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圖解】107「個人申請」審查資料如何上傳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於3月30日起每天上午8時至晚間9時,開放107學年度「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審查資料上傳系統」,供考生上傳審查資料。 請考生在欲申請大學規定的截止日前,直接上網至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https://www.caac.ccu.edu.tw/),選擇「個人申請」,點入「審查資料上傳」後,點選「第二階段審查資料上傳系統」,即可開始進行上傳作業。上傳期間若遇任何問題請電洽甄選委員會:05-2721799。 考生上傳資料時請留意:1.各項資料需分檔製作成pdf檔後再逐一上傳。2.單一項目的pdf檔大小以5MB為限,全部不可以超過10MB。3.上傳檔案後,務必執行最後確認送出的動作。4.千萬別最後一天才上傳,以免網路流量過大,而無法及時上傳審查資料。快來看看系統操作流程的圖解說明以及注意事項。 步驟1:登入系統 輸入 107學測准考證號碼、身分證號碼(或居留證號碼)、出生年月日(為首次登錄系統的審查資料上傳密碼)及驗證號碼。 ※注意:登錄系統後,須先更改密碼,並確實填寫E-mail及行動電話號碼,作為忘記密碼時取得新密碼之用。 步驟2:檢視成績與校系 1.若為應屆畢業生,高中職在校成績證明統一由其所屬學校上傳至甄選委員會,系統已直接將成績證明匯入通過篩選且審查項目有要求高中職在校成績證明的校系,確認後請點選「下一步」。 ※注意:自行上傳成績證明的考生,可略過此步驟。 2.檢查基本資料與通過第一階段篩選校系是否正確。開始依校系要求逐項上傳審查資料。 ※注意:請先將審查資料依各校系要求項目各自分別轉檔存成pdf檔,再依項目逐一上傳。 步驟3:上傳檔案 1.選擇欲上傳之項目(如自傳),點選「瀏覽」鍵,在電腦資料夾中選取要上傳的檔案。若上傳項目內容與前一個已上傳的校系相同時,可利用系統內「引用」功能,以節省上傳時間。 ※注意: A.上傳項目順序無前後的限制。單一項目的pdf檔大小以5MB為限,每一校系所有審查資料項目的檔案總容量以10M 為限。(確認檔案大小方式請見此) B.被「引用」校系的資料若有修改而重新上傳時,系統不會自動同步更新至引用校系的資料,須重新「引用」修改後的檔案。 2.點選「上傳」鍵。檔案上傳完成後,會出現該項目檔案的大小、最後上傳時間,以及該校系尚可上傳檔案的剩餘容量。 ※注意:上傳後最好點選「檢視」來開啟檔案確認內容是否正確,若錯誤則可點選「刪除」檔案重新上傳。尚未執行確認作業前皆可重複上傳檔案。 3.單一校系所有檔案皆上傳之後,可執行「進行檔案合併」功能,請輸入「圖形驗證碼」後,執行「進行檔案合併」功能,將已上傳項目之檔案整合為一個PDF檔,點選「檢視合併檔案」,即可線上預覽合併完成後的所有審查資料。此時若發現資料缺漏或有誤,仍可刪除檔案重新上傳。 ※注意: A.若僅上傳2或3個項目,也可執行檔案合併功能且不限次數。最好將合併後的檔案儲存,再重新開啟檢視檔案是否完整。 B.「進行檔案合併」功能僅提供考生將目前已上傳項目之檔案進行合併,並非執行網路上傳審查資料「確認」作業。 C.若無法順利合併檔案,請重新確認轉檔方式,或檢視pdf檔是否有設加密或保全。(排除障礙方式請見此) 步驟4:確認資料送出 1. 確定該校系所有上傳項目皆已上傳無誤且不再修改後,輸入「審查資料上傳密碼」(已重新設定的密碼),按下「確認」鍵,即可送出資料。 ※注意:按下「確認」鍵,再次確定送出後,所有資料則不可再修改。 2.資料送出後,請點選「檢視」鍵,系統會將該校系所有上傳項目的檔案整合為一個pdf檔,並產生「審查資料上傳確認表」,請下載存檔以供日後疑義申訴時用。 ※注意:將檔案儲存後,應重新開啟並檢視儲存後的檔案是否完整。 上傳注意事項 1.依序重複上述步驟3-4,完成所有校系審查資料檔案的上傳。 2.可在各校系「確認狀態」欄位中查看資料送出與否(未確認、已確認、已逾期)。請考生務必於該校系繳交資料上傳截止日前,執行網路上傳審查資料的「確認」作業,將資料送出。 3.審查資料上傳期間,若遇網路塞車或其他緊急情況,可能導致系統暫停服務或延後開放時間等情形,請務必留意上傳系統畫面中跑馬燈顯示的重要訊息。 如何將文件轉成pdf檔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開啟已編輯完成的Word=>選擇「另存新檔」=>點選「pdf 或 XPS」=>選擇儲存位置=>完成pdf檔。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以前版本: 可下載安裝相關 pdf 虛擬印表軟體。例如PDF24 Creator(下載安裝點我),安裝完成後,即可以列印方式將檔案轉存為pdf檔。 同場加映:資料上傳操作影音教學 ※審查資料上傳作業系統操作: 影音教學影片。
