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元培校友表現好 生技製藥系研究生疫苗廠及藥廠搶著要
「元培學姊在公司表現很好,相信你也可以,歡迎加入!」,生技製藥系研究生林秀樺7月才拿到畢業證書,同時就被上市櫃疫苗廠商錄用,面試時公司主管一句話讓她更有信心投入生技製藥產業,也確認在學期間所培養的專業與能力已為她開啟另一個生涯。 林秀樺畢業於石碇高中普通科,因為對生物有興趣,很快就決定大學要選讀生命科學或生物科技領域系所,進入元培生技製藥系後,深受學長姐們影響,不僅樂在課業,也積極投入系學會等社團活動,並期待著海外研習的機會,大二時就擔任系學會會長,大三上了校長林志城的課之後,決定加入生體分子實驗室,並直升研究所,一路跟著校長從系上到台灣茶會、再到台灣健康管理學會做計畫、研究助理。
大學校園 有藝無疫表演頻道14日開播 醒吾表藝系化疫情為藝情
疫情二級警戒延長至8月23日,如何排解防疫生活?醒吾科技大學開設YouTube表演頻道,舉辦《有藝無疫》創意影片比賽,表演藝術系參賽學生創意大爆發,使出性別反串及創作彈唱等十八般武藝,演出疫情生活點滴,把疫情轉為藝術心情,說演逗唱保證看了嗨翻天! 《有藝無疫》創意影片比賽構思,源自疫情下許多表演藝術課程改變教學方式。醒吾科大流行藝術學院院長舒宗浩鼓勵學生天馬行空腦力激盪,拍出防疫生活面面觀,經剪輯成為表演頻道最佳題材,自娛娛人且達到表演、音樂、劇本導讀及詞曲創作之基礎與進階訓練。 頻道開播活動由研發處提供優渥創作獎勵金,總策劃表藝系老師吳函砡指出,創意影片總共40多組表藝系同學拍片參賽,經初審入圍20組影片進入決賽,每5組創意競賽影片剪輯成一集影片、從中分別選出3組優秀影片,再從未入選的8組影片中,敗部復活遴選出一組,總共遴選出13組優異影片敘獎。 創意影片比賽從14日起,每週六晚上8點於YouTube完整播出,相關訊息於醒吾科大表演藝術系臉書粉絲專頁公告,第一集首播5組創意競賽影片,參賽同學大都一人分飾兩角。第1組表演的表藝系3年級洪暐男扮女裝,激情演出「勤防疫!吃柳丁!」誇張表情與肢體動作,笑點十足。 第2組由品學兼優、台灣藝術大學轉學至醒吾科大表藝系3年級的舒敞自創歌曲彈唱,悠揚輕快歌聲中,舒敞妹妹配合即興演出,兩人完美詮釋「這是一部正常的防疫生活影片」,詼諧感性又逗趣;第3組表藝系3年級蔡依霖與藝人蔡依林同音,表演「疫起罩顧自己」頗有明星架勢,提醒外出戴口罩是防疫之日常! 第4組表藝系3年級陳巧凌有感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辛苦付出,表演「遠距教學」落下衷心感恩眼淚,真性情演出連評審都被感動;第5組表藝系3年級葉雲章也分飾兩角,辛辣演活了如影隨形的「正義魔人」,不堪其擾情境讓觀眾心有所感。 創意影片比賽現場由表藝系老師王鏡冠、吳函砡及黃智涵老師共同主持,三人默契十足,全場嗨翻天絕無冷場!活動由科技藝術培訓TA人才林子瑄與林芷伃協助策劃,多才多藝表藝系3年級學生魏君佑負責剪輯影片,擅長企劃的表藝系3年級學生黃宏元與陳安榆擔任小編,加上新媒系與畢業生蔣尚霖全力支援拍攝,共同激發出令人驚艷專業表演頻道。 醒吾科大流行藝術學院課程以「就學即就業」為目標,表演藝術系涵蓋劇場與影視之演藝編導創作領域、及時下熱門之跨境演出實務應用與演藝行政之企劃,課程多元豐富在大專院校獨領風騷,14日起每週六晚上8點於YouTube開播的專業表演頻道,更是全國大學首創!
