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美國 LIV設計大獎 「年度新秀建築師大獎」獎落聯合大學建築系
每年最受建築及室內設計領域矚目的美國 LIV酒店設計年度大獎賽今年因?疫情之故改為線上頒獎典禮,近日於頒獎典禮上正式公佈 2020年之年度最佳酒店與服務設計相關獎項獲獎者名單。今年度臺灣唯一的獲獎學校是由國立聯合大學建築學系 D&A Lab 團隊取得殊榮,D&A Lab團隊由吳細顏老師指導,帶領四位大學部四年學生分別參加二件建築及二件室內設計相關類別的設計競賽,團隊不僅是以四件作品參賽四件作品全數獲獎之外,更額外獲選象徵美國 LIV 酒店設計競賽最高榮譽的「年度新秀建築師大獎」等五項大獎殊榮,為臺灣設計領域爭取到極高的榮譽及評價讚賞。
大學校園 醒吾創生班生態探索成果展 Gather town虛擬展有如走進會場
疫情持續延燒,醒吾科技大學第二屆地方創生班盛大舉辦線上畢業成果展,透過最夯社交軟體「Gather Town」推出「拿靠GAME」五大虛擬展場,邀請嘉義市文化局長盧怡君等數十位貴賓參觀,來賓有如實境走進展場與學生互動並了解作品內容,對參展學生創意大為激賞!   醒吾科大鍾志明副校長表示,創生是醒吾很重要的成果,特別在疫情這個時刻。我們要創造新的生機,相信危機就是轉機,疫情讓社會產生轉機,讓創生人才實驗班畢業成果展用Gather線上的方式進行。創生環境永續其實不是真的,人與生物的永續才是真的,想要有不同的生機就要靠大家創造,讓我們的生機比傳染的新冠病毒還快,永續環境、文化傳承才能更有效率。 盧怡君局長表示,參加如此特別線上畢業成果展十分有感,因為疫情的關係所有文創都面臨巨大改變。醒吾科大創生班這屆的畢業生,出了社會也會面臨疫後社會改變,期待畢業生們能創造出不一樣的生機,用你們的自媒體、數位化創造出不同的時代。 創生班第一展場「拿靠GAME」以在地文化、生態探索、實境遊戲及循環教育為主,利用林口生態作出實境環境。參展同學魏愛妮、連怡萱、陳奕勳及趙梓萱,希望藉由盤點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特色環境,設計可自行探索的遊戲教具包,連結居民對於林口區的新體驗,並從在地孩童出發,從小就讓他們接觸地方並了解相關事務,加深與土地間的羈絆。 第二展場的作品「後厝仙谷」以三芝後厝為主,把自身的專長融入這塊農田,分享給具有相同理念的旅人們。團隊成員張祐誠、林書丞、王政皓及王家駿,藉由在地青年的創意和活力和職人攜手合作,設計出秘境探索遊程及職人體驗工作坊等活動,逐步連結其他在地的農家和地方教育單位,建構獨特的在地創生生活圈。 第三展場「塑創研究室」以海洋教育、塑料海廢、親子共學為主,作品以永安漁港特色為主,參展成員王品涵、陳宣彤及張嘉玲,為永安國小學童規劃設計了一個小島遊戲,打造自然探索X聲音體驗工作坊,省思人類污染海洋議題,藉以宣導愛護生態及環保意識、減少使用塑膠製品。 第四展場「HaveFun244」陳侑蓁以回饋在地、地方自媒體為主,「HaveFun244電台」是專營林口年輕族群同溫層生活樂趣的網路自媒體,內容包含地區特色的飲食習慣、在地人的隱藏娛樂景點,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小美好,讓大家看見林口不一樣的樣貌。陳侑蓁表示,成立IG(havefun_244)後發現了林口人很愛火鍋,可能與林口氣候較為潮濕有關。 最後一組展場「聯藝工坊」江適伃以關懷弱勢及利害藝術療育為主,透過美術可以超越文字、語言建立彼此心靈的聯誼管道,師生相互陪伴、學習共享合作,達到跨越障礙、建立自信和正向價值觀的目的。江適伃在疫情前親自到南勢國小教導小朋友,課程結束後小朋友表達還想上她的課,讓江適伃感動不己。 創生班導師康柏楷表示,學生們穿上學士服用最特別的方式,進行虛擬的接觸,也是因為這樣特別的方式,才能跨越時空邀請到嘉義市文文化局盧怡君局長,最後也希望參與的來賓可以提供改進及指正,永續的經營下去,需要大家實際的建議能給他們帶來改善的空間。 「地方創生」一詞源自日本政府2014年面對少子化、地方人口減少、城鄉差距擴大、青年失業等困境所提出之振興計畫,主要精神是期望各鄉鎮能因地制宜,自主性的來發展地方經濟。 康柏楷強調,醒吾科大創生人才實驗班從一場振興林口舊街商圈結合教學成果的「口福祭」活動開始,促成了後續思考如何能夠長期且有規畫性的來延續這股能量,並且培養下一代台灣的創生人才。第二屆的創生人才實驗班在三年後畢業成果展,利用Gather線上成果展的方式進行, 讓大眾看到不一樣的下一代。
