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2025高中生最愛 4大好就業隱藏版黃金科系
大學問網站(www.unews.com.tw)根據2024/1/3~2025/1/3來自449萬人不重複使用者、5,319萬筆瀏覽數,從全國2,658個科系中排行出點閱率最高的校系。除了傳統熱門學群外,今年「2025高中生最愛 百大熱門科系排行榜」中,有四大類型科系,雖然排名未進入前段班,但就業市場需求強勁,被視為未來人才紅利的「隱藏版黃金科系」,值得考生與家長關注。 隱藏版黃金科系1:醫院鐵飯碗—放射師、檢驗師科系 醫事放射師與醫學檢驗師因國考執業證照保障、招生名額受衛服部總額管制,被譽為「醫院公務員」的鐵飯碗,人力需求穩定,適合追求穩定職涯的考生。 學測高分群可選擇臺大、北醫、長庚、高醫、陽明交大等醫學院的放射、檢驗科系,中等成績可考慮亞大、義守、慈濟,或透過四技申請進入元培醫事科大、中臺科大、中華醫事科大等。 薪資方面,大學畢業的放射師,醫學中心起薪48K~55K,公立醫院年薪55萬~60萬,私人醫院60萬~84萬。10年年資公立醫院可達66萬~78萬,私人醫院85萬~150萬。市場缺工,薪資持續提升,無飽和狀況。 隱藏版黃金科系2:變身AI通靈少女科系—大眾傳播學群 AI技術正重塑傳播產業,傳播學院畢業生出路不再侷限於傳統媒體,還可進入行銷、電商、遊戲、教育、科技、金融、醫療、娛樂等領域,成為產業與AI應用的關鍵溝通角色,如同之間轉譯的通靈少女。 各傳播學院紛紛強化AI課程,政大傳院不分系導入AI、新媒體與數據分析;世新則涵蓋廣電、圖傳、資傳等系的AI模組課程,並與NVIDIA共建AI內容創製中心;銘傳廣電結合AI影像、新媒體、聲音科技與國際競賽。而技職體系同步推動AI應用,如朝陽科大傳播藝術系將AI技術列為必修專業課程。 未來,傳播人才需具備AI應用、數據分析與科技整合能力,在各產業發揮影響力,迎接AI時代的傳播變革。 隱藏版黃金科系3:運動產業科系—兆元市場潛力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估計,全球運動科技產值2030年將達新台幣13.4兆元,臺灣可望占10%,帶動運動保健、運動管理與運動科學崛起,相關科系發展潛力大增。 近年來,各大學紛紛開設運動產業相關課程,如臺大開設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士學位學程,文化成立體育運動健康學院不分系學士班,打破傳統體育系侷限於選手培訓。輔大體育系則聚焦職業運動、運動行銷、運動科技、健康管理等產業導向發展。 體育大校包括國體大運動保健、北市大運動健康科學、臺體大運動健康科學,涵蓋運動科學、體能訓練、運動醫學、科技、行銷與管理,以因應全球運動產業與健康意識提升,專業人才需求將持續擴大。高醫運動醫學系、中國醫運動醫學系強調醫學與運動科學結合,培育運動傷害防護、體適能指導、運動科學研究人才,為運動醫療與健康產業提供專業支援。 隱藏版黃金科系4:復健需求飆升—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科系 隨著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復健需求大增,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科系持續受到關注。 除了中山醫、中國醫、陽明交大、臺大、長庚、輔大、義守、高醫、北醫、亞大、馬偕等普大開設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聽語治療、呼吸治療等科系,透過四技申請管道也可進入科大,包括弘光科大和輔英科大物理治療,以及國北護和中華醫事科大聽語治療。只要考取國考證照,這些科系畢業後不僅能進入醫院,也能到選擇診所、運動科學機構,甚至創立個人健康管理品牌,就業彈性高且薪資待遇穩定。 選對科系勝過選熱門!「隱藏版黃金科系」正崛起 「2025高中生最愛 百大熱門科系排行榜」顯示,除了傳統熱門科系外,就業前景佳、產業發展穩定的學群也逐漸獲得關注。無論是AI內容產業、運動經濟、醫療復健、放射檢驗,這四大類型科系的潛力不容忽視。考生在選擇志願時,除了參考熱門排行,更應深入了解產業趨勢,掌握市場需求,選擇發展性強的「隱藏版黃金科系」,才能在未來職場占得先機。
大學考情 【考大學】哪些管道看學習歷程檔?