大學校園 醒吾江旻樺愛心大無限 榮獲學生社團優秀幹部
大學生活可以揮霍青春「由你玩四年」,也可以積極參與社團散發年輕人熱情。甫卸下醒吾科大學生議會議長重擔的江旻樺,除了鼓勵同學參與學校議題討論,更燃燒熱情投入社團活動,愛心大無限關懷教養院,獲評選為學生社團優秀幹部榮耀。 大學是全人教育學習環境,教育部近年關注大學社團活動,建構學生自我價值觀,培養解決問題能力,並由中華學生社團教育學會舉辦全國學生社團評選活動。今年全國共152所大專校院角逐,僅遴選10位優秀幹部,競爭激烈,即將升大四的醒吾科大商業設計系學生江旻樺,日前脫穎而出獲選優秀幹部。 江旻樺華岡藝校表演藝術科畢業升大學時,想轉換跑道學習商業設計,毫不猶豫選讀選讀軟硬體設施齊備的醒吾科大設計學院商業設計系,除了認真學習商設本職學能,更積極參與系學會等社團活動,包括擔任醒吾科大幹部研習及百大菁英活動召集人,進而扛下學生議會議長重擔。 「我是一個停不下來的人,每天都要透過社團活動不斷吸收養分,雖然很累、甚至每天累到半死,內心卻很踏實!」江旻樺很享受醒吾科技大多采多姿社團活動,全力投入社區關懷活動,去年耶誕節至庭芳啟智教養院主持歡樂耶誕活動,帶動跳「喜德漂移舞」,看著院民綻放真誠燦爛笑容,被歡樂感染當下,激動得快落淚。 這次獲評社團優秀幹部殊榮,她開心表示:「這是對我社團幹部能力的一種肯定與鼓勵,這幾年裡時常覺得自己還不夠好,因此擔任任何角色始終兢兢業業,多思考、多關注,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很謝謝同學支持及課外組與系上老師、主任指導,常常鼓勵我多嘗試,我會繼續保持在進步和成長的狀態,不斷向前邁進!」 同樣參賽的財務金融系鄭雯心同學說:「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全國社團優秀幹部遴選,凡事皆從零開始,我也從中學習到許多不同的事物,雖然最後沒有獲獎,準備過程中累積了經驗,真的收穫良多。感謝師長們對我的肯定,讓我有機會參加此次的活動,給予我一個很好的學習體驗。」 醒吾科大課外活動暨服務學習組長陳宥愷說:「這次只遴選出全國10名幹部,競爭異常激烈,醒吾科大有6名社團幹部參與評選,商業設計系江旻樺最終榮獲全國社團優秀幹部殊榮,一路看著她從系學會會長成長到學生議會議長,充滿熱情的團隊特質且精益求精,獲獎實至名歸,全校師生與有榮焉!」
大學校園 【2021總統教育獎】黃瀚勳&劉育琛,無懼身障綻放光彩
「2021年總統教育奬」共有56位學生獲獎,包括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這些同學以不畏困境、力爭上游的學習精神,為實現夢想的未來持續前行。透過這個獎項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學生的努力,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逆境仍能熱情學習的歷程,發掘世間的良善,為社會帶來鼓舞與力量。 總統教育獎於2001年設立,是國家最高教育獎項,得獎者可獲頒獎狀、獎座及獎助學金,大專組每名25萬元、高中組每名20萬元,國中組及國小組每名15萬元。除了彰顯國家對學生優良品德及特殊才能的重視,更激勵學子見賢思齊,激發向上學習的動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專組獲獎者黃瀚勳、劉育琛的故事。 