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其他考情 【107學測】上海交通大學招生×頂標×3/16報名截止
高中生請留意,只要107年的學測成績達頂標,即可申請上海交通大學,通過面試後錄取就讀,其中醫科類學測成績則需達72級分(以上)。每位考生最多可以申請3個志願,只在3月16日前登錄「上海交通大學報名系統」報名,並列印相關書面資料後於截止時間前郵寄快遞至該校即可。 ★想知道更多大陸大學招生訊息?請參考:【107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107學測頂標可申請,醫學類需72級分 台灣高中或大陸台商學校(高中)的應屆畢業生,107學測成績總級分達到頂標,即可申請。其中醫學類的學測成績除頂標外,分數需達72級分以上。 線上報名後,郵寄紙本資料 請在申請期限前,登錄「上海交通大學報名系統」報名,並將下列相關資料影印後並郵寄紙本申請資料,書面資料接收截止時間為2018年3月20日17時,以上海市郵政接收時間為准。 【申請時間】:2018年2月26日至3月16日。 【申請資料】:申請時需準備的資料如下: 1.申請表(按系統提示填寫並提交相關資訊後列印申請表,簽字蓋章確認後掃描上傳,申請資料需紙本郵寄)。(上海交通大學報名系統) 2.身分證、台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台胞證)。 3.107年度學測成績單(必須加蓋中學公章或經大學考試中心確認)。 4.推薦信。 5.獲獎證書或有關考生經歷的其他相關證明影本。 將上述五份資料影印後以郵寄快遞方式送至上海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請留意: 1.請確保報名材料列印品質,其中申請表要求黑白列印,保證QR Code清晰可辨。 2.申請材料請使用A4紙,無硬紙、無塑封、無封面和封底。 3.初中及以前的材料不必提供。 4.申請資料不退還,請留好備份。 5.書面資料接收截止時間為2018年3月20日17時,以上海市郵政接收時間為准。 初審合格可面試,擇優錄取 校方會依申請資料進行初審,初審合格者獲面試資格。初審結果暫定於4月3日公布,面試初定於4月20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學進行。屆時將依據學測成績及面試情況,結合考生高中期間學習經歷,擇優錄取,並於2018年7月發放正式錄取通知書。 註冊帳密請牢記 利用註冊帳號和密碼可透過報名系統及時查詢考生本人申請資料接收狀態、審核結果、面試資格獲取、面試准考證、擬錄取結果等資訊,並按時回覆是否接受錄取,以免影響錄取。 學費和獎學金 上海交通大學學費為一學年人民幣5,000-30,000元(依學系而不同);學生原則上與大陸學生住在一起,住宿費根據住宿條件收取(人民幣4,500-12,000元),與大陸學生相同,全校所有學生宿舍均已配裝冷暖兩用空調。另外,台灣學生在就讀期間可申請上海交通大學各類獎學金。 ★資料來源:上海交通大學本科招生網
其他考情 【107學測】北京清大招生×頂標×3/15報名截止
高中生請留意,只要107年的學測成績達頂標,即可申請北京清華大學,通過面試後錄取就讀。每位考生最多可以申請2個志願(2018年北京清華大學招生專業類一覽表),只要在3月15日前將申請資料以e-mail寄出即可。 ★想知道更多大陸大學招生訊息?請參考:【107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107學測頂標可申請 台灣高中或大陸台商學校(高中)的應屆畢業生,107學測成績總級分達到頂標,即可申請。 e-mail電子檔,無須紙本郵寄 請在申請期限前,將下列相關資料彩色掃描成電子檔,各資料電子檔以「序號-文件名-姓名」來命名,e-mail寄送至:gatzs@tsinghua.edu.cn。郵件主旨為「2018年台灣學測生申請材料-姓名」。無須再郵寄紙本申請資料。 【申請時間】:2018年2月25日至3月15日。 【申請資料】:申請時需準備的資料如下: 1.「2018年清華大學招收台灣高中畢業生入學申請表」(請同時寄送word檔和簽字掃描檔)。 2.身分證。 3.台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台胞證)。 4.畢業高中學生證。 5.107年度學測成績單。 6.推薦信兩封。 7.有關考生經歷的其他相關證明資料。 將上述七份資料掃瞄後整併成三大檔案,以下列方式命名,e-mail附件寄出: 1.申請表word檔:檔名為「1-申請表-姓名」。 2.申請表(簽字掃描版) 身份證 台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 學生證 學測成績單依次合併為pdf檔:檔名為「2-基本材料-姓名」。 