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學測級分≠多元選才關鍵
Photo credit: Lordcolus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 景美女中總務主任江信良老師強調,「多元學習,就要屏除成績迷思。」他從今年臺北市高三生學測成績不太理想的現象出發,提供大家對於學科成績之於升學的反思。 北市教育資源與社團活動相對豐富 之前一直想分享,但想到是長篇大論就懶了,不過前幾天看到臺北市的某所高中因為今年滿級分掛零,該校高二老師研議一些精進作法,包括社團活動與手機管理等緊縮規定,引起該校學生部分學生的反彈,今晚有空就來寫寫! 在這個新聞出來之前,我就曾經在任教高一的班級分享這次的學測總體狀況,普遍會認為臺北市學校考得相對沒那麼理想,而中、南部公立學校與部分私校相對崛起,當時我就跟同學分享臺北市的學校在檢討的時候,難免會朝向社團或課外活動太多進行檢討,所以不是事後諸葛亮。 從以下幾點分析: 一、先從臺北市的教育資源談起 臺北市(甚至新北市)因為資源多,也就是經費相對充足,所以除了可以申請教育部的計畫外,臺北市本身又給了很多競爭型計畫,例如這幾年的領先計畫,幾乎通通有獎,要求每個學校能在課程計畫上精進,為了配合未來課綱多了選修課程,鼓勵老師們創新課程,多開選修,所以開了很多非升學學科課程,我認為從多元學習探索的角度,讓老師教他的專長,讓學生選擇他的喜好,這是好事;而中、南部公立學校相對資源少,私立學校專注於升學科目,所以在以主要考科成績為主的選才考試,會有今年學測的結果,其實不意外,而且這不是今年才發生,是累積了幾年的結果。 二、就臺北市與其他縣市的課外活動談起 臺北市市立的高中就26所,加上兩所附中,共有28所公立高中在小小的臺北市,加上捷運的便利與網路的聯繫,臺北市的高中串連性很強,社團活動辦得很多,規模又大,的確佔了學生不少的時間,學生的時間管理是每個學校與家長頭痛的問題,這都是事實。(同學們看到這裡,可能以為我要說教,或許有一點,但請耐心看完)而其他縣市與私立學校的課外活動相對較少且單純,所以不會像臺北市的學生到了成果發表的季節,花很多時間精神練習,或者到處趕場支持同儕。 多元學習應破除成績迷思 有了前面的理解基礎,我的結論是: 一、升學的考試與選才制度不參照多元能力,要學生多元有何用? 很多人說臺灣是考試引導教學,會講這句話的人,一般接下來就是開始批評臺灣的教育制度之類的。但事實上,哪一個國家不是「考試引導教學」?外國一般課程都上到下午兩三點,就讓學生去進行課外活動了,為什麼?因為外國要申請大學沒有課外活動的學習成就,根本不要想申請好大學! 但回頭想想,我們制度較為接近的學測後甄選制度,大學端參照了多少學生的多元能力,我常在想那些積極參與社團的學生們,能在舞台上把臉面對著台下幾百人的場合,進行歌唱表演、協調的舞蹈律動或極需團隊默契的演出,這些都是能力,他們急於表現是因為這些學生充滿了「我準備好了」的自信,與投注在某個興趣上的專注熱情,請問我們現在的甄選制度考的出來嗎? 二、檢討的方向若只是在乎幾個滿級分,只會讓教育再走回頭路。 如前所述,相信不只一所臺北市的公立學校在檢討學測成績,而且指向課外活動多,但其實有些學校的頂標比例或總體成績比去年還好,相對的很多私立學校開設「國立大學保證班」、「醫科班」,以獎學金吸引成績頂尖學生就讀,我真心覺得私立學校要生存無可厚非,但有多少私立學校校內的高低分落差,所造成的資源分配不均等扭曲現象被看見。在媒體報導私立的崛起時,沒看到這些問題,大家檢討的方向是沒考出滿級分,而無視總體成績,家長的升學迷思就會造成教育走回頭路。 三、所以簡單的說,真正要改的是考試選才制度,參照學生多元能力。 或許是文化的關係,臺灣大部分的人還是覺得小學、國中、建中北一女、臺灣大學、外國名校,然後醫師、律師、工程師的線性發展思維。而去年帶學生去了一趟南非,遇到了很多當地華僑熱情的接待,我每遇到一位,都會問:「當年怎麼會來南非?」回答內的類型大同小異,例如:「就高中畢業後去當兵,當完兵後,叔叔問要不要去南非工作?沒想太多就來了!」這些人在當地的發展與影響力之大,為國家做了很多事,這些都是非線性發展的人耶!(不管線性發展或非線性發展沒有對錯,但必須肯定的是都有不同的成功方式) 不過若要做到跟外國一樣參照學生多元能力選才,很多制度上的問題真的有待克服,包括家長的觀念、制度公平性必須有權威與教學文化的改變,舉例來說,外國的班主任(導師)對於班級同學的考核,絕對不會是像「樂觀合群、品學兼優」等八字箴言或十六字箴言,而且可以從電腦選句出來的,而必須是長期的質性評量。 四、最後,回到學生身上,老師檢討了制度、檢討了師長、檢討了社會價值,希望一起進步,但也請同學們真的思考一下,是不是有些社團活動真的太over了?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有些非常over! 一場高中社團的成發,從租場地、成發本、燈光音響設備,一場下來花費20、30萬者,所在多有,曾有一位他校主任很生氣的跟我說,太誇張了,花60萬!我想這樣的價值觀真的很少人會茍同,這些事真的不能怪師長機車。投入跟over是兩回事~~~~ 師生一定要彼此理解,不然就只能永遠重覆價值觀的衝突。 再引用一次美國前總統亞當斯在兩百年前說過的話:「我們上一代之所以從事軍事與政治的原因,是為了讓我們這一代從事科學與哲學的研究;我們這一代之所以從事科學與哲學的研究,是為了讓我們下一代從事音樂與藝術。」 作者同意授權,原文出處請見: 江信良臉書網誌「我對於今年臺北市學測成績的解讀」
