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大學

  亞太地區

日本高等學校可分為:大學、短期大學。不論是綜合大學或是單科大學都一律稱為「大學」,多以學術取向為主,修業年限一般為4年,畢業後可取得「學士」學位。而醫學部、齒學部、一部分的藥學部、獸醫學部等四類則是6年制。

「短期大學」偏重實務技能的學習,通常以社會、家政、教育、文學科系為主,女校居多。入學資格與大學相同,高中高職畢業即可進入短大就讀。修業年限大多為2年,但醫療技術學科、看護科等則需3年時間。畢業後可取得「準學士(Associate Degree)?學位。

資料來源:日本留學綜合信息指南
留學生欲在日本讀大學,除了須具備高中同等以上學歷外,也必須具備足夠的日語能力。

大學、短期大學等入學甄選考試中,經常參考「日本語能力試驗」(JLPT)須達到N2以上或「日本留學試驗」(EJU)的成績,考生可依報考學校要求選擇JLPT或EJU。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會以「日本留學試驗」的結果作為留學生錄取與否的主要依據。「日本留學試驗」(EJU)沒有所謂合格成績,係根據學校的入學選拔標準有所不同。有些大學除了EJU外,另外有個別考試(入學試驗等),請同學依要報考的學校的簡章規定為準。

資料來源:日本留學綜合信息指南
「日本語能力試驗」(Japa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簡稱JLPT)為國際性測驗,可供世界各國日語學習者、日語使用者檢測日語的能力,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與日本國際教育支援協會共同舉辦。

測驗共分五個級數,由難至易依序為N1~N5。測驗成績可作為學習評量、入學甄選及求職時的日語能力證明,合格者可取得國際認證的合格證書。成績沒有效期限制,惟部分採用此測驗成績的企業或教育機構仍設有採認年限。

台灣考區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及語言訓練測驗中心主辦,一年辦理兩次,於每年7月及12月第一個週日舉行。一律採網路報名,N1~N3每名新台幣1,600元整,N4、N5每名新台幣1,500元,同時於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桃園(2018年新增)舉行。

資料來源:語言訓練測驗中心(LTTC)官網
「日本留學試驗」(The Examination for Japanese University Admiss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簡稱EJU)乃日本文部科學省為擬赴日留學者可先在當地參加留學考,將「私費外國人留學生統一試驗」及「日本語能力試驗」兩項測驗整合而創辦的測驗,主要是測驗欲至日本留學者的日文能力及基礎科目的學力。

台灣地區委託語言訓練測驗中心辦理,於每年6月、11月舉辦。不止是日本國內,海外也實施考試,台灣考試地點則是在台北。報考一科目者,每名新台幣1,280元;報考二科或三科目者,每名新台幣1,680元。成績可保留兩年。未設定通過標準,但日本大學各系所可能指定測驗年度、回數的成績,所以要事先確認欲就讀學校的規定。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會以「日本留學試驗」的結果作為留學生錄取與否的主要依據。這樣,想要到日本留學的同學就不需要特別到當地報考個別大學所舉辦的入學考試。「日本留學試驗」的成績以及高中學校的成績如果達到大學的資格標準,考生到日本之前即可取得該大學的入學許可資格(視各學校報名規定)。

資料來源:語言訓練測驗中心(LTTC)官網
日本的升學制度與台灣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高中、大學不是用分發,而是獨立招生,要一間間考。因此報名、考試日程也不同,選擇目標學校後,就要按照該校的考試內容去做準備。如果設定好幾所目標,也要注意考試日程是否有衝突。

考試日程大多會分為前期、後期,前期日程通常在每年2月底進行,後期日程通常在每年3月中旬進行。部分學校(尤其是前段名校)只將入學試驗成績當做門檻,審查通過後還要進行二次筆試與面試。

各校對入學考試的成績要求有所差異,多數的大學基本上都會要求附有「日本留學試驗」的考試成績。而一部分學校,還希望留學生能提出托福(TOFEL)或托益(TOEIC)等英語檢定成績。

資料來源: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asso)
欲申請日本大學就讀,首先是直接聯繫日本的學校或台灣代辦機構了解申請所需資料和面試等,然後由日本國內的日本語學校及入國管理局辦理書類審查。

日本一般高等教育機構的學年開始於每年4月,到隔年3月結束。也有非常少部分的學校或科系於10月份開學。課程安排為上半學期(4-9月)、下半學期(10-3月)的兩個學期制。

國立大學、公立大學的4月入學招生簡章約在前一年的8月公告,私立大學、短期大學則在6月到8月左右公布。大學、短期大學各校招生簡章的公告日期多有不同,須直接洽詢該校。