3.推薦信 其他證明資料依次合併為pdf檔:檔名為「3-其他材料-姓名」。 初審擇優面試 校方會依申請資料進行初審,通過初審後的考生可參加2018年4月19日至4月23日舉辦的「2018年清華大學優秀台灣高中生體驗營」並直接面試。 學費和獎學金 北京清華大學學費為一學年5000元人民幣;住宿費約一學年900元人民幣,原則上與大陸學生同住,費用與大陸學生相同。 台灣學生在讀期間可與大陸學生同等申請清華大學各類獎學金,還可申請「教育部台灣學生獎學金」、「寶鋼港澳臺優秀學生獎學金」等。 ★資料來源:北京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
大學考情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怎麼考?以溫室效應為例
探究與實作(inquiry and practice)不僅是科學研究必經的歷程,也是培養個人科學素養的起點。所以在思考怎麼對「探究與實作」進行測驗,就與素養導向的命題方式脫離不了關係。 素養導向測驗的本質 但講到「素養」的考題,大家最容易聯想到的便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所發展出來的國際間學生能力的評量計畫,題型大多採用情境題,題目中提供許多的訊息,包含文字與圖表,讓學生進行判斷與推理,目的是想測得學生在科學議題的辨識、對現象的科學解釋與科學證據的運用等三個面相的表現,而這也反應出現代社會對人力素質的要求。 另一方面,強調發展素養的測驗,不只是變更測驗的題型,更是一種不同教育理念的探索,也就是探討與檢驗教育的目標究竟為何?過去台灣的考試大多是檢驗學生在一個已存在、預設的課綱中的學習成果,這是一種封閉系統的教育思維。然而,素養導向的測驗則是檢測學生在一個較開放的系統中,是否能運用其已經習得的知識、能力,在情境中進行推理、分析與統整來解決問題。因此,素養導向的考題便具有「情境化」與「生活化」的特徵。底下將以「溫室效應」為例,探討知識與素養兩種不同導向的命題方式。 知識導向與素養導向命題的差異 一般人所熟知的「溫室效應」,主要是因地面的紅外線長波輻射進入大氣後,會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氣、臭氧、甲烷及氮氧化物等氣體分子吸收,而造成的加熱作用。但近年來,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與地球氣溫的增加有著相同趨勢,大多數科學家因而認為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加劇了溫室效應,進而造成了全球暖化。若以此議題為出題方向,該如何進行命題呢? 【知識導向命題】 以下是兩種知識導向命題方式: 1.溫室效應與下列哪一選項最相關?  (A)CO2,宇宙射線 (B)CO2,紅外線 (C)CO2,紫外線  (D)NO2,紅外線 (E)NO2,紫外線 (F)NO2,無線電波。 2.下列哪一項敘述是有關溫室效應,引起地球表面溫度逐漸升高的最主要原因?  (A)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吸收陽光中能量較大的紫外線  (B)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吸收紅外線,減少地球表面的熱能散逸至太空中  (C)陽光中的紫外線破壞大氣中的臭氧層  (D)因臭氧層的破洞,陽光中的紫外線能直接照射在地球表面。 上述的第1題的命題思維只是在測驗學生是否知道哪些是造成溫室效應的變因。第2題則是混淆了「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兩種現象,而這也是一般大眾常見的迷思概念。隱藏在這些命題思維的背後,都是因為教學與學習都只在意「科學的最終形式」,也就是教與學的過程只在意「填充題式的答案」。於是乎,零碎化的學習成果無法有效地建構意義的理解,更遑論學生能夠對其學習成果有遷移的作用。 【素養導向命題】 那素養導向的考題形式呢?底下以修改過後的PISA 2006考題為例: 溫室效應:事實還是幻想?   生物需要能量才能生存,而維持地球生命的能量是來自太陽。只有一小部分的太陽能量會到達地球。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就像包裹著我們的星球表面的毯子一樣。   大部分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會透過大氣層進入地球。地球吸收了部分能量後,地球表面會以紅外線放射回去,然後被大氣層吸收。