大學考情 【107繁星推薦】缺額近2千,文化缺最多
107學年度「繁星推薦」第一到第七類學群已於107年3月14日放榜,今年缺額人數為1,973名,較去年減少971人,共有49校錄取人數不足。在缺額人數破百的6校中,以文化大學缺額人數最多,達241人,其次為真理大學和大葉大學。而缺額人數超過50的多為私立大學,國立大學的缺額人數則在30名以內。這些缺額將回流至107指考分發名額中。 今年第一到第七類學群一般生招生名額16,827名,增額5名,共錄取14,859名,錄取率為61.87%。整體而言,107年繁星推薦的錄取率與缺額人數皆較去年為低,和私校招生名額減少以及報名人數增加有關。 ★延伸閱讀:【107繁星推薦】錄取率61.87%較去年低,缺額同步降 6校缺額破百 9校缺額50以上 17校缺額10以上
大學考情 【107個人申請】確認在校成績,3/26截止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於107年3月20日至3月26日每日上午8點至下午9點,開放給參加107個人申請的應屆高中畢業生查詢「高中(職)在校成績證明」。若發現查詢的成績證明內容有誤,請考生立即向所屬高中(職)學校或甄選委員會反應。查詢截止日後,成績證明將直接匯入大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審查資料上傳系統,不再受理更正。 第二階段各大學校系要求的審查資料項目中,包括有「高中(職)在校成績證明」。而考生若為應屆畢業生且有報名學測者,其高一至高三上共五學期的在校成績證明PDF檔已經由所屬高中(職)學校統一上傳至甄選委員會。因此應屆畢業考生務請於3月26日前上網查詢所屬高中(職)學校代為上傳的成績證明是否正確,以維持自身甄試權益。 查詢在校成績方式 請進入「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網站( https://www.caac.ccu.edu.tw/),選擇「個人申請」網頁,點選上方的「審查資料上傳」,進入頁面後,點選「應屆畢業學測考生查詢在校成績系統」,再輸入個人專屬證號後,即可查詢。 考生如於查詢期間遇到任何操作上的問題,可於上班日上午8時至下午5時,電洽甄選委員會服務專線:05-2721799。
大學考情 【107個人申請】3/20-22報名,注意甄試不衝堂
107學年度「個人申請」於107年3月20日至3月22日開放網路報名,每人最多申請6校系。不論是考生個別報名或學校集體報名,皆須先完成繳費後(3月19日即可繳費)才能登入報名系統。每人限填六校系,請考生留意甄試日期不要衝堂。 個別報名的考生可上「大學入學甄選委員會」網站(https://www.caac.ccu.edu.tw/)選擇「個人申請」,進入上方的「網路報名系統」,再點選「考生個別報名作業--報名費帳號查詢」,先取得「報名費帳號」,繳費之後才能報名。 由學校集體報名的考生則可在上述網站中查詢集體報名狀態,並由學校完成考生報名作業。 今年個人申請入學招生計有70所大學院校、2,038個學系(組)參加,招生名額合計為56,060個,較去年增加。其中包含師資培育公費生18名、「偏鄉護理菁英計畫」護理學系公費生59名、「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醫學系公費生60名。 繳費報名期限 繳費注意事項 【報名費】:每申請一校系新臺幣100元,若申請6校系即為600元。需一次繳足欲申請校系數的總額。 【繳費方式】 1.個別報名者三選一:(1)以金融卡轉帳、(2)至臺灣銀行臨櫃繳款、(3)跨行匯款(需於107年3月21日前辦理)。 2.集體報名者二選一:(1)至臺灣銀行臨櫃繳款、(2)跨行匯款。 【中、低收入戶減免】:低收入戶免繳報名費;中收入戶每申請一校系報名費為40元,6校系即為240元。 1.個別報名者:請先繳費並於3月23日中午12點前檢附中低收入戶證明文件PDF檔(非清寒證明),上傳至「網路報名系統」的「退費申請」。 2.集體報名者:由報名學校審核通過者即予以減免。 【注意】 1.個別報名取得的「報名費帳號」僅限繳費一次,請考生審慎考量欲報考的校系數後再繳費。 2.請確認金融卡是否有轉帳功能,並於繳費完成後確認是否轉帳成功。交易明細或繳費收據請留存備查。 3.繳費完成後,只有低收入戶和中低收入戶考生,或已繳費但未完成報名者可申請退費(後者需扣作業費100元),其餘皆不退還報名費。 報名注意事項 1.每位考生最多申請6個校系,請於報名時請謹慎考量各校系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日期是否有重疊的情形,並留意限制申請該校1系組的學校。 2.個別報名的考生在繳費之後,請再進入「網路報名系統」,在「考生個別報名作業--報名費繳費查詢」確認報名費入帳完成後,選擇「輸入報名資料及申請校系」即可開始進行報名。 