大學校園 茶萃取物可抑制抗藥細菌 元培生技系學生獲科技部獎勵
元培醫大生技製藥系學生林容瑜由劉家欣老師指導,從茶葉萃取物發現天然植物素可抑制抗藥性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獲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補助。 劉家欣老師指出,茶是中國人幾千年來養生的飲品,具有保健和抑菌的功能,我們從茶葉中找到天然植物素,可以用來抑制加護病房中時常感染的抗藥性肺炎克雷伯菌;根據美國感染醫學會在2004年的報告,抗藥性細菌的產生比抗生素的研發速度更快,導致有些多重抗藥性細菌沒有抗生素可以治療,這次的研究發現可用於抗生素對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的輔助治療,並減少抗生素耐藥性致病菌的出現和擴散。
大學校園 無懼疫情堅定學習 元培醫管系學生將赴英攻讀雙聯學位
疫情當前,更體認公衛重要性,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二年級學生卞郁菱,獲英國密德薩斯大學(Middlesex University)雙聯學位入學許可,今年9月將前往攻讀公衛系(主修健康促進),成為元培第一位台、英雙聯學位生。 卞郁菱最感謝引領她接觸公衛領域、並鼓勵協助她申請雙聯學位的導師,也是元培的國際長黃曉令,尤其在疫情肆虐的時期,讓她體認到在元培所學的醫務管理,以及未來將深入學習的公衛專業對於人類社會的重要與貢獻。
大學校園 醒吾生命鬥士周昀錡 5年風火輪學涯不輟
醒吾科技大學今(15)日舉行線上畢業典禮,數位設計系五專畢業生周昀錡克服肌肉萎縮障礙,穿上支架驅動輪椅,5年全勤學習並勇奪全國形象美學創意設計競賽第三名。校長陳義文期勉畢業生效法昀錡不向命運低頭精神,透過學習實現夢想!   因應疫情三級警戒,醒吾科大109學年度畢業典禮改為預錄後線上YouTube直播,2000多位畢業生中,特教生周昀錡勤奮好學樂於助人,且畢業後將繼續學業,插大修讀醒吾科大數位設設系四技三年級,展開另一階段大學生活,成了畢業生焦點之一。   「我們或許無法選擇命運發生在身上的事情,但我們可以選擇要如何面對,努力不一定改變命運,但不努力肯定只能被動接受命運。」醒吾科大校長陳義文透過視訊勉勵所有畢業生,有如闡述周昀錡5年勤學不輟生命意義,他期勉所有畢業生都能堅持學習與實現夢想。   周昀錡無懼先天性肌肉萎縮,電動輪椅是她的雙腳,5年求學生涯天天要預約復康巴士,校園內常見她駕著那一台「風火輪」四處遊走,樂觀好學笑臉迎人,幫老師送公文及跑腿都難不倒她。副校長陳寶億戲稱她是可愛小霸王,沒事直闖學務處「監督」他上班,每次聚會話家常,陳寶億總會心疼的幫她輕輕按摩血液循環不良小腿。   周昀錡勇敢面對生活上的不便,對學習充滿期待與熱忱,常常幫忙設計圖像、營隊名牌,還擔任其他資源教室同學的小老師,手巧心細參與2020第四屆全國形象美學創意設計競賽,榮獲時尚文創飾品設計組第三名,也考取了Adobe Premiere Pro、Adobe Illustrator等專業證照。   