由於這個效應,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比沒有大氣層時的溫度為高。大氣層的作用就像溫室一樣,因此有了「溫室效應」一詞。   溫室效應在二十世紀越來越顯著。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不斷上升。報章雜誌常說,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二十世紀氣溫上升的主要原因。小德有興趣研究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的關係。   他在圖書館找到兩幅曲線圖。小德從曲線圖得出結論,認為地球大氣層平均溫度的上升,顯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引起的。 問題一:曲線圖中有什麼資料支持小德的結論? 問題二:小德的同學小妮卻不同意他的結論。她比較兩幅曲線圖,指出其中有些資料並不符合小德的結論。請從曲線圖中舉出一項不符合小德結論的資料,並解釋答案。 問題三:小德堅持自己的結論,即地球平均溫度的升高,是由於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而引起的,但小妮則認為他的結論太草率。她說:「在接受這個結論之前,你必須確定在大氣層內其他會影響溫室效應的因素維持不變。」請寫出小妮所指的其中一個因素。 我們可以發現從第一題到第三題都不是單純地考科學知識,而是在檢測學生是否會運用科學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說法,然後是對現象的再次檢驗與提出不同的科學解釋,最後則是重新辨識科學議題,這些都是屬於科學能力(competence),當他們習得這些能力後,就有可能產生遷移,進而應用在生活中的其他領域。 素養導向的探究式教學 但是,發展素養導向考題,誠屬不易。現階段較可行的方式是透過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重新體驗科學發現的歷程,而非僅學習到科學的最終結果。 底下是模擬未來氣溫變化趨勢的幾種結果(IPCC, 2007),其中對應的模擬情境主要分成A1、B1、A2、B2等四種,模擬情境中的影響變因分別是:世界經濟成長速率、人口成長速率與分布、經濟與科技發展模式與使用能源的種類。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便可提出底下的課程核心問題:我們要如何推估一世紀後的氣溫變化情形? 若以此作為課程教學主軸,讓學生運用系統思考,逐一探索哪些變因具有較關鍵的影響,然後聚焦於探討不同模擬情境的意義與影響,並帶入永續發展的概念。最後,在評量階段更可以此為素養導向的命題依據,測驗學生是否能進行科學推論與尋找證據。更有甚者,如果能利用電腦進行操弄不同情境變因,並探討溫度變化的結果,那就是未來的電腦化測驗。總而言之,素養導向的命題是源自於素養導向的探究式教學,而這就是108課綱所能帶來最深遠的影響。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探究與實作」怎麼考?-以溫室效應為例
大學考情 106新生註冊率掛零 19系無人註冊
教育部已於「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上公布106學年度的各校新生註冊率,其中有7校19系日間四年制學士班的註冊率掛零,該年無人註冊就讀。 「大學問」(www.unews.com.tw) 將其整理列表如下,供考生參考。 19系註冊率為0 表中7校19系的四年制學士班於上一學年度(106學年度)無新生註冊入讀。除了康寧大學為一般大學外,其餘多為私立科大。 ★資料來源:「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
大學考情 【111考招】學習歷程讓高中大學共創雙贏
民國111年大學考招重視「學生學習歷程」,在台灣教育改革道路上具有重要意義。除了有利高中發展本位課程、落實選修,以創造學生適性多元的可能之外,更可讓台灣逐步擺脫升學主義泥淖及「考試」領導教學的積弊。理由如下: 首先,新課綱高中課程除了大考的考科外,還包括大考不會考的其他課程,包括有:校訂必修、多元選修、加深加廣選修、彈性學習和團體活動等,這些不應該也不會成為大考的科目,但大考不考這些課程,這些課程會不會成為邊緣或被犧牲呢?關鍵正在於「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這些課程是可以展現出學生學習的多元面貌和成果,並記錄在高中3年6學期的學習歷程資料庫系統,同時提供申請入學時,大學在第二階綜合審查時的參採,以利大學在多元管道招生中可以有這些多元資料,針對學生學習能力、特質、態度和動機等進行全方位的考量。