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107 APCS】10/27考實作題,報名9/30止
想就讀資訊類相關學系的高三同學們請留意,今年的「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預計107年10月27日考試(實作題),9月30日報名截止。若之前「實作題」的考試成績不理想,請把握時間報名,為自己爭取加分機會~ 108年「個人申請」有31個校系組將「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成績列入第一階段的篩選、檢定項目中,還請同學留意。(★請參考:【108個人申請】31資訊系檢定APCS成績)。 9/10起報名,10/27日考實作 107年10月27日上午的檢測只考實作題,9月10日起採線上報名方式,10月15日起同學可上網查詢檢測地點、准考證號碼等相關資訊。 【報名日期】:107年9月10日至9月30日截止。採線上報名方式。 ※線上報名系統 【資訊查詢】:107年10月15日 10:00 至10月27日 23:59 止。可輸入身分證字號(非本國籍使用護照號碼或居留證號碼)及E-mail查詢檢測地點、准考證號碼。 ※查詢檢測資訊 【考試日期】:107年10月27日。檢測當日需攜帶身分證(或居留證)入場應試,並與報名資料(姓名、身分證字號)相符。不需列印檢測通知。 ★想知道APCS怎麼考嗎?試題下載、命題範圍請參考: APCS是什麼?想讀資工資管別錯過 11/15起可查成績 11月15日起,考生輸入身分證字號和e-mail,即可查詢成績並將成績證明寄送至其他單位。 【成績查詢】:107年11月15日。可輸入身分證字號和最近一次報名填寫的e-mail,即可查詢歷次測驗成績,成績單將寄送至e-mail信箱。 ※查詢成績系統 【填報成績證明寄送單位】:輸入身分證字號和報名時填寫的e-mail,可申請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成績證明寄送至第三方單位電子信箱。 ※寄送成績至第三單位系統 ★資料來源:「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官網
大學考情 【108個人申請】31資訊系組檢定APCS成績
108年「個人申請」有31個學系將「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成績列入第一階段的篩選、檢定項目中,以分組形式招生,總計共76個名額。想就讀資訊工程、資訊管理等資訊類相關學系的高三同學們,可留意採計的系組有哪些,以APCS檢測成績為自己爭取通過門檻的機會。若先前「實作題」成績不理想,10月27日還有一次檢測機會(請參考:【107 APCS】10/27考實作題,報名9/30止) 如果你是高一、高二生,也可以先了解APCS的相關資訊,參考一下測驗時程,提早準備,為自己未來申請大學時多一項加分利器。(請參考: APCS是什麼?想讀資工資管別錯過 ) 將APCS納入檢定的31學系 108年「個人申請」分組檢定篩選APCS的共有31個資訊相關學系,一系約有1至3個名額,分別以APCS「觀念題」和「實作題」來設立檢定標準級分及篩選倍率,各系的招生名額與檢定級分和篩選倍率如下表。 *分組詳細資訊請以108學年度個人申請簡章為主。 ★資料來源: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其他考情 【107高職學力鑑定】9/10-9/28報名,10/21考試
自學高中課程的同學們請留意,「107年度自學進修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考試」(簡稱技術型高中學力鑑定考試),將於107年10月21日舉行,報名日期自107年9/10~9/28止,考試簡章可至教育部國教署網站下載或在各考區索取。 通過高職學力鑑定考試者,會發給考試通過證書,證明考生具有相當於正規高中的同等學力,有助於升學或工作需求。 年滿20歲有工作經驗及證照的國民可報考 凡持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護照或我國政府核發的有效居留證明文件者,符合下列資格之一,即可報考。 1.年滿18歲(90年9月1日「含9月1日」前出生),曾於國中小階段或高中階段參與經主管機關核准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者。 2.