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嶺東科大榮獲就業學程計畫補助913萬元 居中彰投之冠
為協助在學青年順利銜接職場,並提升大專生實務技能及軟實力,勞動部推出「就業學程2.0」,改變就業學程模式,導入業師、工作崗位訓練及關鍵就業力課程。嶺東科技大學一向以學生畢業即就業、上工即上手為人才培育目標,此次榮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112學年度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畫共計11件實務學程及3件訓練學程,獲得最高補助金額913萬元,為嶺東學子提供更多的實習與就業機會。
大學校園 2023美國謬思設計大獎!中華大學學生激發創意榮獲國際雙銀獎
中華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張家瑜及景觀建築學系產品設計組簡晧宇、卓虹惠,分別以「Bubblegum」及「3D Magnetic Bricks」榮獲Muse Design Awards銀獎! 張家瑜的作品「泡泡糖Bubblegum」是為6至12歲兒童設計的全面遊戲設施,以攀岩為重點,設計可模組化的遊戲設備,根據場地的尺寸,進行配置變換及持續擴展,以實現多樣性的攀爬遊戲,藉以增強兒童的四肢肌肉發展,及提高身體協調能力。
大學校園 元培護理系學生赴日本實習 學習失智長者照護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連續二年獲教育部補助「日本失智症養護老人之家實習計畫」,由賴玉敏老師在今年暑假帶領8名護理系學生,前往日本熊本縣「特定非營利法人???里(青之鄉)」實習;學習日本以社區及居家方式照護失智症老人的經驗,作為台灣實踐在地老化的參考。 日本「???里」於2001年由岡元俊子所創立,秉持滿足人人一輩子都能對自己的生活感到自豪,並想保持自己應有的面貌,在熟悉的地方繼續生活的理念所創立;為消彌社區民眾對失智症患者的偏見與孤立,進而於2011年與女兒岡元奈央共同規劃失智症咖啡館「as a cafe」,其建設理念設計於2018年獲得Good Design Award的獎項而聞名。
大學校園 ChatGPT不夠看!中華大學首推ChuGPT讓學生問好問滿
ChatGPT熱潮席捲全球,推出短短2個月就突破上億使用人次,但答題準確性卻備受質疑,中華大學圖資處經過數月來的研發,推出ChuGPT新一代AI校園客服聊天機器人,大幅增加答題準確性,讓學生和家長在開學之際能問好問滿。 中華大學圖資處長曾秋蓉表示,因應ChatGPT來勢洶洶,為幫助師生快速解決各項疑難雜症,校長劉維琪希望利用生成式語言模型,研發新一代的學校聊天機器人,經過圖資處同仁不眠不休的努力,使用學校網頁和文件自行訓練出專屬的領域知識模型,與GPT-3.5-Turbo的大型語言模型協同運作,終於完成ChuGPT。
大學校園 日本學生來元培學習華語並參訪醫放專業及醫療機構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與日本姊妹校、京都醫療科學大學師生,暑期華語研習暨醫療機構參訪活動日前展開,也是雙方因疫情中斷三年後再度交流,日本師生都肯定來台學習華語、同時透過元培認識台灣醫療制度及醫護教育特色,意義重大。 日本京都醫療科學大學學生由霜村康平、屋木祐亮兩位老師帶領,一行人21日抵達元培,展開為期一週的華語及醫療機構參訪研習活動;該校也是元培創校人蔡炳坤先生母校,學校董事長蔡雅賢及校長王綮慷都出席簡單隆重的開幕典禮,蔡董事長更親自為師生導覽校史館,讓他們認識「先輩」在日本學成後回台灣執業及創辦學校、培育更多技術人才的過程,大家都深受感動。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傳播系攜手日本企業實習 開拓疫後國際觀
隨著全球邊境解封,各大專校院國際交流熱度逐漸回溫,南華大學自今年開始陸續恢復實體海外交流,不但重啟海外遊學與移地教學外,學生赴海外機構實習也早已啟動。該校傳播系鄰選3位學生,於7月暑假期間由執行副主任黃彥穎率隊前往日本九州宮崎Trade Media Japan(簡稱TMJ)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海外實習,就宮崎物產品牌推廣、網路與電子商務企劃行銷活動進行實務學習,了解公司如何從宮崎連結到亞洲各地的人、物與企業,串連海外通路。
大學校園 元培迎來第一批日本學生 暑期華語研習暨醫療機構參訪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與日本國際醫療福祉大學長期交流活動,隨著疫情解封恢復辦理,2023暑期華語研習暨醫療機構參訪活動共迎來師生共77人參與,創歷年新高紀錄,肯定來台學習華語同時透過元培認識台灣醫療制度、及醫護教育特色,意義重大。 元培與日本姊妹校每年固定8月進行的暑期華語研習暨醫療機構參訪交流活動,受疫情影響停辦3年,終於在今年恢復辦理,國際醫療福祉大學以及京都醫療科學大學共兩批師生將來台研習交流。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共識營集思未來 邁向永續發展