同樣樂觀向學的表演藝術系畢業生張尚澤,回想人生第一場畢業典禮是國小畢業時,就碰上H1N1流感盛行,當時他感染了H1N1跟一般感冒很像,在家休息幾個禮拜就沒事了,沒想到這次大學畢業是表藝系第一屆畢業生,又碰上COVID-19大流行,連畢業典禮都改為線上版,雖有些遺憾,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只希望不要因此工作受到影響。   畢業生代表國際商務系四年級國際生何氏秋和,由衷感謝臺灣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和醒吾科大提供如此卓越學習環境。回想4年前的他,遠在一千七百公里外的越南,鼓起勇氣遠離家鄉,飄洋過海來臺灣唸書,當時心想把在臺灣學習到的技術和經驗帶回越南,改變越南。   如今學成畢業,他想繼續留在臺灣,擔任越南與臺灣之間的橋樑,幫助更多來臺灣念書、工作,或想去越南念書、工作的朋友;期待自己能分享自身經驗,讓更多人知道在臺灣生活可能遇到什麼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也讓大家更瞭解在臺灣的生活。   陳義文校長致詞指出,這屆畢業生面臨前所未有的局面,請把視野放大、時間拉長。他援引研究新冠狀病毒疫苗的科學家卡林柯為例,從事研究疫苗的工作40多年,人生低點時,團隊解散、降職減薪,連實驗室都被收回,甚至被診斷得了癌症,但這些都沒打倒卡林柯,從過去的魯蛇變疫情救世主。   面對嚴峻疫情無法舉辦實體畢業典禮,陳義文校長除了表達歉意,期許全體畢業生「夢想若是金銀島,學習就是船與槳,學業可以畢業,學習不能畢業;青春可以畢業,夢想不能畢業。只要人生還沒結束,畢業就不應該是學習與夢想的結束。醒吾永遠會是畢業生的最佳後盾。」 醒吾科大今天畢業典禮校內安排YouTube網路全程直播,109學年度畢業生人數約2000人,日間部學生1563人,畢業典禮線上播出時間為6/15上午10點,進修部畢業生為504人時間為下午6點,由全校師長給予所有畢業生最深摯的祝福。
大學校園 元培食科系協助新竹縣政府把關讓製麵業衛生安全再提升
新竹縣政府為守護民眾食的安全,在元培醫事科大食品科學系專業教師團隊協助下,輔導轄內製麵業者進行衛生安全管理提升計畫,確保產品的製程及衛生品質、安全管理,都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縣府也特別致狀感謝元培食科系。
大學校園 疫世界畢旅畢典都沒了 網紅銘銘就唱出年輕人心聲
名雙胞胎Youtuber銘銘就、80年代年輕人、醒吾科大表演藝術系學生,有感嚴峻疫情翻轉了社會,學生畢業旅行取消、畢業典禮也沒了,全國三級警戒年輕人哀鴻遍野,即興創作饒舌歌曲「疫世界」,唱出年輕人苦悶心聲,也為第一線醫護人員打氣! 「銘銘就 MMG」是由建銘、俊銘組成的雙胞胎Youtuber,以「銘視調查局」系列走訪全台高中職聞名。銘銘就頻道中許多「男孩女孩醒醒吧」系列影片,幽默風趣深得年輕人喜愛,之前推出大學生「最喜歡」和「最討厭」Youtuber大調查,創造極高網路聲量。 銘銘就兩兄弟現是醒吾科技大學流行藝術學院大三學生,銘銘就頻道原本以校園內容為主,受疫情影響全國學生居家視訊上課,他們原訂計畫通通被打亂,拍攝工作全都停擺,每天只能居家防疫,足不出戶已一個多月了。   當國人都乖乖待在家防疫時,兄弟倆看到新聞及IG上還是有人到處亂跑,擔心成為防疫破口,決定寫出一首提醒世人的歌曲,讓大家聽聽年輕人關心疫情心聲。雖是雙胞胎,兩人創作詞曲想法完全不同,幾番鬥嘴腦力激盪,用一天的時間創作出輕鬆活潑「疫世界」,引發網友極大回響。   建銘強調,要以粉絲的心情寫歌詞,訴說全國學生不能參加實體畢業典禮,也沒有畢業旅行的超悶心情;俊銘卻想以觀察社會角度寫歌詞,凸顯第一線防疫人員為國人辛苦努力付出為主。兩人討論時發揮雙胞胎感應特質,詞曲快速溶入了兩人想法,完成了這首疫情為主軸的歌曲。 這次居家防疫讓「銘銘就」多了時間可以思考如何走出不同的風格,以前影片拍攝都是校園情境為主,眼看學長姊畢業典禮變成線上版,兄弟倆本來就很喜歡創作音樂,一心想成為音樂人,就運用時事唱出屬於他們的音樂,也向辛苦的第一線醫護人員致上最高敬意!