108課綱上路以來,不管就讀普通型高中(普高)或技術型高中(技高),都需要在三年就讀期間逐步累積自己的學習歷程檔,以便將來升大學時,可以直接使用作為備審資料。若自覺高一高二時期累積的學習歷程檔不夠完善,也可選擇自行製作符合大小規格的pdf檔上傳,供大學教授審查。 學習歷程檔看起來似乎很重要,其實也不盡然,主要是看你選擇什麼管道升大學,並不是所有升學管道都需要學習歷程檔的。在升大學的23個管道中,只有「申請入學」、「四技申請」、「四技甄選」、「技優甄審」這4個管道會採用學習歷程檔。因此建議高一同學提早認識升學管道,思索未來升學方向,了解學習歷程檔的內容項目,才可提早預做準備。 採計學檔 四大管道 4個要看學習歷程檔的升學管道中,普高生和技高生各有2個,有1個可以申請普通大學,另外3個則是申請科技大學。 ★【考大學】高中9大升學管道 怎麼選? ★【考大學】高職9大升學管道 怎麼選? 學檔上傳與件數 學習歷程檔包括「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以及「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學習歷程自述」和「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等六大項。前三項在高中職三年就學期間,即可逐步累積。「課程學習成果」每學期可上傳3件,「多元表現」每學年可上傳10件,三年累積下來「課程學習成果」就有18件,「多元表現」則有30件,待高三升學時,再依升學管道需求勾選上傳,成為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供大學教授審查。 如果不想採用已上傳的學習歷程檔資料,也可以自行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的pdf檔上傳,供大學教授審查。但要留意的是,不管是「勾選學習歷程檔上傳」或「自製pdf檔上傳」,每一校系只能選擇一種上傳方式,且確定後無法更改。此外,各項上傳件數與pdf檔容量皆有限制,要留意。 了解各升學管道學習歷程檔的上傳限制,請參考: 【普高生】 ★【申請入學】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四技申請】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技高生】 ★【四技甄選】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技優甄審】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延伸閱讀 ★【高一必懂】學習歷程檔 5分鐘上手 ★【學習歷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5大祕訣 ★【學習歷程】學習歷程自述 4大祕訣
大學考情 【108課綱】高中分組×四大班群怎麼選?
108課綱上路後,高中傳統的三類組分法已不適用,自然組、社會組界線更形模糊,各校多半以「班群」分類做為高一升高二後分班選課的依據。各校會依據師資與教學資源、發展特色等來規劃班群,目前各校班群的開設數量從2個到5、6個都有,各校班群名稱雖有不同,但這些班群皆可歸納為「人文法政」、「財經商管」、「科技工程」、「生醫衛護」等四大類,每一類都有大學18學群與之相對應,高一同學在探索自我時,即可依據有興趣的學群學系、或表現不錯的高中學科,還有職涯志向、生涯規劃等,來選擇高二班群。 若高二修課時才發現讀不下去,想轉班群也是可以的,但申請入學時需在學習歷程檔針對志向改變的轉折多做說明,且轉班群後,若有數A改為數B或數B改為數A的狀況,則須補學分;若將來想考分科,則必須在高三補足高二加深加廣的課程內容。 ★高二數A數B怎麼選?請參考: 【108課綱】數A╳數B 大學招生要什麼? 【108課綱】高二選課 數A或數B? 因此,同學在高一下4、5月選高二選班群前,最好先了解這些「班群」的課程特色有哪些?可以對應大學哪些「學群」?未來有哪些大學校系可以報考?「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這4大類班群與大學18學群的對應關係,幫助你快速選擇最適合的班群。 