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107指考】「落點分析」精選8款
收到指考成績單後,可以自己動手快速落點(請參考:【107指考分發】簡單3步驟,自己做落點),或利用免費的落點分析工具,幫助自己聚焦志願的選填。 針對107指考,「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出8個免費的指考落點分析工具,有網站版、行動版,以及APP;有些提供術科成績分析,有些則無。建議考生可以使用多個落點分析工具,再依自己的興趣志向,列出理想志願清單。大學問預祝大家都能金榜題名。(*編按:7/26新增靜宜大學落點分析) 指考落點分析工具一覽表 人力銀行類:1111落點分析 提供指考成績落點分析,若加入會員,則可享有進階篩選等更多的服務。 【步驟】:輸入指考成績(含術科)、學測成績(含英聽)=>選擇學門=>選擇地區與學校=>選擇落點類型=>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所選的落點類型(安全穩固、保守選填、最佳落點、嘗試進攻、夢幻校系)分列校系。 【特色】: 1.提供考生去年錄取分數與今年預估分數,以及錄取機會百分比。 2.分析結果可再依公私立、地區、學校、類組、興趣、採計與加權等作進一步篩選。 3.可勾選喜愛的校系列入志願清單排序、下載排序結果、職涯方向測驗等。 4.由於該網站結合1111人力銀行的資源,因此落點分析除有校系簡介與升學藍圖外,亦提供未來就業與生涯職務發展,甚至工讀機會,供考生作為選系的參考。 ★進入: 1111落點分析 升學網站類1:交叉查榜落點分析(www.com.tw) 提供指考成績落點分析,無須加入會員。 【步驟】:輸入指考成績(含術科)、學測成績(含英聽)=>勾選學群=>選擇學校=>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將學系分為兩大類(高於去年錄取分數、低於去年錄取分數),另外列出學測或英聽檢定未通過之校系。 【特色】: 1.分析結果可以公私立大學、學群或類組作進一步篩選。 2.點選列表中的某一學系如經濟系,系統則會單以各校之經濟系作排列。 3.提供單科平均分數與去年的平均差距,以及各學系的參考出路,供選系參考。 4.術科成績分體育、美術、音樂等三類,可依選考類別填入。 ★進入:交叉查榜落點分析(www.com.tw) 升學網站類2:樂學網 提供指考成績落點分析,但不包括術科。須加入會員。 【步驟】:填寫畢業學校與加分別=>輸入學測成績(含英聽)、指考成績=>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將學系分為五大類(保守區、退可守區、上榜熱區、進攻區、夢幻區)。另外列出「今年新增」、「去年無公費」、「去年採計術科」之校系。 【特色】: 1.系統會列出指考單科成績表現,以及最具優勢的科目組合前五名,考生可用優勢考科組合來篩選校系。 2.分析結果可再依學群、地區、公私立學校、採計科目、學系等為條件做進階篩選。 3.提供各校系的畢業出路分析與就業薪資行情(「104就業地圖」),做為選系參考。 4.可勾選最愛志願並於排序後,列印出來。 ★進入: 樂學網 大學服務類1:南華大學落點分析暨升學密技 提供指考成績落點分析,但不包括術科。無須加入會員,為南華大學所提供的考生服務。 【步驟】:輸入姓名、准考證號碼、指考成績=>選擇區域=>選擇學群=>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將學系分為三大類(最佳落點、次佳落點、參考落點)。 【特色】:可將分析結果列印出來。 ★進入:南華大學落點分析 大學服務類2:2018升大學職涯型指考落點分析 提供指考成績落點分析,但不包括術科。無須加入會員,為中華大學所提供的考生服務。 【步驟】:輸入畢業後的期望薪資(可不填)=>輸入指考成績、學測成績(含英聽)=>選擇學群=>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今年指考分數換算成去年加權分數,加上10%後,列出高於去年最低錄取分數的學系。 【特色】:提供各學系的畢業生平均薪資,點選則可進入104就業地圖。 ★進入:2018升大學職涯型指考落點分析 大學服務類3:107大學考試入學落點預測系統 提供指考成績落點分析,但不包括術科。無須加入會員,為中山大學所提供的考生服務。 【步驟】:輸入指考成績、學測成績(含英聽)=>選擇公私立=>選擇大學=>選擇學群=>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系統會依錄取機率將學系分為五大類(幾乎可以錄取、錄取機會相當高、最佳落點、仍有機會錄取、錄取機會非常少)。 【特色】:可將分析結果列印出來。 ★進入:107大學考試入學落點預測系統 大學服務類4:靜宜大學多元入學考生落點分析 提供指考成績落點分析,但不包括術科。