大學考情 考訊提醒:105離島及原住民師資保送甄試3/18公告錄取名單
105學年度「離島及原住民師資保送甄試」於3月18日公告錄取名單了。 「聯保會」(離島地區及原住民籍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國(市)立師範及教育大學聯合保送甄試委員會)已於網頁公告(點我進入)各保送校系的正、備取生名單,並會寄發錄取通知單給考生。 對於成績有疑義的考生,可於3月24日以前向聯保會提出「甄選總成績複查」的申請,聯保會將於3月25日前將複查異動結果通知考生。 三種查詢方法 【依大學查詢】:考生可查詢自己申請的大學校系榜單。請點選「各大學錄取名單查詢」(點我進入)。 【依高中查詢】:考生可依自己所屬高中來查詢學校參加甄選的結果。請點選「各高中甄試結果一覽表」(點我進入)。 【依個人查詢】:輸入學測准考證和身分證號碼,即可得知自己的錄取結果。請點選「考生錄取結果」(點我進入)。 ====【小編提醒】==== 想知道更多「離島及原住民師資保送甄試」的其他重要日程嗎?請至【三分鐘看懂離島及原住民師資保送甄試】,留意一下之後的重要日程,以免錯過了。
大學考情 考訊提醒:四技申請個別報名3/17截止
105學年度「四技申請」的個別報名將於3月17日17:00截止,繳費期限則在3月16日24:00以前。考生須先完成繳費後才能登入報名系統。 有學測成績且想就讀科技大學的非應屆畢業生、或持有外國學歷或大陸地區學歷證件者本國籍學生,請把握時間上網個別報名。應屆畢業生則由學校集體報名繳費,若因故不及辦理者,亦可上網個別報名。 個別報名的考生可上「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網站(http://caac.jctv.ntut.edu.tw),點選右上方的「考生作業系統」,再點選「個別報名系統」(點我進入),進入左側的「報名繳費帳號查詢」,以取得「報名繳費帳號」,繳費之後才能報名。 繳費注意事項 【報名費】:每申請一校系新臺幣 100 元,需一次繳足欲申請校系數之金額,不得分次繳納。 【繳費方式】:三選一:(1)以金融卡轉帳、(2)至臺灣銀行臨櫃繳款、(3)跨行匯款。 【中、低收入戶減免】: 1. 低收入戶免繳報名費,中收入戶每申請一校系報名費為40元(105年2月26日調整為減免60%)。 2. 未經大考中心登錄列冊的中低收入戶,請先繳費並於3月23日前檢附中低收入戶證明影本向委員會提出申請。 【注意】 1. 取得之「報名繳費帳號」僅限繳費一次,請審慎考量欲報考之校系數後再繳費。 2. 請確認金融卡是否有轉帳功能,並於繳費完成後確認是否轉帳成功。交易明細或繳費收據請留存備查。 報名注意事項 1. 每位考生最多申請五個校系,請於報名時審慎考量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日期重疊的情形。 2. 個別報名之考生在繳費之後,同樣進入「個別報名系統」,點選左側的「繳費入帳查詢」確認報名費入帳完成後,選擇「輸入報名資料及申請校系」即可開始進行報名。(點我進入) 3. 個別報名之考生請先確定欲報考之校系的志願代碼,完成網路報名作業後,即不得再更改報名資料。並請將「報名確認單」下載存檔或列印,以作為未來提出疑義申請之用。 4. 105學年度「繁星推薦」的錄取生,以及105學年度「技優保送」錄取且報到者,皆不得報名「四技申請」。 5. 「四技申請」錄取生報到後,一律不得再參加當學年度之「指考分發」及四技二專各招生委員會之招生。 ===【小編提醒】=== 想知道更多「四技申請」的其他重要日程嗎?請至【三分鐘看懂四技申請】,留意一下報名之後的重要日程,以免錯過了。
大學考情 考訊提醒:105個人申請3/9開始報名
Photo credit: 【丹尼斯®】 via VisualHunt / CC BY-SA 105學年度「個人申請」於3月9日至3月11日開放網路報名,每人最多申請六校系。不論是考生個別報名或學校集體報名,皆須先完成繳費後才能登入報名系統。 個別報名的考生可上「大學入學甄選委員會」網站(https://www.caac.ccu.edu.tw/)選擇「個人申請」,進入上方的「網路報名系統」,再點選「考生個別報名作業--報名費帳號查詢」(點我進入),以取得「報名費帳號」,繳費之後才能報名。 由學校集體報名的考生則可在上述網站中查詢集體報名狀態,並由學校完成考生報名作業。 重要報名日程 繳費注意事項 【報名費】:每申請一校系新臺幣 100 元,需一次繳足欲申請校系數之金額,不得分次繳納。 【繳費方式】: 1. 個別報名者三選一:(1)以金融卡轉帳、(2)至臺灣銀行臨櫃繳款、(3)跨行匯款。 2. 集體報名者二選一:(1)至臺灣銀行臨櫃繳款、(2)跨行匯款。 【中、低收入戶減免】:低收入戶免繳報名費,中收入戶每申請一校系報名費為70元。 1. 個別報名者:請先繳費並於3月11日前檢附中低收入戶證明影本向甄選委員會提出申請。 2. 集體報名者:由報名學校審核通過者即予以減免。 【注意】: 1. 取得之「報名費帳號」僅限繳費一次,請審慎考量欲報考之校系數後再繳費。 