年滿20歲(88年9月1日「含9月1日」前出生),並具備下列資格之一者: (1)取得丙級技術士證或相當於丙級技術士證的資格,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 (2)取得乙級以上技術士證或相當於乙級以上技術士證的資格,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經驗。 免報名費,可現場或郵寄報名 【報名日期】:自107年9月10日起至107年9月28日。 【報名費用】:無 【報名方式】:採現場報名或通訊報名。(各報名表件可於考區索取,或至各考區承辦學校網站下載) ◎現場報名 1.臺北市考區:星期一至星期五,每日上午9時起至下午5時止。 2.臺中市考區:星期一至星期五,每日上午8時30分起至下午5時止。 3.高雄市考區:星期一至星期五,每日上午8時30分起至下午5時止。 ◎通訊報名 將報名表及相關資料,平放裝入「報名專用信封」內,以限時掛號郵寄至各考區承辦學校,以郵戳為憑。 【應備表件】: 1.報名表:填妥後並簽名確認。 2.附上最近三個月內1吋彩色證件照片3張(背面書寫姓名,黏貼於報名表實貼1張、浮貼2張),及身分證正面與反面影印本各1張。 3.中華民國護照封面內頁影印本1張,黏貼於報名表背面(無護照者免附)。 4.丙級以上職業證照正本和影印本(影印本正面與反面各1張黏貼於報名表背面)。 5.所有工作經驗證明文件正本與影印本各1份(需蓋妥公司行號和負責人印信)。 6.「准考證及考試資格審查結果回件專用信封」、「成績通知回件專用信封」、「鑑定考試結果回件專用信封」各1個,約B4紙張尺寸大小(收件人姓名、地址及郵遞區號請務必自行填寫)。 【考區/報名地點】:高中學力鑑定考試共分三個考區,報名不限戶籍或居住地,考生可自行評估,就近報考。 考三科,同高職課程 【考試日期】:107年10月21日(星期日) 【考試科目】:國文、英文、生活領域等3科。 【考試範圍】:依現行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106學年度畢業班社會組3個學年的課程標準為範圍,命題原則為歷年試題占40%,現行高職三年課程占60%。(歷屆考題) 【考試時程】 及格通過認定,頒發證書 學力鑑定考試的計分方式是:各科成績以100分為滿分,60分為及格。當次學力鑑定考試所有考科均報考且及格,或是各科目均達50分而總平均達60分者,為考試通過。發給「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考試通過證書」,證明考生具有同級正規學校畢業的同等資格。 若僅部分考試科目及格者,則以「學力鑑定考試成績通知單」作為各該科目及格的證明,日後若再報考學力考試得免考及格科目。待累計全部考試科目均及格時,則發給學力鑑定考試通過證書。 ★考試簡章下載: 107年度自學進修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
大學考情 【108英聽I】9/3-9/7報名,不吹冷氣須加註
108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一次考試的報名時間為107年9月3日上午9時至9月7日下午5時。高三同學由學校集體報名,其他非應屆畢業生則可經由學校及補習班集體報名或個別網路報名。 個別報名的考生請備妥數位相片檔和身分證正面影像檔(曾報考大考中心91學年度以後任一考試者免繳),並於報名期限內至大考中心網站,點選右側「108英聽試務專區」,選擇「個別報名」登錄報名資料,並列印「個別報名繳費表」,於繳費期限內完成繳費。 繳費注意事項 【報名費】:集體報名費每人350元;個別報名費每人380元。 【中、低收入戶減免】:低收入戶免繳報名費。中低收入戶考生減免報名費十分之六,集體報名者每人140元,個別報名者每人152元。 【繳費方式與期限】:繳費方式有三種,請於期限內完成繳費。 【注意事項】 1.中低收入戶考生若未能於報名期限內繳驗證明文件,則無法減免報名費,報名結束後亦不接受補件。 2.跨行匯款轉帳繳費或便利商店繳費,皆有手續費須請考生自付。繳費後,收據請妥善留存。 3.報名截止後,考生若符合退費條件,可於9月18日下午5時前向大考中心申請退費。 報名時注意事項 【繳交相片規定】 1.考生請繳交107年1月1日以後拍攝的相片。若曾報考大考中心107或108學年度任一考試且相片為106年1月1日以後拍攝者免繳。 2.相片規格:人像之頭頂至下顎之高度應介於2.5至3公分之間。人像須脫帽、面貌清晰(不得遮蓋眉毛)、正面之半身照。黑白或彩色不拘,背景須為白色或淺色。不得配戴深色鏡片眼鏡。不得使用合成相片。 3.數位相片檔規格:相片檔應為灰階黑白相片檔或高彩之彩色相片檔。