無須加入會員,為靜宜大學所提供的考生服務。 【步驟】:簡易班或完整版=>輸入指考成績=>選擇篩選模式(公私立、選擇類組、指考選擇、地區選擇、選擇學群、資料範圍、要顯示的資料欄位)=>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系統會依錄取機率將學系分為五大類(安全穩固、保守選填、最佳落點、嘗試進攻、夢幻校系)。 【特色】:可將分析結果列印出來。 ★進入:靜宜大學多元入學考生落點分析 手機APP類:大學生甘單APP 提供指考成績落點分析,須加入會員。 【步驟】:下載app軟體=>選擇登入方式(facebook、google、yahoo)=>輸入指考成績(含術科)、學測成績(含英聽)=>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將學系分為七大類(保證區、安全區、標準區、挑戰區、危險區、渺茫區、淘汰區)。 【特色】: 1.分析結果可再依招生規則、公私立、地區、學群等條件作進一步篩選。 2.點選校系可見詳細的錄取標準,以及歷年錄取分數線圖和即時戰友情報分析等資訊。 3.可勾選喜愛的校系列入志願追蹤清單。 ★進入:大學生甘單APP官網 ★進入:手機APP下載(android) ★進入:手機APP下載(iOS)
大學考情 【107指考分發】7/19-7/27繳費,別忘記
想參加「107指考分發」的考生,請記得在107年7月19日上午9時起至7月27下午3:30時前,繳交登記費220元(中低收入戶88元,低收入戶免繳),才能參加登記分發志願喔。 設定好繳款帳號後,即可在三種繳費方式中擇一繳交登記費。每個帳號僅限繳款一次,繳畢後還請記得上網確認繳款狀態。 取得繳款帳號 繳款帳號的取得方式有三,可任選其一。 一、上網下載:請至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網站的「繳費單列印及繳費記錄查詢系統」下載「繳費單」。(也可自登記分發相關資訊的附錄中剪下) 二、安裝APP:安裝分發委員會提供的「登記查榜」APP軟體(下載),即可在行動裝置上即時查詢繳款帳號以及是否已完成繳費。 三、自行設定:繳款帳號共14碼,前3碼一律為「920」,第4碼起的設定方式,則依「身分證號碼」或「居留證號碼或護照號碼」兩種報名考生而有不同。 【1.以身分證號碼報名之考生】:設定方式為「920」 「身分證號碼」,其中英文字母依下列代碼表轉換。A=01,B=02,C=03,D=04,E=05........以此類推。 英文代碼轉換表 【2.以居留證號碼或護照號碼報名之考生】:設定方式為「920」 「9…」 「居留證或護照號碼」,其中英文字母直接以「9」代換,並在居留證或護照號碼之前以「9」補足14碼。舉例如下表。 繳款帳號設定舉例 繳費方式有三 有三種繳交登記費的方式,可任選其一。但逢週末及登記最後一天時,建議使用ATM轉帳繳費,避免臨櫃繳費人工作業延遲或因週末無法入帳,導致延誤登記分發志願。 一、臨櫃繳費:填妥「登記繳費單」後,至華南銀行各地分行臨櫃繳費,免手續費。 二、跨行匯款:可至各地郵局或其他金融機關辦理跨行匯款,填寫該行庫的跨行匯款單匯款繳費,手續費自付。建議繳款最後一天時勿採此種繳費方式,以免因2~3天的作業期而延誤入帳。 匯款單欄位資料填寫如下: 1.主辦收款銀行(解款行):華南銀行台大分行(代碼:008-1544)。 2.收款人戶名: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 三、ATM繳款:持金融卡以自動櫃員機或網路ATM轉帳繳費,收款銀行為華南銀行(代碼:008),手續費自付。 確認繳款狀態 記得繳完費之後,除了妥善保存單據外,並於2小時後(ATM繳費則是30分鐘後)至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網站的「繳費單列印及繳費記錄查詢系統」確認繳費是否成功。 退費申請方式 若需退還登記費,須符合下列資格才能申請退費: 1.已繳交登記費但不符合登記資格者。 2.於指定科目考試報名後始取得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身分者。 【申請時間】:107年7月24日起至7月31日止。 【申請方式】:請至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網站(http://www.uac.edu.tw/)下載「登記費退費申請單」,填妥後,依表單說明傳真(傳真號碼:06-2369689)相關文件至分發委員會提出申請。
大學考情 【圖解】107「指考分發」網路登記志願系統