2. 請確認金融卡是否有轉帳功能,並於繳費完成後確認是否轉帳成功。交易明細或繳費收據請留存備查。 報名注意事項 1. 每位考生最多申請六個校系,報名時請審慎考量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日期重疊的情形。 2. 個別報名之考生在繳費之後,同樣進入「網路報名系統」,在「考生個別報名作業--報名費繳費查詢」確認報名費入帳完成後,選擇「輸入報名資料及申請校系」即可開始進行報名。(點我進入) 3. 個別報名之考生請先確定欲報考之校系代碼,完成網路報名作業後,即不得再更改報名資料。並請將「完成網路報名資料表」存檔或列印,以作為未來提出疑義申請之用。 4. 經105學年度「繁星推薦」第1到7類錄取或通過第8類篩選之考生,皆不得報名「個人申請」。 ===【小編提醒】=== 想知道更多「個人申請」的其他重要日程嗎?請至【三分鐘看懂個人申請】,留意一下報名之後的重要日程,以免錯過了。
大學考情 105年繁星推薦3/8放榜了
105學年度繁星推薦放榜了,今年第1到7類錄取率為59.26%,創歷年新高。甄選委員會於3月8日上午8時起,公告第1到7類學群的錄取名單,以及第8類醫學系的第一階段篩選名單。 考生可至「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https://www.caac.ccu.edu.tw/)以學測准考證號碼及身分證字號查詢錄取或篩選結果。 第1到7類考生請注意 1.錄取生將由各大學寄發錄取通知單。 2.欲申請複查之考生請於3月9日下午5時前,以網路申請,逾期不受理。申請複查作業費100元且以一次為限。可至「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之「繁星推薦」網站,點選「錄取(篩選)結果查詢」,再選取「錄取(篩選)結果複查申請」填妥相關資料。(點我進入) 3.錄取生無論放棄與否,一律不得報名105學年度「個人申請」和「四技申請」。 4.錄取生如欲放棄入學資格,需填妥「放棄入學資格聲明書」,於3月16日前以掛號郵寄至錄取大學聲明放棄,否則不得參加「指考分發」與「統測分發」。 第8類考生請注意 1.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之考生須再參加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甄試費用、繳費時間及方式、面試項目及成績依各校系規定。 2.欲申請第一階段複查之考生請於3月9日下午5時前,以網路申請,逾期不受理。申請複查作業費100元且以一次為限。可至「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之「繁星推薦」網站,點選「錄取(篩選)結果查詢」,再選取「錄取(篩選)結果複查申請」填妥相關資料。(點我進入) 3.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將於4月28日前公告甄試錄取名單,由各大學寄發錄取通知單。 4.錄取生無論放棄與否,一律不得報名105學年度「個人申請」。 5.錄取生如欲放棄入學資格,需填妥「放棄入學資格聲明書」,於5月13日前以掛號郵寄至錄取大學聲明放棄,否則不得參加「指考分發」與「統測分發」。
大學考情 考大學:選校系一定要知道的兩個關鍵數字
Photo credit: Dick Thomas Johnson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 選填志願時,有兩大關鍵數字你一定要注意。一是「註冊率」,一是「生師比」。 看懂註冊率,才不會選到快退場的地雷學校;看懂生師比,才能享有較優的教學品質。撇開讓人眼花撩亂的招生宣傳,只要搞懂這兩個數字,就能在迷霧中見端倪,幫你簡單又輕鬆地做出正確的選擇。 「大學問」(www.unews.com.tw)已蒐羅各校之最新註冊率與生師比資料,彙整於各校頁面中,幫您一站搞定兩個關鍵數字,請到各校頁面查詢。 圖/大學問網站 註冊率,越高越好 註冊率以白話來說,就是該學年度有多少新生來報到就讀,這個數字通常反映出該校系的熱門程度。 數字越高,代表考生擠破頭也想進入,而數字越低,則表示校系無法招滿所需學生,這不僅會影響學費與補助經費來源,導致教學資源欠缺,使學生的受教權受到損害,甚至連教師的薪資也會有積欠之虞,最後走向倒閉一途。 為此,教育部提出大學退場四指標,註冊率即是其中之一。規定一校學生數未達3000人,且最近二年新生註冊率均未達60%者,將啟動退場機制。 所以在選填志願時,一定要看一下該校系的註冊率,避開註冊率未達60%的學校。因為萬一第二年該校的註冊率仍低於60%且全校學生數未達3000人,則學校就會比你還早畢業了。 【105年註冊率最高排行榜】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105年註冊率最低排行榜】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生師比,越低越好 生師比,簡單來說,就是一位老師要教授多少學生,由此數字可以看出學生是否能在學習上得到充分的指導與關注,教學資源是否充裕。 