數位攝影之影像,寬×高像素不得少於450×600 pixels;掃描器掃描之解析度不得低於300 dpi,最高解析度建議不超過500 dpi。 4.個別報名考生的相片檔請以身分證號命名,並以JPG格式儲存。 【報名進度查詢】 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的考生,可至大考中心網站,點選右側「108英聽試務專區」,選擇「報名處理進度查詢」,或以電話(02-23643677)語音查詢報名處理情形。 【報名資料確認】 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的考生,在完成報名手續之後,請於107年9月17日上午9時至9月18日下午5時前,至大考中心網站(http://www.ceec.edu.tw),點選右側「108英聽試務專區」,選擇「報名資料確認查詢」,或以電話(02-23643677)語音確認自己的報名資料是否完備。考生如發現與原報名資料不符或有遺漏,請在截止日前妥相關證明文件,向大考中心申請補正,逾期則不予受理。 【更改姓名或身分證字號】 1.報名資料確認截止日後暫停受理更改姓名或身分證號碼作業。有更改需求的考生請於考試時攜帶更改後的戶籍謄本或載有更改姓名或身分證事項的戶口名簿供查驗。 2.如需更改成績通知單姓名,請於107年10月26日前,備妥上述資料向大考中心申請更改相關資料。 【特殊情況加註】 第一次英聽考試將全面提供試場冷氣服務,溫度設定於攝氏26~28度。開放試場冷氣屬服務性質,若因機器故障,無法使用,考生應繼續考試,由監試人員視需要開啟氣窗及電風扇。考生不得因試場冷氣故障要求更換試場或加分。另外,考生如因身心因素需於無冷氣試場應試者,請於報名時加註特殊情況。 【小編提醒】 ★108英聽有哪些調整呢?請參考: 【108英聽】考試日程表出爐,播音方式有調整 ★哪些人可以報考英聽呢?請參考: 英聽,哪些人可以報名? ★想知道英聽怎麼考嗎?請參考: 英聽怎麼考?高中生不可不知
大學考情 【108術科】簡章公布囉,重要日程請留意
108學年度大學術科音樂、美術、體育組考試,將於108年1月28日至2月17日舉行。術科考試成績可供大學「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等各入學招生管道使用。108年7月指定科目考試不再舉辦術科考試,請考生特別注意。 108術科考試重要日程 108術科考試簡章購買 【發售日期】:107年8月3日起至107年11月8日止。 【簡章售價】:每本新臺幣30元。 【購買方式】 (一)集體報名者(應屆畢業生或經由補習班集體報名):請向辦理集體報名單位(所屬高中學校或補習班)購買。 (二)個別報名者:可以郵寄購買或至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聯合會網站下載電子檔。 1.郵寄購買:附簡章工本費(每本新臺幣30元)及A4回郵信封一個,以郵政匯票(受款人: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聯合會)或現金袋均可(購買3本以下者,才可用郵票折現)。回郵信封請使用A4規格並貼足郵資(掛號36元),於封面填妥收件人姓名、郵遞區號、地址,註明「購買108學年度大學術科考試簡章」,寄至10610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段162號「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聯合會」。 2.電子檔下載:下載108學年度大學術科考試簡章pdf檔 108術科考試報名費 術科考試報名費用包括:「基本費」及「考試項目費」兩項。低收入戶考生報名費全免。 【1.基本費】:集體報名者每人150元,個別報名者每人200元,中低收入戶考生減免報名費十分之六(集體報名者每人60元,個別報名者每人80元)。 【2.考試項目費】:依考生選考的組別、考試項目加收費用(如下表)。 ★資料來源: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
其他考情 【107高中學力鑑定】8/24-8/27報名,10/7考試