3.個別報名的考生請先確定欲報考的校系代碼,完成網路報名作業後(即按下「送出資料」鍵後),則不能再更改報名資料。並請將「完成網路報名資料表」存檔或列印,以作為未來提出疑義申請之用。 4.107學年度「繁星推薦」第1到7類的錄取生不管放棄與否,以及107學年度「特殊選才」的錄取生若未放棄入學資格,皆不能報名「個人申請」。而通過107學年度「繁星推薦」第8類學群第一階段篩選的考生,不能再報名同一所大學的醫學系。 5.考生只能就學校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擇一辦理,如有重複報名,則以學校集體報名所登錄的資料為準。 留意檢定篩選項目 今年第一階段的檢定篩選除了學測、術科、英聽以外,新增了APCS(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由於報名系統並未限制未達檢定標準者不可報名,因此還請考生確認系組檢定要求,在報名時留意自己是否有達該校系設定的成績。 ★【107個人申請】採計英聽52系組,搶先看 ★【107個人申請&繁星推薦】38系組採計音樂術科 ★【107個人申請&繁星推薦】57系組採計美術術科 ★【107個人申請&繁星推薦】17系組採計體育術科 ★【107個人申請】22資訊系檢定APCS成績
大學考情 【107四技申請】個別報名3/19-3/23,限填5志願
想要讀科技大學的高中生請留意,107學年度的「四技申請」於107年3月19日10:00起開始個別報名,於3月23日17:00截止,繳費期限則在3月22日24:00以前。考生須先完成繳費後才能登入報名系統,每位考生最多可申請5個校系組。 個別報名的考生請上「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四技申請」網站,點選右上方的「考生作業系統」,再點選「個別報名系統」,進入左側的「報名繳費帳號查詢」,取得「報名繳費帳號」,繳費之後才能報名。 有學測成績且想就讀科技大學的非應屆高中畢業生、或持有外國高中學歷或大陸地區高中學歷(須經採認)的本國籍學生,請把握時間上網個別報名。應屆高中畢業生則由學校集體報名繳費(3/19-3/22),若因故不及辦理者,亦可上網個別報名。 繳費注意事項 【報名費】:每申請一校系組新臺幣100元,若申請5校系即為500元。需一次繳足欲申請校系數的總額。 【繳費方式】:三選一:(1)以金融卡轉帳、(2)至臺灣銀行臨櫃繳款、(3)跨行匯款。(若有手續費需自付) 【中、低收入戶減免】 1.低收入戶免繳報名費,中收入戶每申請一校系組報名費為40元。 2.未經大考中心登錄列冊的中低收入戶,個別報名時請先依一般申請生繳費並於3月28日前檢附「退費申請表」、繳款證明及中低收入戶證明影本向委員會提出退費申請。 【注意事項】 1.個別報名時取得的「報名繳費帳號」僅限繳費一次,請審慎考量欲申請的校系數後再繳費。 2.請確認金融卡是否有轉帳功能,並於繳費完成後確認是否轉帳成功。交易明細或繳費收據請留存備查。 3.繳費完成不代表報名成功,必須再次登入個別報名系統,選填志願並確定送出申請的志願後,才算完成報名。 報名注意事項 1.每位考生最多申請5個校系組,請於報名時審慎考量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日期重疊的情形,並留意限制申請該校1系組的學校。 2.繳費後別忘報名:個別報名的考生在繳費之後,請再進入「個別報名系統」,點選左側的「繳費入帳查詢」,確認報名費入帳完成後,選擇「個別報名」後即可輸入學測准考證號碼和身分證字號,開始報名。 3.個別報名的考生請先確定欲報考校系組的志願代碼,完成網路報名作業後,即不能再更改報名資料。並請將「申請生報名確認單」(PDF檔)下載存檔或列印,以作為未來提出疑義申請之用。 4.考生只能就學校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擇一辦理,如有重複報名,則以學校集體報名所登錄的資料為準。 5.107學年度「繁星推薦」的錄取生無論放棄與否、107學年度「特殊選才」或「科大特殊選才」的錄取生若未放棄入學資格者,以及107學年度「技優保送」錄取且未聲明放棄者,皆不能報名「四技申請」。 6.「四技申請」錄取生報到後,一律不能再參加當學年度「指考分發」及四技二專各招生委員會的招生。 7.網路報名系統於報名期間內24小時開放,為避免網路壅塞,請考生提早上網報名,若於報名期間遇任何問題,每日請於8:30至17:00電洽「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電話:02-27725333分機211、215。
大學考情 【107個人申請】58系組甄選不看學測