教育部規定,105學年度「全校生師比」應在32以下,且「日間學制生師比」應在25以下。而「研究生生師比」(日夜間制碩、博士班)則應在12以下。 以四年日間制的大學來舉例,A校的生師比若為40,則代表一位老師要負責40位學生的教學工作,這些同學們上實驗課時可能要兩人共享一台顯微鏡。而B校的生師比只有20,則這20位學生可以一人使用一台顯微鏡,也可享有較佳的教學品質。AB兩校學生所能獲得的教學資源差異之大,不言而喻。 依教育部規定之基準來篩選學校,至少可確保你未來的受教權益不受影響。 【105年日間學制生師比最低排行榜】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105年日間學制生師比最高排行榜】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註冊率怎麼算? 註冊率=新生註冊人數/招生人數。 教育部針對各人數的採計方式有如下規定。 【新生註冊人數】:指每年10月15日前已註冊且已在學之學生人數。(103學年度起須扣除新生保留入學人數) 若已註冊但辦休學者則不計入新生註冊人數。另外,也不包括復學生、選讀生、保留入學資格者、無學籍學生,以及外加之僑生、外籍生、陸生、分發生等,而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產學專班等也不包括在內。 【招生人數】:指教育部每年核定之招生名額。(103學年度起須扣除新生保留入學人數) 招生名額不包括外加名額(如僑生、外籍生、陸生、原住民加分生、分發生等)、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產學專班、科大之繁星班及學士後第二專長學士班(4 X)等名額。 教育部新生註冊率的統計範圍包括日間、進修學制及研究所(103學年度起增納)。目前,教育部只公布各系的註冊率,因此若想知道學校的註冊率,只要將各系所註冊人數加總,各系所招生名額加總,兩者相除,就可略知一二囉~ 生師比怎麼算? 生師比=學生人數/老師人數。 教育部針對學生與老師人數的採計方式有如下規定。 【學生人數】:指的是一學年度具正式學籍的在學學生人數。 因此不包括休學生,而境外學生數若占全校在學學生數的10%以下也不列入計算,此外,科技大學配合政府政策開設的特殊專班學生人數也不列入。 【老師人數】:包括專任和兼任兩類師資。 1.專任師資:包括教授、副教授、助教、講師等由大學聘任且取聘書之人員。 2.兼任師資:指領有聘書之兼任教師,且每周授課達2小時以上者。折算方式為:4名兼任師資折算為1名專任師資。且折算後若超過專任師資數的1/3(藝術類及設計類為1/2),超過部分則不列入計算。 舉例來說,A校有專任教師10人,兼任教師16人,依規定兼任教師等於3個專任老師(16/4=4,超過專任老師的1/3則不計),故老師人數為13人(=10 3),而非26人喔。 另外,針對目前很熱門的學位學程、不分系的開設,許多院所系會共同聘任一位教師來跨系所教學,教育部則規定,此合聘教師須經審查同意後才能按比例分別列計為合聘系所之專任教師,否則只能列為主聘系所的專任教師了。 看懂門道,不用看熱鬧 因此,在看一校的註冊率和生師比時,除了關心數字的高低外,可以稍稍留意公式中各種人數的採計方式,不同的採計方法算出來的數字也會不一樣。所謂內行看門道,如果了解這些數字背後的關鍵細節,你就能看透該校最基本的辦學績效,確保自己的受教權益,而不會只是在門外看熱鬧了~
大學考情 105年個人申請「高中在校成績證明」查詢至3/17止
Photo credit: fukapon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 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中,所需的審查資料「高中(職)在校成績證明」,已由各高中將考生高一至高三上共5學期的成績,上傳至甄選會系統。報考學測的應屆畢業生,記得在3月17日前,上網確認成績證明是否正確。若有誤,可立即向學校或甄選會反映,以保障自身權益。 即日起可上大學甄選委員會網站(https://www.caac.ccu.edu.tw/caac105/index.php)查詢「在校成績證明」。 查詢系統開放時間:105年3月2日至3月17日每日上午8時至下午10時止。 「英文」在校成績,最多科系採計 今年參加個人申請的1964所校系中,採計高中(職)學生的在校成績以英文科比例最高,共有1065所校系採計,其他依序則為國文科,有876所校系,數學科位居第三,有713所校系採計。由此可見各大學對學生英文程度的重視。 何處查詢? 1.進入大學甄選委員會網站,點選上方的「審查資料上傳」。 網頁截圖一 2.點選右下方綠色色塊下的「應屆畢業學測考生查詢在校成績系統」。 網頁截圖二 3.輸入學測准考證、身分證等號碼及驗證碼,即可登入查詢在校成績。 網頁截圖三