自學高中課程的同學們請留意,「107年度自學進修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考試」(簡稱普通型高中學力鑑定考試),將於107年10月7日舉行,報名日期自107年8/24~8/27止,考試簡章可至教育部國教署網站下載或在各考區索取。 通過高中學力鑑定考試者,會發給考試通過證書,證明考生具有相當於正規高中的同等學力,有助於升學或工作需求。 年滿20歲的國民可報考 凡持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護照或我國政府核發的有效居留證明文件者,符合下列資格之一,即可報考。 1.年滿18歲(90年9月1日「含9月1日」前出生),曾於國中小階段或高中階段參與經主管機關核准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者。 2.年滿20歲(88年9月1日「含9月1日」前出生)者。 免報名費,採現場報名 【報名日期】:自107年8月24日起至107年8月27日(每日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時至5時)。 【報名費用】:無 【報名方式】:需現場報名。考生請攜帶身分證及最近3個月內1吋脫帽半身正面照片3張,親自至考區填寫報名表報名,或以委託他人持委託書方式報名,通訊報名概不受理。(各報名表件可於考區索取) 【應攜證件】 1.報名表。 2.應考人身分證正本,並於報名表張貼正、反面影印本各1份。 3.未領有身分證者,繳驗中華民國護照或臺灣地區居留證正本或入出境許可證,並於報名表張貼正、反面影印本各1份,正本驗畢歸還。 【身心障礙者】:除上述證件,應擇一繳驗下列證明 1.有效期限內的身心障礙證明(手冊)。 2.各級主管機關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所開立的中等(國中)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鑑定證明 並於報名表張貼正、反面影印本各1份,正本驗畢歸還。 【考區/報名地點】:高中學力鑑定考試共分六個考區,報名不限戶籍或居住地,考生可自行評估,就近報考。 考五科,同高中課程 【考試日期】:107年10月7日(星期日) 【考試科目】:國文、數學、英文、自然學科(物理、化學、生物及生活科技)、社會學科(歷史、地理及公民與社會)等5科。 【考試範圍】:依現行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106學年度畢業班社會組3個學年的課程標準為範圍,命題原則為歷年試題占40%,現行高中三年課程占60%。(歷屆考題) 【考試時程】: 及格通過認定,頒發證書 學力鑑定考試的計分方式是:各科成績以100分為滿分,60分為及格。當次學力鑑定考試所有考科均報考且及格,或是各科目均達50分而總平均達60分者,為考試通過。發給「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考試通過證書」,證明考生具有同級正規學校畢業的同等資格。 若僅部分考試科目及格者,則以「學力鑑定考試成績通知單」作為各該科目及格的證明,日後若再報考學力考試得免考及格科目。待累計全部考試科目均及格時,則發給學力鑑定考試通過證書。 ★考試簡章下載: 107年度自學進修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
大學考情 【108學測&指考】六大重要日程,高三生必看
高三同學請留意,108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學測)和指定科目考試(指考)的簡章與考試日程已經公布,學測考試將在108年1月25~26日舉行;指考考試則在108年7月1~3日舉行。報名日期分別在107年10月底和108年5月初,還請高三同學留意。另外,簡章今年也特別提醒,指考試場冷氣開放屬於服務性質,冷氣壞了不得要求更換試場或加分。 「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108年學測和指考兩大考試的重要日程與調整變更整理如下,讓同學重要資訊不漏接。 108學測日程表 108指考日程表 108調整1:學測自由選考 108學年度的學科能力測驗將由全部五科必考改為考生自由選考,考試時間也有所調整。其中,國文(選擇題)的考試時間為80分鐘,國寫則延長為90分鐘,社會與自然科延長為110分鐘,數學和英文考科不變,仍為100分鐘;而各科考試下午第一節皆提前從中午12時50分開始。 此外,108年學測改為自由選考後也調整收費方式,但以不調漲報名費為原則;報名學測時,不論是集體或個別,報名費包括:基本作業費200元,學測考科測驗費每科170元。也就是說,如果考生報考4科,需繳報名費200和測驗費170*4共880元。報考5科則1050元。 108調整2:身障服務分兩類 108年針對身心障礙及重大傷病考生的應考服務項目分為一般項目與特殊項目,考生可依需求申請並於申請時間內檢附相關證明文件。 【申請日期】 #學測:107年10月26日至107年11月8日。 #指考:108年5月7日至108年5月23日。