107學年度個人申請將於107年3月20日開始報名,每位考生可以選填六個志願。今年的個人申請共有12校58個系組甄選總成績不採計學測,其中不乏台大與清大的數理相關學系,這對學測成績或許不盡理想的考生而言又多了一些錄取機會。 也就是說只要你的學測可以通過第一階段的學測檢定與篩選,縱使成績低空飛過,只要在第二階段指定項目中獲得好成績,仍有錄取機會。「大學問」(www.unews.com.tw) 將這些學測成績占比為0的系組依照學群分類,列出招生人數和檢定標準整理如下,供考生選填志願時參考。 ★什麼是「甄選總成績」?請參考:【個人申請】高中生一定要懂的五個關鍵字 資訊學群10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工程學群12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數理化學群4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醫藥衛生學群5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生命科學學群3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建築與設計學群5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藝術學群8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社會與心理學群1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大眾傳播學群1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外語學群6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文史哲學群2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法政學群2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管理學群13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財經學群3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遊憩與運動學群2系組 *最新資料請以簡章公布為主。
大學考情 【107繁星推薦】錄取率61.87%較去年低,缺額同步降
107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入學招生於3月14日公告第一類至第七類學群錄取暨第八類學群篩選結果,今年有68所大學1,807個學系參加招生,共提供16,993個招生名額及1,825個原住民外加名額。一般生錄取率為61.87%,較去年略為減少0.91%,缺額情形也較去年減少。外加名額則錄取171名原住民生,錄取率為88.60%,則較去年略增1.56%。 ★延伸閱讀:【107繁星推薦】3/14放榜囉,查榜快看 錄取率略低,滿級分24名未上榜 今年第一類至第七類學群總計錄取385所高中所推薦的14,859名一般生,其中第一輪錄取10,610名、第二輪錄取4,249名,錄取率為61.87%,較去年略為減少0.91%,缺額情形也較去年減少。另外,外加名額錄取171名原住民生,第一輪錄取163名、第二輪錄取8名,錄取率為88.60%,則較去年略增1.56%。 在第八類學群方面,今年有11個醫學系共提供166個招生名額,報名人數計有548人,其中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人數計有304人,通過篩選考生須再參加第二階段甄試(面試)。 此外,今年學測滿級分的259名學生中,有79名報名繁星推薦,第一類至第七類學群共錄取31名、第八類學群則有24名通過第一階段篩選,故仍有24名學測滿級分學生未獲錄取。 107與106學年度繁星推薦「一般生」招生錄取統計(資料提供:甄委會) 107與106學年度繁星推薦「原住民外加名額」招生錄取統計(資料提供:甄委會) 招生名額減少,3系增額錄取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初步分析,今年錄取率較去年略為下降,乃因第一類至第七類學群招生名額減少,以及報名人數增加所致。招生名額之所以會減少,主要因教育部依近3年各大學繁星推薦錄取率,調控部分私立大學繁星推薦名額,使私立大學整體名額較去年減少。今年錄取率雖因此略為下降,但也使招生缺額1,973個,較去年2,944個,大幅減少971個。 另外,107學年度有3個增額校系,其中1個為臺灣大學牙醫學系,該系只提供1個名額,但有20名考生報名,依其所訂7個分發比序項目依序比序後,增額3名,此4名錄取生皆為學測75級分、在校學業成績(含學業總平均、生物、化學、物理、英文、數學)全校排名為前1%的考生。其他2個校系則為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系、精密系統設計學士學位學程,各增額錄取1名。因其分發比序項目只訂了2個,比序項目少較易有增額情形發生。 107與106學年度繁星推薦招生名額統計(資料提供:甄委會)