而大部分學校的申請報名期間和入學考試日期是在9月到11月這段期間,有些學校則延至約在1月到2月左右才開始接受報名。因為每間學校的日期不同,所以要申請時需要個別確認。

資料來源:日本留學綜合信息指南

  國外大學情報站

其他考情 【大陸大學】什麼是「985」、「211」、「雙一流」
★2025有哪些大陸大學以學測成績招台生?請參考:【114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2019年起,臺灣高中應屆畢業生只要當年度學測的國、英、數3科中任一科達「均標」即可申請大陸大學,其中不乏「985」、「211」、「雙一流」等重點名校,門檻低讓許多學生家長趨之若鶩,紛紛西進。 然而大陸大學(本科、專科)眾多,良莠不齊,建議以「985」、「211」、「雙一流」等大學列入優先考量,這些都是大陸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實施的教育計劃,列入這些名單的大學都是能享有豐富教育資源、實力最強的國家級大學。因此同學若想要去大陸升學,一定要先了解什麼是「985」、「211」、「雙一流」,哪些學校在這些分類等級中,並考量教學品質、地理環境、經濟消費和生活習慣等是否能適應,謹慎挑選適合的校系。 「985大學」是什麼?有哪些? 1998年5月4日,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中,提出中國需要有具有世界水準的一流大學,「985工程」便因此產生。此項教育計畫目的是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著名高水準研究型大學,建立新的管理和運行體制,集中資源,發揮特長。 「985工程」一共有39所大學,無論是綜合實力、學科教育還是科學研究的表現,都位居中國大學中的領先地位,並保持著一流水準,可說是中國地區中的頂尖名校。不僅提升中國大學的整體實力發展,科研成果與國際影響力也有顯著成長。 「211大學」是什麼?有哪些? 而早在1990年代中期,大陸為了「面向21世紀打算重點建設約100所左右的大學」,遂從各地挑選約100所大學列為國家的培育重點,優先給予補助經費,即是所謂的「211工程」。目的是為了迎接世界的新技術潮流,因此必須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大學和重點學科,兼顧各行各業的專業性質,均衡發展。 「211工程」共115所大學(112所大學及3所軍校),其中也包括「985」的39所大學。因此,所有「985大學」都是「211大學」,但「211大學」卻不一定是「985大學」。 「雙一流大學」是什麼?有哪些? 2015年出現的「雙一流」,即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簡稱。2017年,大陸教育部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8所,共140所大學46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2017年9月統計)。經過五年一次的審議篩選後,2022年公布第二輪的雙一流大學,新增了7所,分別是:山西大學、湘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廣州醫科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因此目前雙一流大學共有147所,且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雙一流」的大學名單採淘汰機制,評審標準著重在專業學科的發展,對發展良好、成效明顯的大學,增加支援力道,提高補助經費;對進展緩慢、缺乏實效的大學則提出警示;對出現重大問題、或經警示仍無改善的大學或學科,則從名單剃除,取消建設支援。這樣的遴選,五年一次,因此「雙一流」的大學名單時常變動。 目前所有「985」大學皆名列「雙一流」,而「211」名校則有七成以上進入「雙一流」。
其他考情 3分鐘看懂 學測申請大陸大學(114新版)
★2025年申請大陸大學,請參考:【114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臺灣高中應屆畢業生若想赴大陸求學,只要當年度學測國文、英文、數A或B任何一科成績達均標,即可申請大陸大學。 自2022年起,大陸大學除了個別招生外,也新增統一線上報名方式,考生可以註冊登入報名系統,直接線上申請最多6所大學,每校最多6個專業(學系),通過大學的初審與考核後,依成績擇優錄取。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即可成為大學新鮮人了。 若考生未獲錄取,還可再次報名參加大陸大學的「徵集志願」,此時尚有缺額的大學校系會再次進行招生作業。此外,錯過首輪招生的考生也可在此階段報名申請。 ★請參考:【114學測】大陸大學招生 3/1-3/31線上報名 學測申請流程 一般來說,以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的線上報名通常在每年的3月開始,考生須於此時上傳報名資料及各校所需的審查資料。而各校會於4月至5月中進行學歷資格與學測成績的初審,以及包括面試或筆試的考核。預計錄取名單則會在5月中公布,考生必須在期限內上網進行錄取確認,逾期未確認則視同放棄,也不能再參加「徵集志願」的報名了。 以2025年的申請流程來說,重要日程如下圖。 徵集志願流程 若於首次申請未獲錄取,考生還可報名參加大陸大學「徵集志願」的招生作業。所謂「徵集志願」指的是在首輪招生時尚有缺額或新增招生計畫的校系,重新開放考生申請。通常是5月下旬開始報名、填寫志願,重新上傳各校所需的審查資料。已經在首輪招生報名過的考生無須再重新註冊,直接登錄即可。各校會於6月進行初審與考核,6月下旬公布預計錄取名單,考生同樣必須在期限內上網進行錄取確認,逾期未確認則視同放棄。 以2025年的申請流程來說,重要日程如下圖。
