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加入嘉義市府跨六校永續平台 展現永續能量
嘉義市政府為推動雲嘉嘉共同生活圈,落實區域共榮共好,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特別結合在地的南華大學、中正大學、嘉義大學、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以及吳鳳科技大學等六所大專院校,成立跨六校永續平台,並於 6 月 25 日舉辦「嘉義市與六校永續實踐平台成立記者會暨首長會議」,期能藉由學術專業為城市發展注入嶄新之力,攜手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在跨域整合與資源共享的合作下,加速 落實永續, 實踐「府校跨大步,永續加速度」的平台願景 。
大學校園 世界大學排名台灣51所進榜! 中華大學與國立大學並列名次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以SDGs的17項評量指標衡量各大學,促進全球永續發展的貢獻,全台共有51所大學上榜。中華大學位居私立校院排名第21名,為總體成績全球排名1001 ,與國立聯合大學、國立宜蘭大學等校,並列全台第43名。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運動學程辦理學術研討會 精進運動防護與肌力體能
南華大學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主辦第四屆「2024年運動競技與健康促進趨勢學術研討會」,於日前移師嘉義市「佛光山嘉義會館」舉行,本次研討會主題為「運動防護」與「肌力與體能訓練」,特別邀請學界及業界頂尖專家蒞校演講與主持工作坊之外,亦邀請枯木逢春CHINUP體能工作室負責人 許秉毅教練帶領大家實作。此次研討會各校體育相關系所的學者先進與研究生們參與相當踴躍,在運動競技、運動科學、運動健康促進等領域之研究發表共計有11篇口頭發表與32篇海報發表。該校運動學程首次移師校外舉辦實體研討會,獲得高度評價及回饋。此外,與會人員對於嘉義會館完善的場地設施及便利的交通,也期待未來有機會長期合作。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運動學程完成嘉義縣骨鬆肌少高風險者之檢測
南華大學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承接嘉義縣衛生局「113年度骨鬆肌少高風險運動營養班」計畫,該學程體適能檢測團隊於5月28日至6月7日間至中埔、水上、布袋、民雄、新港、朴子、大林與義竹等八鄉鎮進行第一期課程的運動營養班前測,本次檢測工作由該校運動學程主任許伯陽帶隊,專技助理教授陳志函帶領五位學生進行「科技體適能檢測」;專技講師杜繼超帶領兩位學生進行「肌力與平衡檢測」,共計十位成員完成精準且重要的檢測工作。
大學校園 CAI跨域課程大受歡迎! 聖克里斯多福學生重建校友會館追憶
中華大學國際人文社會暨智慧商務學院「人文智慧創意CAI(Cultur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課程」因結合科技、環保與藝術理念,鼓勵學生動手做而大受歡迎,選修幾乎被同學秒殺爆滿。來自聖克里斯多福的學生賀茜熙,在畢業回國前夕,將年初被大火燒毀的校友會館Lago,運用建築系所學與團隊合作,藉由3D建模將建築物重現師生眼前,眾人深受感動,團隊也因此獲得佳作的好成績。
大學校園 南華終身學院首開熟齡藝術生命繪本帶領人培訓班 全台首場在新竹登場,名額爆滿
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以優質『全球化終身學習服務平台』為願景,提供品牌、品質、品味之終身學習課程,此次與佛光山法寶寺合作,首度開辦「熟齡藝術生命故事繪本帶領人」培訓課程,第一期於6月16日在新竹市隆重登場。此場是該校終身學院「熟齡藝術生命故事繪本種子師資證照班」前導課程。原定僅招生30人,由於「熟齡藝術生命故事繪本帶領人」課程為台灣首創,備取學員積極爭取參加,於是主辦單位特別開放,以滿足大家都能學習熟齡繪本帶領技巧,循序漸進成為種子師資的夢想,新竹首場爆班人數達38人,學員紛紛開心表達感動和感激。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與日月光投控展開人文與科技跨域產學合作
為拓展學生多元的職場體驗及實習的機會,提升就業競爭力,南華大學於6月18日與日月光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產學合作協定。由校長高俊雄與日月光副總經理李叔霞進行簽約儀式,該校副校長賴淑玲、學務長何應志、兒童發展與教育計畫辦公室執行長劉惠君、幼兒教育學系盧綉珠助理教授、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黃冠雄及業師洪炎明等校內主管及教師一同出席與會,日月光相關主管也出席共襄盛舉,見證雙方簽約合作的重要時刻。
大學校園 FUN暑假動起來!中華大學夏令營瘋SUP 暢玩水陸兩棲