黃瀚勳-「利人利己,怡然自足」 黃瀚勳就讀國立臺北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博士班一年級,因患有遺傳性痙攣性下身麻痺,從小到大每天都得靠媽媽推著輪椅去上課,加上是吶語症患者,退化性疾病的影響身體逐漸萎縮變形,別人無法理解他的說話。而爸爸是家中經濟支柱,媽媽則負責照顧他和同樣有罕病的姐姐。 黃瀚勳在修大學專題實務課程時,選擇「利用App來讓說話有困難的病友和聾啞人士順利從機器表達出自己想法」的題目,在不斷遇到的困難中仍順利完成這項專題。進入研究所後,為了有效解決自己與別人溝通的問題,他秉持著自己的問題自己最清楚,與其等待別人不如自己來當那個「別人」,就此踏入語音辨識的領域,學習以AI(人工智慧)來辨識自己的聲音,並轉換成別人可以聽得懂的聲音。在學習路上勤奮不懈,大學時不僅四度獲得書卷獎,更不斷挑戰自己參加海內外競賽,曾獲第13屆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程式設計組第五名,參加2016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 「一等獎」等多項獎項。 黃瀚勳站在身障者的角度,設計出更加便利、人性化的程式,來提升生活品質,期許有一天這樣的精神與成果繼續研究下去,除真正幫助到自己,也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其樂觀積極的態度與推己及人的特質,足為楷模。 國立臺北大學黃瀚勳。 劉育琛-「用心看見社會角落」 劉育琛患有先天性視覺障礙,父親也是視障者,生長環境十分艱苦,僅靠社福資源勉強度日。對他來說「貧窮不只是一個詞彙,更是一種感受」,但他努力在校內工讀,並申請獎學金賺取生活費,不僅省吃儉用,也希望可以幫忙家裡,在學期間,每個月也會回家與家人作伴,積極向上的他,2010年獲選全國家扶中心自強兒童。 進入臺大社工系就讀後,劉育琛與同學相處融洽,除了讓成績維持中上以申請獎學金之外,也加入系學會協助遠距課輔,在系學會社會服務部進行與馬祖東引國中小的遠距課輔及寒暑期營隊,關懷偏鄉教育,榮獲臺大學生社會奉獻特別獎團體獎。同時也擔任過一個學期的文山區武功國小晨間課輔老師,讓弱勢孩子的學習不落人後。在服務過程中,孩子們總能看出劉育琛的不方便,他也常藉此機會教育,告訴孩子:「我一出生眼睛就不好,可是我沒有放棄自己,雖然辛苦但我們一起加油。」在許多專訪、節目中,他也是如此勉勵世人。 劉育琛大二開始修習老人與長期照護相關課程,也累積許多與老人互動的經驗,看見許多因為年齡增長、功能退化或不符時代而被社會排除的街友個案,因而確立未來要往相關領域發展。憑藉樂觀的態度、不服輸的精神,在學校成立了「勤心社」,擔任教學長,長期關懷社區獨居長者;也創立「無家者服務社」照顧街友,未來期待以老人福利、長照服務單位為目標,更加精實相關經驗。 國立臺灣大學劉育琛。 大專組獲獎名單 ★看更多:2021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
大學校園 不同世代農民孕育有機蔬菜 小7「i預購」切好好送到家
宜蘭縣高齡83歲老農徐坤漳,每天不畏溽暑巡視有機菜園;相隔5公里,40歲百大青農陳帥之,運用AI智慧守護「綺香園」蔬菜。兩不同世代農民共同守護農地、種出最健康有機蔬菜,透過「切好好社會企業」精心篩選截切,即日起上架7-11「i預購」,直接把去蕪存菁蔬菜箱送到消費者手上。 切好好社會企業由媒體人吳玉茹創辦,7年前有感社區許多失業媽媽們,只能運用零碎時間工作,邀請她們聚在一起,幫忙清洗截切有機蔬菜再上網銷售。由於蔬菜都來自宜蘭縣在地有機耕作小農,加上食安消費意識抬頭,吸引不少沒有時間採買、處理蔬菜的家庭主婦青睞。 