大學考情 【111考招】「學習歷程」讓大學更能適性選才
隨著12年國教新課綱確定於108年實施,大學考招新方案也將於111學年度上路,這次的考招新方案除了回應高中對高三下學期教學正常化而將個人申請的作業期程往後調整至五月底外,最大的變革就在於「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的建置與導入。 學生(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的建置,對於大學招生作業而言,有二項重大意義: 一、申請入學審查將可更加優化 在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啟用後,學生的學習歷程將會有四大部分:基本資料、修課紀錄(包含必選修課程與成績)、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 (一)修課成績:現行各高中成績單呈現資料與格式不統一,往往造成審查人員評量上的困難,而未來學生學習歷程修課成績格式一致化後,將有利於審查評分作業。 (二)必選修課紀錄:在新課綱大幅降低必修學分,提高加深加廣與多元選修課程學分後,學系得藉由學生的選修課程發掘學生對申請學系是否有真實興趣或具備相關能力(例如:選填大氣科學系學生是否有修習地球科學領域選修課程等),有效改善現行備審資料中往往不易找出學生與學系的連結性問題。 (三)學習成果:學系得透過書面報告、小論文或實做作品等質性資料,判斷學生於修課成績以外的學習狀態或進而發掘其學習潛力。 (四)多元表現:直接由高中或競賽主辦單位上傳的學生校內、校外多元表現,將有助於改善過往學生自行提供相關證明的可信度。 上述的四大部分中,特別是選修課程紀錄與學習成果二個項目,是無法經由標準化學力測驗(如學科能力測驗)評量、且於現行備審資料中較為缺乏,但卻是學系能否發掘「適性」的目標人才之關鍵。 此外,教育部為強化各大學對學習歷程審查能力,已邀集筆者任職的中央大學在內的17所大學推動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將依據學系不同特性及選才目標,分別建立學習歷程評量尺規,做為審查者評審依循,並透過專家邀講、個案討論、試評與分析改善等步驟培訓審查人員專業審查能力。同時,教育部亦已規劃將招生專業化計畫逐步推展至其他大學,以全面性的提升各大學審查的嚴謹性、客觀性與鑑別力。 二、有助於招生方面校務研究 過往學生的個人申請備審資料皆是紙本或PDF檔案格式,不利於進行招生方面的校務研究,而面對可能來自於上百所不同高中的申請學生,評審委員在不見得了解所有高中的定位或教學現況下,於審查時即易於出現過往以來屢受外界質疑的對少數明星高中畢業學生較為有利,或過度重視學科能力測驗成績的情形。 然而,筆者任職的中央大學經校務研究分析個人申請各高中畢業學生進入大學後的學習表現,卻顯示「許多社區高中畢業學生的學習表現不見得比都會型明星高中的畢業學生差」,以及「學生高中階段的學業成績與進入大學後的學習表現具有高度關聯性」等現象。因此,在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啟用並提供可運算格式的學生高中量化成績給各大學後,將有助於各大學對學生的高中成績、學測成績及入學後成績進行更深入的校務研究分析,進而將結果再回饋至招生作業。 綜合以上,大學端期待由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產出的學習歷程,能成為展現學生高中全面學習成果、且呼應課綱的備審資料,進而協助大學各校系找到目標人才,真正落實適性揚才的多元入學精神;而大學端對學習歷程的重視與採計,亦形同對高中教學與輔導的回饋,進一步促使高中更落實新課綱強調引導學生適性探索、多元選修的教學精神;同時,我們也期待,在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與各大學招生方面校務研究的穩健發展後,未來申請入學大學端審查將以學生學習歷程為主,逐步降低或取消面試的舉辦,使學生及家長無需再為了申請學校而南北奔波,達成大學、高中與學生及家長三贏的局面。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大學端如何運用學習歷程招生及對學習歷程資料庫的期許
大學考情 【108英聽】考試日程表出爐,播音方式有調整