107學年度「指考分發」於7月24日9:00起至7月28日16:30止開放網路登記志願系統,考生請於期限內至「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網站,點選「進行網路登記分發志願」,即可開始登記作業。為避免網路壅塞,請盡快上網登記。 每位考生最多可選填100個志願。登記分發志願期間如須諮詢或協助,可電洽分發會服務專線:06-2362755,服務時間為7月24日至7月27日每日9:00至18:00,7月28日9:00至16:30。 現在就跟著大學問的圖解步驟,一起完成指考分發志願的登記作業吧。 步驟1:登入系統 1.輸入「身分證字號」、「指考准考證號碼」,以及驗證碼,即可登入「登記分發志願系統」。並輸入E-mail信箱、手機號碼、設定通行碼。 2.進入系統後,請先確認登記狀態、身分類別,以及成績。 注意:通行碼完成設定後即不可變更,每次登入登記分發志願系統時皆須使用,故請妥善保存避免遺失。如果遺失通行碼,請考生於輸入通行碼頁面點選「忘記通行碼」,可選擇發送通行碼至手機或E-mail信箱。如果一直無法順利接收通行碼,請考生先電話洽詢分發會(TEL:06-2362755)後,將身分證或指考准考證傳真至分發會(FAX:06-2369689),由分發會協助查詢。 步驟2:新增志願 新增志願的方式有四種,1.是依校系選志願,2.是依條件選志願,3.是直接輸入系組代碼,4.是貼上志願碼。 【1.依校系選志願】:點選後,可在小視窗中選擇學校,再點選欲選填的系組即可加入志願。(適合有明確校系目標的考生) 【2.依條件選志願】:點選後,可在小視窗中設定篩選條件,包括「學校、學群、學類、採計科目組合」,考生可依需求自行設定條件,在系組清單中勾選想要的系組後將其加入志願。(若無明確校系目標,則可依指考科目組合來篩選) 注意: ◎篩選出來的系組清單中若有紅色字體,代表考生不符合該系組的招生條件,此時可利用「幫我過濾」功能過濾掉紅字系組,讓選填志願更有效率。(但要小心,採計術科音樂系組的「主副修樂器」不在紅字篩選範圍內,請多留意。) ◎「科目過濾」功能則可幫考生選出限定科目的所有組合。例如若甲生生物成績優異,想優先考慮有採計生物的系組,則可利用「科目過濾」將所有採計生物的組合全部勾選。 【3.輸入系組代碼】:可直接輸入系組代碼,再按「加入」送出志願。(適合有明確校系且準備好系組代碼的考生) 【4.貼上志願碼】:可將之前在練習版或單機版選好志願並已另存的志願碼直接貼上。請複製之前的志願碼後貼上並按「確定」,即會出現之前已排定的志願。(適合已先使用練習版或單機版排定志願的考生) 注意:貼上後會覆蓋原先已選志願,建議於未新增志願時使用,並重新核對志願內容確認無誤。 步驟3:調整志願 在志願序尚未送出前,皆可新增、刪除與調整順序。 【1.刪除志願】:將滑鼠移到欲刪除的志願上,快速點擊左鍵兩下即可刪除該志願。也可點選「刪除全部志願」以清除畫面資料。 【2.移動志願】:將滑鼠移到欲移動的志願上,按住左鍵不放直接拖曳至目的地後再放開即可移動,其後志願會順延一位。移動完請再確認志願序號是否正確。 步驟4:志願送出確認 確認所選志願序無誤後,點選「送出登記分發志願」,詳細閱讀注意事項後點選「同意」,並輸入「身分證號碼」及「通行碼」,點選「確認完成」,之後再輸入「驗證碼」並點「完成登記分發志願」,即完成志願送出作業。 注意:驗證碼送出後即完成登記,完成後不得以任何理由請求更改或取消志願。 步驟5:下載志願表 點選「下載志願表」,可將您的志願表另存為PDF檔,作為完成登記分發志願之憑據,以備申請分發結果複查或入學後申請獎學金用。也可使用「傳送志願表」功能,將志願表寄到電子信箱中。 注意:志願表存檔後,請打開確認檔案是否完整無損,若寄到電子信箱,也請確認信箱是否收件成功。 同場加映:操作教學影片 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也提供了107年指考分發登記志願系統操作的教學影片,同學們也可以參考喔。
大學考情 【107指考分發】簡單3步驟,自己做落點
收到107指考成績單後,只要簡單3步驟就可以自己推估指考成績的落點位置,更有效率的選填志願喔~ 我們可以利用「指考採計組合成績人數累計表」(可至指考分發委員會下載專區下載),將今年和去年的資料拿來比對,只要3步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指考成績約莫落在去年哪個成績區間,在選填志願時不至於漫無目標地隨便填寫,也可減少選填志願時分數推算的誤差,還能藉此交互確認線上落點工具的準確與否。 現在就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解說,一起來試試。 步驟1:確定採計組合 配合自己的指考報考科目以及心目中理想校系的採計規定,選擇想要的採計組合。 例如甲生在107年指考報考了國文、英文、數乙、歷史、地理等五科,可以依自己理想校系的採計規定,從「英歷地」、「國歷地」、「國英數乙」、「國英數乙歷地」等12種組合中選擇,來比對該組合107年和106年的成績人數累計表。 