大學考情 【107繁星推薦】3/14放榜囉,查榜快看
107學年度「繁星推薦」於107年3月14日上午8時起公告第1到7類學群的錄取名單,以及第8類醫學系的第一階段篩選名單。 考生可至「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選擇「繁星推薦」,點選右上方的「錄取(篩選)結果查詢」,即可查詢榜單。 第1到7類考生請注意 1.各大學會寄發錄取通知單給錄取生,請留意信件收取。 2.欲申請複查的考生請於3月15日下午5時前以網路申請,逾期不受理。申請複查作業費100元且以一次為限。可至「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的「繁星推薦」,點選「錄取(篩選)結果查詢」,再選取「錄取(篩選)結果複查申請」,填妥相關資料。複查結果於107年3月19日寄發書面通知,並於同日上午9時起開放查詢。 3.錄取生無論放棄與否,一律不能報名107學年度的「個人申請」和「四技申請」。 4.錄取生如欲放棄入學資格,需填妥「放棄入學資格聲明書」,並於107年3月20日前(郵戳為憑)以掛號郵寄至錄取大學聲明放棄,否則不能參加「指考分發」與「統測分發」。 第8類考生請注意 1.通過第一階段篩選的第8類考生須再參加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甄試費用、繳費時間及方式、面試項目及成績依各校系規定。 2.第8類考生若欲申請第一階段複查,請於3月15日下午5時前以網路申請,逾期不受理。申請複查作業費100元且以一次為限。可至「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的「繁星推薦」,點選「錄取(篩選)結果查詢」,再選取「錄取(篩選)結果複查申請」,填妥相關資料。複查結果於107年3月19日寄發書面通知,並於同日上午9時起開放查詢。 3.通過第一階段篩選的第8類考生,參加107「個人申請」入學招生時,不能再報名同一所大學的醫學系。 4.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將於107年5月7日前公告第二階段甄試錄取名單,由各大學寄發錄取通知單。 5.錄取生無論放棄與否,一律不能參加107學年度「個人申請」的就讀志願序登記。 6.錄取生如欲放棄入學資格,需填妥「放棄入學資格聲明書」,於107年5月21日前(郵戳為憑)以掛號郵寄至錄取大學聲明放棄,否則不能參加「指考分發」與「統測分發」。
大學考情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紙筆測驗的想像
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是12年國民基本教育(以下簡稱12年國教)總綱強調的核心素養,主張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的全人發展,具備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一、「探究與實作」108年施行 普通高級中學「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的4學分課程,是12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課綱中,可分為2學期實施的新設必修領域課程。教師與學生於108學年度起即將面臨這項新課程的「教」與「學」。 科學素養是自然科學領域課綱的核心目標,探究與實作的4學分課程亦即將進場,除教學外,應如何進行測驗與評量,應提供家長、教師及學生相關的資源整合平臺。 二、論「探究與實作」的紙筆測驗 教育政策及入學制度因時空背景而更迭,惟以測驗方式來評量學習成效持續存在。想要培育出具有探究與實作能力的未來公民,12年國教課綱提供實用的指導方針。新增的4學分課程實質提出探究與實作的學習內容,有課程發展、素材編選、教學實施、教學資源及學習單等實施要點,以及課程案例,在課程與教學層面上反映出國家教育政策。 至於在測驗與評量層面,12年國教總綱指出,學習評量方式應依學科及活動之性質,採用紙筆測驗、實作評量、檔案評量等多元形式,並應避免偏重以學科知識為主要評量的紙筆測驗。筆者認為,評量回饋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不適切的測驗評量,絕對是阻礙改變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試與測驗應該是關於自然科學素養的評量上,能促進探究與實作功能的重要過程。