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跨越邊界,匯聚智慧 農學院的創新與實踐 收藏

  國立嘉義大學   2025-03-18    國立嘉義大學

  分享

從傳統農業到精準農業,現代農業科技不僅要在學術上突破,也要能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嘉義大學農學院擁有深厚的農業根基,致力促進農業生產、生活、生態永續經營利用之教育目標,積極解決當前社會問題,為產業發展貢獻無數智慧與力量,培養未來農業領域之優秀人才。

傳統與跨域的創新-推動永續發展

農藝系教授帶領學生參與試驗操作,近年成功培育以嘉大命名的稻米及胡麻品種,並與臺東都歷部落合作推出國產清酒「力大吟釀」,以嘉大台南2號米為原料,代表地方特色與農業創新,並於無印良品門市上架銷售。此外,該系積極推廣有機雜糧栽培與雜草多樣化利用研習,推動農業永續發展,其農耕碳匯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期刊發表,對臺灣農業減碳目標貢獻顯著。2024年第21屆國家新創獎中,其一園藝系李保宏助理教授與成功大學團隊開發益菌外泌體,成功治療梭狀芽孢桿菌感染,並創建腸道菌群培養技術,未來可開發精準治療與保健品;其二為動物科學系研發的高產表面素枯草芽孢桿菌LYS1發酵產品提升肉雞生長性能並獲專利。此外,農業生物科技學系張文興助理教授與禾宇特生技有限公司的治療型腫瘤疫苗臨床前測試成功,顯示其在腫瘤治療上的潛力,並推動中醫藥及生物醫學研究發展。

國內外交流合作 實踐教學成果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與業界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提供學生實習及就業機會,推動竹材研發及木材創新應用,促進淨零碳排與永續發展。景觀學系學生拜訪金鼎獎科普作家王瑞閔,於中埔進行熱帶植物園規劃設計課程,深化學生對景觀規劃的理解與實務經驗。臺南市的「台灣第一棵愛文芒果樹」在農業局與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合作下進行病原菌診斷與治療,保護此一農業遺產。此外,森林系師生也參與浙江麗水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探索當地的苔蘚農業與鄉村振興計畫,促進兩岸合作與未來發展。植物醫學系於今年初主辦第12屆植物醫學科學國際會議,來自臺灣、日本、韓國等國的專家齊聚,討論農業作物健康問題,並強化臺灣在植物醫學領域的國際地位。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學生參與多項國內外農業交流與實習計畫,例如:2024年農業青年大使團赴泰國參訪,探索當地市場營運與冷鏈管理,並分享自身經驗;謝慈芳參與聖露西亞的蔬果產銷效能提升計畫,深入了解當地農業,並提升專業能力與國際視野。

從田間到業界,農學院的學術影響力

無論是實驗室裡的研究或田野中的實踐,嘉大農學院的每項研究成果,以理想為指引,將知識、技術與實踐融合,培養具有前瞻視野的專業人才,深化了學術影響力,為未來農業與環境保護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圖1:農藝系跨域攜手原鄉部落開發首款透過實踐里山生活、生態友善的優質國產清酒「力大吟釀」。

圖2: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李安勝主任(左4)與互若亞股份有限公司周提總經理(左5)、福樟實業有限公司張元耀總經理(右5)、森林系李嶸泰主任(右4)暨與會師生簽約後合影。

圖3:動物科學系教授陳國隆(中)、李越勝博士(左2)、應化系教授古國隆(右1)、微藥系教授朱紀實(右2)和副教授謝佳雯(左1)等團隊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

圖4:植物醫學系主辦第12屆植物醫學科學國際會議以⸢田間植物醫師(On-Farm Plant Doctor)⸥ 為主題,與會人員合影。

圖5: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學生參與2024年「農業青年大使『新南向』交流計畫」大使團與甘蔗農場工作人員合照。

圖6: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辦理兩岸青年交流,探索當地的苔蘚農業與鄉村振興計畫。

 返回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