步驟2:找出成績落差 依指考成績,在今年的指考採計組合成績人數累計表中,找出自己的成績區間有多少累積人數,再比對去年的資料,找出相近的累積人數,即可知道今年自己的成績約莫是去年的幾分。 準備好107和106年的指考採計組合成績人數累計表,同樣以上述的甲生為例,甲生指考五科的原始總成績(國70 英71 數乙70 歷71 地70)為352分,若想選填採計「國英數乙歷地」組合的校系,即可在107年「國英數乙歷地」的成績人數累計表中,找到自己成績區間(350.01-355)的累積人數有4819人。再比對106年的成績人數累計表,可以發現360.01-365區間的累積人數較為相近,為4635人,因此便能知道自己的成績約莫是落在去年的360-365區間,而非350-355區間,如此就有10分左右的落差了,在判斷去年的錄取分數與選填志願時,就要將這分數的落差考量進去,以免因些微分數落差而錯失進入理想校系的機會。 資料截自107年和106年的「指考採計組合成績人數累計表」 步驟3:計算校系加權 將自己的指考成績依理想校系的採計加權換算出加權後的總成績,再考量上述步驟得到的分數落差,以此來比對理想校系去年的錄取分數,大概就可知道今年是否能考上了。 以推估的去年分數為基準,再來看理想校系去年的錄取分數,誤差會較小。但要注意該校系今年與去年的採計加權是否一樣?是否有學測英聽的篩選?若該校系兩年的篩選與採計加權條件都一樣,則準確率會更高喔。 若上述甲生的理想校系是高師大地理系,假設該系107年和106年的採計加權皆為:國文1、英文1.25、數乙1、歷史1、地理1.25,107年的錄取分數為368.93分。那麼,甲生計算自己107年指考加權後總成績為387.25,再加上10分的落差,則可考上該系。 ★也可以利用網路上免費的落點工具,幫助自己聚焦志願的選填。請參考:【107指考】「落點分析」精選7款
大學考情 107 vs 106:指考五標成績比一比
★最新的108指考五標,請參考:108 vs 107:指考五標成績比一比 107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各科的五標成績今天公布了。整體來說,今年各科五標成績幾乎都較去年為低,以頂標來說,數乙低了8分,物理、生物、歷史和公民低了5-6分,英文、地理少了1-2分;只有國文、數甲、化學三科頂標較去年高,特別是國文,頂標較去年提升了10分,落差最大。 【國、英、數】五標比一比 在國、英、數部分,今年國文和數學甲的頂標都較去年為高,特別是國文,頂標高出了10分;英文頂標較去年稍低,數學乙的頂標與前標則較去年低,差了8、9分。 ▋國文五標107vs106 ▋英文五標107vs106 ▋數學甲五標107vs106 ▋數學乙五標107vs106 【物、化、生】五標比一比 在自然組部分,物理五標皆較去年為低,頂標和前標差了6-7分;化學只有頂標比去年多1分,其他各標則較去年為低;而生物五標也比去年低,各標差了5-7分。 ▋物理五標107vs106 ▋化學五標107vs106 ▋生物五標107vs106 【歷、地、公】五標比一比 至於社會組的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等三科,各科五標幾乎都比去年低或持平,特別是歷史和公民,頂標皆較去年低了6分,前標也少了7-8分。只有地理和去年五標相差不多,少了2分或持平。 ▋歷史五標107vs106 ▋地理五標107vs106 ▋公民與社會五標107vs106
大學考情 【107指考】7/19成績寄出,搶先上網查分
107「指考」放榜囉,趕快進入「快速查榜」查詢指考成績。 107指考將於7月19日寄發成績單,無論考生是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都請留意信件收取。 如果沒收到成績單怎麼辦?還有哪些查詢分數的方法?或者想申請成績複查,該怎麼做呢?讓大學問告訴你~ ★107「指考」五標成績出來囉,快來看看今年和去年的差別:107 vs 106:指考五標成績比一比。 想搶先查分,怎麼做? 在還沒收到成績單以前,也可用電話語音或上網方式查詢成績喔。另外,考生在報名資料上若有填寫行動電話號碼,大考中心也會在成績通知單寄發當日,發送簡訊通知考生成績。 【電話語音查分】:107年7月19日上午9時起至8月31日止,可以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成績。 【網路查分】:107年7月19日上午9時起至8月31日止,請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進入「107指考試務專區」,點選「成績查詢」。 沒收到成績單,怎麼辦? 考生若遲至寄發後第 4 天(不含例假日)尚未收到成績單,要盡快申請補發,逾期不受理喔。 【時間】:107年7月25日止。 【方式】:以電話聯絡查詢寄發情形或申請補發。電話:02-23661416#608。 想要複查成績,怎麼做? 