以下就紙筆測驗的現況與調整提出看法: (一)紙筆測驗仍是教師校內常用的評量方法 教師在學校中的平時考與段考的小規模正式評量,仍多以紙筆測驗的評量方式及測驗得分情形,來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因為紙筆測驗有命題方便、較不耗時、使用便利、有固定答案、能同時評量多位學生、且能以題庫重複使用等因素,在測驗結束有標準答案,能快速批改或以電腦讀卡,評分與計分方便,所以是自然領域教師常用來測驗學生學習情形的方式。既然如此,以紙筆測驗促進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的方式,應可立基於現有基礎上來加以改善。 (二)紙筆測驗在現有大型測驗已有純熟機制 紙筆測驗是現有大型測驗採用的形式,如學測、指考,甚至國際學生能力評量,也皆以紙筆測驗做為標準化測驗的實施。以學測指考來說,試題的形成及施測過程都依循著標準化模式,並經古典測驗理論檢視,有其信度與效度,並能藉由測驗者的得分結果,做為入學的參照。 (三)教師與學生的紙筆測驗經驗與調整 通常教師教學時會進行學生先備知識的診斷,並以此及生活經驗為基礎,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而紙筆測驗從過去到現在,基於前述的因素,仍舊是測驗與評量的主要方式。 12年國教總綱公布與實施,教科書與測驗試題也會因應而生,只是自然科學的原理、基礎知識仍舊,在加入「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新課程後,學校的科學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方式,評量思考樣態也要改變,當然也要兼顧統整概念與議題式的融入,使所學知識能與生活結合,期能達到知識與探究能力兩者並重。 平時學校中的各學科考試測驗的試題型態,是學生所學習的舊有紙筆測驗先備經驗,未來測驗若有改變,老師勢必需要進行調整評量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調整的試題學習經驗。 三、評量「探究與實作」的未來想像 在各學科仍執行紙筆測驗的情形下,學生勢必要花很多時間去記憶這些學科知識,以記憶及認知為精熟學習獲得高分,探究與實作的測驗評量也仍會如此,但評量試題的形成是從課程與教學的過程延伸,紙筆測驗如何能以課程的基礎,以文本、表格及圖片等方式進行命題及製卷,設計真實的探究與實作測驗評量呢?筆者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可持續以選擇題測驗評量探究與實作 在18世紀中期,就有研究者建立學生能力與測驗表現間的正式理論,也開始出現與測驗有關的理論。測驗理論(test theory)大致可概分為:(1)以整份測驗分數(test scores)為主要思考依據的「古典測驗理論」(classical test theory, CTT),及(2)以單一試題分數(item score)為主要思考依據的「試題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 IRT)。選擇題的歷史背景有著古典測驗理論與試題反應理論的基礎,因此,欲將形成能評量學生探究與實作的選擇題測驗,仍舊依循前述的理論基礎為命題依據。因此,命製評量學生探究與實作的選擇題測驗,仍應依循前述的理論架構。 (二)進化學校科技設備因應探究與實作課程與評量 無線網路、科技產品的硬體設備,開發數位遊戲方式的媒體教材、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及混合實境的技術,應用在學校的探究與實作教學、學習與評量素材,可滿足學生對於學習的動機與需求,藉此提供更接近生活經驗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能在真實世界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主管機關專案設置這樣的套裝軟硬體教學設施,無需要教師再自行開發,讓師生自行下載進行測驗運用,可以讓學生在測驗中學習,就算錯誤也能獲得學習的歷程經驗。(例如:CCR)在資訊爆炸及科技發達的現代,學生可藉由學校科技設備的更新,培養探究與實作評量的經驗。 (三)想像大考測驗可能的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評量 1.延續紙筆測驗的標準化形式 學測與指考係具有目的與功能性的成就測驗,此目的與功能為高中升大學的成績比序與選填大學學系。在考試與入學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下,勢必延續現有的標準化測驗型式。