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技職考情 【113技優甄審】6/5起 繳費╳上傳備審資料
已經完成「技優甄審」網路報名的考生請留意,113年6月5日起,可以開始繳交指定項目甄審費用,並且勾選上傳學習歷程備審資料。請考生在各校規定的截止日前完成繳費及上傳,才算完成報名。 備審資料包括「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以及「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學習歷程自述」和「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等大項。備審資料上傳分為勾選學習歷程或pdf上傳兩種方式繳交,不管是「勾選上傳」或「pdf檔上傳」,每一校系只能選擇一種上傳方式。在製作pdf檔時除了要留意大小限制外,資料內容請使用文字或靜態圖形的方式呈現,不能加入影音或其他特殊功能,如附件、外部連結、flash等,這點還請考生留意。 上傳期間,在執行「確認」前皆可重複上傳或重新勾選。提醒同學,千萬別最後一天才上傳,以免網路塞車而無法完成上傳作業。 STEP 1:先依學校規定繳費 考生可先至「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技優入學」網站,進入「技優甄審作業系統」,點選「查詢指定項目甄審費用繳費方式」,即可查詢。 請考生依各校規定方式在期限前繳交甄審費。其中,低收入戶考生免繳費,中低收入戶考生則可減免60%。 STEP 2:上傳學習歷程備審資料 113年6月5日10點起,系統開放讓考生「勾選或上傳學習歷程備審資料」,請考生在校系規定的截止日前完成學習歷程備審資料的上傳。考生可直接至「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技優入學」網站,點選「技優甄審作業系統」,選擇「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上傳系統」,即可開始進行上傳作業。 ★請參考:【圖解】113「技優甄審」學習歷程上傳系統 【有學習歷程-勾選上傳】 考生若有學習歷程檔,可選擇要勾選學習歷程檔或自製pdf檔上傳。在上傳時,應屆畢業生請先檢視系統中第1到5學期的「修課紀錄」是否正確,再將第6學期的修課紀錄(包括必修、選修的學科成績以及學業總平均)製成一個大小不超過4MB的pdf檔自行上傳。再來依校系要求勾選「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等項目上傳,勾選件數的數量限制請留意各系組的規定;最後再將自行製作的「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以及「學習歷程自述」或「其他有利審查資料」等pdf檔上傳,每項pdf檔的大小以4MB為限,且各項都不能上傳影音檔。 【無學習歷程-pdf上傳】 考生若無學習歷程檔,如非應屆重考生、同等學力報考生等,則可將備審資料所需的項目分項製成pdf檔,再逐一上傳。同樣地,各項都不能上傳影音檔。其中「修課紀錄」需上傳6個學期各學科(含必修及選修)成績及各學期學業成績總平均,且須加蓋教務處章戳或浮水印。
大學考情 【113考試分發】學力/特種/聽障審查 6/20截止
想要參加113年考試分發的考生,若是個別報名分科測驗或具特殊身分的考生(如特種生、聽覺障礙生),必須辦理登記分發相關證明文件審查,包括:學力審查、特種生資格審查,以及聽障生審查。請於113年6月1日上午9點起至6月20日下午5點前,至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的「證明文件審查線上申請系統」辦理資格審查,將證明文件上傳繳件,審查通過後,才能在分發時選填志願、享加分優待或免英聽檢定。 「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三大資格審查的對象以及應繳文件整理如下,請考生記得在期限前辦理,才不會錯失自己的權益。 學力審查 下列對象須通過學力證明文件審查,才能參加網路登記分發志願。審查若未通過,則無法參加登記分發。 【審查對象】:包括「未經學校團體報名113分科測驗的應屆畢業生」、「未通過93至112任一學年度學力證明文件審查的考生」。考生若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辦理審查,可直接至「歷年學力審查查詢系統」,確認是否須申請學力審查。 