高中4大類班群vs大學18學群 以這4大類班群來說,各校名稱雖不一,但主要涵蓋的學科範圍都差不多。建議同學先認識「班群」對應的大學18學群,找出自己有興趣的學系,即可輕鬆挑出適合的班群,以及多元選修相關課程。 【一、人文法政類】 此類班群就是傳統的一類組或是社會組。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人文、史地、社會、法律、政治、教育、大傳、設計等,各高中班群名稱通常為「人社法政」或「文史法政」或「文法教育」或「文社休藝」,高二數學是修數學B。可以從下列的大學18學群進一步了解這些學系的課程性質。 ★文史哲學群 ★外語學群 ★社會與心理學群 ★法政學群 ★教育學群 ★大眾傳播學群 ★管理學群 ★建築與設計學群 ★藝術學群 ★遊憩與運動學群 【二、財經商管類】 此類班群在過去傳統的分法也是歸在一類組或社會組,不過更強調數學分析的能力,比較偏重商管與金融方面,因此另外區分出來,高二數學是修數學A,在選課規劃上也會強調外語能力。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財金、保險、財稅、經濟、會計、統計、商管、國貿等;各高中班群命名不一,多半是「財經商管」、「財經管理」或「國貿商管」。對應的大學18學群如下。 ★財經學群 ★管理學群 ★外語學群 ★社會與心理學群 ★法政學群 【三、科技工程類】 此類班群就是我們傳統的二類組或自然組,著重的是數理化能力,因此高二數學是修數學A。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資訊、工程、建築、電機、電子、數學、物理、化學、大氣、環工等;高中班群名稱多為「資訊理工」、「資訊科技」、「理工電資」、「數理工程」,對應的大學18學群如下。 ★資訊學群 ★工程學群 ★數理化學群 ★地球與環境學群 ★建築與設計學群 【四、生醫衛護類】 最後的這類班群就是我們傳統的三類組或自然組,與上述科技工程類相比,會增加生物學科,高二數學也是修數學A。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醫藥、護理、公衛、醫檢、醫技、心理、生技、植物、動物、獸醫、農藝、園藝等;高中學群名稱通常是「生物醫學」、「生醫心理」、「醫藥衛生」、「醫藥生科」,可以從下列的大學18學群進一步了解這些學系的課程性質。 ★醫藥衛生學群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資源學群 ★社會與心理學群
大學考情 【高一必懂】學習歷程檔 5分鐘上手
108新課綱的施行,除了強調素養導向的學習外,也希望在考試成績以外,能呈現高中職同學的學習軌跡與成果,因此有了「學習歷程檔」的出現,希望藉由定期、長期的紀錄,補強考試之外的學習成就,真實呈現高中職同學的個人特質與能力發展,並減輕申請大學時準備審查資料的負擔。 「學習歷程檔」包括:「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以及「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這些內容,建議同學從高一開始就要逐步累積,藉由修課與活動積極探索興趣,多元發展,藉此逐步找到生涯定向,不要等到高三準備升大學時才慌亂準備。 此外,在高三下學期利用學習歷程檔申請大學時,則需要撰寫「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以及「學習歷程自述」,上傳至大學校系供教授審查。這兩部分,可說是同學反思三年求學歷程的心得與總結,就像是個人的學習履歷一樣,不管是課業學習上,或是課外活動上,盡情展現自己的能力與成長,並規劃未來展望。 高一起 逐步累積 高一開始就要累積的學習歷程檔資料包括:「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前兩者由學校老師上傳資料,後兩者則由同學自己上傳。 【1.基本資料】 「基本資料」包括同學的姓名、就讀班級科別、社團幹部紀錄等學籍資料。由學校教職人員每學期定時上傳。 【2.修課紀錄】 「修課紀錄」則是同學就讀期間在校選修的所有課程紀錄與成績,包括必修、選修等科目,若有課程諮詢也會記錄其中,但課程諮詢紀錄並不會提交至大學端。也是由學校教職人員每學期定時上傳。