南華大學每年於9月開學前皆會前往佛光山舉辦為期兩天的「南華共識營」,在林聰明校長帶領下,匯聚全體教師共同集思廣益、交流討論,以凝聚學校發展策略之共識,促進教學品質與行政成效之提升。近年受疫情影響睽違兩年未至佛光山舉辦,今年於8月31日至9月1日登場的「南華共識營」原定回佛光山舉行,卻因日前颱風來襲之影響,而臨時改在校內中道樓國際會議廳舉行,董事長慈惠法師特地錄製開示影片予以勉勵,駐校董事覺禹法師兩天皆親臨會場指導。
大學校園 政策失衡 年損兩所大學新生
少子化是國內大學面對招生不足的首要衝擊,除此之外,國內政策失衡及境外大學積極向台灣學生招手,更加劇招生困境。其中,影響最大的兩大因素,包括「行政院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其二則是大陸開放學測均標以上的台灣學生,直接申請大陸大學。5年來,兩項政策衝擊,每年影響將近3~4千名、兩所國內大學的新生入學流向。 劃錯重點的專業人才培養 「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從109~119學年,每年外加資通訊系所招生名額10%,今年(112學年)各大學新增的資通訊大一新生名額達1,784人,其中大多數集中在國立大學。少子化導致國內大學生源不足,加上政策推波助瀾,考生選填志願時,在傳統「先國立後私立」的影響下,從111學年大一新生註冊率觀察,私立大學及部分國立大學的資通訊相關科系,也面臨註冊報到人數缺額。 除了公私立大學的排擠效應之外,同時影響其他自然組科系的招生,連帶其他產業人才的培養出現危機。以護理人才荒為例,去年(111學年)全國29所大學護理科系,超過半數有15所註冊率未達八成。當自然組考生一窩蜂往資通訊科系擠,其他專業領域所需人才便會出現缺口。 【看更多】 ★大學招生資通訊科系超過一成 ★護理系招生不足 加劇護理人才荒 境外大學強勁招生 107學年度,大陸大學開放學測均標以上就能申請,從107年308所大學開放對台招生,到了112年已經有412所大學開放台灣學生以學測成績申請入學。 加上近年為新台灣子考大學的高峰,教育部統計,110學年全國約58.6萬名高中職學生當中,有26,876人父母為陸配,占全體4.5%;還有百萬台商、台幹在對岸工作。台商與陸配子女都是申請大陸大學的潛在族群。 教育部統計,包括東莞、華東、上海等3所台商子弟學校回台升學人數,110學年度3校合計高中部畢業生447人,其中45.41%、203人回台升學,比起早期超過7成大陸台校畢業生回台升學,大幅降低。 根據今年大陸各校港澳台新生報到人數推估,今年到中國入學的大一新生約1,500~2,000人。光是福州大學2022年95名港澳台大一新生中,就有24名台生,而2023年報到的194名港澳台新生,增加近100名多為台生。 面對少子化的衝擊,國內教育人才政策的失衡,以及境外大學對台招生的強勁拉力之下,大學招生專業領域的全面盤點和思考刻不容緩,這不僅僅影響台灣高等教育發展,更是衝擊台灣人才政策的國安危機。
大學校園 最會得獎的嶺東科大創紀錄 勇奪德國紅點設計21大獎
2023德國「紅點品牌與傳達設計獎」成績日前揭曉,有中部地區培育設計菁英搖籃之稱、在設計界最會得獎的嶺東科技大學不負眾望,榮獲「最佳獎」(Best of the Best)2件及「紅點獎」(Red Dot Award)19件的肯定,獲獎率屢創歷史新高,創歷史之冠!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己創立68年,素有設計界奧斯卡獎美稱,每年均有超過50個國家、逾萬件作品參賽,競爭相當激烈。今年嶺東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共得到14件「紅點獎」及榮獲得獎率不到1%的2件「最佳獎」殊榮,而數位媒體設計系共有5件得到「紅點獎」的肯定,實屬不易。該校近年積極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引領學生重視社會關懷議題,設計學院鼓勵學生用設計築夢,展現現今社會文化創新的獨特性,此次學生們透過新世代的設計角度,吸引了國際評審團高度評價與關注,成功讓世界看見臺灣,更喚起大眾對人文議題、循環生態與環境保護的認知,有助於未來永續社會發展。
大學校園 日賣5百個便當!中華大學餐旅系校友大二創業當老闆
中華大學觀光學院餐旅管理學系校友鄒維宸,高二開始在連鎖便當店半工半讀,大二便創業當老闆,在學校附近經營「皇膳」便當專賣店,後來又在新竹市鬧區擴展第二家分店,現在每天平均賣出約5百個便當。
大學校園 國立臺灣圖書館與南華大學攜手舉辦夏令營 讓生命教育與環境永續向下紮根
為鼓勵國小學童在暑假期間走向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國立臺灣圖書館以日治時期「草山林間學校」為藍本,規劃每兩梯次的「小小文青魔法森林夏令營」活動,兩梯次分別在7月17日至18日及8月17日至18日舉行。此次特別邀請南華大學共同合作辦理,藉以推廣生命教育及環境永續,不僅讓85位學童有個充實的暑假,也啟發他們對於生命與環境的尊重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