【應繳文件】:請參考「學力審查應繳證明文件一覽表」 特種生審查 通過特種生證明文件審查的考生,才能在考試分發時依特種生的身分享有加分優待。審查若未通過則視為普通生,無法加分。若特種生具有兩種身分以上,可將各身分的證明文件一併提出,經審查後若兩種以上身分皆符合,則採加分比例較高的特種生身分。 【審查對象】:包括蒙藏生、原住民學生、僑生、境外優秀科技人才子女、政府派外工作人員子女、退伍軍人(含替代役)。 【應繳文件】:請參考「特種生加分優待審查應繳證明文件一覽表」 聽覺障礙生審查 通過聽覺障礙(中度以上)證明文件審查的考生,於考試分發時才能不受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檢定標準的限制。審查未通過的考生,仍須依各校系訂定的英聽測驗檢定標準辦理分發。 【審查對象】:聽覺障礙達衛生福利部鑑定標準中度以上的考生。 【應繳文件】:請參考「聽覺障礙審查應繳證明文件一覽表」 審查結果7/2公布 資格審查結果將於113年7月2日上午9點公布在「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網站,請自行查看。若對審查結果有疑義,務必於7月2日上午9點至7月5日下午5點止,至「證明文件審查線上申請系統」提出申覆。申覆結果將於7月10日上午9點於「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網站網站公告,請自行查看,不會另行通知。
大學考情 【113繁星推薦】6/5醫牙學系放榜,放棄資格要留意
參加113「繁星推薦」各校醫學系、牙醫學系的考生請留意,各大學於113年6月3日前公告113學年度繁星推薦第8類學群(醫學系、牙醫學系)的錄取名單,並寄發錄取通知給考生,還請考生留意信件收取。 6月5日上午9點起,「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繁星推薦」網站將於「錄取(篩選)結果查詢」處公告各大學第8類學群的錄取名單,供考生查詢。 錄取注意事項 1.錄取生無論放棄與否,皆不能再參加當年度大學「個人申請」就讀志願序的登記。 2.錄取生在期限內聲明放棄入學資格後,才可參加當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招生、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招生、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入學招生。 放棄入學資格 錄取生若想要放棄入學資格,請至甄選委員會進行「網路聲明放棄」。 【辦理時間】:113年6月13日至6月16日每日上午9點至晚上9點。 【辦理方式】:請直接進入「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繁星推薦」網站的「網路聲明放棄」,點選第八類學群「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登錄」,輸入個人證號後,即可完成。 【注意】 1.完成網路聲明放棄入學資格後,請務必自行存檔或列印「完成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確認表」,以作為日後提出疑義申請之用。 2.錄取生完成聲明放棄入學後,則無法撤回,還請審慎考量。 3.錄取生若在6月17日之後才向錄取學校聲明放棄錄取資格,則無法參加當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招生、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入學招生。
大學考情 【申請入學】6個志願,怎麼排序?