如果對考試成績有疑慮,可以向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申請成績複查。 【時間】:107年7月20日上午9時起至7月24日下午5時止。 【方式】:請使用成績通知單上的「考生申請複查成績密碼」,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進入「107指考試務專區」,點選「成績複查申請」。登錄申請複查的相關資料。 【繳費】:每科50元。上網登錄申請複查相關資料後,持系統印出的「成績複查網路申請表」繳費(繳款帳號可由系統自動產生)。方式有二: 1.華南銀行臨櫃繳費,或至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跨行匯款:繳費期限7月24日下午3時30分截止。 2.使用自動櫃員機(ATM)或網路ATM辦理轉帳繳費:繳費期限7月24日夜間12時截止。 【通知】:複查結果通知書將於7月27日寄發,同時提供網站「成績複查結果查詢」及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查詢期限至8月31日止。 【注意】 1.繳費後請將收據妥善留存,以備查驗。 2.若未於繳費期間內完成繳費者,視同申請手續未完成,且逾期不再受理補繳。 3.申請複查之科目與題號,一經登錄完成確認後,即不得再更改。 4.申請複查時不得要求查看或影印答案卷、答案卡。
大學考情 【考試分發】成績不理想時,如何選填志願
這幾天在做選填志願輔導,我發現今年(編按:2015年)的孩子們有個很特別的現象:來諮詢的中分群變多了(以往這群都會在補習班跑完落點,不分興趣只照分數填完了事),爸媽一起來的比例也變高許多,只有1/3的人已經去補習班跑過落點分析,情緒狀態是極度焦慮的。 避免情緒勒索,正視心態溝通 當然,也許我們可以比較結果論的說,可能是因為考得不盡理想所以會尋求多元的輔導、諮詢資源,但對我來說,這樣的狀態讓我比較擔心的是:孩子或家長是以什麼心態來面對志願選擇,特別是關注的不是這些科系在學什麼、是否符合孩子的興趣,而比較是「我能不能填到比較好的學校?」甚至是關注這學校好不好轉系?以後要轉學考容不容易?而不是我是否能在我選擇的校系好好學習、我要怎麼規劃大學四年。其實學習的目標已經和學系應然的目標背離時,進去就讀的狀況也不會太穩定,反而會影響到大一成績,要轉系的基本條件恐怕就會有困難了,更何況轉學考試更是不容易啊! 常看到成績介在國立邊緣與私立傳統名校之間的學生有這樣的狀態:孩子來談滿著失落與焦慮,有時還會有一雙責備與失望的眼神在旁邊注視著我和孩子的討論,通常我會和親子談一會兒後,邀請爸媽稍事休息,我和孩子個別談一談,這時才能比較關注他的情緒與生涯定向的輔導。但是也看到在現實條件的緊迫下,孩子們多半很壓抑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彷彿已經考得不好、家人的期待落空了,自己就沒有權利再為志願選擇表達意見。其實這樣又更加重了孩子的自責,也無心選填志願,而是如何繳出讓父母不會這麼生氣、失望的志願序。 但是事實就是:成績不到父母的期待,志願怎樣填也不可能讓父母滿意的! 例如:和孩子討論大概的落點在彰師、高師部分科系以及暨大、高大、嘉大、南大的工程學群,通常北部的孩子對中南部的大學瞭解並不多,這時有些大學評鑑評比的統計資料、升學就業地圖…等生涯資訊是有幫助的,甚至我會幫他們媒合過去考上的學長,請他們和學長電聯、聊聊,真的能幫孩子有些安定心情的作用;但一轉頭,父母皺了皺眉覺得這些資料可信嗎?是否都有膨風?這些國立大學離臺北太遠了,是不是能就近留在臺北,打算讓孩子補轉學考、補多益托福或以後補研究所比較方便? 重考會更好?不如擴充選擇 我相信每個家庭遇到了孩子大考不理想的狀況,都會需要有一些情緒的調節機制,但有時又是必要的過程;然而通常這些機制對於問題解決多半是沒有幫助的。眼見要找到可以往下一步排志願序的階段實在是有困難,有的父母會提出「重考」這個選項(很少聽到孩子自己主動提要重考)。但在我和孩子們諮詢時,我其實最不希望提出這個選項。因為這真的對孩子來說是個很大的身心挑戰。不論是因為要再拼一次醫學系的還是考不好要再拼一次,最大的困難還是身心壓力的挑戰,特別現在社群網路和app這麼發達,動態消息都是昔日同窗的大學生活,怎不教孩子心煩意亂呢?加上往年看到重考的結果更好的人比例並不算高,又何需要讓孩子走這一回呢?到底是讓父母自己不後悔,還是孩子自己不會遺憾呢? 有時來回許久僵持不下,我不禁會挑戰父母:假若讓孩子先去就讀,一起思考和規劃學習,好好累積實力並體驗豐富的大學生活,如果您對孩子有這麼高的期待,為什麼就對自己的孩子這麼沒有信心他四年後仍然可以有競爭力,或是有考不錯的研究所的期待呢? 