大學校園 醫管系學會全國大專社團評鑑獲獎
110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成績公布,元培醫事科大醫務管理系學會獲技專校院組自治性社團佳作,展現系學會優異的活動企劃、執行與紀錄等資料統整能力,尤其是辦理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營隊活動,關心社區服務及社會關懷重要議題備受肯定。 為促進大專校院學生社團活動進步與發展,一年一度的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暨觀摩活動,今年再度因疫情改為線上辦理,醫務管理系學會也代表元培參與自治性社團評選,日前接獲通知獲佳作,學務處也特別予以肯定。
大學校園 為地球鑲一顆璀璨的鑽石〜法媒專訪國立聯合大學李偉賢校長
法媒問李校長國立聯合大學在對生態保育上的努力有那些? 5月22日是生物多樣性國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聯合國環境署提議)旨在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國際性主題紀念日。生物多樣性就像一個複雜且相互平衡的支持生態網絡,任何一個物種的消失,都可能影響整個生態系,根據聯合國IPBES組織「全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評估報告」(The Global Assessment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近年來,地球上鳥類、蜜蜂、爬蟲類、哺乳動物類(台灣黑熊等)和海洋魚類(白海豚等)的平均數量減少了約百分之六十,物種約有一百萬種動、植物正面臨滅絕的挑戰,這是人類史上莫大的生態警訊。 因此本校以整合智慧橘綠科技(integrative、intellectual、Green、Orange Technology,簡稱為i2GO Tech)為學校發展特色主軸,其中綠色科技追求環保概念永續經營,橘色科技強調人本關懷健康照護。 去年我從成功大學借調於此擔任校長,對於生態保育上的努力,除了追求學術卓越外、從實做、產學等不同面向切入 一、 進行科技產業創新研究,成立各具特色的教研中心,如「化學物質危害與環境風險研究中心」,提升化學物質危害控制技術與環境風險評估管理之量能,並提供國內外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技術養成所需之教育環境。另外「E動能機車修護實驗室」及「E動能關鍵組件量測實驗室」則以推展電動機車與電動自行車為研發重點,因應綠色革命風潮及節能減碳目標。電資學院積極推動全院蔬食生活,光電系以光學設計軟體提供智慧照明及太陽能集光器等,以來達成減碳目標。 二、 本校成立「國立聯合大學農藥檢測中心」,配合政府機關相關農業單位進行推廣有機無毒農業,針對農產品藥物殘留與毒物進行檢驗分析,以確保農產品使用農藥及之安全品質,能源系發展太陽能發電系統級風力能發電系統,減少碳的排放量。 三、本校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經由數位行銷推展聯合國IPBES生物多樣性的理念,並與苗栗縣政府教育處合作,積極推動「苗栗縣學習型城市」計畫,計畫中以農業為出發點,與全縣的農民推動「生態農業、友善耕作」,以生態學的原則來處理農業栽種,運用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並透過資工系之AI智慧的轉型,達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同時文創系李威霆主任經由與農委會官、產、學合作發展「貪貪生態貓食-食補貓罐頭」 「高蛋白蠶蛹粉」-農委會×聯合大學×星沙行銷公司:專為貓科設計之生態貓罐頭,其理念為: ✓以生態多樣性為理念,創造動物棲息地 ✓農委會研發技術,輔導農民生產生機作物 ✓企業組成營養師、獸醫師團隊研發高營養配方 ✓消費者支持、農民獲有收益,持續提供優質契作 ✓多一塊農地就少一塊開發地,建立良性循環 本校聯合大學目標在建立智慧化永續之校園:引入或優化智慧化管理及應用,深化及落實生態保育綠色大學之概念,讓整體校園規劃更有系統,組織脈絡更清晰,建構智慧化永續低碳示範校園,善盡大學對社會之責任義務。 