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高中校園 / 【老師好酷】東石高中林東成 推動偏鄉程式教育
【老師好酷】東石高中林東成 推動偏鄉程式教育 收藏
大學問編輯部 2018-08-28 資訊學群

林東成老師透過建構式Coding課程,迎接AI機器人時代
無償開發教案 向下扎根
林東成認為要讓完全沒有基礎的國中、國小學生學習Coding課程,其實從引發動機,到逐步建構學生必需的知識,進而檢視是否能動手實作,產生出結果等各環結,都需一套教案。為此,林東成從2年前起,因緣際會開始和樹德科技大學蔣天華老師、宜蘭竹林國小陳金助老師合作推動,一起建構了「WFduino物聯思維教育」教案;結合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Scratch2.0及新課綱「科技領域」精神,以無償的方式提供基層老師運用;希望在新課綱推動時,可以無痛接軌,讓人人都可以接觸到開放硬體及物聯網,透過程式教育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未來社會人才所需具備技能。
程式教育走入偏鄉 啟發興趣
林東成說,WFduino課程著重在基礎教學,培養運算思維能力,可以進行創造、設計、批判、邏輯及運算;達到新課綱所要求的善用科技知能的學習目標。這項課程教案啟發學生科技研究與發展的興趣,進一步會從事相關生涯試探與準備,之後要做專題或是要設計實驗時,就能加以運用。由於這項教案只需每人1個一百多元的開發板,就算加上感測器等元件,也只需280元,在偏鄉1個班級約10多名同學的情形下,二、三千元的預算是學校尚可支付的,所以在初期推廣時,即獲得學校很大的迴響。

林東成老師在臺南鹽水文昌國小(圖片提供:林東成)
積木式堆疊程式教學 自主學習
有感於國內程式教育的急迫性,林東成團隊的足跡遍及中彰投、嘉義、臺南、高雄、花蓮、宜蘭、離島,甚至越南,都曾去辦過研習課程。「WFduino這套教案,主要的精神就是透過積木式的程式堆疊,讓老師上課時可以跟著教案一課一課的教下去;依照課程示範講解,學生就從最基礎的課程開始練習創作,訓練邏輯思考;更重要的是讓每個學習者可依自身的能力進行學習。」林東成說。「所以在很多場次中,會發現許多學生比老師反應還要熱烈;因為透過積木式堆疊的程式教學,程式不但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學生甚至可以發想如何透過程式語言,來解決生活周遭的問題。」
林東成認為,就因為我們正站在一個革命性的世代,傳統不需要想像力的工作都將被機器取代。為了生存,每個人都必定要學會如何去學習,學習生存的技能,孩子和家長都可以一同學習,教學相長。團隊的目標就是推動普及化科技maker教育,讓所有小孩,不管是在偏鄉或是資優生,都能夠享有平等的受教權,堆疊心中的夢想,改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