通常孩子在聽到這句話時的反應是自己充滿了希望和期待,開始能一起去思考到「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大學生活」,包括怎麼安排學習生活、規劃輔系或雙主修等來讓自己增加實力,或是透過學校間的聯盟來跨校選課,選擇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或是善用學系交通網的概念擴充選擇、選擇比較完整校系的大學讓自己作選課的搭配,甚至是未來考研究所科系怎麼搭配可以1 1>2…等。這些討論通常能讓孩子深鎖的眉頭稍稍鬆開,更願意積極地作志願的討論與排序。 父母的部分,我相信所有的疑問和情緒都是因為太愛孩子了,捨不得孩子到外地自己生活或是吃苦,也可能是十八年來孩子第一次要離家的焦慮,或是擔心自己放行讓孩子去外地是否會疏於管教和相處,或是選了不好的校系未來堪憂,都會回到「自己是否是個稱職的父母」這個點上,所以選填志願輔導有一半得花力氣在作落點評估、志願排序、校系與職涯諮詢,一半得在處理親子關係與個人的情緒。 利用跨校系選課,自己規劃未來 多半我遇到的狀況是,當孩子能振作起來面對這個處境,積極地想學習規劃與擴充選擇的方案時,父母在一邊也會開始去接納和思考,有的父母甚至當下就會開始鬆動與願意協調折衷的選擇,有的可能要留給他們回家後自己透過家庭的互動(革命?!)來去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選擇,這就不是我能幫得上忙的了。但通常,我會在諮詢結束前,給親子雙方打個預防針,同時也鼓勵孩子要體諒父母親的用心良苦,父母也要多尊重孩子該要為自己的選擇學習負責了。 今天要下班前,和回來幫忙諮詢的校友聊了許久。孩子那年選校不選系,進了國立不錯的語文相關科系就讀。他選擇了一個他能接受的科系,但他透過完整校系的選課,上到自己愛的管理學、心理學、經濟學的課,甚至跨校到夢想的臺大修課,心中沒有遺憾的感覺,反而更有能量去參與社團活動、跑營隊,甚至是去餐廳打工學作內場。也許在有些人眼中,這孩子沒定性、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學無術,但是我覺得他很清楚地知道怎麼「選菜」讓自己可以吃得飽也吃得巧,而多樣的生活安排也是探索自己的生涯興趣,這就是他想要的大學生活!我們能說這孩子畢業後是沒有競爭力的嗎?至少我已經看到了這孩子能吃苦、有毅力、學習力強、合群、善表達與自我行銷,最重要的:頭腦很清楚靈活!這些不就是在求職時最需要的能力嗎? 每個人的生涯目標不同,但相同的一定都會、也都要有「體驗人生」這項。如果把這個概念放進來看待選填志願,其實什麼選擇都是種體驗,更重要的是孩子要在這些選擇的機緣來臨時,學會為自己負責罷了。而老師和家長也要負責,但不是要孩子為校譽負責、為自己是否為好父母負責,而是盡到一個引導和陪伴的責任。人生,還是孩子自己要過下去的啊!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由「林老師的心裡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考試入學分發選填志願的輔導經驗談
技職考情 【107四技甄選】錄取率82.6%,商管群最多
107「四技甄選」放榜囉,趕快進入「快速查榜」查詢。 107學年度「四技甄選」的分發結果已於7月11日公告,當天上午10點起,考生可直接上「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網站查榜。今年錄取率為82.6%,較去年83.9%低一些。以商管群錄取人數最多,其次是餐旅群、設計群。 ★對分發結果有疑慮?請參考:【107四技甄選】7/11放榜,有疑問快複查。 招生、錄取名額皆較去年低 今年四技甄選入學招生,有138校3,224個系科組學程提供招生名額47,475名,共計65,670人完成第一階段報名。每名考生至多可申請3個校系科(組)學程,經過第一階段篩選,計有58,114人獲得第二階段報名資格,完成第二階段報名(含備審資料網路上傳作業)者為79,410人。 第二階段各校指定項目甄試後,具備正備取生資格可登記就讀志願序者計46,546人,完成登記就讀志願序者有43,350人,經就讀志願序統一分發錄取的有35,797人,分發錄取率為82.6%。分發錄取人數最多的前3類,分別是商業與管理群7,759名、餐旅群5,860名、設計群4,175名。 7/17中午前須完成報到 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特別提醒分發錄取生,有關107年7月11日瑪莉亞颱風可能來襲,各校報到作業及通知會於各校網頁上公告,報到作業方式不會延後,考生必須於107年7月17日12:00前,依錄取學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報到;若未於規定期限內完成報到手續者,視同放棄錄取資格。 此外,107四技甄選的錄取生,如果同時獲得107技優甄審分發錄取資格者,僅能擇一校系(組)、學程辦理報到,違者將取消其錄取及入學資格喔。
軍警考情 【107警察專科】7/16-7/20複試,注意事項有哪些?