法媒問:身為苗栗縣唯一國立大學的領導者,對學生發起的國際活動有什麼話想說? 一、 「關愛自然,刻不容緩」(Time for Nature),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態保育問題,「我們的解決方法在自然中」,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障人類未來的選擇,亦是保障人類未來適應環境的機會。 二、 呼應「綠色保育標章」:不使用農藥化肥、提供消費者安心健康的農作之外,綠色保育更重視農友在田間的操作模式與環境狀況。農友依不同的產區及作物,營造多元的棲地環境,維持農田地景與生態系,保護生活在鄰近淺山、溪河與農田環境的生物,並透過觀察與簡單的方法,改善農田環境,提高生物多樣性,讓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日益受重視。 三、 「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提倡減少購物,商品有需要再買,但任何商品的產生都無法避免消耗自然資源,只能選擇產品組構過程中消耗能源較少的,來選擇相對環保、節約能源的產品。 四、「一地二用」:聯合大學保育石虎的行動,推廣「一地二用」,將石虎重要的棲息地保留下來,並和小農合作讓他們也有一塊農業耕作的空間,發展無毒農業、友善土地方式種植作物。在八甲茶園中曾發現過石虎的身影,若在茶園、農業區都做好妥善的生態維護,我們將能和保育類的石虎永續共存。在苗栗地區也發展出通霄的石虎米、多功能的動物通道,來保育石虎。   法媒問:學校有提供什麼來資源支持學生這項青年生態運動? 近來苗栗淺山石虎數量銳減,石虎讓我們體驗到牠像現實世界裡的龍貓,幫我們為淺山鑲嵌了一顆璀璨的寶石。所以在八甲校園我們以地景建構石虎意象,工業設計系洪維肯主任經由石虎策展讓我們全校師生更嚴肅地反思石虎跟苗栗淺山的關係。因此本校在此與農委會、林務局、苗栗縣政府在支持青年學子生態運動上,提供如下支援; 一、 推動生態保育「自主學習」課程與組織社團: 讓本校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能面對問題,以團隊合作與自主學習精神下產出學習行動,並將歷年「生物多樣性國際日」之主題,讓學生對生態保育之學習於課堂中討論,社團並以山林石虎議題宣導和復育行動來維護永續發展的理念。. 二、辦理石虎馬拉松比賽: 今年10月辦理「2021為守護石虎而跑–聯大八甲馬拉松」,並結合苗栗西湖林木茂盛,綠野平疇之地理環境,邀請各地跑友共同體驗苗栗山城之美。 三、儒耕慈善基金會合作案: 與儒耕慈善基金會共同簽署「國立聯合大學科技農業新紀元」產官學合作協議,並合作開設「儒耕科技食農學分學程」與「苗栗地區科技農業就業學程」,培育智慧農業。在未來,儒耕金會計畫提供同學到無毒農場實習的機會,讓學生以農業的角度去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並給學生擔任農產解說員,期望在過程中能進一步引發同學對無化學農業及生態保育的認識。 四、協助工業設計系與頭份市尚順君樂飯店跨產業合作,推展一個山舞石虎主題房與策展,YouTube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8KbC4OZV0&t=16s 五、建構石虎為本校文創地景之一:石虎的美麗與哀愁我們關心,以校園內兩處之石虎地景之建構,宣揚我們對學子對石虎保育議題之支持,並嘗試以各種文創藝術包裝設計,宣揚石虎存在的意義與物種多樣性之淺山美學。
大學校園 110年度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與原漾計畫,國立聯合大學通過3隊!