所以,無論我們在教學上如何設計探究與實作課程,在學校中進行多元評量,到了大考測驗的情形是──回到紙筆測驗的標準化形式。 2.線上測驗的趨勢與困難 科技網路發達,線上測驗是潮流也是趨勢,或許未來可採用線上測驗。教育主管機關可建置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評量或試題的資料庫平臺,並開發線上測驗系統,提供教師、家長及學生可以利用網路雲端進行教學與學習或評量使用,評測是否具備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能力。 不過,線上測驗是需要練習的,因為操作的物件與程序,遠比紙筆測驗劃記答案卡或書寫在答案紙上,學生需要付出更多的認知能力。而依據大考考試規則發生的狀況及處理,停電或有狀況的加分或扣分的違規處理層面,勢必複雜許多。再者,監考人員要改為技術人員,因為需要具備考試當下的測驗平台與載具的問題排除能力。 3.試題樣貌的未來想像 紙筆測驗呈現2D平面試題,仍舊是傳統的測驗型態,不外乎以相關測驗理論的基礎進行命題、審題及製卷,僅能將想要了解學生學習結果的命題目標,以文本、表格及圖片等方式呈現,尚無法以3D的情境讓學生做真實性的探究與實作。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混合實境的技術應用在教學與評量日趨成熟,或許在未來,大考測驗的形式能運用人工智慧、互聯網及混合實境等科技,讓學生在仿真實生活情境的測驗試題中,評量探究與實作的能力。屆時,藉由人臉辨識及雲端科技即可進行大考測驗,無須試卷與監考人員,連試場安排都可免了!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的紙筆測驗及未來想像
大學考情 【107個人申請】70校甄試彈性措施總整理
為讓高三完整學習,107年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甄試期程縮短為三周左右,訂在4月11日到4月28日舉行,許多大學集中在周末舉辦甄試,特別是第一周的周末最為熱門。在每位考生只能選填6個志願的限制下,衝堂問題嚴重影響考生的選擇權益。招聯會也為此協調各大學分散分流,提出甄試時間彈性措施,提供多個面試時段供考生選擇以改善衝堂問題。 由於各校調整措施不一,「大學問」(www.unews.com.tw) 將107年參與個人申請的70所大學所提供的「甄試彈性措施」,依地區分類後再依校代碼排列整理如下,點選校名即可開啟該校的甄試彈性措施說明檔。同學們在報名前,請一定要先詳讀該校的「甄試彈性措施」,好好安排6個志願的甄試時程,不要撞期了。 北區34所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東吳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 ★中原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 ★淡江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 ★大同大學 ★輔仁大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國立陽明大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長庚大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臺北市立大學 ★國立體育大學 ★元智大學 ★中華大學 ★華梵大學 ★銘傳大學 ★世新大學 ★實踐大學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玄奘大學 ★真理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 ★開南大學 ★國立聯合大學 ★馬偕醫學院 ★臺北基督學院 中區17所大學 ★國立中興大學 ★東海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 ★逢甲大學 ★靜宜大學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中山醫學大學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國立中正大學 ★大葉大學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南華大學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國立嘉義大學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 ★明道大學 ★亞洲大學 