107學年度警察專科專班37期入學考試的複試將於107年7月16日至7月20日舉行。初試合格的考生請留意複試的相關應試須知(依照組別、名次分梯次辦理複試),完成體檢並備妥相關資料。 複試前須辦理事項 複試前有兩件事須先完成,包括:備妥相關證件、完成體檢。 【一般生】:需備妥相關規定證件如下。 1.複試通知單、1吋照片2張。 2.通知單上表格請於複試前先行用藍、黑色筆以正楷填寫,並貼妥身分證影本。 3.高中(職)或以上學校畢業證書或同等學力證件正本、影本各1份(若畢業證書遺失,請先向原畢業學校申請畢業證明書)。 4.退伍令或免役證明書正本(未役考生或女生免驗)。 【特種身分考生】:需另外備妥相關規定證件如下。 1.原住民考生: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正本。 2.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加分考生: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正本。 3.因公殉職子女考生:撫卹令正本。 【完成體檢】:須於複試日前10-14日以上完成。 1.體檢項目除四肢、身高、體格指標值(BMI)在警專檢查外,其餘項目需持上網列印的「指定醫院體檢表」前往指定醫院檢查。(請見簡章附錄四:警專複試體檢指定醫院) 2.胸部X光、血液檢查等項目,醫院檢查報告一般需10-14工作天。 3.體檢表需詳載檢查日期、加蓋檢查醫師印章、醫院印信及醫師檢查結果。 4.考生所繳交的體檢表,其檢查日期僅限複試日前90天以內有效。 5.各指定醫院檢查時間及體檢表完成日數不一,請考生於接獲複試通知後,儘速前往指定醫院接受體格檢查。 複試當日注意事項 【考試項目】:體格檢查、口試、體能測驗。 【應攜帶證件】:依複試通知單規定的時間,攜帶下列證件報到,並參加複試。 1.複試通知單、1吋照片2張。 2身分證正本。 3.高中(職)或以上學校畢業證書或同等學力證件正本、影本各1份。影本留存,正本驗證後當場發還。 4.退伍令或免役證明書正本(未役考生或女生免驗)。 5.運動短褲(體能測驗時換穿短褲)。未攜帶者,使用學校提供的備用短褲。 6.警專指定醫院體檢表。 【考試地點】:臺灣警察專科學校(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153號)中正堂。
技職考情 【107統測分發】填志願先繳費,個別繳費7/23止
107學年度「統測分發」個別繳費的時間為7月17日10:00至7月23日24:00截止,通過資格審查的考生,若採個別繳費,需在期限內繳交登記費才可上網選填登記志願。 經由就讀高中職學校集體報名107學年度統測的應屆畢業考生,若所屬高中職學校未辦理集體繳費或考生未參加所屬高中職學校集體繳費的話,則請考生自行辦理個別繳費。 個別繳費的考生可上「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網站,點選右上方的「考生作業系統」,再點選「繳款單列印及繳款帳號查詢系統」,先查詢繳款帳號,繳費之後才能登記志願喔。 取得繳款帳號,列印繳款單 1.以「身分證統一編號」、「出生年月日」及「統測准考證號碼」登入「繳款單列印及繳款帳號查詢系統」。 2.取得繳款帳號,並下載列印所需之便利商店或臺灣銀行的繳款單,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繳款資訊,準備繳費。 繳費管道三選一 【便利商店繳費】:持「便利商店繳款單」至便利商店繳費(免手續費)。繳費期限107年7月18日24:00止。 【銀行郵局繳費】:持「臺灣銀行繳款單」至臺灣銀行總行或分行臨櫃繳款,或其他金融機構(含郵局及信用合作社)辦理跨行匯款(手續費自付)。繳費期限107年7月23日15:30前。 【ATM轉帳繳費】:持有轉帳功能的金融卡,至各金融機構ATM或網路ATM轉帳繳費(手續費自付),臺灣銀行代號004。繳費期限107年7月23日24:00前。 繳費注意事項 1.登記費新臺幣220元。低收入戶考生免繳登記費,中低收入戶考生的登記費為88元。 2.取得之「繳款帳號」僅供個人繳費使用,每位考生的繳款帳號皆不同,請妥善保存,避免遺失或委託他人代為處理。 3.若採便利商店繳款,建議使用雷射印表機列印繳款單。若無雷射印表機者,可將產生之檔案存入記憶卡或隨身碟後,帶至便利商店或影印店列印。 4.繳費最後一天7月23日15:30以後,請勿利用郵局匯款,因其隔日才會入帳,會超過繳款期限,造成繳費失敗,導致無法選填志願。 5.請勿多管道重複繳費。繳費收據或交易明細表請妥善保存,以備查驗。 繳費後要記得查詢狀態 1.考生至金融機構完成繳費2小時後(便利商店繳費最多需3個工作天,不含例假日),可至網站之「繳費狀態查詢系統」,以「身分證統一編號」、「出生年月日」及「統測准考證號碼」登入系統查詢繳費狀態。 2.若已確認繳費成功,請自行儲存或列印「繳費完成確認單」以備查。 3.無論是集體或個別繳費(包含免繳費之低收入戶考生),請考生務必於繳費規定期限內上網查詢繳費狀態。如獲系統回應「繳費成功」者,表示已完成繳費,即具有上網選填登記志願資格。
技職考情 【107四技甄選】7/11放榜,有疑問快複查
107「四技甄選」放榜囉,趕快進入「快速查榜」查詢。 107學年度「四技甄選」的分發結果於7月11日出爐了。考生於當天上午10點起,可直接上「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網站查榜。 此外,各甄選學校亦會寄送分發結果通知,還請考生留意信件收取。若對分發結果有疑義,請在7月12日12:00前申請複查。 網站查榜 【查榜時間】:107年7月11日10:00起 【查榜方式】:上網至「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網站,點選「考生作業系統」,選擇最下方的「就讀志願序統一分發放榜」,即可查詢。 分發結果複查怎麼做? 考生若對就讀志願序統一分發結果如有疑義,可向委員會申請複查。 【申請時間】:107年7月12日12:00前。 【檢附資料】:「就讀志願序統一分發結果複查申請表」和「就讀志願表」正本。 【申請方式】:請將上述資料於規定時間內傳真(02-27735633)至委員會,並以電話(02-27725333#213、214、215)確認已收到傳真。委員會將以電話或書面方式回覆複查結果。複查以1次為限,逾期概不受理。