「申請入學」的考生經過漫長的各校甄試後,再來就是上網填寫志願序了。不管你是錄取一個校系或是多個校系,不論是正取或備取,皆須針對這些錄取學系排列志願先後順序,接受甄選委員會的統一分發。 每到這時,總有考生擔心「我將正取排後面,備取排前面,會不會落榜?」或是「我將A學系正取排在第三志願,但小華將A學系備取排在第一志願,我會不會被擠下去?」 志願序該怎麼填?前後順序是否會影響錄取機會?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正取就是入場門票,一定進得去除非你不要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申請入學」正取與備取的意思。 第二階段面試之後,各大學會依據考生的「甄選總成績」(請參考:【申請入學】高中生一定要懂的五個關鍵字)來訂定各學系(組)的最低錄取標準,考生甄選成績若在錄取標準以上,在招生名額內為正取生,在招生名額外則為備取生。若成績未達錄取標準,學系縱有名額也不錄取。 因此,正取生就像手中已握有入場門票一樣,一定進得去,只是看你要不要進去罷了。而備取生就像候補,若前面有正取生放棄進入,導致出現缺額,則此時備取生就有機會入場。 志願序是自己的願望,不是和他人的比較 每個考生通常會有1至3個學系的正/備取,甄選委員會會依照考生所填的志願順序,從前面開始分發。志願的排序是自我願望的展現與選擇,而不是與他人的順序來比較,因此只要是正取,不管其排序在前或在後,並不會影響該正取志願的錄取機率。除非你填「放棄」它。 舉例來說,小明和小華同為政大企管的正取生,小明將政大企管填在第三志願,小華填在第一志願,統一分發時,小華一定會上政大企管,而小明也不會因為填在後面就喪失錄取機會,除非他上第一或第二志願了。 同樣上例,小光是政大企管的備取生,填志願序時就算將其填在第一志願,也不會剝奪小明小華等正取生的錄取機會,只有在小明小華等正取生放棄政大企管時,小光才有機會錄取。 因此在排志願序時,請依自己心中的願望,將最想就讀的學系排在前面,不用擔心其他人怎麼填。 志願序怎麼填?喜歡的排前面 每個考生只能錄取一個學系。正取生擁有選擇學系的權利,而備取生運用一點小技巧也有機會被錄取。 【全是正取】 如果每個志願都是正取,請依照自己想讀的順序排列志願序,通常會錄取排序中的第一志願。 【有正取有備取】 若志願中有正取與備取,正取恰是理想學系,那就填最前面,一定會上。 若想就讀的是備取學系,則建議往前填,將其填在正取之前,當該系有正取生放棄而產生缺額時,你就會被錄取了。而且就算排在前面的備取未上,也不用擔心,至少還有正取在等妳。 【全是備取】 如果每個志願都是備取,也不要灰心,請依照自己想讀的順序來排列。若有人放棄,你就有機會上榜。如果沒有特別喜好,也可將不那麼熱門的學系排在前面(但建議還是以興趣志向為優先考量),以爭取錄取機會。 最後,填志願序時,有2點要特別注意: 1.就算只有正取或備取一個學系(組),也一定要上網填寫志願序,否則會被視為放棄,不予分發。 2.對於某個正/備取校系,除非你真的非常確定不想去讀,否則不要輕言填「放棄」,把它往後放即可。 至於錄取後,若想再拚分科測驗,請記得一定要向該錄取校系聲請放棄,否則不能參加考試分發喔。祝大家都能金榜題名,進入心目中的理想校系。
其他考情 教育部宣布重啟114大陸學位生簡章 陸生有感
自從政府正面宣布重啟開放陸生學位生來臺就學,大學問網站今年5月來自中國大陸瀏覽人數,比去年同期成長21.3%。520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宣示,「重啟陸生學位生來臺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教育部部長鄭英耀在立法院質詢公開表示,預計114年5月公告陸生學位生學士班簡章,此一善意回應,陸生有感。 2020年疫情以來,已經5年未公告大陸學位生學士班招生簡章,陸生學士班學生人數,已近歸零。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指出,疫情解封,陸續有大陸學生來信詢問,臺灣何時開放學位生申請。雖然,陸生研修生交流逐次恢復,但學位生申請,因為我方多年未公告簡章,以致陸生來臺就學申請無門。 反觀對岸對臺招生,過去5年,招生大學從308所增加為今年424所,臺灣高中應屆畢業學生報考及錄取大陸大學人數,以福州大學為例,去年錄取220名臺生,今年錄取人數又創新高291人。兩岸學生升學及開放申請政策力道,出現極大反差。 根據大學問網站,學測放榜期間查詢瀏覽數據,今年1月~3月與去年同期相較,臺灣學生查詢大陸大學申請瀏覽數據,增加超過50%,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觀察到,今年9月開學前,各大學若未進行相關配套輔導措施,今年赴大陸升學的大一新鮮人,對照過去歷史數據推估,將比去年增加800~1000人,赴大陸升學的高中生可能突破3000人,對於少子化下的國內大學招生情勢,無疑是雪上加霜。 今年大陸高考報考人數1342萬創歷史新高,臺灣學測考生人數12萬餘人為史上第3低,未來10年將是對岸大學入學考試競爭最激烈、需求最大的時刻;臺灣則將在4年後迎來史上高中畢業生人數的谷底。 