師生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產業實務與前沿科技,也為未來投入智慧製造產業奠定紮實基礎。論壇會後,與會來賓與嘉大師生針對數位分身、AI資料應用及模具開發流程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顯示出智慧製造議題在產學兩界的高度關注與深遠研究潛力。 嘉大師生普遍反映此次活動收穫良多,期待未來能持續透過此類產學交流平台,強化理論與實務接軌,共同推動臺灣智慧製造產業持續創新、邁向國際舞台。
情報 外籍生校友搭起嘉大與菲律賓歐諾拉大學的合作關係
菲律賓歐諾拉州立科技大學(Aurora State College of Technology)及中呂宋州立大學(Central Luzon State University, CLSU)師生一行5人,5月27日在水生生物科學系吳淑美主任陪同下,拜訪嘉大林翰謙校長和生命科學院。 此次來訪的菲律賓學者中,Ronalie B. Rafael助理教授16年前曾在嘉大水生系碩士班就讀,離開臺灣後繼續在泰國取得博士學位,目前在CLSU獸醫學院擔任助理教授。Dr. R.B. Rafael於2009年間在水生系吳淑美教授的實驗室學習魚類生理緊迫相關科學,本該是二年的研究生學習,但因思念兩位留在菲律賓的孩子,在讀了一年課程後,她放棄繼續修讀碩士學位的計畫,回到菲律賓工作,但仍與指導教授吳淑美教授保持聯繫。最近從FB的分享中,吳老師得知她獲得菲律賓的傑出女性科學家榮譽,並在CLSU謀得助理教授教職,所以發函恭喜她。 近期因為菲律賓實驗化學品的取得困難,Ronalie B. Rafael助理教授再度尋求吳老師的協助,帶著學生和實驗樣品,在家人陪同下一起回到母校嘉大參訪及旅遊。她的先生Dr. Mark Joseph R. Rafael的專長領域是水生生物科學,她的姐姐Dr. Ginna則是菲律賓 De Jesus學院的助理教授,主要專長是教育。藉此機會,除了參訪水生系並參加一個實驗室會議外,吳主任也帶領他們參訪新民校區和民雄校區,並與相關系所師長座談,期待未來這幾所大學可以跟嘉大相關系所有更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
情報 亞洲大學資傳系培育AI世代傳播專業人才,跨域融合AI技術,引領智慧傳播新浪潮
亞洲大學資訊傳播系掌握數位時代趨勢,積極導入AI技術於教學與研究,結合虛擬製作、數據分析、新媒體內容創作等領域;並透過與企業的合作專案,直接參與影視製作、新媒體行銷、AI數據分析等工作,掌握最新的技術發展與市場需求,培養智慧傳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