大學考情 【圖解】105年個人申請審查資料上傳,報你知!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於3月18日起每天上午8時至晚間10時,開放105學年度「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審查資料上傳系統」,供考生上傳審查資料。 考生上傳資料時請留意:1.各項資料需分檔製作成pdf檔後再逐一上傳。2.上傳檔案後,務必執行最後確認送出的動作。 請考生直接至甄選委員會 (https://www.caac.ccu.edu.tw/),選擇「個人申請」,點入「審查資料上傳」後,選擇「網路上傳審查資料」(點我進入),即可開始進行上傳作業。 請考生務必在各大學規定的繳交期限前將資料上傳完成喔~ 步驟1:登入系統 輸入 105 學測准考證號碼、身分證號碼(或居留證號碼)、出生年月日(為首次登錄系統之密碼)及驗證號碼。 ※注意:登錄系統後,須先更改密碼,並確實填寫 E-mail 及行動電話號碼,作為忘記密碼時取得新密碼之用。 步驟2:檢視成績 1.若為應屆畢業生,檢視成績證明無誤後,點選「○成績證明確為本人所有,並已檢視內容無誤」後送出。 ※注意:自行上傳成績證明者,可略過此步驟。 2.檢查基本資料與通過第一階段篩選校系是否正確。開始依校系要求上傳審查資料。 ※注意:請先將審查資料依各校系要求項目各自分別轉檔存成pdf檔(不要以更改副檔名之方式)。資料內容須以文字或靜態圖形呈現,不得加入影音或其他如附件、連結、Flash等特殊功能。 步驟3:上傳檔案 1. 選擇欲上傳之項目(如自傳),點選「瀏覽」鍵,在電腦資料夾中選取要上傳的檔案。若上傳項目內容與前一個已上傳之校系相同時,可利用系統內「引用」功能,以節省上傳時間。 ※注意: A.上傳項目順序無前後之限定。單一項目之pdf檔大小以5MB為限,每一校系所有審查資料項目之檔案總容量以10M 為限。(確認檔案大小方式請見此) B.被「引用」校系之資料有修改而重新上傳時,系統不會自動同步更新至引用校系之資料,須重新「引用」修改後的檔案。 2.點選「上傳」鍵。檔案上傳完成後,會出現該項目之檔案大小、最後上傳時間,以及該校系尚可上傳檔案的剩餘容量。 ※注意:上傳後最好點選「檢視」來開啟檔案確認內容是否正確,若錯誤則可刪除檔案重新上傳。尚未執行確認作業前皆可重複上傳檔案。 3.單一校系所有檔案皆上傳之後,可執行「進行檔案合併」功能,將已上傳之檔案整合為一個pdf檔,並可線上預覽合併完成後的所有審查資料。此時若發現資料缺漏或有誤,仍可刪除檔案重新上傳。 ※注意: A.若僅上傳2或3個項目,也可執行檔案合併功能且不限次數。最好將合併後的檔案儲存,再重新開啟檢視檔案是否完整。 B.若無法順利合併檔案,請重新確認轉檔方式,或檢視pdf檔是否有設加密或保全。(排除障礙方式請見此) 步驟4:資料送出 1. 確定該校系所有上傳項目皆已上傳無誤且不再修改後,輸入「審查資料上傳密碼」(已重新設定之密碼),按下「確認」鍵,即可送出資料。 ※注意:按下「確認」鍵,再次確定送出後,所有資料則不可再修改。 2.資料送出後,請點選「檢視」鍵,系統會將該校系所有上傳項目之檔案整合為一個pdf檔,並產生「審查資料上傳確認表」,請存檔以供日後疑義申訴時用。 ※注意:將檔案儲存後,應重新開啟並檢視儲存後之檔案是否完整。 上傳注意事項 1.依序重複上述步驟3-4,完成所有校系檔案的上傳。 2.可在各校系「確認狀態」欄位中查看資料送出與否(未確認、已確認、已逾期)。請務必於該校系繳交資料上傳截止日前,執行網路上傳審查資料的「確認」作業,將資料送出。 3.審查資料上傳期間,若遇網路塞車或其他緊急情況,可能導致系統暫停服務或延後開放時間等情形,請務必留意上傳系統畫面中跑馬燈顯示之重要訊息。 如何轉成pdf檔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開啟已編輯完成的Word=>選擇「另存新檔」=>點選「PDF 或 XPS」=>選擇儲存位置=>完成pdf檔。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 以前版本: 可下載安裝相關 pdf 虛擬印表軟體。如Bullzip PDF Printer (下載安裝點我),安裝完成後,即可以列印方式將檔案轉存為pdf檔。 同場加映:操作影音教學 ※審查資料上傳作業系統操作影音教學檔:點我觀看影片。
大學考情 精選11大「學測落點」懶人包(105學年)
Photo credit: 笨笨的小B via Visualhunt / CC BY-SA 網路上學測落點分析工具很多,包括補習班、人力銀行等網站都有提供免費的落點服務,各家落點分析結果差距甚大, 大學問編輯部幫大家整理出11種免費的學測落點工具和App,同學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不管「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等入學管道,都能透過落點工具,找出自己最有機會上榜的理想科系。 學測落點工具一覽表 補習班類1:領導線上學習StudyBank 學測落點分析以個人申請為主。  ◎步驟:輸入學測成績=>勾選學門=>選擇地區=>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分為五大類(安全上壘、保守守護、最佳落點、嘗試挑戰、夢幻校系)。  ◎特色: 1.提供各科成績的累積人數百分比。      2.提供各校第二階段甄試的日程。      3.分析結果可再依公私立、地區、學群作進一步篩選。 