近年來再生農業受重視,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且安全健康的有機蔬菜,成了忙碌上班族網購選擇。切好好社會企業除獲得宜蘭縣政府SBIR計畫支持,醒吾科技大學更善盡大學社會責任,透過教育部產業學院計畫串聯商業設計系師生、專家顧問與業者,把切好好舊網路平台重新拉皮。 醒吾科大商設系老師康柏楷指出,切好好舊網站視覺資訊過於複雜、服務說明圖文不夠清楚,逐一調整修復並優化手機版網頁潛在問題,經Google分析軟體的追蹤,整體的活躍使用人數大幅提升,對切好好社會企業品牌形象大大加分。 切好好社會企業提倡「在家燃起幸福炊煙」,雖逐漸在農產品電子商務打出知名度,蔬菜截切服務網路銷售規模有限。醒吾科大副校長鍾志明指導吳玉茹把社企功能極大化,不能只滿足顧客需求,而是要創造顧客需求,才能喚起更多消費者支持、共同守護台灣這塊土地! 疫情當下,居家防疫作菜已成生活之日常。統一企業認同切好好社企永續經營商業模式,合作上架7-11「i預購」,把截切好的有機蔬菜送到家,成了國內首次大電商帶領小社企典範。吳玉茹說:「這是遲來的驗證,說明社會企業的經營,不是因為有價值才堅持,而是堅持下去才能看見價值。」 三星鄉老農徐坤漳從14歲就放牛種田,是堅持守護農地、終於看見價值最佳印證。坤漳伯偕75歲老伴黃寶珠務農逾一甲子,12年前老伴憂心他為了耕作經常噴灑農藥,不但種出的蔬菜稻米會有農藥殘留疑慮,更擔心他身體經不起農藥傷害,費盡唇舌說服他改從事有機耕作,那時他已高齡71歲。 「認證流程耗了3年,真是欲哭無淚啊!」回想有機耕作大轉變,一生熱愛土地的徐坤漳有感而發:「有機認證要填一大堆紀錄資料,我根本填不來,還好認證稽核人員很有耐心教我,否則根本不知怎麼做?」更苦惱坤漳伯的是一開始消費者不了解有機農作最健康,有機蔬菜經常滯銷。 如今徐坤漳已是宜蘭縣知名的有機菜農阿公,高齡83歲仍耳聰目明、健步如飛,每天與老伴開心巡守零污染、徹底活化的有機農地。坤漳伯以自己硬朗身體為證,就是拜不噴農藥守護農地之賜,他自豪的說:「平常連一些不名小鳥都會飛進其菜園尋找食物,因動物最清楚這是一片完全無毒園地!」 同樣基於愛鄉土理念的陳帥之,大學航管系畢業,曾是汽車公司主管,因厭倦觥籌交錯應酬生活,返鄉接下父親「綺香園」守護農地使命。他與坤漳伯相差43歲,雖是截然不同世代農民,理念一致堅持有機耕作,陳帥之更大量運用AI人工智慧,擴大經營約3甲農地,從小園丁搖身一變為「百大青農」。 吳玉茹說,與切好好社企合作的12位小農,都跟長期合作伙伴徐坤漳、陳帥之一樣,堅持有機耕作守護農地。「切好好」為了減少食物里程,只要消費者「i預購」蔬菜箱,就直接從宜蘭縣農會截切廚房送出,消費者收到清洗過、切好的嚴選食材,輕鬆下鍋燒炒,家人就可以幸福共享一盤熱騰騰好菜。 吳玉茹強調,有機蔬菜都經擅長煮菜的社區媽媽們前置處理,廢棄蔬菜由耕莘健康管理專校協助加工,達到農作物零廢棄。她期待有機農作社企理念不只消費者認同,更企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等科技公司大老闆支持,定期購贈員工一箱最營養有機蔬菜,幫員工加菜護健康,共同守護台灣農地。
大學校園 2021比利時觀光美食節線上國際大賽元培奪十六金二銀一銅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師生參加今年最大型線上餐飲國際賽事「2021BTGFIC比利時觀光美食節」競賽,在餐廳菜餚、料理展示、造型蛋糕、造型饅頭、傳統調酒、咖啡調酒以及觀光伴手禮展示等項目,共拿下十六金二銀一銅佳績,展現實作能力站上國際舞台。 元培餐飲管理系鄭富貴老師、李民賢老師、嚴如鈺老師、劉婉真老師、陳麒文老師與徐瑞蓮老師帶領15位學生參加2021比利時觀光美食節線上國際大賽,學生得獎部份有胡全翔、黃彥龍獲得餐廳料理展示金牌,莊憲鵬獲得主菜展示銀牌,申友琴獲得餐廳菜餚銀牌,夏歡歡獲得造型蛋糕金牌,顏名宏獲得主菜展示及餐廳料理展示銅牌,朱仲禾獲得韓式造型擠花金牌,羅俊翔獲得傳統調酒金牌,黃柏翔、曾翊菱、鍾沂樺、王品筑獲得咖啡調酒金牌,楊采婕獲得咖啡調酒銀牌,林宛君獲得造型饅頭金牌,蔡美英獲得觀光伴手禮展示項目金牌。