108學年度英語聽力測驗(英聽)的簡章與考試日程已經公布,第一次英聽考試在10月20日舉行;第二次英聽考試則在12月15日舉行。報名日期分別在9月和11月,考生可任選其中一次考試或兩次皆參加,兩次的成績可擇優採用。 有些大學系組會將英聽成績列為檢定項目或審查資料,還請同學留意。「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兩次英聽考試的日程表以及重要變更整理如下,欲報考的同學千萬不要錯過。 108英聽第一次考試日程表 108英聽第二次考試日程表 108調整1:英聽播音方式變更 108年的英聽播音方式有調整,英聽第一次考試仍採用集中式播放系統,在校園統一廣播,由主控室播放,第二次則改採分散式播音設備,由個別教室使用MP3播放器播音。 108調整2:身障服務分兩類 108年針對身心障礙及重大傷病考生的應考服務項目分為一般項目與特殊項目,考生可依需求申請並於申請時間內檢附相關證明文件。 【一般項目申請日期】 #第一次英聽:107年9月3日至9月7日。 #第二次英聽:107年11月2日至11月8日。 【特殊項目申請日期】 107年8月20日至9月7日。 (欲申請的考生,不管報考第一次考試或第二次考試,皆須於此時間內辦理)。 哪些校系採計英聽? 107學年度採計英聽的校系約有79個,大多是語文或醫學相關學系,也有一些金融財管,這些科系在個人申請、繁星推薦或指考分發會採計英聽成績。其中英語、外文或醫藥相關學系大都要求英聽成績須達A級,在108學年度簡章尚未出來前,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107各管道有哪些學系會採計英聽成績,提早做準備。 ★【107個人申請】採計英聽52系組,搶先看 ★【107繁星推薦】採計英聽68系組,搶先看 ★【107指考分發】採計英聽62系組,搶先看 ★想知道英聽怎麼考嗎?請參考:英聽怎麼考?高中生不可不知
大學考情 【108-111升大學】六張圖一次看懂考招變革
新課綱將於108學年度上路,為落實新課綱「適性揚才」的精神,111學年度的大學考招制度也有所調整。除了學測國英考到第五學期,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分節考試外,並於108學年度起,逐年推動階段性的考招調整,以避免新制驟然上路造成混亂與不安 因此,不管你今年9月後升高三(108學年考大學)、升高二(109學年考大學)、升高一(110學年考大學)、升國三(111學年考大學),都可在下列圖表中找到自己升大學年度的考招變革說明。 高三生留意108學年度考招變革 今年(107年)9月升高三的同學請留意,當你要考大學時(108學年度)的變革如下: 圖:教育部(圖中「105學年度的高一生」指的是105學年度就讀高一的學生) 1.108年「學測」五科可自由選考,校系最多參採4科(個人申請、繁星推薦、指考分發三管道合計);「指考」十科自由選考。 2.「學習歷程」:少數資訊學群繼續試辦將APCS「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納入個人申請第一階段參採項目(檢定、篩選),每校系最多3名。 3.繁星推薦3月第4週辦理;個人申請第二階段集中在4月的第2到4週辦理。 高二和高一生留意109-110學年度考招變革 今年(107年)9月升高二和高一的同學請留意,當你要考大學時(109-110學年度)的變革如下,: 圖:教育部(圖中「105學年度的國三、國二生」指的是105學年度就讀國三、國二的學生) 1.109-110年「學測」五科可自由選考,校系最多參採4科(個人申請、繁星推薦、指考分發三管道合計);「指考」十科自由選考。 2.「學習歷程」:繼續試辦研擬一階參採,規劃公布參採方式。 3.繁星推薦3月底辦理;個人申請延至4月中到5月中辦理。 國三生留意111學年度考招變革 今年(107年)9月升國三的同學請留意,當你要考大學時(111學年度)的變革如下,: 圖:教育部(圖中「105學年度的國一生」指的是105學年度就讀國一的學生) 1.111年「學測」五科可自由選考(測驗範圍:108課綱部定必修),校系最多參採4科(個人申請、繁星推薦、指考分發三管道合計);「分科測驗」七科可自由選考(測驗範圍:108課綱部定必修與加深加廣選修)。 2.「學習歷程」:占第二階段參採一定比例。 3.繁星推薦於4月辦理;個人申請於5月初到6月辦理。 為什麼大學考招要變? 由於現在的考招制度使高三學習不完整,且備審資料的準備時間匆促,加上著重考科學習,不符合新課綱多元發展、適性揚材的精神。 圖:教育部 考招變革三方向 為符合新課綱精神,111學年度的考招變革朝「適性選考與素養命題」、「高三完整學習」、「利用學習歷程資料庫」等三大方向來邁進。 圖:教育部 因此,111學年度起,學測五科和指考七科可自由選考、繁星推薦和個人申請時程後延、建置學習歷程資料庫且參採占一定比重。 圖:教育部 ★完整懶人包下載:考招調整漸進來 ★圖文由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創刊號:「大學考招如何漸進調整」說明白