在此呼籲大學應適度調減學測參採科目數,強化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在申請入學的重要性,除了有助高中人才培育,亦有助大學進行人才選擇的配對和篩選,是「高中育才」和「大學選才」共創雙贏的最佳選擇。 不調減考科難多元 其次,為落實學生學習歷程,有必要同時調減大學參採大考科目數的上限。目前招聯會已確定學測在108年由現在5科降為4科,在111年進一步檢討研議降為3科,如此作法有利高中在未來課程安排時有更大的空間,創造學生多元適性探索的課程選擇。否則,若不調減考科,在大考壓力不變下,學習歷程難有發展空間而流於形式,改變只會是空談! 學生學習歷程不僅是高中新課綱落實「適性多元」的關鍵,同時也可提供大學申請入學選才時的多元資料,促進高中學生多元探索的可能,進而改變升學主義下學習僵化和窄化的弊病。 第三、調減考科數,並不會造成學生基本學力的下降。在這次新考招的設計下,大考不考則學生就不念書是不成立的假設。因為學生在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時,大學是要參採高中3年的學習歷程,學生反而可以完整學習,解決目前高三下不學習的亂象,同時也會在學習歷程中爭取好的修課紀錄和學習成果。 最後,迷信大考筆試愈多科愈好的想法,是升學主義的舊思維,沒有教育理論與研究的根據,反之,「多元智能理論」早就提醒對一元標準化測驗要小心。長久以來,為應付大考升學壓力,高中在排課時要多安排考科,非考科選修課程一直難以開設和落實。若無法落實選修課程的開設,則學生只是被安排著要「科科讀」,也勢必排擠他們對興趣、性向的適性探索和自主學習。落實「多元選修、適性探索、自主學習」不只是高中新課綱的目標,也是培養學生未來的競爭力,若無法自大考迷思中脫離,則我們將離目標愈遠。 圖/教育部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第6期:學習歷程 高中大學共創雙贏
大學考情 106大學註冊率低於六成 7校拉警報
教育部已於「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上公布106學年度的各校新生註冊率,其中有16所私立大學新生註冊率未達六成,更有7所大學學生數不到三千,有退場危機。 依據「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規定,私立大學若全校學生數不滿3,000人,並且連續兩年註冊率低於六成,或發生財務狀況明顯惡化、積欠教師薪資三個月以上等情況,將會被列為「專案輔導學校」,由政府輔導並限期改善;要是無法改善,該校必須停止招生,並在三年內轉型或退場。但宗教研修學院或經主管機關認定辦學績效良好者,不在此限。 「大學問」(www.unews.com.tw )整理106學年度新生註冊率未達六成且學生數不滿3,000人的學校7所列表如下,供參考。 7校註冊率不滿60% 以下7校106年註冊率已不到60%,若107年仍未達六成,加上學生不到三千人,恐有列入輔導名單的危機,但若主管機關認定辦學績效良好,則不在此限。 ★資料來源:「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
大學考情 【107術科】音樂組2/8考試,需提早入場預備
107學年度術科音樂組的考試於107年2月8日至11日舉行,「大學問」(www.unews.com.tw)建議同學進考場前,留意試場注意事項,避開不必要的扣分,減少遺憾,順利圓滿地完成考試。 在進考場前,趕快來看一下有哪些事情要注意,也請別忘了攜帶「准考證」,提早出發做好準備。 107術科音樂組考試日程表 音樂組各科考試地點與時間查詢 音樂組詳細應考時間及地點已於107年1月23日公布,可至下列網站查詢。各科考場因場地佈置與鋼琴調音緣故,不開放進入考場參觀。 【樂理、聽寫考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館、音樂學系。 【豎琴、古典吉他、理論作曲考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鋼琴主修、管樂、擊樂、鋼琴副修(以管、擊、理論作曲為主修者、未報考主修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弦樂、聲樂、傳統樂器、視唱、鋼琴副修(以弦、聲、傳統為主修者)】: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 考試注意事項 請勿攜帶手機等通訊用品進入試場。各項考試皆須依排定的考試日程應考,無法更改考試時段,請特別注意。 2月8日下午舉辦的聽寫暨樂理考試,分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館及音樂系館等試場,請特別注意以免跑錯考場。考場將於13:30開放入場。14:00考試開始後,考場隨即關閉無法再入場,請考生提早到場預備。 考理論作曲主修、副修的考生皆須參加2月8日上午8:30於臺灣師大音樂學系舉行的筆試。 ★資料來源: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聯合會