大學校園 元培馬來西亞學生分享海外青年在台求學心得
來自馬來西亞、就讀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的張可欣同學,日前參加「2021海外青年華語文研習班」線上活動,分享她從海青班烘焙科畢業後繼續留在元培就讀的經驗,強調學校醫事健康專業特色課程與溫暖人情是主要因素。 「2021海外青年華語文研習班(第二梯次)」線上活動20日上午舉行,元培國際交流及華語文中心師生共同參與,來自馬來西亞的張可欣同學也分享她在元培及台灣的生活;她表示,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回馬來西亞,暑假仍留在台灣、也感謝學校提供工讀機會,回想2年多前因為喜歡烘焙,透過元培在馬來西亞的招生活動、選讀了海青班烘焙科,從接機到畢業一直受到校內老師們的熱情照顧,加上元培有醫事專業背景,在烘焙課程上也強調健康特色,完整訓練與實作課程多,讓她畢業後決定留下來繼續升學、現在就讀餐飲管理系。
大學校園 【110陸生來台】碩博生錄取706名 較去年多
110學年度陸生來臺就讀碩博士班,計有51校共錄取706名,較去年增加51名。 其中博士班有33校共錄取156名;碩士班有46校共錄取550名。今年在臺就讀學士班(包括二年制學士班)的大陸籍畢業生約1,333人,約4成5、共596人報名碩士班,有544人錄取。 僅限在臺陸生報名 由於今年仍僅限在臺陸生報名,所以碩博陸生全部來自國內的大學,最多的是國立臺北科技大學44人,其次是中國文化大學42人、朝陽科技大學34人、輔仁大學30人、國立臺灣科技大學29人、淡江大學27人、銘傳大學26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3人、東海大學23人、國立金門大學21人、國立臺灣大學20人。 臺大錄取碩博陸生最多 今年仍以國立臺灣大學錄取人數最多,共計110人,次依序為國立清華大學60人、輔仁大學59人、國立政治大學55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47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45人、國立成功大學34人、淡江大學32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28人、世新大學25人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21人。 碩博陸生以管理行政類最多 至於陸生錄取校系的學類分類,則以管理及行政學類74人最多,其次是時尚、室內設計及工業設計學類60人、軟體及應用的開發與分析學類52人、金融、銀行業及保險學類44人、新聞學及傳播相關學類38人、電機與電子工程學類37人、視聽技術及媒體製作學類26人、建築學及城鎮規劃學類25人、本國語文學學類22人、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22人。
大學校園 45 熟年網紅數位人才培訓班 醒吾科大開跑囉!!