大學考情 【高三留意】108三大考試時程,學測英聽有調整
9月升高三的同學請留意,108學年度「學測」、「指考」、「英聽」等三大升學考試的預定時間出爐了,同學可將此重要時間記在行事曆中。想要參加英聽考試的同學,在9、11月時就要留意報名時間了。 另外,108學測與以往不同,學測包括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五考科,從必考改為選考,考生可依大學校系規定的考科選考,成績均採級分制。國文考科的成績包含國文(選擇題)及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各占50%。英聽播音方式也有調整,還請高三同學們留意。 高三留意1:三大升學考試時間 高三留意2:108學測英聽調整 【1.學測自由選考,考試時間調整】 學測五科改為自由選考之外,也調整考試時間,國文(選擇題)80分鐘,國寫90分鐘,社會和自然增加10分鐘,為110分鐘,英文、數學考科時間不變,維持100分鐘;另外,各科考試下午第一節都提前從中午12時50分開始。多數考生可能選考的社會考科與自然考科則移至各天的最後一節。 【2.學測報名費用調整】 不論是集體或個別報名,報名費包括:基本作業費200元,學測考科測驗費每科170元。也就是說,如果考生報考4科,需繳報名費200和測驗費170*4共880元。報考5科則1050元。 【3.英聽考試播音調整】 英聽測驗的播音方式自108學年度起改為第一次由校園統一廣播,由主控室撥放;第二次則由個別教室使用MP3播放器播音。 ★資料來源: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大學考情 【個人申請】選課適才適性 自然累積學習歷程
在網路、載具廣泛運用的時代出生的孩子,就真的很懂得找資訊和運用資訊嗎?習慣資訊餵養的孩子,其實最缺乏「在限制中找自由」的彈性能力以及為了達到此目標的搜集資料能力! 培養資訊素養能力 成為生涯抉擇的助力 資訊取得的便利,老師的工作角色任務以及型態也隨之轉變,我們不再是一個教導學生知識的角色,而是需要引導學生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訊、知識以及習得重要的關鍵能力。然而,教改至今,如同我之前文章都有提到的,其實改變的有限,因為制度仍然沒有從一個教育現場本位、社會文化本位進行改變的宏觀思考,怎麼改也都只是換湯不換藥,老師、學生、家長還是痛苦指數很高。我們不斷強調「素養導向」的教學,但真正又有多少老師無畏升學制度的要求,落實在教學中呢? 從我第一年任教有感於高三學生在升學時或者更廣義地說「要做生涯抉擇」時,資訊嚴重不足,我就在高一安排認識入學管道、查簡章甄試細節和錄取分數、查閱學長甄試經驗分享、國外大學申請資訊查找,甚至是設計工作單讓他們查資料、練習基本文書處理能力⋯⋯也和我的同事們共同備課,大家都把這樣的課程當作是為了幫助學生提早做生涯準備,同時也減輕我們自己兩年後生涯諮詢上的負擔。 自身經驗分享 鼓勵孩子在限制中找自由 於是,高一生涯課我花很多時間在指導上述跟普高孩子息息相關的生涯進路,說真的,很多高一進來的孩子們都覺得國中時拼會考被逼得很緊,上高中只想好好玩樂和休息,甚至是玩社團,父母也很無助於這樣的狀況。常聽到孩子說:「以前國中時老師跟爸媽說上高中以後就沒有人管你了,進來才發現被騙了,根本不是這樣…」在這種學習態度與動機下,即便我們有很好的上課技巧、精彩豐富的教材,要促發學生動機真的很難,孩子們多半也會覺得這樣的上課內容還離他很遙遠,一旁的手機還比較有吸引力。「短視」和「活在當下」也是這個社會、時代的產物,不用說孩子,有時我們回頭看看有些父母親如何面對孩子的教養、生涯志向選擇…等,也不難理解為何孩子們會這麼漠不關心、事不關己、走一步算一步地過完高中生活。 但輔導老師通常就是一群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通常我會從自己的高中生活和升學進路跟他們分享,因為我自己是第二階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選組一、三類組改來改去、考過學測、走過申請入學然後落榜、回頭考指考準備不足、考試失常面對選系還是選校的問題…等,當我們有相似的經驗,孩子們多半能停下手邊的忙碌聽課。