技職考情 【107科大特殊選才】2/6放榜,複查當天截止
107學年度「科大特殊選才」統一分發結果於107年2月6日10:00起在「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特殊選才」網站上公告,考生可直接上網進入右上方的「考生作業系統」,點選「就讀志願序統一分發結果」查詢。 招委會不另外寄分發結果書面通知給考生,由各分發錄取學校寄報到通知給考生。分發錄取生請依各校規定時間完成報到,逾期未報到者,取消入學資格。如未收到報到通知書,請直接向錄取學校洽詢。 分發結果複查 考生若對分發結果有疑義,可向招聯會申請複查。 【複查期限】:107年2月6日17:00前。 【所需資料】:「就讀志願序統一分發結果複查申請表」(簡章附錄八) 「就讀志願表」 【申請方式】:填妥「就讀志願序統一分發結果複查申請表」後,在期限前,連同「就讀志願表」,傳真至招委會,並以電話確定已收到傳真。(傳真:02-27735633;電話:02-27725333分機213、214、215) 【注意事項】:招委會將以電話或書面方式回覆。複查以1次為限,逾期則不受理。 報到注意事項 錄取生應依錄取學校規定的時間及方式,攜帶「學歷(力)證件」、「國民身分證或其他相當之身分證件」、「特殊經歷及專業領域成就證明文件」等正本資料辦理報到。下列事項將取消入學資格,請留意: 1.相關證件如有不實或不符合簡章規定者,取消錄取及入學資格。 2.逾期未完成報到手續將取消入學資格。 3.若考生已參加107學年度四技二專其他入學管道或各校經教育部核准自行辦理之甄審或申請入學並已錄取實際報到,需先聲明放棄上述錄取資格才能報到,否則將取消特殊選才錄取及入學資格。 放棄入學資格 已完成報到的特殊選才錄取生,若欲參加同年度其他管道招生,應於107年2月12日12:00前填妥「已報到錄取生放棄錄取聲明書」(簡章附錄九),傳真至已報到的學校聲明放棄錄取及入學資格並以電話確認,否則一律不得報名其他各四技二專學校及所有大學校院的入學招生,違者將取消特殊選才錄取及入學資格。
大學考情 【107術科】體育組2/5考試,牢記分組時間
107學年度術科體育組的考試於107年2月5日至7日在國立體育大學舉辦,「大學問」(www.unews.com.tw )建議同學進考場前,牢記分組報到時間與試場注意事項並備妥運動服裝,避開不必要的扣分,減少遺憾,順利圓滿地完成考試。 在進考場前,趕快來看一下有哪些事情要注意,也請別忘了攜帶「准考證」,提早出發做好準備。 107術科體育組考試日程表 今年共有4987人報考,分成101個組,請考生至國立體育大學官網,直接下載「考生分組表和各項考試時間分配表」,確認自己所屬的組別與各項考試的考試時間與集合時間。 考試注意事項 考試前請於規定時間至指定地點集合報到,並隨時攜帶准考證。應考時請將准考證交給監試人員,並大聲唱名。 各項考試時,現場除當組考生外,其餘考生請在指定休息區靜候。考生所屬小組正進行考試時,考生不得擅自離場。各項考試間隔期間,考生如須暫時離開,請向各組試務人員請假。 考試時須穿著運動服裝、運動鞋或赤腳,不得穿著牛仔褲、皮鞋、釘鞋(含除去鞋釘)或足球鞋。考試日期如因天候等不可抗拒因素之影響得以順延或變更場地,請聽從監試人員或服務人員引導。 考試時,禁止攜帶具有通訊、記憶等功能的電子工具進行側錄或其他有礙試場安寧、考試公平地各類器材、物品入場,違者一律取消考試資格。 各項考試位置圖 1. 60公尺立姿快跑:國立體育大學田徑場。 2. 20秒反覆側步:國立體育大學體育館。 3. 1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國立體育大學體育館。 4.立定連續三次跳:國立體育大學體育館。 5. 1600公尺跑走:國立體育大學田徑場。 ★資料來源: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聯合會、國立體育大學術科考試網站
大學考情 【107術科】美術組2/2考試,留意媒材限制