開放陸生學位生來臺就學,除了促進兩岸青年相互了解,實際上,也是兩岸相互解決對方大學就學高峰壓力,以及少子化生源減少,提供臺灣優質教育資源給予對岸年輕學子學習環境,真正達到賴總統兩岸一起追求和平共榮的願景。 為此,大學問網站繼香港、馬來西亞來臺升學資訊頻道外,將於近期開設「陸生專區」頻道,為陸生整理來臺升學,包括官方政策、學制、簡章等最新資訊,呼應政府開放陸生學位生來臺升學的措施。 疫情解封後,大學疾呼兩岸政府可以開放陸生來臺就學,目前除了研修生解封之外,緊接著陸生學位生也重啟公告簡章。(左起 立委鄭正鈐、前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左二)、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左四)、私立教育事業協會理事長唐彥博(右一)、私立大學協進會理事長何明果(右二)、私立科技大學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右三) 附表一:兩岸高教交流大事記年表 資料提供:陳振貴校長 ・ 1985年 大陸開始招收臺灣學位生 ・ 1992~1999年 兩岸教育交流持續展開 ・ 1997年 立法院通過⟪大陸地區學歷檢覈及採認辦法⟫ ・ 2006年 大陸採認臺灣高校學歷 ・ 2009年9月8日 廈門第13屆投資洽談會教育交流合作專案,達成陸生付費,以校對校方式赴臺研修的共識,此為研修生開端。 ・ 2010年4月7-8日 北京兩岸高等教育代表洽談會,在北京舉行,達成六項結論,2011年開放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6個省市學生來臺就讀申請學位生;之後於2013年增加開放湖北、遼寧2省。 ・ 2010年8月19日 立法院通過「陸生三法」修正案,確立招收大陸學位生法源。並依「三限六不」等原則辦理招收陸生 ・ 2010年11月14-19日 臺北兩岸高等教育代表座談會,於臺北舉行,達成兩岸高教 ・ 2011年 ⟪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 (更改名稱) ・ 2011年 首屆來臺就讀陸生學位生有928人 ・ 2012年1月10日 正式承認41所985工程為主高校學歷 ・ 2013年3月12日 增加採認大陸111所高校學歷 ・ 2013年5月02日 正式採認191所骨幹專科學校學歷,為「專升本」鋪路 ・ 2014年4月18日 增加採認18所高校學歷, ・ 2015年 陸生研修生達到高峰,人數達34,114人 ・ 2016年4月29日 再增加採認26所高校學歷,至此臺灣總共採認大陸346所高校學歷。 ・ 2017年 陸生學位生最高峰9,462人 ・ 2018年 大陸開放臺灣學生以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 ・ 2020年4月9日 陸方教育部公告2020年,暫停大陸地區的陸生來臺就學 ・ 2022年11月7日 臺灣開放邊境,陸生學位生及非學位生全面開放入境 ・ 2024年2月1日 開放陸生加入全民健保 ・ 2024年5月20日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宣示:「重啟陸生學位生來臺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 2024年5月27日 教育部長鄭英耀宣布114年重啟公告陸生學士班學位生招生簡章。
技職考情 【113四技甄選】一階篩選5/31公告,複查當天提出
113學年度「四技甄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於113年5月31日10:00起在「科技校院四年制及專科學校二年制聯合甄選委員會—甄選入學」網站上公告,由於招生委員會不會寄發第一階段篩選結果成績單給考生,故請考生一定要自行上網查詢或下載篩選結果。若對篩選結果有疑惑,請在5月31日17:00前提出複查申請。 網路查榜,這麼做 【查詢時間】:113年5月31日10:00起。 【查詢方式】 「一般組」考生請進入「考生作業系統」,點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告(一般組)」,即可查詢篩選結果。 「青年儲蓄帳戶組」考生則請進入「青年儲蓄帳戶考生專區」,同樣點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告(青年儲蓄帳戶組)」,即可查詢篩選結果。 成績複查,這麼做 考生若對篩選結果或成績有疑問,記得在期限前向委員會提出申請成績複查。 【複查時間】:113年5月31日17:00前。 【所需資料】:「第一階段篩選結果成績複查申請表」(簡章附錄八)。 【辦理方式】:請填妥上述申請表後,傳真至委員會申請複查,並在傳真後去電確認是否收到。委員會將以電話或書面方式回覆複查結果。 傳真電話:02-27735633。 連絡電話:02-27725333,分機211、214、215。