其他考情 【114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大陸大學2025年對臺招生已於三月展開,共有26省市超過400多所的陸校對臺招生,只要學測國、英、數A或B任一科成績在均標以上即可申請,經過面試或筆試後擇優錄取。各校統一採線上報名方式,報名時間為114年3月1日至31日,還請考生參閱各校簡章。 這些陸校有許多為大陸全國重點大學或省屬重點大學,相當於臺灣的頂大或國立大學,大部分的「985」、「211」、「雙一流」等名校會要求學測頂標或前標。提醒同學,在選擇學校時,要特別注意該校學歷是否為教育部所採認,不被認可的大陸學歷是無法在臺灣繼續攻讀碩博士或考公職的,這點還請考生留意。 目前,臺灣高中畢業生只要「學測國、英、數A或B任一科成績達均標」即可以申請大陸大學,要怎麼在這些陸校中選擇呢?「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出四大入門攻略,帶你逐步聚焦申請方向。 攻略1:學測「國、英、數」申請大陸大學 雖然大陸大學以學測成績招收臺灣學生,只要學測國、英、數A或B任一科成績在均標以上即可申請,但是各校採計的學測科目不同(最多不超過四科),所以請考生一定要詳閱各校招生簡章,了解學測採計科目與成績標準。「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些大學依地區整理,並標示是否為「985」、「211」、「雙一流」等重點名校,供考生快速鎖定大陸升學的目標。 ★2025年大陸對臺招生的大學有哪些?請參考:【114學測】436所大陸大學 均標可申請 線上統一申請的報名時間在3月31日截止。每位考生除了可以填6校6系(專業)最多36個志願外,若未獲錄取,還可報名5月21日開始的「徵集志願」,參加第二輪的招生。 ★線上報名怎麼做?請參考:【114學測】大陸大學招生 3/1-3/31線上報名 ★搞不懂報名時程?請參考: 3分鐘看懂 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攻略2:認識985•211•雙一流名校 所謂「985」、「211」、「雙一流」,都是大陸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實施的教育計劃,列入這些名單的大學都是能享有豐富教育資源、實力最強的國家級大學。其中「985」包括39所頂尖大學,皆是國立且多直屬中央部門管理(「中央部屬大學」);「211」則包括112所大學及3所軍校,「985」名校也列於其中,多為中央部屬大學或省屬重點大學,部分則為「省部共建大學」。目前「985」、「211」名單已確定且不再新增。 至於「雙一流」,在2022年最新公布的第二輪名單中,共有147校入列。「雙一流」和「985」、「211」不同的是除了推動一流大學的建設外,更強調專業學科的發展,且入選名單採滾動淘汰制。目前所有「985」大學皆名列「雙一流」,而「211」名校則有七成以上進入「雙一流」中。 ★請參考:【大陸大學】什麼是「985」、「211」、「雙一流」 攻略3:搞懂大陸大學等級 由於大陸幅員廣大人口眾多,因此大學招生採分批辦理。第一批次招生錄取的大學(本科)稱為「一本」,多為中央部屬、重點大學,如「985」、「211」等名校多屬「一本」;第二批次招生錄取的大學則稱為「二本」,多為普通大學,也有一些是「211」名校或省屬重點大學;「三本」則是第三批次招生錄取的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之後參與第四批次招生的多為專科學校了。就學制而言,「一本、二本、三本」都是四年制大學,而第四批次招生的則是三年制專科學校。此外,有些省份會把「二本」和「三本」合併錄取,取消「三本」。 目前大陸對臺招生官網並非以「批次」分類大學,而是以地區、專業、特性來分類,因此若對大陸大學不熟悉,很難立刻區分優劣等級。建議可先從所謂的「985」、「211」、「雙一流」等重點名校來做篩選。 攻略4:臺灣採認154所大陸大學學歷 114年2月20日教育部宣布不採認廣州暨南大學的學歷,因此大陸大學學歷認可名單由155所減為154所。若大學畢業後,有意返臺繼續攻讀碩博士或想在臺考軍公教等,請先確認欲就讀的大陸大學是否已在臺灣認可名單內,若否,則須取得同等學力證明,才能繼續在臺升學或考公職。 ★114年最新的認可名冊尚未公布,可先下載:155所「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認可名冊」(1050427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