107學年度術科美術組的考試於107年2月2日、3日登場,「大學問」(www.unews.com.tw )建議同學進考場前,留意一下試場注意事項和媒材使用限制,以避開不必要的扣分,減少遺憾,順利圓滿地完成考試。 在進考場前,趕快來看一下有哪些事情要注意,也請別忘了攜帶「准考證」和相關文具,提早出發做好準備。 107術科美術組考試日程表 考前一日(107/2/1)下午3時至5時開放考生看考場(教室內不開放)。考場位置查詢請參考:【107術科】1/16公布考場,考前記得看。 考試注意事項 請考生留意試場規則,除准考證及應考文具外,請勿攜帶行動通訊裝置(如行動電話,穿戴式裝置、記憶設備等)進入試場。離開試場前,請務必交回試題卷、答案卷與墊紙。 考試時間包含紙張吹乾、噴膠時間,為響應環保及限塑政策,今年度不再提供塑膠袋隔離畫面,請考生務必於考試規定時間內將畫面吹乾,完成作答,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畫板、吹風機由考區承辦學校提供,考生可自行攜帶充電式或電池式吹風機(考場不提供充電設備),但必須於考場規定吹風區使用;考生不得使用各種樣式的畫架、形板。 考生請於畫紙正面作畫(黏貼條碼為畫紙背面),並請勿汙損條碼。 媒材使用說明 各科考試媒材說明如下表,請考生留意。 ★資料來源: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聯合會
技職考情 【107科大特殊選才】上網填志願2/1截止
107學年度「科大特殊選才」於1月30日10:00起至2月1日17:00,開放就讀志願序網路登記系統,所有正取生與備取生,無論正取或備取1個或1個以上校系組、學程,均須於規定時間內完成就讀志願序網路登記,接受統一分發,經分發錄取後,才可取得入學資格。 請至「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特殊選才」網站,直接進入右上方的「考生作業系統」,點選「就讀志願序登記系統」即可開始登記就讀志願序。 ★想知道怎麼使用志願序登記系統嗎?請參考:【圖解】107「科大特殊選才」志願序登記 志願分發原則 依就讀志願序分發時,先從正取生的校系組或學程志願序開始分發。剔除重複錄取的較不優先的志願序後(僅保留重複錄取中之最優先的志願序),各校系組或學程產生的缺額才由備取生依序遞補,此時排在正取之前的備取校系組或學程志願序,才有機會被分發到。 錄取生如果同時錄取多個校系組或學程,其正取的校系組或學程志願若排在備取之前,則取其正取最優先志願先分發;如果備取志願排在正取之前,則當該備取校系組或學程的正取生分發後尚有缺額時,即可遞補分發。 若該校系組或學程分發正取人數已達招生名額,則備取不予分發。另外。分發時如遇備取名次相同致分發結果超過招生名額時,則可以增額錄取。
技職考情 【圖解】107「科大特殊選才」志願序登記
107學年度「科大特殊選才」於1月30日10:00起至2月1日17:00,開放就讀志願序網路登記系統,所有正取生與備取生,請準備好你的「通行碼」,至「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特殊選才」網站,直接進入右上方的「考生作業系統」,點選「就讀志願序登記系統」即可開始登記就讀志願序。 錄取生無論正取或備取1個或1個以上校系組、學程,均須於規定時間內完成就讀志願序網路登記,接受統一分發,經分發錄取後,才可取得入學資格。為避免網路壅塞,請盡快上網登記,建議使用Chrome瀏覽器登入系統,現在就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 的圖解步驟,一起完成志願序登記作業吧。 步驟1:登入系統 輸入「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通行碼」以及「驗證碼」,即可登入。登入後請詳細閱讀注意事項,按下「同意」後,即可開始登記就讀志願序。 步驟2:登記志願序 登入後,請先確認個人資料、錄取校系組或學程名稱及正、備取名次等,是否正確無誤。 仔細閱讀注意事項後,按下「新增」或「移除」,可選填就讀志願;按下「↑」或「↓」即可排序就讀志願接受分發的順序。 選填完畢後可按下「暫存志願」先暫存,但請記得在截止日前送出志願,以免喪失分發機會。若確定完成可按下「我要進行下一頁確定送出作業」以送出就讀志願序。 步驟3:確定送出 請再次詳細閱讀注意事項。確認就讀志願序無誤後,可輸入驗證資料並按下「確定送出」。如須修改請按「取消(回上一頁修改)」,可回上一步驟修改就讀志願序。 注意:志願序只能送出一次,確定送出後,則不可再修改志願序囉。 步驟4:儲存列印志願表 就讀志願序送出完成後,請按下「列印(儲存)就讀志願表」,將所填之志願序妥善保存。系統關閉後,將不再提供列印(儲存)功能,故請務必於107年2月1日17:00系統關閉前完成就讀志願表的列印(儲存)。 注意:「就讀志願表」請妥善保存,以備就讀志願序分發結果複查申請時使用,若未出示此表,則不受理相關複查作業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