課後,大約有半數以上學生覺得收穫很多,但只看到兩、三成孩子(外顯地)會想要認真規劃和準備自己的未來。當然不乏覺得煩躁、事不關己的孩子。我總是跟他們耐心地說:「在限制中找自由是你們最重要的能力,比考高分還重要,因為高分是可能達到的目標,但限制在人生中永遠都會挑戰著你⋯⋯」 應重視生涯輔導 融入各科教學 六年的工作就這樣過去,每年這時候(編按:4月)一定忙碌著修改高三學生的推薦信、備審、諮詢問題,還要反覆不斷和重複向家長、學生說明一些其實早就透過各種管道說明解釋過、而且大部分自己查詢輕易就知道的問題,有的甚至是明明網頁都開在他眼前,仍然是找不到關鍵資訊在哪裡…這真的很令人匪解?! 最近隨著評鑑要做教學檔案,不斷但卻腦子裡一直反思著這些年的工作到底在忙什麼、辛苦什麼⋯為什麼這麼消磨輔導老師的能量與耐性? 高一努力教的,學習遷移和保留的效果真的超級有限,到高三面對升學感覺全部都還給輔導老師了,我們總是透過各種方式大聲疾呼,但是多數的孩子卻被這些平時的大小考試、追求好成績已經壓力喘不過氣來,根本也沒有動力想要為自己作生涯探索以及累積學習歷程,更糟糕的是生涯規劃課在部定課綱裡只是必選修1學分,其實高中三年每個階段都有其生涯需求與任務需要引導和陪伴,但是普遍導師、任課老師也未必具有這樣生涯輔導的相關知能;如同《學生輔導法》中規定的,其實生涯輔導這種一級預防性輔導是全校教職員都需要一起推動且融入在課程中的,反觀現在的教育現場,我相信很多老師根本不知道在法條裡面有明訂這項任務,繼續教著自己的學科罷了! 回到學生的審查資料上。我在看備審時覺得真的有認真準備和規劃來驗收成果整理資料的人似乎降到一、兩成,但多數都嚷嚷著申請名額多我只想要考學測然後申請入學,不想考指考。讀者看到這裡應該可以理解,這真的是無解⋯ 提供孩子多元探索的機會 小結幾項建議: (一)先讓你的孩子、學生能在國中時就儘可能地去體驗生活才有可能做生涯選擇。 學科只是他學習歷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就算沒有辦法念到名校,也至少能讓孩子探索到自己真正的志向所在,假以時日,定能有所成就,而勉強孩子作出我們認為對的、好的生涯選擇,也只是一個平庸的人,有的父母師長覺得「平庸沒什麼不好,穩定就好了」這樣的觀念其實也是臺灣停滯不再進步的原因,當我們的下一代完全沒有夢想與挑戰的意願和抗壓性,我們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早點試探不只是有助於國中升高中或高職的分流,更重要的是進入到高中以後選課課程模組是跟大學選才有聯動的。容下再述。 (二)再讓他適性適才地選擇能夠勝任的類組,他才有機會自然而然累積學習歷程。 108課綱上路後,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不再只有所謂的志工服務、課外活動研習證明、獎狀競賽成果,而是以他們平時的選課、作業、評量表現為主軸,是否能符合大學端對於學生基本能力的期待。所以選怎樣的課程模組以及課外活動的組合,是否足以顯示孩子的性向、興趣,以及對於領域的認識與認同,便會是大學端期待看到的學習歷程檔案。因此如果孩子還是被我們逼著選我們認為好的類組,其學習歷程也勉強為之,教授也無法從中看到孩子的潛力,空有學測成績也是沒有意義的!能夠勝任才有機會多去接觸相關領域的事物,才是真正對孩子有幫助的學習歷程累積。 (三)平時就要訓練孩子自己為自己負責的能力。 讓孩子清楚瞭解到制度的規定是什麼、條件是什麼、要求是什麼,這是讓他們學習和這個世界接觸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做師長父母的只要做到引導的角色,千萬不要取而代之地幫他做好所有準備,只求他把成績念好而已,這是很可悲的成長歷程,也不會真的為孩子帶來太多實質的助益。即便過程中你看到跌跌撞撞,忘東忘西,我們提醒就是了,那也就是孩子要學著去面對和承擔的結果,取而代之孩子的責任,那麼換得的只是他永遠都學不會,請不要再用「下次再讓他自己做…」這種鴕鳥心態來教孩子了! 如上所說的,輔導老師是一群很認真負責但工作效能感很低的一群人,但我們還是會持續相信自己從高一作紮根的工作是在做對的事(吧)!?著眼在那些眼神閃閃發亮的孩子,是輔導老師升學季時無助的唯一救贖。如果能夠有各位師長和家長的合作,我想我們的孩子真的會更好。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林上能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素養導向到底要教孩子什麼?「在限制中找自由」的資訊搜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