對同學而言,若已有志願校系,則除了維持必修科目的好成績外,也建議多選修相關課程,展現對此專業學習的能力和熱情。 【3.課程學習成果】 「課程學習成果」必須由同學自行定期上傳,內容主要是同學在學校上課時所產出的各種作業或作品,必須經過任課教師的認證,是學習歷程檔的核心,也是將來升學時大學校系審查資料的來源。「課程學習成果」建議在高一高二期間就開始逐步累積,認真完成每項作業,多方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志向,再逐漸聚焦找出未來想就讀的大學校系。 ★【學習歷程】5分鐘看懂 課程學習成果 【4.多元表現】 「多元表現」則是同學就學期間在課業成績以外的活動與表現,包括彈性學習時間、團體活動時間等的活動表現,必須由同學自行定期上傳。「多元表現」可以展現個人特質與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是將來升學時的大學校系審查的重點。建議同學在高一高二期間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在自己的興趣領域中發揮,展現吸引大學教授的亮點。 要提醒同學的是,大學教授審查時著重的是過程與學習,而非結果,因此就算競賽沒有得獎,但從參賽準備與參賽過程得到的經驗與心得,甚至是失敗後的反省或成長,都是很有個人特色的學習歷程。 ★【學習歷程】5分鐘看懂 多元表現 高三時 收穫總結 以上四項都是同學在高中職就讀期間可以逐步累積而來的學習歷程。而到高三升學時,則須為自己過去三年的收穫與成長做個總結,就是撰寫「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和「學習歷程自述」。這兩項可說是學習歷程檔的最後一哩路。不過,並非所有升學管道都要求同學必須提供。 【5.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是高中職求學期間在課業外自主學習的總結與感想。字數不用多,但內容要有重點,並且要與申請的校系有關聯性。讓大學教授快速從中了解同學多元表現的累積與成長,藉此評估是否為學系所要求的人才。是高三下學期報名某些升學管道時,才需要撰寫的內容。 ★【學習歷程】5分鐘看懂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6.學習歷程自述】 「學習歷程自述」則是高中職三年下來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等學習歷程的自述反思與未來展望。撰寫格式必須依照校系規定,且內容要和校系專業有高度相關,讓教授看到自己對此專業領域的熱情、學習與成長,以及未來的生涯願景。這也是高三下學期報名某些升學管道時,才需要撰寫的內容。 ★【學習歷程】5分鐘看懂 學習歷程自述 準備原則「三重二不」 有些同學會擔心自己的學習歷程乏善可陳,沒有豐富的多元活動和得獎紀錄,或是課堂作業成品不夠完善成熟,導致申請大學時無法脫穎而出。其實同學們無須過於擔憂,大學在審查資料時將會秉持「三重二不」5原則,即「重視基本素養展現的核心能力」、「重視校內學習活動」、「重視資料真實性及自主性」,而不要求「各項皆具備」、更非「以量取勝」。大學教授看重的是學習過程的反思,以及是否能感受到同學的學習動機與熱情。 ★【110個人申請】備審資料 掌握「三重二不」5原則 ★【111大學考招】13張圖看懂學習歷程
大學考情 【114四技申請】59校 留意備審上傳截止日
114年四技申請各校的一階篩選結果已於114年3月27日公布,通過一階的同學可以準備上傳備審資料以及二階面試了。各校審查資料收件截止日最早為5月4日,而多數學校集中在5月7日這一天截止收件,還請考生留意,提早上傳備審資料,以免截止日當天網路雍塞。 「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四技申請各校的收件截止日列表如下,以區域劃分供考生快速查詢。 北北基18校5/5~5/7 桃竹苗10校5/4-5/7 中彰投10校5/5-5/7 雲嘉南9校5/5-5/7 高高屏10校5/5-5/7 宜花東1校5/7 離島1校5/7
大學考情 【114申請入學】4/11-4/16練習上傳學習歷程