110年度教育部青年發展署U-start創新創業與原漾計畫日前公告,育成中心輔導3隊通過,包括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原住民專班學生共4人合組的「源聲帶工作室」,化工系博碩士生共4人組成的「膜栗」,還有資訊工程學系進修部、工設系碩士組與外校生組成的「三個傻瓜 超愛絲瓜」等3隊各獲50萬元補助金,即日起展開為期半年的創業行動。   本校創新育成中心自98年以來,累計輔導55支團隊申請U-start創新創業(原漾)計畫,協助25隊獲第一階段補助(補助金合計1250萬元),7隊獲得二階創業獎助金(獎助金合計300萬元),累計協助爭取創業補獎助金額達1550萬元。 110年本校獲補助團隊簡介如下: 一、源聲帶工作室(U-start原漾計畫類) 指導老師:林克明、劉榮春 成員:代表人翁堃豪就讀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林沅皜為原住民學士學位學程專班學生,黃子彥、陳冠勳為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碩士生,團員長期參加本校老師執行的影音調查紀錄計畫,希望從苗栗出發發揮所學創業,培養部落自媒體人才,協助部落為自己發聲,帶來部落更多產業文化經濟宣傳效益,促進部落發展,團隊在持續的合作與服務中,找到商業合作機會,增進未來發展。 二、「三個傻瓜 超愛絲瓜」(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社會企業類) 指導老師:徐義權 成員江至軒就讀本校資訊工程學系進修學士班,曾經參加育成中心青年洄游工作坊,與妹妹江真蓁(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媒材創作設計系)以及徐啟哲(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畢業,將就讀本校工業設計研究所就讀)。團隊成員均曾獲得專利,並有參加巴黎國際發明展/巴黎商品博覽會(全世界最悠久的創新創業大展)之經驗,對於創新創業展現極大的企圖心。團隊計畫以「絲瓜絡環保包裝材料」為主軸,以天然絲瓜取代塑膠、保麗龍等包材,同時具備地方創生與新南向政策的條件優勢,長久更能解決海洋汙染、地球暖化、土地汙染等環境問題。 三、膜栗(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社會企業類) 指導老師:黃淑玲 成員均為本校化工系學生,代表人張慈芹為博士生,成員有碩士生張倚絃,大三的郭哲男、邱奕倫,團隊過去有合作執行其他產學合作計畫之經驗,發現農田上隨處可見的農業地膜為陸地上一大塑膠汙染,有感這些危害進入食物鏈,最終回到人類身上。為了保護耕地,同時響應政府的減塑政策及逐年限定一次性塑膠用品的情況下,決定運用所學開發「天然高分子農業地膜」來創業。
大學校園 校友黃敏當選南加州中國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第一副會長
第13屆醫學影像暨放射技術系校友黃敏,獲選美國南加州中國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2021年第一副會長,這也是繼校友何沛嫄當選該會2018年理事長後,再為元培爭光。 黃敏畢業於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技術系,已在業界服務三十多年,目前擔任元培大學南加校友會副會長。她在大專校友會服務資歷豐富,是今年會章程序研討小組成員,2019年曾擔任提名委員,2018年曾擔任健康講座召集人、以及春之旅活動總幹事、理事會記錄秘書、母親節慶祝大會、卡拉OK比賽、重陽敬老、雙十升期典禮等活動的醫護組。 南加州中國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15日以ZOOM線上會議方式,舉行2020年末理事會及2021年副會長選舉,有70多位大專院校理事參與投票,投票結果由黃敏當選第一副會長,黃禾青當選第二副會長。
大學校園 支持護理系師生投入疫苗注射隊 元培校友致贈專利口罩
元培醫事科大護理系師生響應「疫苗注射護理隊」招募,獲得校友、也是醫材廠商何文琮大力支持,即刻送上專利釋氣導音口罩,希望每位支援前線疫苗注射的護理師生在執行任務時,都能有舒適又安全的口罩防護。 詠達生醫材料公司總經理何文琮,原本從事電子產業,因為接觸生醫材料需要有基礎醫學及健康知識,而到元培健康休閒管理系進修,畢業後目前繼續攻讀福祉科技與醫學工程碩士班;昨天得知學校護理系師生響應衛福部「疫苗注射護理隊」招募的消息,非常感動,由於他的孩子也都是護理人員或就讀護理科系,因此,更心疼醫謢人員的辛苦,決定捐贈口罩給他們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