大學考情 【111考招】「學習歷程」啟動前,給高中師生的四大建議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H.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論,指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能展現,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學習歷程,並不一定以同樣的標準,來衡量所有學生的學習。」(《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我國刻正建置的學生學習資料庫即呼應了此一理論。目前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的發展方向為: 一、高中端落實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多元適性學習。 二、大學端推展以兼採「學業」及「非學業」之多元學習歷程資料進行招生選才。 學習歷程資料庫的內容 一個完整的學習歷程檔案應包含學習歷程(portfolio)、學生的成果表現(performance)與發展潛能(potential),方能展現學生的多元能力。目前教育部規劃的學習歷程資料庫項目如下: 一、基本資料:相關學籍資料。 二、修課紀錄:修課科目、學分及成績等學業成績表現。 三、自傳:含學習計畫,由學生自主上傳,可上傳數個檔案。 四、課程學習成果:包含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 五、多元表現:包含校內外活動、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 六、其他:包含彈性學習、團體活動等與學生學習歷程有關之資料。 學習歷程資料庫的建置與系統聯結 根據系統聯結圖的資料,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建置與系統聯結流程說明如下: 一、高中課程資訊:由學校每年將開課課程的修課條件、教材大綱及評量辦法提報教育部進行課程審查,通過後由高中課程資訊平臺傳輸至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二、高中課程資訊:由學校承辦人員於各校之校務系統進行登錄,匯出excel表後上傳至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三、校內多元表現:包含幹部經歷、競賽成果、檢定證照及志工服務等,由學校建置於校內學習歷程系統,學生可自選最多10項由學校每學年上傳至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四、課程學習成果:學生於每學期修課後至校內學習歷程系統進行課程學習成果之建置,經教師認證後,學生可自選三項,由學校上傳至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五、校外檢定證照與校外競賽成果:授權檢定證照及競賽主辦機構,匯入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六、自傳(學習計畫)與其他:學生於校內的學習歷程系統進行建置,並依循報名之大學要求上傳之資料上傳至招聯會備審資料系統。 學習歷程資料庫系統聯結圖(資料來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填報平臺) 學習歷程資料庫應用的建議 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的有效應用,可達成以下三點成效:1.落實十二年國教新課綱適性選修精神,引導學生多元適性學習;2.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學力,作為教學改進參考;3.促進大學招生作業簡化與優化,以提升大學適性選才成效。為達成上述成效,具體建議如下: 【對高中端的建議】 一、學校應召集教職員生及家長代表,成立「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工作小組」,訂定推動計畫、組織分工及管考機制。 二、辦理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相關研習、教育訓練及宣導活動。 三、與大學及產業合作開設多元選修特色課程並制訂課程諮詢輔導機制,協助學生適性選修、激發潛能。 四、規劃及辦理各項校內外特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並指導學生參加校內外各項競賽、檢定及證照測驗。 【對學生的建議】 一、有關修課紀錄部分,每學期選課時應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主動與課程諮詢教師討論,以明瞭選修課程與未來進路之關聯性。 二、課程學習成果之紀錄,應與任課教師討論及認證後,每學期慎選3件能展現學生個人特質與專長之優異作品(包含書面報告、實作作品、實習表現等),上傳至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三、主動擔任幹部、參與志工服務及各項校內外特色活動;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項競賽、檢定及證照測驗。每學期依規定時間,上傳至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四、預先撰寫自傳及學習計畫,撰寫內容扣緊大學相關科系所須態度與關鍵能力。大學選才在於找到有積極的學習態度、有相對應的學習歷程基礎、有發展潛能適合讀這個系的學生。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在高中的建置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