其他考情 【圖解】113「身障甄試」選填志願系統
參加113學年度「身心障礙甄試」的考生請注意,「身障甄試委員會」於113年5月31日上午9:00起開放「網路選填志願系統」,供考生上網選填志願,最多可填72個,經統一分發錄取後即取得入學資格。 系統開放至6月6日17:00止,系統開放期間內24小時皆可進入選填,請考生提早在期限內完成志願登記,以免網路塞車影響自身權益。建議使用一般電腦操作,選填志願操作若有任何問題,可於上班時間電話洽詢:03-4227151轉57148、57149、57150。現在就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圖解說明,逐步完成志願選填。 步驟1:登入系統 進入「考生登入」頁面,輸入「身分證字號」、「密碼」,以及「驗證碼」後登入系統。若為首次登入,可以修改密碼,詳閱注意事項並核對基本資料,進行信箱驗證或手機驗證,「送出」後,即可進入「考生專區」。 *注意:選填志願系統不支援行動裝置(手機、平板),建議使用電腦操作,也不要同時開啟2個以上的分頁選填。 步驟2:選填志願 進入「考生專區」後,點選「選填志願」。詳閱注意事項、打勾後,點選「關閉」,即可進入志願選填系統。 【尋找科系】 可依「學校名稱」或「系科名稱、代碼」來搜尋校系;也可以在「尚未選填系科名單」處找尋。 【新增志願】 找到想要填選的科系後,游標點住直接向左拖曳到志願序中;若要取消,將志願向右拖曳回「尚未選填之科系名單」中即可。若要調整志願順序,也是以點住拖曳的方式移動志願。選填志願完成後點選「儲存並下一步」。 *注意:志願序中間請勿有空白,以免無法存檔。系統不會自動存檔,因此每次選填完畢,請按下「儲存並下一步」。 【核對志願】 志願選填完成後,請務必檢查「志願順序核對表」,確認志願順序是否有誤。若志願有錯誤,請點選「修改」回到上一步驟,重新調整志願順序、新增或刪除。若無誤,則點選「儲存並下一步」。 *注意:此時尚未完成選填志願,只是產生「志願順序核對表」供考生再次核對。 步驟3:確認送出 進入確認資料頁面後,請點選「寄送確認志願驗證碼」,選擇驗證碼寄到電子信箱或是手機簡訊,收到驗證碼後,將其複製後貼上填入,點選「確認完成選填資料,送出」,即完成志願選填。 *注意:一經確認送出後,即無法更改志願序,請考生審慎考量後再送出資料。 步驟4:列印志願 志願送出後,請下載「志願順序表」pdf檔,將其列印或儲存,日後若對選填志願相關事項提出疑義申請,或統一分發結果複查時需使用。 *注意:下載存檔後,務必再次開啟「志願順序表」,確認檔案資料是否完整無誤。
大學考情 【113繁星推薦】錄取最多TOP 10 高中
113學年度繁星推薦的錄取率為64.19%,在第一類至第七類學群的14,027名錄取生(一般生)以及197名的外加原住民生中,以新北林口高中、私立弘文高中以及高雄左營高中所占人數最多,各有102人錄取。 以縣市地區來看,今年繁星錄取人數前10名的高中,新北有3所,臺中、苗栗各有2所,而高雄、屏東、臺北則各有1所進入前10名。 113繁星錄取TOP 10高中
大學考情 【113繁星推薦】7類學群缺額1713,流至考試分發
113學年度「繁星推薦」第一到第七類學群招生缺額有1,713人,較去年增加383個。參加繁星推薦的65校中,有54校錄取人數不足。其中以真理大學缺額人數最多,達171人,其次為中國文化大學163人。缺額人數超過50名的多為私立大學,而國立大學的缺額人數較多的有中央、東華大學及成功大學。這些缺額將回流至今年的考試分發名額中,打算考分科的考生可以留意一下。 今年第一到第七類學群一般生招生名額15,972名,共錄取14,027名,錄取率為64.19%。整體而言,招生名額雖較去年少,但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也較去年少,缺額人數則增加了。 缺額破百 6校 包括真理、文化和中華大學等六校,缺額人數皆破百。 缺額50以上 4校 包括靜宜、義守、佛光、中央等校。 缺額10以上 26校 包括淡江、東吳、輔仁等私校,以及台大、成大、政大、中興等國立大學。
技職考情 【四技甄選】「甄選總成績」怎麼算?