疫情來襲,網路行銷成了最大商機!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與醒吾科技大學聯合打造「45 熟年網紅數位人才培訓班」,符合特定身分者課程除了「政府全額補助」外還能加領生活津貼,學員也可以透過網路社群分享人生經驗,更能獨立架設網路商店、線上直播,運用自媒體創造商機,打造熟齡就業第二春。   課程搭配助教從零開始手把手教學,透過演藝圈明星導師的鏡頭形象、肢體語言的指導,讓你在鏡頭前也能自信亮麗展現自我,打造人身品牌!課程中同時傳授電商平台網路商店建置技巧,邀請人氣創業輔導講師教你如何善提升社群曝光度,結合拍攝技巧,成為人氣訂閱頻道,有效串連線上線下通路,提升顧客購買率。   醒吾科大設計青銀共學教學方式,讓銀髮族不用擔心自己因為不會使用3C產品而有所害怕,課程中導入青年學生助教參與共學,翻轉世代隔閡。從課程一開始的一隻手機錄影、上傳、備份開始教起,到打造個人形象與熟齡魅力口味、收服人心超強肢體語言表達術與建立FB等網路平台功能。   醒吾科大各系師資的加持下,不論是表藝系黃智涵老師指導肢體語言、時尚系李亮槿老師的穿搭時尚、時尚系陳郁菁老師的鏡頭前彩妝教學,課程內容多元豐富。更邀請業界知名的漂漂老師蔡雅琦、阿里巴巴認證的電商講師蔡建郎、品牌經營高手林辰憲等師資,讓熟年學員可以輕鬆當網紅主播,同時享受不同以往的生活,成就不同年齡層的價值。   醒吾科大之前已有不少開辦銀髮課程的經驗,包括銀髮一日大學生體驗營、銀髮3C共學營、銀髮一起玩之時尚「齡」距離等課程。這次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合辦了「45 熟年網紅數位人才培訓班」,更是為65歲以上退休及待職人士,創造熟齡就職第二春機會,而且符合特定身分者政府全額補助及加領生活津貼。 課程資訊如下: 費用:符合特定身分者政府全額補助及加領生活津貼。   對象:年滿45歲即可報名,65歲以上待業者與退休者優先錄訓。   時間:110/8/23--10/1,週一至週五,8:00-17:00 (1天約6小時,共150小時)。 上課地點:醒吾科技大學
大學校園 【整合聯盟】TRIDA喝茶,茶產業加入茶資源整合聯盟團隊
以提升臺灣茶產業發展為使命的茶資源整合發展聯盟(TRIDA),吸引國際品牌行銷、茶品製作以及日系茶道教學與日臺茶文化交流產業者,日前與科技部產學小聯盟計畫主持人、也是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林志城完成簽署,加入會員接受聯盟團隊技術與諮詢服務,共同提升臺灣茶業經濟價值。 元培校長林志城7月1日代表TRIDA(茶資源整合聯盟)與三位聯盟會員完成簽約儀式,包括「天萊嚴選」董事長徐宥宏(主打國際品牌行銷)、沏茶林國際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國雄(主打茶品製作、產業文化與課程體驗)、FIVE DESIGNS株式會社總經理袁嘉福(主打日系茶道教學、日臺茶文化旅遊交流、台北市中山堂活動展演),期許對台灣茶產業開創多元化整合與發展,並與TRIDA共同成長,一起提昇茶經濟價值。
大學校園 【2021總統教育獎】張依婷&李欣恬,對抗病魔努力追夢