114學年度「申請入學」於114年4月11日至4月16日每天9:00至21:00期間,開放上傳學習歷程檔系統的測試版,有學習歷程檔的考生,可以上網操作測試版系統,練習如何勾選上傳學習歷程檔案。同時,也可查看自己的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等的學習歷程檔資料有無錯誤。 「申請入學」審查資料上傳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將學習歷程檔案勾選上傳,另一是自行製作pdf檔上傳。一般來說,除了大學校系另有規定外,一律以網路勾選上傳學習歷程的方式繳交,若無學習歷程檔的考生,如青年儲蓄帳戶生或非應屆生等,則可使用上傳pdf檔的方式繳交校系所需的審查資料。 ★【學習歷程檔】重傳PDF VS 高中三年認證 哪種好? 練習上傳學習歷程 通過一階篩選、有學習歷程檔的考生,請至「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申請入學」網站,點選「審查資料上傳」,選擇「第二階段審查資料上傳系統(測試版)」,登入後即可開始練習如何勾選上傳校系所要求的學習歷程檔。 ★請參考:【圖解】114「申請入學」審查資料上傳系統 應屆查看四學期紀錄 此外,應屆考生在「第二階段審查資料上傳系統(測試版)」中也可先查看自己第一至四學期的學習歷程檔有無錯誤,包括: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等資料。若是110學年度以後畢業的考生,則可以檢視自己六個學期的學習歷程資料。 若發現資料不對,最晚請於4月17日中午12點以前向就讀學校反映,校方將於三日內確認並更正。如果發現錯誤卻未在期限內向校方反映,則視為認同資料庫中的學習歷程檔,日後就不能再申請複查或申訴了,還請考生留意。
大學考情 【114四技申請】4/11-4/16練習學習歷程上傳
114學年度「四技申請」於114年4月11日10:00至4月16日21:00,開放上傳學習歷程檔系統的練習版,供考生先上網練習如何勾選上傳學習歷程檔案。同時,也可查看自己的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等的學習歷程檔資料有無錯誤。 「四技申請」審查資料上傳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將學習歷程檔案勾選上傳,另一是自行製作pdf檔上傳,有學習歷程檔的考生可以二擇一。考生若無學習歷程檔,如109學年度以前的畢業生,則可使用上傳pdf檔的方式繳交校系所需的審查資料。 ★【學習歷程檔】重傳PDF VS 高中三年認證 哪種好? 練習上傳學習歷程 通過一階篩選、有學習歷程檔的考生至「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四技申請」網站,點選「考生作業系統」,進入「學習歷程中央資料庫釋出資料(檔案)查看及校系、學程上傳檔案勾選清單預擬練習版」,以「學測應試號碼」、「身分證字號」及「出生年月日」(預設密碼)即可登入練習版,開始練習如何勾選上傳校系所要求的學習歷程檔。系統每日開放時間為:8:00至21:00,請同學把握時間登入系統。 ★請參考:【圖解】114「四技申請」備審資料上傳系統 學習歷程上傳系統練習版,無密碼修改功能,也不會記錄或暫存任何操作過程,僅提供考生熟悉介面功能及系統操作程序。 應屆查看四學期紀錄 應屆考生也可在此「練習版」中先查看自己一至四學期的學習歷程檔有無錯誤,包括: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等資料。若是110學年度以後畢業的考生,則可以檢視自己六個學期的學習歷程資料。 若發現資料不對,最晚請於4月17日中午12點以前向就讀學校提出疑義申請。若未提出申請或逾期才提出,則視為認同資料庫中的學習歷程檔,日後就不能再申請複查或申訴了,這點還請考生留意。
大學考情 【圖解】114「四技申請」備審資料上傳系統