南區13所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 ★高雄醫學大學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臺南大學 ★國立屏東大學 ★義守大學 ★長榮大學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國立高雄大學 ★臺灣首府大學 ★康寧大學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東區及離島6所大學 ★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臺東大學 ★慈濟大學 ★佛光大學 ★國立宜蘭大學 ★國立金門大學
大學考情 【107離島&原住民】醫事公費生3/12面試公告
107年「離島和原住民醫事公費生」於107年3月12日上午9點起公告可參加第二階段面試的名單,並開放下載准考證,考生可至招生委員會網站(高醫大招生入學資訊網),點選左下方的「醫事人員養成計畫招生—准考證下載」即可。 凡通過第一階段檢定標準的考生,即可參加3月25日第二階段的面試,面試時需攜帶准考證以及貼有照片的身分證件正本。 3/12下載准考證 招生委員會不另外寄發准考證,故請通過第一階段的考生務必要自行上網下載。 【下載日期】:107年3月12日上午9點起。 【注意事項】:須以A4大小的紙張列印下載後的准考證。列印時若有問題,請洽:07-3234133、07-3234135。 【下載網址】:招生委員會網站(高醫大招生入學資訊網),點選左下方的「醫事人員養成計畫招生—准考證下載」即可。 3/25面試 【面試日期】:107年3月25日 【報到地點】:高雄醫學大學視聽中心(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100號勵學大樓三樓) 【注意事項】: 1.報到及面試時,不能攜帶電子通訊器材,包括行動電話、穿戴式裝置或具通訊功能的電子用品、電腦、平板、MP3或錄音筆等通訊錄音器材。 2.報到時,需攜帶准考證以及貼有照片的身分證件正本供查驗。若有缺且於面試結束前補繳查驗,扣面試成績3分。若面試結束前未尋獲證件補驗,則面試不計分。 3.考生請準時報到,逾時不得入場;未親自報到者則會取消面試資格。 4.考生入場時,除條碼標籤外,其餘物品應放置在臨時置物區。面試時不能遞交個人資料給面試委員,違者扣面試成績3分或以上。
大學考情 【107學測】六大升學時程,考生必看
學測成績除了可以用來申請大學外,也可以申請科技大學,參加軍警招生,甚至可以申請中國、香港、德國等大學,簡單來說,一張學測成績,可以用在國內六大升學管道,也可以是國外大學就讀的敲門磚。 「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出包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軍事正期班、警大招生、臺綜大運動績優聯招等六大升學管道的時程表,讓考生一次掌握報名、甄試及放榜等重要日期不漏接。 107學測╳六大升學時程 107年軍警招生的報名從3月1日開始,軍校可填5個志願,報考警大則要留意組別的選擇。接續在後的是臺綜大運動績優聯招,由中興、中正、成功、中山等四校聯招具運動才能的考生,報名於3月6日截止。再來是繁星推薦,需先於校內評比由學校於3月7-8日推薦報名,考生若想參加繁星推薦,請注意錄取生無法參加個人申請的條件限制,若錄取的繁星科系不滿意也只能聲明放棄後選擇指考了。 至於想要就讀科技大學的同學,可以選擇四技申請,報名日期是3月19日到3月22日,每人最多可申請5個校系組;而高中生主要的升學管道—個人申請,則於3月20日開始報名,每人最多可申請6個志願校系,須留意甄試日期不要撞期。 學測申請國外大學 從今年起,台灣高中生也可以學測均標申請大陸一流名校就讀。各校申請時間不一,從2月底持續到6月。每校可申請的學系(專業)最多2~3個不等,經過面試後擇優錄取。要特別留意的是該校學歷是否為教育部所採認。 ★【107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此外,臺灣高中畢業生,若學測成績達53級分以上,且擁有英語或德語能力的檢定證明,也可以申請德國大學就讀,若學測低於53級分則需先就讀大學先修班。 ★德國留學不是夢:高中生如何申請德國大學? 其他如香港的大學,也有提供台灣高中生申請的名額,各校門檻不一,通常要求學測頂標以及優秀的英語能力。此外還有許多國外名校,如美國的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日本的早稻田和東京大學等,都可用學測成績來申請。當然,語言能力的證明絕對是就讀海外大學不可或缺的要件,建議有志於海外升學的同學要及早開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