「2021年總統教育奬」共有56位學生獲獎,包括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這些同學以不畏困境、力爭上游的學習精神,為實現夢想的未來持續前行。透過這個獎項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學生的努力,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逆境仍能熱情學習的歷程,發掘世間的良善,為社會帶來鼓舞與力量。 總統教育獎於2001年設立,是國家最高教育獎項,得獎者可獲頒獎狀、獎座及獎助學金,大專組每名25萬元、高中組每名20萬元,國中組及國小組每名15萬元。除了彰顯國家對學生優良品德及特殊才能的重視,更激勵學子見賢思齊,激發向上學習的動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專組獲獎者張依婷、李欣恬的故事。 張依婷-「被判出局也要追夢」 張依婷在大三時突然罹患致命的罕見骨肉癌,她的母親也因長期過度勞累而中風病倒。讓她頓時失去人生的目標與方向,直到看見藝人陳建州所拍攝的「Love Life」紀錄片,才鼓起勇氣與決心,決定要好好度過剩下的日子。 儘管已被醫生宣布只剩五年生命,但她沒被打倒,反而把握時間,在臥床的那幾年,決定靠自己還能用的雙手開始畫圖,透過自學插畫、繪圖軟體及接案,讓自己在這個領域逐漸成長。她不只大膽立下了開個展與出書的夢想,甚至想要翻轉這個社會對癌症病人或身障者的既定認知。在某次受邀至大學資源教室上課,與老師的溝通過程中,得知在這個社會有許多孩子特別辛苦,期盼在未來能夠影響更多跟自己有同樣經歷的孩子,想要用自身的經驗鼓勵更多人,因此當她身體狀況較穩定時,便開始了演講的道路。 張同學不斷學習插畫及製圖,在台北自由廣場完成開個人畫展夢想,同時也出圖文書、公開展出,並將所得捐助於癌症患者及身障者,以及接受媒體採訪讓自身故事鼓勵更多人。在疫情前,每年固定進到不同醫院的兒童重症病房,免費為病童繪製肖像畫,陪伴病童父母聊天,以自身經驗鼓勵正在治療的病童與家庭。張依婷也決定重返校園進修研究所學位,期盼充實自己,為社會帶來更多好的影響與正面能量,其奮鬥精神足為楷模。 國立東華大學張依婷。 李欣恬-「苦厄是化了妝的祝福」 李欣恬13歲時罹患了好發於少年的惡性骨癌。自此常以醫院為家,或因半夜發高燒而遠從臺南北上急診,或因X光檢查影像出現不明小白點而寢食難安。歷經13次重大手術及截肢方得以保存生命。 雖病情痛苦,但在學業上李同學仍展現出超乎常人的韌性。由於國二到高一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待在醫院,所以課程都是靠Google和講義自學,直到高二病情穩定,才重返學校上課,更考取清大材料系。升上大學後,她除了課業成績維持在一定水準之餘,也擔任社團社長,積極參與各種社團活動,不論是擔任宿營副召、烹飪社社長、懷幼社美宣,到現在的系學會美宣,也獲得第19屆身心障礙文薈獎大專社會組全國第一名、鄭豐喜社福論文優等獎,都是她精彩的大學生活的展現。 目前李欣恬正在實驗室進行電池相關研究,希望未來可以朝能源材料的方向研究,替地球盡一份心力,也期許未來有能力,可以提供更多資源給身心障礙或是癌症的孩子,甚至提供工作機會給脊髓損傷的朋友或輪椅使用者,提升大家的生活品質與尊嚴。李同學在與病魔奮鬥的過程中,展現堅強意志、樂觀、上進,激勵許多人勇於接受挑戰,足為楷模。 國立清華大學李欣恬。 大專組獲獎名單 ★看更多:2021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
大學校園 【2021總統教育獎】林亞璇&康文賢,克服障礙綻放光采