114學年度「四技申請」的「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上傳系統」將於114年5月1日上午10點起開放,之後一直到各校規定的上傳截止日前,每天上午8點至晚間9點供考生上傳審查資料。考生可直接至「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四技申請」官網 ,點選「考生作業系統」,選擇「資格審查暨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上傳系統(正式版)」,即可開始進行上傳作業。 請考生在各校規定的截止日前完成上傳作業。上傳資料時請留意:1.請使用Chrome 瀏覽器,勿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登入,以免資訊不全。系統閒置超過20分鐘以上將會自動登出。2.上傳檔案後,務必執行最後確認送出的動作。3.系統於晚間9點準時關閉,請考生預留審查資料上傳時間,以免上傳失敗。 ★各校上傳截止時間,請參考:【114四技申請】59校 留意備審上傳截止日 步驟1:登入系統 輸入身分證號碼(或居留證號碼)、114學測應試號碼,密碼預設為考生的「出生年月日」,最後輸入「驗證碼」。登入系統後,須先更改密碼,並確實填寫E-mail以及手機號碼,以接收重要通知,並作為忘記密碼時使用。 步驟2:檢視資料並選擇上傳方式 1.使用新密碼重新登入,同意隱私權保護政策聲明並閱讀注意事項後,即進入上傳頁面。請先仔細檢查自己的基本資料,以及第一階段通過的校系(組)或學程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後則可點選「點我上傳」。 2.有學習歷程檔案的同學,此時可以先下拉頁面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是否正確可用,再決定要選擇「勾選中央資料庫學習歷程檔」或「自行上傳pdf檔案」。若無學習歷程檔,則只能使用上傳pdf檔的方式。確認上傳方式後,輸入登入時的密碼,按下「確認」。 *注意:各系可以單獨設定上傳方式,但確定後則不可更改。 步驟3:上傳檔案 要勾選上傳的檔案包括:「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以及「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學習歷程自述」和「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另外還有「學歷證件」。 【修課紀錄】:應屆畢業生和110學年度以後的畢業生無須上傳,只需檢視確認;非應屆畢業生或沒有學習歷程檔的考生,則需要自行上傳1-6學期的成績單,請製作成一個pdf檔,大小不超過4MB。 【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首先,先上傳課程學習成果,請依校系組要求的件數勾選學習歷程檔上傳,在上傳前請先預覽檢視文件檔案(圖1),勾選完畢後,請按下「儲存」;若以pdf檔上傳則只能上傳1個檔案,且容量限制以校系組要求的件數乘以4MB為限(圖2),上傳後記得「預覽」檢視檔案。完成後請按「儲存」。之後上傳多元表現時,操作方法亦是如此(圖3、圖4)。 圖1 課程學習成果勾選上傳 圖2 課程學習成果pdf上傳 圖3 多元表現勾選上傳 圖4 多元表現pdf上傳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學習歷程自述、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所有考生皆須自行上傳,請點選「選擇檔案」。每一項目僅能上傳1個pdf檔,每個檔案大小以4MB為限,且不能上傳影音檔。上傳後記得「預覽」檢視檔案。 【學歷證件】:所有考生皆須自行上傳,請點選「選擇檔案」。請將學歷證件製成1個pdf檔,大小以4MB為限,不能上傳影音檔。上傳後記得「預覽」檢視檔案。 步驟4:檢視及確認送出 1.依照上述步驟將系組要求的檔案皆上傳完成後,可輸入驗證碼,點選「檢視資格審查暨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上傳確認表」,檢查之前的勾選或上傳項目是否正確。 *注意:若之前有未儲存或未檢視預覽,將無法檢視「上傳確認表」。請依系統提示,完成該項目的儲存或檢視預覽。 2.逐項檢查勾選上傳的各項目皆正確無誤之後,請輸入密碼,執行「確認」即可送出資料。請留意,一旦按下「確認」鍵後,所有上傳資料即無法修改。 *注意:務必於資料上傳截止日當日21:00前,執行書面審查資料上傳「確認」作業。 3.接著,下載確認送出後的「上傳確認表」。請務必自行儲存或列印檔案,作為日後提出疑義申請時用。 ※注意:將檔案儲存後,應重新開啟並檢視儲存後之檔案是否完整。 上傳注意事項 1.依序重複上述步驟2-4,完成所有校系檔案的上傳。 2.在各校書面審查資料的上傳截止當日,請務必於21:00以前完成「確認」作業。系統將於21:00準時關閉,逾時或逾期即無法進行該校書面審查資料上傳作業。 3.可在各校系「確認狀態」欄位中查看資料送出與否(包括:已確認送出、未確認送出、已逾期未確認送出、已逾期未上傳等四種狀態)。請務必於該校系繳交資料上傳截止日前,執行上傳審查資料的「確認」作業,將資料送出。