領導線上學習StudyBank:http://goo.gl/m4aXWF 補習班類2:得勝者文教 學測落點分析包括個人申請和四技申請。  ◎步驟:輸入學測成績=>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列出所有可能校系,並未依錄取機率高低分類。  ◎特色: 1.功能簡單,可快速得到分析結果,但須自己判斷最佳落點。      2.點選校系可知歷年篩選標準。 得勝者文教: http://goo.gl/LYvqrv 補習班類3:行動補習網 學測落點分析包括個人申請、四技申請。  ◎步驟:輸入學測成績=>選擇地區=>選擇公私立=>選擇學群=>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分為五大類(安全校系、保守校系、落點校系、嘗試校系、夢幻校系),另外列出新增校系與全部校系。  ◎特色: 1.篩選出來的校系會列出篩選倍率的預估級分。      2.可勾選喜愛的校系列入志願清單。      3.提供各校第二階段甄試的日程。 (學校地區、公私立、大學學群等必選條件並無全選的選項,對於沒有特定需求的考生而言就只能一個個勾選囉。) 行動補習網: http://goo.gl/0BN7F9 人力銀行類1:1111落點分析 學測落點分析包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  ◎步驟:輸入學測成績=>選擇學門=>選擇地區與學校=>選擇公費與自費=>選擇通過機會類型=>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所選之通過機會類型(安全穩固、保守選填、最佳落點、嘗試進攻、夢幻校系)分列校系。  ◎特色: 1.提供考生加權平均分數與各校系去年最低篩選分數的差距。      2.分析結果可再依公私立、地區、學校、註冊率等作進一步篩選。      3.可勾選喜愛的校系列入志願清單排序、下載排序結果、看面試考古題、職涯方向測驗等。      4.由於該網站結合1111人力銀行的資源,因此落點分析除有校系簡介與升學藍圖外,亦提供未來就業與生涯職務發展,供考生作為選系的參考。 1111落點分析: http://goo.gl/661IF0 人力銀行類2:104興趣落點導航 104人力銀行提供兩種落點分析方式,一是以興趣找落點,一是以成績找落點。前者依據測驗結果推薦適合學系;後者則與樂學網合作,提供學測落點分析,以個人申請管道為主。  ◎步驟:填寫考生資料=>輸入學測成績=>選擇學群=>選擇地區與公私立=>選擇學校=>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所選學群分列校系,並依錄取機率由低到高排列。  ◎特色: 1.列出學測成績各科全國排名名次以及累積人數百分比,並換算成去年同名次之級分。      2.各學系列出前三年的篩選科目倍率與最低級分。      3.提供各校第二階段甄試的日程。      4.可勾選喜愛的校系列入志願清單,進行模擬分發。      5.結合104人力銀行的資源,提供職涯興趣指數、職涯偏好及職涯習慣,讓考生了解自己未來職涯發展的優劣勢。 104興趣落點導航: https://goo.gl/rPHil9 升學網站類1:最快速105年學測大學申請落點分析 學測落點分析包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和警大軍校。  ◎步驟:輸入學測成績=>勾選學群=>選擇學校=>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分為兩大類(有機會通過、不確定通過),另外列出新增校系,以及學測檢定未通過之校系。  ◎特色: 1.點選某一學系如法律系,系統則會單以各校之法律系作排列。      2.各系列出第二階段甄試的日程。 最快速105年學測大學申請落點分析: http://goo.gl/JoiF0Y 升學網站類2:大學落點分析網站 學測落點分析包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  ◎步驟:勾選學群=>選擇學校=>輸入學測成績=>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分為三大類(極高、中等、偏低),並另列出新增或變更校系,以及學測檢定未通過之校系。  ◎特色:各系列出篩選科目與去年最低級分的差距,並將較弱之科目以顏色特別標示。 大學落點分析網站: http://goo.gl/YSRpnp 升學網站類3:卓遠教育顧問中心 學測落點分析以個人申請為主。  ◎步驟:填寫個人資料=>輸入學測成績=>勾選學群=>選擇學校=>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列出所有可能校系,校系旁標示錄取機率高低(極高、高、普通、低、極低)。  ◎特色: 1.各學系列出篩選科目去年之最低篩選級分。      2.將較弱之科目以顏色特別標示。 卓遠教育顧問中心: http://goo.gl/5WJT7T 升學網站類4:樂學網 學測落點分析以個人申請為主。  ◎步驟:填寫考生資料=>輸入學測成績=>選擇學群=>選擇地區與公私立=>選擇學校=>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所選學群分列校系,並依錄取機率由低到高排列。  ◎特色: 1.列出學測成績各科全國排名名次以及累積人數百分比,並換算成去年同名次之級分。      2.各學系列出前三年的篩選科目倍率與最低級分。      3.提供各校第二階段甄試的日程。      4.可勾選喜愛的校系列入志願清單,進行模擬分發。 樂學網: http://goo.gl/OSxZxF 升學網站類5:考生服務網--大學落點分析暨升學秘笈 學測落點分析以個人申請為主。(有針對南華大學落點分析的版本)  ◎步驟:輸入學測成績=>勾選學群=>輸入差異比值=>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列出差異比值區間範圍下的所有可能校系。  ◎特色:各學系列出篩選科目去年之最低篩選級分與差異比值(數字愈大錄取率越低,數字愈接近0,則為愈佳落點)。 考生服務網--大學落點分析暨升學秘笈: http://goo.gl/LZScPI 手機APP類:大學生甘單APP 學測落點分析包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  ◎步驟:下載app軟體=>選擇登入方式(facebook、google、yahoo)=>輸入學測成績=>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分為七大類 (保證區、安全區、標準區、挑戰區、危險區、渺茫區、淘汰區)。  ◎特色: 1.分析結果可再依招生規則、公私立、地區、學群、獎學金作進一步篩選。      2.點選校系可見詳細的錄取標準和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的日程,以及校系介紹。      3.可勾選喜愛的校系列入志願清單。 大學生甘單APP:http://goo.gl/57ER3f
大學考情 105學測總級分可以上哪裡?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高雄前鎮高中教務主任董修身分析出,今年(105年)與去年(104年)兩年學測總級分累計人數比較表,同學們在選填志願時,可以對照兩年學測總級分的累計人數,推算出自己選填科系時的落點在哪裡。 由於每年報考人數和總級分累計人數不同,因此可以從今年總級分的累計人數,推估出等同於去年總級分為何,減少選填志願分數推算的誤差。 高級分群,比去年少2級分 下表可見,105學年度68級分的累計人數,相當於104學年度69級分的累計人數,相差1個級分。而105學年度57級分的累計人數約略相當於104學年度59級分的累計人數,至此已相差2個級分了。 表1 中級分群,比去年少4級分 而在下表中,105學年度的47級分,其累計人數相當於104學年度的50級分,兩者相差3個級分。 到105學年度的38級分時,其累計人數相當於104學年度的42級分,則相差4個級分。 表2 低級分群,比去年少5級分 最後到26級分時,其累計人數相當於104學年度的31級分,此時已相差5個級分了。 表3 因此推算學測成績落點時,最好利用累計人數將學測總級分與去年總級分做一比對,如此在參考校系最低錄取級分時,才不會因為高估而大意失荊州。 作者同意授權,原文出處:前鎮高中教務主任部落格 ★想知道106和105學測總級分的比較嗎?請參考:106學測總級分可以上哪裡?
大學考情 考大學:報名費低消3千元起跳
學測成績單寄發了,考生們除了評估適合的入學管道和科系之外,也要好好規劃考試報名費預算,因為這也是筆不小的開銷。大學問編輯部統計,除了學測報名費之外,接下來選擇不同的入學管道,每位考生支出的報名費用至少3到5千元起跳。 由於,學測成績可以申請包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軍校正期班」、「中央警察大學」及「臺綜大運動績優生聯招」等6大入學管道,各個管道多半分為兩階段報名、篩選,各階段都有報名或複試費用,若是6個管道一律報名,光是報名費用加總超過2萬元,對考生而言是筆不小的負擔。 另外,為了第二階段複試,必須準備書面審查資料,以及往返各校面試的交通住宿費用,每位考生平均支出大約在5千元到2萬元之間。 大學問編輯部依據105年各入學管道簡章,幫同學及家長們整理了不同入學管道報名費用一覽表,以作為選擇入學管道的預算參考指標。 【大學6大入學管道報名費】 報你知 個人申請 考試報名費預算 個人申請報考學測的考生,最主要的入學管道,其中每個人第一階段報名,最多可選6個志願,每個志願報名費100元。通常考生都會選滿6個志願,因此第一階段報名費則為600元。 通過第一階段篩選後,各校系將通知參加第二階段指定甄試項目考試,各科系報名費用為900元到1500元之間。從過往紀錄,每位考生在第二階段平均報考3-5個科系甄選,第二階段報名費用大約落在3000元到7000元左右區段。 從學測到個人申請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考試,考生們至少得準備4到8千元的報名費用。 繁星推薦 考試報名費預算 繁星推薦由學校統一推薦報名,是所有入學管道報名費用最精省的,只要200元,105年3月1日報名後,3月8日就會公布榜單。