「2021年總統教育奬」共有56位學生獲獎,包括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這些同學以不畏困境、力爭上游的學習精神,為實現夢想的未來持續前行。透過這個獎項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學生的努力,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逆境仍能熱情學習的歷程,發掘世間的良善,為社會帶來鼓舞與力量。 總統教育獎於2001年設立,是國家最高教育獎項,得獎者可獲頒獎狀、獎座及獎助學金,大專組每名25萬元、高中組每名20萬元,國中組及國小組每名15萬元。除了彰顯國家對學生優良品德及特殊才能的重視,更激勵學子見賢思齊,激發向上學習的動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專組獲獎者林亞璇、康文賢的故事。 林亞璇-「輪椅困不住想飛的夢」 林亞璇現年45歲,是2021總統教育獎年齡最長者。林亞璇同學於3歲時不慎從五樓墜下,胸部以下完全癱瘓,終身必須依靠輪椅行走。但她在困境中力爭上游,展現潛力。林同學高中就讀彰化和美仁愛實驗學校,受校內健力國手影響,希望能代表國家出國比賽,也一圓坐飛機看世界的夢想,主動加入健力社團,努力練習,只可惜高中三年一直沒機會選上國手,畢業後只能含淚放棄。 工作三年後,因緣際會重返母校健力隊,她每天下班從臺中騎三輪摩托車到彰化和美練習,來回五十多公里,風雨無阻,終於在1999年選上健力國手,代表國家出國參加亞運比賽。為了圓夢,她只能以打零工培養健力夢想,儘管每天只睡五個小時,也時常和隊友二人合吃一個便當,但深信「只要努力付出,一定會有收獲」,持續至今21年。 1999年,林同學獲選健力國手,開始代表國家出賽,至今出戰過5次帕運、6次亞帕運、7次世界盃等三十多場國際大賽,排名世界前十。2004年雅典帕運比賽中,一位復健師對她說「無論妳再怎麼努力都不可能拿金牌」,因為健力運動靠的是腰力,胸椎損傷的林亞璇,腰根本無法施力。復健師的話讓她受到嚴重打擊,但她仍不甘心放棄多年來的辛苦付出,決定轉念,不求奪金,但求自我超越,在2011年取得世界輪椅運動會金牌,目前為2021年東京帕運健力國家代表隊培訓選手。 2009年起林同學即擔任生命教育講師,走遍全臺各大校園與企業團體,分享奮鬥歷程,鼓勵大家勇敢追夢,用自己的生命歷程,努力協助其他身障者走出困境。 修平科技大學林亞璇。 康文賢-「有礁石才有美麗的浪花」 康文賢罹患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也就是俗稱「玻璃娃娃」,從小身體四肢就遭受各種骨折,加上高中時不幸遭遇車禍,造成脊椎神經受傷,導致下半身癱瘓及生理機能喪失,身體也因為壓瘡與泌尿道感染的發生,必須多次進出醫院進行治療。 種種不幸雖一度讓康同學感到挫折,但仍澆不熄他想繼續求學的熱情,無論寒冬酷暑,從不缺席學校課程,不僅完成大學學業,更順利推甄錄取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 身體病痛的折磨未能將康文賢打敗,在學期間,他考取12張財務金融相關證照,也擔任台積電校園招募服務代表,也協助系上行政事務與文書處理工作,並參與各種公益活動以自身故事鼓勵他人。在學生活獲獎無數,如:中國青年救國團的品德兼優獎、中華管理發展協會-李昊曈博士清寒優秀獎學金、教育部大專院校特殊教育學生獎補助金等,也曾於2009年總統教育獎中獲得奮發向上獎,2021年正式獲選總統教育獎,足證其勤奮不懈的精神。 康同學未來將更精進自己,繼續磨練專業技能,規劃以銀行機構、證券投資為主,朝專業金融人才為目標,也希望能成為校園或監獄的生命講師,協助讓更多人找到屬於自己的正能量。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康文賢。 大專組獲獎名單 ★看更多:2021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