暑假即將到來,為了鼓勵孩子多到戶外活動,從玩樂中學習。中華大學創產學院推出「激情夏日FUN新趣玩」夏令營,手把手帶著孩童進行手作才藝課程、球類運動、團隊大地遊戲等等,以及大人小孩都超瘋迷的”SUP水上體驗活動”。期盼推廣運動教育同時,也能精彩孩子的暑假生活!6/30前報名還享有早鳥優惠價,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農耕碳匯研究之前瞻成果獲國際學術期刊肯定 為臺灣農耕碳匯技術奠根基
嘉義大學農藝學系、園藝學系、科技管理學系、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及農業推廣中心等多位教授組成農耕碳匯技術研究團隊,自 111年起連續三年獲得農業部農糧署多項農地土壤增匯技術研發補助計畫,目前已在雜糧(甘藷、落花生、胡麻)之有機栽培、農地最少耕犁管理、水稻節水減排措施及農作生產碳足跡盤查(產品類別規範PCR)等各項農業淨零目標陸續達成豐碩的研發成果,並將初期研發成果彙整發表,未來可提供國家清冊報告引用之臺灣本土碳排係數與碳匯模式參數。 農業部農糧署111年底起逐年投入數千萬元研發經費補助各大專院校發展農耕碳匯技術,以達成2040臺灣農業淨零目標,創新研發可減碳排並增加土壤碳匯(黃碳)之農耕技術及管理措施。嘉大位於臺灣農業重鎮的雲嘉南地區,多年來培育無數農業專才投入農作產銷履歷、有機農業(友善環境耕作)和智慧農業(數位轉型)等重要農業永續發展之前瞻工作,基於既有農業研究、創新發展和在地推廣成果,嘉大教師團隊更是義不容辭。 研究團隊主持人之ㄧ嘉大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主任侯金日表示,該農耕碳匯技術團隊與中興大學農藝學系莊愷瑋教授合作,以使用農地類型關係的綜合模型中之土壤容重和有機碳間之關係來預測特定地點碳儲量,目的需要考慮土地利用類型的特定地點建模來評估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土壤有機碳(OC)固存之農業實務,建立不同農地的綜合模型適合容重 (Bd) 和土壤有機碳之間關係的類型用於評估土壤固碳。該項研究以臺灣西南地區六個農地類型所種植之農作物種萵苣、桔梗、鳳梨、雜糧、茶葉及咖啡作為研究作物,經由導入土壤總體密度和有機碳關聯性之耕地總合模式,未來將可調整適用於對不同作物類別產區,進行土壤碳庫場域專一性之推估。 目前團隊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發表可適用於評估臺灣不同作物農地土壤碳庫的計算式(https://doi.org/10.1007/s11368-024-03829-3),將可作為農業部未來推動淨零碳封存,以及如何降低碳足跡作有利之判斷依據。
大學排行 【2024QS】大學學科TOP 500,臺灣15校入榜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的2024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臺灣共有15所大學進入500大行列。在五大學科領域中,「藝術與人文」有6校、「工程與科技」8校、「生命科學與醫學」7校、「自然科學」6校、「社會科學與管理」8校。 QS的「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分為五大學科領域55學科進行評比,評鑑排名的指標包括:學術權威與聲望、雇主意見與就業競爭力、論文引用與影響、國際研究合作指標等項目。 「藝術與人文」領域500大:臺灣6校 「工程與科技」領域500大:臺灣8校 「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500大:臺灣7校 「自然科學」領域500大:臺灣6校 「社會科學與管理」領域500大:臺灣8校 ★資料來源: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24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推動「慢運動思維下的地方創生」 系列活動將於6月23日閃耀登場
南華大學將於6月23日結合雲林縣政府、台灣慢城聯盟、雲林國際慢食、生機廚房以及多所USR夥伴學校,在雲林最具知名的綠色隧道公園旁的蜜蜂故事館舉辦「2024慢運動思維下的地方創生」系列活動。歡迎各界專家學者能蒞臨參與,見證台灣與國際連結的力量。
大學校園 2024第一屆永懷星雲大師「生命書寫文學獎」熱烈徵稿中 最高獎金4萬,歡迎全國高中、大專院校學子踴躍投稿
為紀念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於「人間佛教」之闡揚,秉持著「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之宗旨弘法利生,提倡生命永續,主張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等生命教育,以實踐其生命關懷,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贊助、南華大學文學系特別舉辦的「第一屆永懷星雲大師—生命書寫文學獎」正式開跑,藉由獎勵生命故事之創作,呼應大師以文學書寫人生,自覺而覺他,實踐生命教育之崇高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