大學考情 【114考試分發】4/8起 查詢學測級分換算
打算參加114年「考試分發」的考生,可以在114年4月8日上午9點起上大考中心網站查詢自己的學測成績級分換算成60級分制的結果。 111學年度起,學測成績納入「考試分發」採計之用時,學測各科由15級分制換算為60級分制;若學測成績作為「考試分發」檢定,學測各科仍以15級分計算,仍依頂、前、均、後、底等五標為檢定標準。 查詢學測級分換算 114年4月8日上午9點起,所有考生可以直接上網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學測試務專區」查詢自己的學測成績級分換算成60級分的結果。 若考生有報考分科測驗,則分科測驗成績單(7月29日寄發)上也會列出學測考科換算成60級分後的成績。 學測級分換算法 學測60級分制的換算,會以學測各科到考考生,前1%的考生成績計算平均原得總分(計算至小數第二位,第三位四捨五入),再除以60(計算至小數第五位,第六位四捨五入),即為該科級距。 若考生的學測成績因違規而扣減級分,在換算成60級分制時,會以未扣分前的學測分數來換算,級分換算之後再依分科測驗違規處理辦法扣減級分。 ★【考試分發】學測.分科測驗 60級分怎麼算? ★【考試分發】學測級分換算Q&A
大學考情 【114離島.原住民】師資保送資格審查4/1公告
114年度「離島與原住民師資保送甄試」資格審查符合的名單將於114年4月1日上午11點出爐,公告在聯保會網站,考生可自行上網查詢,同時聯保會也將寄發審查結果通知書。符合資格且通過學測檢定標準的考生可以經由就讀的高中,於114年4月14日至4月18日上午9時起至下午5時止,向聯保會辦理保送校系網路選填作業。 審查結果查詢 請上聯保會網站,於網站上「最新消息」處可見「114學年度資格審查結果」的公告,點擊進去後,便可依自己的考試類別下載PDF檔,確認是否通過資格審查。 ★114審查通過名單—離島地區 ★114審查通過名單—原住民籍 9校共招34名 今年的招生學校包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屏東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及國立臺東大學等9所,共提供離島17名以及原住民17個名額。 ★114年招生科系請參考:離島及原住民資師保送甄試—114年招生科系
大學考情 【114分科測驗】搞懂怎麼考,贏在起跑點
「分科測驗」(原稱「指定科目考試」),是高中升大學最後的機會。若「個人申請」失利,或不想準備學習歷程檔,不想勞碌奔波參加二階面試,全力衝刺分科測驗是唯一選擇,可藉由「考試分發」把握升大學的最後機會。對於「分科測驗」,有些細節,你一定要知道。 科目與範圍 分科測驗的考試科目一共有數學甲、數學乙、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等8科,範圍包括高一到高三的課程內容,和只考高一、高二範圍的學測相比,份量多了不少。但同學可以自由選考,一般而言,社會組同學會選考數乙、歷、地、公,而自然組同學則選考數甲、物、化,若想從醫或對生物有興趣,多半會加選生物。 114年分科測驗以「108新課綱」來命題,考試範圍包括部訂必修和部訂加深加廣選修的科目,在題型設計和命題方向都會呼應108課綱的素養精神。關於命題以哪個課綱這件事,對於重考生比較重要,一定要事先留意以免讀錯。至於要使用哪一間出版社的版本則毋需多慮,因各出版社皆是依據課綱來編輯教材,所以皆可應考。 題型與計分 分科測驗的題型包括:選擇題(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數學甲)、混合題型,以及非選擇題等四大類,其中混合題型是指同時包含選擇、選填與非選擇題組成一個題組的新題型,搭配這種題型也採用「卷卡合一」的答題卷,在一張答題卷中設計對應的作答格式。