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大師範學院:卓越教育師資與跨領域專業人才的搖籃 收藏
國立嘉義大學 2025-03-18 國立嘉義大學
嘉義大學師範學院設有教育、特殊教育、幼兒教育、輔導與諮商、體育與健康休閒、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等6個學系(所),以及全英教學專業國際碩士學位學程,主要培養優秀幼兒園、小學、國中、特殊教育師資、文教事業、教育行政、體育休閒管理、輔導專業諮商及數位學習科技優秀人才。
??師資培育部分包括小學、中學、特教及幼教四類科師資,為全臺少數同時具備各類師資之綜合型大學,以卓越的教育研究及豐厚的師資量能培育優秀未來教師。歷年應屆師資生參與全國教師資格檢定考試通過率皆高於全國平均值,表現亮眼,每年皆獲各縣市政府公費名額指定培育未來準教師,111至113學年度共獲核定名額65位。
為強化學生跨域學習與技術實務整合能力,開設契合時代趨勢「銀髮健康輔導學程」、「數位教材設計跨領域學程」及「教育神經科學微學程」,提供學生多元發展與就業選擇。
師院學系運用特色專業,規劃適於學系特性之志工隊,提供偏鄉教育、社區學習服務,促進與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素養,充實學生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增進學生專業實務能力與服務精神,強化未來職涯發展之軟實力。
為擴展學生視野與學習經驗,推動海外教育見習、專業實習、國外交換、學海築夢、學海飛颺或出席國際會議等,補助學生5萬~30萬元不等的出國獎助學金,自111年度迄今,已薦送40位學生赴海外專業實習,9位同學出國研修,1位同學取得美國Youngstown State University雙聯學位,透過不同型式合作策略國際學術交流活絡,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與實務經驗的專業人才。
教育學系-結合理論與實務 打造卓越教育人才
??教育學系分別招收大學部、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及博士班學生,110學年度起碩士班整併為一系三碩士班(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及數理教育研究所)。學士班學生皆具備師資生資格,主要培養國民小學教師。碩、博士班主要發展教育政策與各類教學的創新,重視在地化與國際化並進接軌。108年與印尼州立日惹大學師範學院教育系和教育研究學院簽署姊妹系所盟約(MOU),教師亦積極與國外建立合作關係,增加師生國際學術交流與參訪機會。近三年學生畢業後參與教師資格檢定通過率達96.36%,且102年至113年度考取正式教師之畢業系友已超過420位。除從事正式教師工作,學生畢業後亦可擔任公私立中小學教師與行政人員;各級教育行政機構公務人員;各類文教事業經營管理、補習教育業與潛能發展教育人員;教育學術研究人員;教科書、教具與軟體的編輯、製作與研發人員;博物館教育人員以及生態、觀光園區或國家風景區解說員;朝向國內外相關碩、博士班繼續進修等。教育學系以充滿活力的教育學術社群為自許,持續發揚師範精神道統,厚植教育學術研究能量,歡迎對從事教育工作有興趣者一同加入。
輔導與諮商學系-多元專業培育 造就優秀專業輔導人才
??輔導與諮商學系分別招收學士班、碩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學生。教師具有家庭教育、家庭與社區諮商、學校諮商、職涯輔導、遊戲治療、老人心理、質性研究及測驗統計等專長,兼具從巨視到微觀,預防到治療面向之教學與服務能力,學術專長多元,足以因應學生於家庭、學校、社區三大助人領域學習之需求。近三年學生參與教師檢定通過率達98.95%;113年應屆畢業報考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心理師諮商心理師類科,考試通過率達88.24%,高於全國平均值79.30%。
??課程設計學士班採師資培育與非師資培育雙軌並行;碩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以課程分組為諮商心理組與家庭教育組。奠定理論專業基礎課程,融入專業核心知識與技能的進階體驗/實作課程,強化理論與實務的連結應用深化課程,提供學生理論與實務兼具之完整課程規劃。教師積極爭取國科會、產學合作計畫,研究成果發表卓越,並透過參與校內外專業機構增加專業知能,將所學回饋於教學與研究中。另因應國民小學專任輔導教師之需求,教育部113學年度專案外加核定國民小學教育學程並具輔導專長之師資生名額20名,以培育具輔導專長之國民小學師資。學生畢業後可從事中、小學教師或專任輔導教師、社區輔導機構人員、心理衛生機構人員、家庭教育專業人員及諮商心理師等助人工作。
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培育數位跨領域人才 兼備科技、多元與創新
隨著數位時代來臨,數位學習產業成為推動我國知識經濟的重要關鍵,課程設計多元涵蓋:數位學習設計、資訊科技及數位學習管理三大領域。
數位學習設計領域,培養學生媒體設計、數位遊戲、電腦動畫、數位影音應用及大數據應用等專業能力,畢業後可投入數位內容產業。資訊科技領域則強調網頁設計、APP開發、創客教育及社交機器人應用等技能,未來可擔任前端工程師或軟體開發人員等職務。此外,數位學習管理課程,包括:智慧財產權、績效管理及經營策略,畢業生可成為專案管理者或教育訓練專才。
為拓展學生視野,學系提供國內外實習機會,包括美國、歐洲及東南亞等地,讓學生體驗不同文化的工作環境。每年也安排師生前往捷克、日本、立陶宛或美國等國家進行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強化全球競爭力。學士班亦鼓勵學生參與師資培育,畢業後可投入中小學教育領域,而碩士班則吸引跨領域人才,結合媒體科技與專業背景,培養數位學習與數位媒體開發專才。
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致力於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跨領域人才,未來將持續強化教學資源與國際連結,為數位學習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培育未來運動專業人才 引領休閒樂齡健康服務新趨勢