錄取確認後,不得再報名個人申請、四技申請等入學考試,除非放棄錄取資格,才能報名其他考試。 四技申請 考試報名費預算 想要選擇科技大學的高中生,可以拿學測成績報名四技申請。考試方法與個人申請類似,差別僅在於四技申請都是科技大學提供的入學名額。 四技申請第一階段提供每位考生最多5個志願,每個志願報名費100元,考生選滿5個志願報名費500元。第二階段篩選過後,同樣各校系的複試費用每系為800元到1000元不等。考生多半會參加3到5個的複試,費用則在2千多到5千元之間。選擇報考四技申請則要多準備上3到5千元的報名費用。 軍校正期班 考試報名費預算 軍校正期班報名除了64-96元的紙本成績單寄發回郵郵資外,並無報名費。然而在報名之前,必須自費1200元,到指定醫院參加體檢。 中央警察大學 考試報名費預算 中央警察大學也是分為兩階段甄試,第一階段報名費350元,另外也得自費1200元到警大指定醫院自費體檢,檢附體檢資料才能完成報名。第一階段通過後,第二階段考試費用則為850元。 臺綜大運動績優生聯招 考試報名預算 由成大、中興、中正及中山等四所大學聯合成立的臺綜大系統,針對運動績優生聯合招考的考試,也是採用學測成績作為學科入學標準。其次,必須針對報考體育專長,參加術科考試,報名費用2000元。 甄審資料和交通差旅 考試預算 除了聯招單位官方的報名費用之外,參加不同管道的入學考試,得要準備書面甄審的資料,若是由考生自行準備,目前書面資料都已改為網路電子檔可以減少影印費用支出。 然而,許多考生參加補習班提供的甄審資料準備課程,或者委託顧問公司製作自傳、甄審資料的準備,通常需要花費幾千元甚至數萬元不等的開銷,對考生而言則是沉重負擔。 另外,考生們參加第二階段甄選,報考學校常分屬不同縣市,必須舟車勞頓到場參加考試,除了差旅費用外,若是路途較遠則還要住宿費用。交通差旅的支出也相當可觀。因此,不少家庭為了節省費用,「大學就近入學」也成了選擇志願的考量之一。
大學考情 105學年學測級分及重要考試日期公告
Photo credit: shakingwave via Visual hunt / CC BY-NC-ND 105學年度學測成績單2月18日寄發了,大學問編輯部幫大家整理出來各科級分標準。 同時,學測成績可以申請的入學管道包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軍校正期班」、「警察大學」,以及「臺綜大運動績優學生聯合招生」等,各入學管道重要考試日程和簡章如下,大家可要記得報名適合自己申請的入學管道。 105學年度 學測級分 ★ 2月18日 寄發「學測成績通知單」。 ★ 2月19日 網路申請複查成績至2月23日下午5時止。 ★ 2月22日 寄發「大學術科考試成績通知單」。 ★ 各科級分標準人數統計表下載 ▲105年學測各科級分標準 個人申請 重要考試日程 ★ 3月9日(三)「個人申請」報名簡章下載 ◆學校集體報名至3月11日(五)下午5時止。 ◆考生個別報名考3月11日(五)下午10時止。 ★ 3月17日(四)「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告。 ★ 3月18日(五)「個人申請」審查資料上傳。 ★ 5月10日(二)「個人申請」統一分發結果公告。 繁星推薦 重要考試日程 ★ 3月1日(二) 「繁星推薦」 報名,簡章下載 ◆學校統一報名至3月3日(四)為止 ★ 3月8日(二) 公告第1類至第7類學群入取名單;及第8類學群第一階段篩選結果。 ★ 3月25日(五)至4月24日(日) 第8類學群第二階段面試 ★ 4月28日(四) 公告 第8類學群入取名單 四技申請 重要考試日程 ★ 3月10日(四)「四技申請」報名,簡章查詢 ◆學校集體報名至3月16日(三)午夜12時止。 ◆考生個別報名考3月17日(四)下午5時時止。 ◆特別注意:報名費跨行匯款3 月15 日下午3:30前 ★ 3月24日(四) 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告 ★ 4月1日(四)至4月30日(四) 第二階段複試 ★ 5月6日(五)前 公告錄取結果 軍校正期班 重要考試日程 ★ 2月26日(五)前 完成體檢 ★ 3月1日(二)至3月11日(五) 網路報名,簡章下載 ★ 3月31日(四) 第一階段審查結果公告 ★ 4月9日(六)至4月11日(一) 第二階段複試 ★ 4月27日(三) 公告「學校推薦」及「登記入學」錄取名單 ★ 5月6日(五) 公告「個人申請」錄取名單 中央警察大學 重要考試日程 ★ 3月1日(二)至3月23日(三) 網路報名,簡章下載 ★ 5月30日(一) 第一階段放榜 ★ 6月6日(一)前 寄發第二階段複試通知 ★ 7月6日(三) 第二階段考試 ★ 7月27日(三) 放榜 △除報名日期外,其他日期請依據中央警察大學官網公告為主 臺綜大運動績優學生聯合招生 重要考試日程 ★ 3月1日(二)至3月4日(五) 「臺綜大運動績優學生聯合招生」報名,簡章下載 ★ 3月15日(二) 公告審查結果 ★ 3月19日(日) 術科考試 ★ 3月30日(三) 公告錄取結果 以上日期,以各招生委員會官方公告資料為準,以上僅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