「四技甄選」第二階段「甄選總成績」包括「統測成績」、「指定項目甄試成績」(含修課紀錄或在校學業成績),以及「證照或得獎優待加分百分比」等三大項,各項占比由校系自訂。「甄選總成績」的分數高低決定考生是否取得入學資格,了解各項目的計算方式,才能知道自己的拿手項目是否占有決定性的優勢。 我們就以下表某校A系組的甄選總成績採計方式為例,若甲生的統測各科成績分別為國文12級分、英文11級分、數學10級分、專業科目一13級分、專業科目二12級分,一起來看看甲生的甄選總成績怎麼計算。 1.統測成績的計算 【計算方式】:各科原始級分按照各校系所訂的加權方式計分後,再依其占甄選總成績比例來計算。 【舉例說明】:依照A系組的成績採計方式,甲生統測成績加權後的分數為:(12×1+11×1+10×1+13×2+12×2)÷(15×1+15×1+15×1+15×2+15×2)*100=79.04。而統測成績占甄選總成績的40%,故為31.62分(79.04×40%)。 2.指定項目甄試成績的計算 【計算方式】:指定項目甄試各項得分依照校系所訂的占分比例來計算。此外,有些校系會訂定「最低得分」,若該項成績未達「最低得分」,則不錄取。 【舉例說明】:甲生參加A系組的學習歷程備審資料審查,若6位評審委員分別給予81、78、79、76、78、75的分數(滿分為100分),則學習歷程備審資料審查成績為:(81+78+79+76+78+75)÷6=77.833333=77.83分(取至小數第2位,第3位以下四捨五入)。另外,甲生的專題實作及實習科目學習成果(含技能領域)為85.50分,電子電路實作為82.00分,因此按照比例加總後,甲生的指定項目甄試成績為48.3分(85.5×10%+77.83×30%+82×20%)。 3.證照或得獎加分的計算 【計算方式】:考生於就讀高中職期間所取得的技能檢定證照或技能競賽得獎證明,依甄選學校規定來採計,並依「優待加分標準表」來加分。若持有兩種以上證明,請自選一項對加分最有利的證明。考生可依已取得的證照或得獎證明查詢下表得知加分百分比。 【舉例說明】:甲生若持有丙級技術士證照,則依優待加分標準可增加甄選原始總分5%。 甄選總成績的計算 【計算方式】:將上述「統測成績」、「指定項目甄試成績」依占分比例計算加總後成為甄選原始總分,而甄選原始總分再乘以(1+「證照或得獎優待加分百分比」),即得甄選總成績(取至小數第2位,第3位以下四捨五入)。 【舉例說明】:甲生的甄選原始總分為:31.62(統測成績)+48.3(指定項目甄試成績)=79.92分。此外,甲生持有丙級技術士證照,依優待加分標準為增加甄選原始總分5%。因此,經加分後的甄選總成績為:79.92×(1+5%)=83.92分(取至小數第2位,第3位以下四捨五入)。 附錄:在校學業成績的計算 有些招收「青年儲蓄帳戶組」的系組,會在「甄選總成績」採計「在校學業成績」,同樣也是依占分比例來加總計算。而一般考生的在校學業成績和修課紀錄已經包含在學習歷程檔中,因此不用額外計算。 【計算方式】:青年儲蓄帳戶組的考生可將過去在校學業成績乘以「個人加權值」(以統測加權平均級分參照下列「個人加權值對照表」而得)後,再依照各校系所訂的占分比例來計算。 【舉例說明】:青年儲蓄帳戶組的考生乙,過去在校學業成績為85分,而其統測國文13級分、英文10級分、數學11級分,統測加權平均級分則為11.33,對照上列「個人加權值對照表」,可知乙生的「個人加權值」為0.8。因此在校學業成績加權為:85×0.8=68分。而在校學業成績占甄選總成績的10%,故為6.8分(68×10%)。
運動考情 【113運動甄審.甄試】5/21資格審查結果寄出