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涵蓋學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及進修學士班,致力於培養具備專業素養的體育專業師資、運動教練、運動保健與體適能指導人才、運動科學與訓練專家,以及運動休閒管理專業人才。透過多元豐富的學術與實務課程設計,促進學生的專業成長,使學生在畢業後能夠順利銜接職場,發揮專業所長。
學士班課程涵蓋國中(小)教育學程、樂齡運動指導與健康學程、運動休閒管理學程、運動科學與訓練學程,以滿足不同領域的專業需求。其中國中(小)教育學程提供國小師資培育,以及健康與體育領域的專業課程與訓練,培養具備教育專業的體育教師。樂齡運動指導與健康學程結合跨系所的銀髮輔導學程,強化學生在樂齡健康促進領域的實務經驗。運動休閒管理學程著重產學合作,規劃國內及海外多元運動休閒產業的實習機會,培育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運動休閒管理專才。運動科學與訓練學程則因應科技趨勢,推動運動科學的產學交流與合作,並提供運動傷害防護相關課程。
碩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課程分為運動健康科學組與運動教育與休閒組,透過紮實的進階課程與文獻探討,深化學生在體育健康與休閒領域之專業知識。運動健康科學組聚焦於運動科學課程並結合運動科技與數據分析,提升學生在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能力。運動教育與休閒組著重於體育教育、運動管理與休閒產業發展,培養具備教育創新與產業經營能力的專業人才,並強化學生在運動推廣、健康促進與社會責任的實踐力。
特殊教育學系-真誠、專業、同理、自律的教育典範
??特殊教育學系包含學士班及碩士班,目前每年獲得教育部核定的國小階段特殊教育師資生40位名額,同時培育優質的國民小學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教育教師,並且於114學年度起本系師資生均可修習學前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職前學分,培養優秀的學前特殊教育教師。本系透過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培養學生具備真誠(Sincerity)、專業(Profession)、同理(Empathy)、自律(Discipline)四大基本素養。
特殊教育學系是全國為數不多,可以同時培育身心障礙教育教師與資賦優異教育教師的系所,有多元化的教檢與教甄的增能活動,並啟動全臺灣的系友協助母系學弟妹,近年來的教檢率、教甄率成績優異,近3年身心障礙教師檢定通過率超過九成,資賦優異教師檢定通過率更是每年達100%,113年度系友高達71人次考取正式教師。學生從大一入學後,需參與專屬學生社團「特教志工隊」,以嘉義區的特殊教育學生、家長為服務對象,從現場的服務經驗探索自己對特殊教育的興趣,也善盡社會責任。
此外,每年積極爭取國際交流機會,辦理國際化活動(如:特殊教育國際演討會、海外見習),豐富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國際競爭力。特殊教育學系師長亦積極參與縣市政府的輔導工作,與縣市政府建立產官學夥伴關係,以結合師培相關課程與國小特教教學現場實務,充分發揮師資培育學系應具備的推廣服務功能,每年獲縣市政府提供的公費生名額,近3年累計名額共26位。
幼兒教育學系-培育多元專業的幼兒園師資 專業與實務接軌開拓國際視野
??幼兒教育學系培育教保服務專業人員,修習專業課程可取得多張國家證照。(1)教師證:完整的幼教師資職前課程,學生通過教師檢定考試與完成教學實習,最近一年通過率為97%;(2)教保員證照:師資職前課程內含教保員專業證照學程,完成學程修課即可取得,取得比率100%;(3)保母證照:課程內涵保母證照考試與術科訓練,學生在大學修業期間即可報考。
幼教系學習資源豐富,齊全的幼教專業教室、豐富多元的獎助學金、參與國外見習或偏鄉服務的機會、或擔任教師研究助理並獲得教授個別指導與深入研究領域學習的機會。幼教系系學會為健全的自治運作組織,規劃多元幼教相關活動,參與系學會活動,不但可深耕自己在幼教領域的人脈、溝通協調能力、深入學校服務,亦可獲得較高的工讀機會,參與活動獲獎,則可獲得敘獎與獎助學金。
除具有多元專業領域的師資,並與優質幼兒園有緊密的連結,可提供學生從幼教理論到實務獲得完整的培育。同時,設有學碩一貫學制,可於五年內完成學士與碩士學業。學生可跨領域多元修課,諸如:修習數位教材設計跨領域學程、申請師培中心各階段教育學程取得多張教師證、申請輔系等。畢業後主要擔任幼兒園園長、主任、教師、教保員或專業保母,起薪為4萬至5萬元;亦可從事幼兒藝術、體能老師、早期療育與表演藝術等多元領域發展。幼教專業養成後,在國際不同國家就業與工作移民的機會很高,包括: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

圖1:教育學系為強化學生實務經驗至臺中市葳格國際學校附設小學參訪。

圖2:教育學系師資生至國小辦理「創意思考育樂營」,培養教學經驗與服務精神。

圖3:輔導與諮商學系表達性藝術治療課程,透過牌卡工具幫助學生理解個案的內在世界,促進彼此的對話和思考。

圖4:幼兒教育學系學生至幼兒園進行教材教法試教課程。

圖5: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學生畢業展。

圖6: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志工隊實踐所學至偏鄉小學服務。

圖7: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舉辦高齡者抗力球課程設計,培訓運動保健與體適能指導人員。

圖8:特殊教育學系師資生協助辦理嘉義縣運動平權融合運動會,落實普特學生都能享有相同身體權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