考題設計多偏向資料性、整合性的類型,採申論、計算、作圖等不同的作答方式。每科滿分為100分。 ★【111分科測驗】混合題型╳卷卡合一 兩大特色搶先看 【選擇題 計分方式】 1.單選題:每題有n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答對得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0分計算。 2.多選題:每題有n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各題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得該題全部的分數;答錯k個選項,得該題(n-2k)/n的分數;但得分低於0分或該題未作答的話,以0分計算。 例如;某多選題有5個選項 A,B,C,D,E,分數為2分,正確答案為A,C,D。甲、乙、丙、丁、戊等5位考生的答案分別為「A,C,D」、「A,B,C,D」、「C,D,E」、「A,B」、「未作答」,則各生在該題的得分如下: 【選填題 計分方式】:僅有數學甲和數學乙會出現的選填題,即是將填充題空格的答案拆分成可以選擇的形式,作答方式如下例,每題有n個空格,須全部答對才給分,答錯不倒扣。 【非選擇題 計分方式】:答對才給分,答錯不倒扣。 如果想看看分科測驗各科的出題方式與題型分布,甚至了解一下難易度,可以下載去年考題或大考中心研發的「分科測驗 參考試卷」來練習。 ★【113分科測驗】各科題目╳解答下載 ★【113分科測驗】7科 非選答案一次看 ★【114分科必備】各科參考試卷 快下載 考科怎麼選 建議同學,可以利用「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校系查詢功能或詳閱「114考試分發」簡章,了解自己嚮往的校系採計哪些考科,加權是高或低,依此為依據來選擇分科測驗的報考科目。因為在「考試分發」時,如果有任一科目未報考,則該校系就不予分發,所以報考分科測驗時要留意看清各系的檢定或採計規定。但要注意的是,選考科目多,可以選擇的校系固然也多,卻不見得有利於錄取,還是要斟酌自身能力與科目強項所在,專攻自己熟悉的科目務求不失分,切記不要貪多。 一般來說,參與「考試分發」這個入學管道的大學校系,會在學測、分科測驗、術科中訂定3至5科作為採計科目,其中分科測驗至少會採計1科,但採計術科考試音樂組的校系則不受此限制。而學測和分科測驗做為採計科目時,會將兩者成績都會換算成60級分制,術科仍採百分制。 114年分科重要時程 今年分科測驗訂在7月11日、12日,共兩天。第一天主要是數甲、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組的考科;第二天則是數乙、歷史、地理、公民等文組的考科。各科考試時間皆為80分鐘。 此外,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的重要日期如下,還請同學留意。 【分科報名】:114年6月5日到6月17日 【查詢應考資訊】:114年7月8日 【公布試場分配表】:114年7月8日 【分科測驗考試】:114年7月11日、12日 【寄發成績單】:114年7月29日
大學考情 【114申請入學】62校 甄試日期 總整理
114年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預計在114年5月15日至5月25日間舉辦,今年共有62校1835個系組舉辦二階甄試,還請考生在報名二階甄試時,留意系組甄試日期時間是否衝堂。 通常甄試日期若超過2天,系方會提供每天至少一個時段梯次供考生選擇;若甄試日期只有1天,則會提供上午、下午、甚至晚上等至少2個梯次讓考生選擇。所以同學可依自己的需求,考量交通時間,審慎安排自己的二階甄試日程。 「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62校的二階甄試日期列表如下,以區域劃分供考生快速查詢了解。 ★看更多:【114申請入學】66校 備審上傳何時截止? 北北基22校5/15-5/25 桃竹苗10校5/15-5/24 中彰投13校5/15-5/25 雲嘉南7校5/15-5/19 高高屏6校5/15-5/19 宜花東5校5/16-5/21