已報名113「運動甄審」、「運動甄試」的同學請注意,113年5月21日將寄發資格審查不合格通知書,若有疑問,可以申請複查。而6月5日將公告資格審查結果,同學可直接上網至「中等以上學校運動績優學生升學輔導網」查詢。 通過「運動甄審」資格審查的同學,無須筆試面試,即可直接填志願。而「運動甄試」資格審查合格者,需要再參加學科與術科考試。准考證將於6月5日起以限時掛號郵寄至各考生原肄(畢)業學校的教務處或承辦單位,還請同學留意。 資格複查怎麼做? 招生委員會已於5月21日寄出資格審查不合格通知書,如果對「運動甄審」、「運動甄試」的資格審查結果有疑義,考生可以向委員會申請複查。 【辦理期限】:113年5月27日下午5點以前。 【所需資料】:「甄審、甄試資格複查申請書」(簡章 附件七) 【辦理方式】:填妥上述資料並附上回郵信封,在期限前以限時掛號郵寄至:「113學年度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委員會」(地址:404臺中市北區雙十路一段16號)或親自送達申請亦可。 【注意】:寄出期限非以郵戳為憑,請提早寄出。申請複查以1次為限,逾期不受理。 【小編提醒】 想知道更多「運動甄試」和「運動甄試」的相關資訊和其他重要日程嗎?請參考: 3分鐘看懂運動甄審,3分鐘看懂運動甄試, 留意之後的重要日程有哪些,以免錯過囉。
技職考情 【圖解】113「技優甄審」報名系統
113「技優甄審」的「報名系統」於113年5月20日10點至5月24日17點開放,報名期間24小時開放,最後一日僅開放至17點。請注意,切勿使用手機或平版電腦登入系統,以免資訊閱覽不全。 通過資格審查的考生可直接至「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技優甄審」官網 ,點選https://www.jctv.ntut.edu.tw/enter42/skill/contents.php?academicYear=113&subId=168 " target="_blank" >「技優甄審作業系統」,選擇「報名系統【選填校系科(組)、學程系統】」,即可開始報名。請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圖解步驟開始吧。 ★報名技優甄審時有哪些注意事項?請參考:【113技優甄審】5/20-5/24報名,慎選5志願 步驟1:登入系統 請輸入「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自設的「通行碼」以及驗證碼登入系統。記得要仔細閱讀注意事項。 步驟2:選填志願 進入系統後,請先確認並核對資格審查結果,在「請選擇學校」中點選欲報考的學校;再由系統選單中選取欲報考的系科(組)、學程。若已確認不再修改,請按「我要進行下一頁確定送出作業」。或者也可按「暫存報名資料」儲存結果,可先「登出」下次再繼續報名作業。 圖示說明如下: 【注意】 1.每位考生最多只能選5個校系科(組)、學程,有些學校則限選填該校1系科(組)、學程。另外,系統會依選填志願校系帶出優待加分比率,請考生留意所持證照的加分比率,謹慎選填志願。 2.若暫存報名資料未確定送出,表示尚未完成報名,資料可再修改。 步驟3:確定送出 考生若已確認「已選取報名的校系科組學程」資料無誤,請輸入個人「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及「通行碼」以及驗證碼,按下「確定送出(確定送出後,不得修改)」,即完成網路報名並可列印報名表件。若檢查發現資料有誤,請按「取消(回上一頁修改)」重新選志願。 【注意】:按下「確定送出」,就無法再進行任何修改。 步驟4:列印確認單 「確定送出」後,即表示已完成報名,可以列印「報名確認單」。完成後,請再點選「甄審學校收費情形查詢」,查看繳費期限與繳費狀態,並於6月5日起至校系規定期限前,繳交指定項目甄審費用,以及勾選上傳學習歷程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